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七 (7)
卷第七 (7)
1. 黃連
又今醫家洗眼湯,以當歸、芍藥、黃連等分停,細切,以雪水或甜水煎濃汁,乘熱洗,冷即再溫洗,甚益眼目,但是風毒赤目、花翳等,皆可用之,其說云:凡眼目之病,皆以血脈凝滯使然,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,血得熱即行,故乘熱洗之,用者無不神效。
雷公云:凡使,以布拭上肉毛,然後用漿水浸二伏時,漉出,於柳木火中焙乾用。若服此藥得十兩,不得食豬肉。若服至三年,不得食豬肉一生也。外臺秘要:治卒心痛。黃連八兩,一味㕮咀,以水七升,煮取五升,絞去滓,寒溫飲五合,日三服。又方:治目卒癢,目痛。末黃連,乳汁浸,點眥中止。
千金方:治大熱毒純血痢。宣連六兩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半,夜露星月下,平旦空腹頓服之,少臥將息。肘後方:治眼淚出不止,濃汁漬綿干拭目。又方:赤痢熱下,久不止。黃連末,雞子白丸,飲服十丸,三十丸即瘥。又方:治卒消渴,小便多。搗黃連,絹篩,蜜和,服三十丸,治渴延年。
又方:赤白痢下,令人下部疼重,故名重下,出膿血如雞子白,日夜數十行,絞臍痛。治之:黃連一升,酒五升,煮取一升半,分再服,當小絞痛。經驗方:治暴赤白痢如鵝、鴨肝者,痛不忍。黃連、黃芩各一兩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分三服,熱吃,冷即凝矣。梅師方:傷寒病,發豌豆瘡,未成膿方:黃連四兩,水三升,煎取一升,去滓分服。
斗門方:治痔疾有頭如雞冠者。用黃連末,敷之即瘥,更加赤小豆末尤良。簡要濟眾小兒吐血不止。以一兩去須,搗為散,每服一錢,水七分,入豉二十粒,同煎至五分,去滓,溫服,量兒大、小加減進。博濟方:治久患脾泄,神聖香黃散:宣連一兩,生薑四兩,一處以慢火炒,令姜乾脆,色深,去姜取連搗末,每服二錢匕,空心臘茶清下。甚者不過二服,瘥。
勝金方:治眼黃連丸:宣連不限多少,捶碎。用新汲水一大碗,浸至六十日後,用綿濾過取汁,入元碗內,卻於重湯上熬,不住以匙蕩攪,候乾為度。即穿地坑子可深一尺,以瓦鋪底,將熟艾四兩,坐在瓦上,以火然如灸法。然後以藥碗覆上,四畔封泥,開孔令煙出盡即止,取出刮下,丸如小豆大,每服十丸,甜竹葉湯下。又方:治久痢,累醫不瘥。
黃連一兩為末,以雞子白和為餅,炙令如紫肝色,杵為末,以漿水三升,慢火煎成膏。白痢加酒半盞同煎,每服半合,溫米飲調下,食前服。廣利方:治骨節熱積漸黃瘦。黃連四分,碎切,以童子小便五大合。浸經宿,微煎三、四沸,去滓,食上分兩服,如人行四、五里再服。
杜壬治氣痢瀉,裡急後重。神妙方:宣連一兩,乾薑半兩,各為末。每用連二錢,姜半錢,和勻,空心溫酒下。子母秘錄因驚舉重,胎動出血。取黃連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孫尚藥同。又方:小兒赤白痢多時,體弱不堪。宣連濃煎,和蜜服。日六、七服,量其大小,每煎三分水減二分,頻服。
白話文:
現在的醫生用來洗眼睛的藥方,會將當歸、芍藥、黃連等藥材等比例切碎,用雪水或甜水熬煮成濃稠的藥汁,趁熱清洗眼睛,等到藥汁冷了再加熱繼續洗,這樣對眼睛非常有益。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治療風毒引起的眼睛紅腫、眼睛長翳等疾病。據說,所有眼睛的毛病都是因為血脈阻塞引起的,所以用活血的藥物搭配黃連來治療,當血液受到熱就會開始循環,因此要趁熱洗眼睛,用這個方法的人都覺得效果非常好。
雷公說:使用黃連時,要先用布擦去表面的絨毛,然後用米漿浸泡兩次約兩個時辰,撈出來,用柳木炭火烘乾後才能使用。如果服用黃連的量達到十兩,就不能吃豬肉。如果連續服用三年,一輩子都不能吃豬肉。
《外台秘要》記載: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,用八兩黃連磨成粗末,加七升水煮到剩五升,濾掉藥渣,將藥汁加熱或放涼後服用五合(約100毫升),一天三次。另一個藥方:治療眼睛突然發癢、疼痛,將黃連磨成粉,用乳汁浸泡後,塗抹在眼角,直到不癢不痛為止。
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嚴重熱毒引起的純血痢疾,用六兩黃連加七升水煮到剩三升半,晚上放在星月下吸收露水,隔天早上空腹一次喝完,喝完後稍微休息一下。
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眼淚流不停,用濃稠的黃連汁浸泡棉花擦拭眼睛。另一個藥方:治療赤痢熱瀉且久治不癒,將黃連磨成粉,用雞蛋清做成藥丸,喝水服用十顆,最多服三十顆就會痊癒。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突然發生的消渴症,小便很多,將黃連搗碎,用細絹篩過,加入蜂蜜調和,做成藥丸服用三十顆,可以治療口渴並延年益壽。
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赤白痢疾,會讓人下腹部疼痛,感覺下墜沉重,所以稱為「重下」,排出像雞蛋清一樣的膿血,一天數十次,並且會絞痛。治療方法是用一升黃連加五升酒煮到剩一升半,分兩次服用,應該會減輕腹痛。
《經驗方》記載:治療突然發生的像鵝肝、鴨肝一樣的赤白痢疾,疼痛難忍,用一兩黃連和一兩黃芩,加兩升水煮到剩一升,分三次熱服,藥汁冷了就會凝固。
《梅師方》記載:治療傷寒病引起的豌豆瘡,在還沒化膿的時候,用四兩黃連加三升水煮到剩一升,濾掉藥渣分開服用。
《斗門方》記載:治療像雞冠一樣的痔瘡,用黃連粉敷在患處就會痊癒,如果再加入赤小豆粉效果會更好。
《簡要濟眾》記載:治療小孩吐血不止,用一兩黃連去掉鬚根,搗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加七分水和二十粒豆豉,一起煮到剩五分,濾掉藥渣,溫服,用藥量依據小孩的大小酌量增減。
《博濟方》記載:治療長期脾虛腹瀉,用「神聖香黃散」:將一兩黃連和四兩生薑一起用慢火炒,直到生薑乾脆變深色,去掉生薑,將黃連搗成粉末,每次空腹用二錢匕,用臘茶水送服。嚴重的最多服用兩次就會痊癒。
《勝金方》記載:治療眼疾的「黃連丸」,將黃連不限數量捶碎,用一大碗新打上的水浸泡六十天,用棉布過濾取汁,放入碗中,隔水加熱熬煮,不停地用湯匙攪拌,直到熬乾為止。然後挖一個一尺深的土坑,用瓦片鋪底,將四兩熟艾放在瓦片上點燃,像艾灸一樣。然後將裝有藥的碗倒扣在艾上面,四周用泥封好,開個孔讓煙冒出,等到煙散盡即可,取出將藥刮下來,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顆,用甜竹葉湯送服。另一個藥方:治療久治不癒的痢疾,用一兩黃連磨成粉,用雞蛋清調和做成餅狀,用火烤到像豬肝的顏色,搗成粉末,加三升米漿水用慢火熬成膏狀。如果是白痢,加入半杯酒一起熬煮,每次服用半合(約10毫升),用溫熱的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《廣利方》記載:治療骨節發熱、逐漸消瘦,用四分黃連切碎,用五合童子尿浸泡一夜,稍微煮沸三四次,濾掉藥渣,飯前分兩次服用,大約走四五里路後再服一次。
《杜壬治氣痢瀉》記載:治療腹瀉、裡急後重,用「神妙方」:將一兩黃連和半兩乾薑各自磨成粉,每次用二錢黃連粉和半錢乾薑粉混合均勻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
《子母秘錄》記載:因為驚嚇或搬重物導致胎動出血,用黃連粉,用酒送服一小匙,一天三次。與孫尚藥的藥方相同。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小孩長期赤白痢疾,身體虛弱,將黃連熬煮成濃汁,加入蜂蜜服用,一天服用六七次,用藥量依據小孩的大小酌量調整,每次將三分水熬煮到剩下二分,頻繁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