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7)
卷第十四 (7)
1. 無食子
味苦,溫,無毒。主赤白痢,腸滑,生肌肉。出西戎。
唐本注云:生沙磧間。樹似檉。今注一名沒石子。出波斯國。主小兒疳䘌,能黑髭發,治陰瘡,陰汁,溫中和氣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無食子,使,治大人、小兒大腹冷滑痢不禁。段成式酉陽雜俎云:無石子出波斯國,波斯呼為摩賊樹。高六、七丈,圍八九尺。
葉似桃而長。三月開花,白色,心微紅。子圓如彈丸,初青,熟乃黃白。蟲蝕成孔者入藥用。其樹一年生無食子,一年生跋屢,大如指,長三寸,上有殼,中仁如粟黃,可啖之。
海藥:謹按徐表《南州記》云:波斯國,大小如藥子,味溫、平,無毒。主腸虛冷痢,益血生精,烏髭發,和氣安神,治陰毒痿。燒灰用。張仲景使治陰汗,取燒灰,先以微溫浴了,即以帛微裛後敷灰囊上,甚良。波斯每食以代果,番胡呼為沒食子。今人呼墨食子,轉謬矣。
白話文:
無食子味苦性溫,無毒。可以治療赤白痢疾、腸滑和促進肌肉生長。產自西戎地區。
古籍記載,無食子生長於沙礫地,樹木類似檉柳。又名沒石子,產自波斯國。可以治療小兒疳積,使頭髮烏黑,治療陰部瘡瘍和陰道分泌物異常,溫中和氣。
無食子可以治療大人和小孩因腹部寒冷引起的滑泄不止。
無石子產自波斯國,波斯人稱之為摩賊樹。樹高六七丈,周圍八九尺,葉子像桃葉但較長。三月開花,花白色,中心微紅。果實圓如彈丸,初為青色,成熟後為黃白色。蟲蛀有孔的果實可入藥。樹木一年長無食子,一年長跋屢,跋屢大小如手指,長三寸,有殼,內仁如粟米般黃色,可食用。
無食子味溫平,無毒。可以治療腸虛冷痢,益血生精,烏黑頭髮,和氣安神,治療陰毒痿症。燒灰後使用。張仲景用其治療陰汗,取燒灰,先用溫水洗澡,再用布輕輕擦拭後敷在灰囊上,效果很好。波斯人常以無食子當水果食用,番胡人稱之為沒食子。現在有些人稱之為墨食子,是錯誤的。
雷公云:墨石子,凡用勿令銅、鐵,並被火驚者。顆小、紋細,上無栨米者妙。用漿水於砂盆中,或硬青石上研令盡,卻焙乾研了用,勿搗,能為烏犀色。千金方:治急疳蝕口鼻者。沒石子為末,吹下部,即瘥。子母秘錄:治產後痢。沒石子一個,燒為末。和酒服方寸匕,冷即酒服,熱即飲下。
宮氣方:治小兒久痢不效。沒石子二個切,熬令黃色,研作餛飩食之。
衍義曰:無石子,今人合他藥染髭。
白話文:
雷公說,墨石子使用時不能接觸銅鐵,也不能被火烤過。好的墨石子顆粒小,紋路細,表面沒有像米粒一樣的凸起。將它用漿水研磨在砂盆或堅硬的青石上,研磨完畢後再烘乾,研成粉末使用,不要用研杵搗碎。這樣研磨出來的墨石子會呈現烏黑髮亮的犀牛角顏色。千金方記載,墨石子可以治療小兒急疳蝕口鼻,將墨石子研磨成粉末,吹入患處,即可痊癒。子母秘錄記載,墨石子可以治療產後痢疾,將一個墨石子燒成灰,研成粉末,和酒服用,方寸匕的量,如果酒是冷的,就用酒送服,如果酒是熱的,就趁熱直接喝下去。
宮氣方記載,墨石子可以治療小兒久痢不愈,將兩個墨石子切碎,熬煮至黃色,研磨成粉末,做成餛飩食用。
衍義中提到,墨石子現在被用來和其他藥物混合染髮。
2. 黃藥根
味苦,平,無毒。主諸惡腫瘡瘻,喉痹,蛇犬咬毒。取根研服之,亦含亦塗。藤生,高三、四尺,根及莖似小桑,生嶺南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黃藥,涼。治馬一切疾。
圖經曰:黃藥根,生嶺南,今夔、峽州郡及明、越、秦、隴州山中亦有之,以忠、萬州者為勝。藤生,高三、四尺,根及莖似小桑,十月採根。秦州出者謂之紅藥子,葉似蕎麥,枝梗赤色,七月開白花,其根初採濕時紅赤色,曝乾即黃。開州興元府又產一種苦藥子,大抵與黃藥相類。
主五臟邪氣,治肺壓熱,除煩躁,亦入馬藥用。春採根曝乾。又下有藥實根條云:生蜀郡山谷。蘇恭云:即藥子也。用其核仁。《本經》誤載根字,疑即黃藥之實,然云生葉似杏,花紅白色,子肉味酸,此為不同。今亦稀用,故附於此。孫思邈《千金月令》療忽生癭疾一、二年者。
白話文:
黃藥性味苦、平,無毒。主要治療各種腫瘡、瘻管、喉嚨腫痛、蛇犬咬傷等。取其根研磨服用,也可含在嘴裡或塗抹在患處。黃藥是一種藤本植物,高約三、四尺,根莖像小桑樹,生長在嶺南地區。
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黃藥性涼,可以治療馬匹的各種疾病。
《圖經本草》記載,黃藥的根生長在嶺南地區,現在夔州、峽州等地以及明州、越州、秦州、隴州的山區也有,其中忠州、萬州產的品質最好。黃藥是一種藤本植物,高約三、四尺,根莖像小桑樹,在十月採收根部。秦州產的黃藥又稱紅藥子,葉子像蕎麥,枝條呈紅色,七月開花,花為白色,根部剛採收時呈紅赤色,曬乾後變成黃色。開州興元府也產一種苦藥子,與黃藥十分相似。
黃藥可以治療五臟邪氣,治肺熱、除煩躁,也可以用於治療馬匹的疾病。在春天採收根部,曬乾備用。
另外,還有一種藥實根條,生長在蜀郡山谷中,蘇恭認為就是藥子。藥實根條使用其核仁。 《本經》記載的根字可能誤寫,應該是黃藥的果實。但《本經》記載黃藥的葉子像杏,花為紅白色,果肉味酸,與其他記載有所不同。現在黃藥很少使用,所以把它附在這裡。孫思邈在《千金月令》中記載,用黃藥可以治療突然長出甲狀腺腫瘤一年到兩年的患者。
以萬州黃藥子半斤,須緊重者為上。如輕虛,即是他州者,力慢,須用一倍。取無灰酒一斗,投藥其中,固濟瓶口。以糠火燒一復時,停騰,待酒冷即開。患者時時飲一盞,不令絕酒氣。經三、五日後,常須把鏡自照,覺消即停飲,不爾便令人項細也。劉禹錫《傳信方》亦著其效,云得之邕州從事張岧。
岧目擊有效,復己試,其驗如神。其方:並同,有小異處,惟燒酒候香氣出外,瓶頭有津出即止,不待一宿,火仍不得太猛,酒有灰。
經驗方:治咯血。黃藥、漢防己各一兩,為末。每服一錢匕,水一盞,小麥二十粒同煎,食後溫服。斗門方:治癭氣。用黃藥子一斤浸洗淨,酒一斗浸之。每日早晚常服一盞。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。但以線子逐日度癭,知其效。簡要濟眾治鼻衄不止。黃藥子為末。每服二錢匕,煎薄膠湯下。
白話文:
用萬州產的黃藥子半斤,要選緊實沉重的,品質最好。如果輕浮虛軟,就是外地產的,藥效較慢,就需要用一倍的量。取一斗無灰酒,放入藥材,封好瓶口。用糠火燒一個時辰,酒沸騰後停止加熱,等酒涼了再打開。病人要時時喝一盞,不能讓酒氣消失。三到五天後,要經常照鏡子,如果發現病症減輕就停止飲酒,否則會導致脖子變細。劉禹錫的《傳信方》也記載了黃藥子的療效,說這個方子是從邕州從事張岧那裡得到的。
張岧親眼見證了這個方子的有效性,他也親自試驗過,效果非常神奇。這個方子跟上面基本相同,只有一些微小的差別,就是燒酒的時候,等到酒香散發出來,瓶口有酒液溢出就停止加熱,不用等一整夜,火也不要太猛,否則酒會變灰。
經驗方:治療咯血。黃藥子和防己各一兩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匕,用一盞水煎煮,加入二十粒小麥一起煎,飯後溫服。斗門方:治療癭氣。用一斤黃藥子浸泡洗淨,加入一斗酒浸泡。每天早晚各服用一盞。忌食一切毒物,也不要喜怒過度。可以用線繩每天測量癭氣大小,觀察療效。簡要濟眾方:治療鼻出血不止。將黃藥子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匕,用薄膠湯送服。
良久,以新汲水調面末一匙頭服之,又方:敷瘡藥。黃藥子四兩為末,以冷水調敷瘡上,干即旋敷之。兵部手集治鼻衄出血,兩頭不止,謂之血汗,王郎中得方:以新汲水摩黃藥子一碗,勿令絕稀,頓服立瘥。
衍義曰:黃藥,亦治馬心肺熱,有功。
白話文:
過了一會兒,用新汲取的清水調和麵粉,服用一匙。接著,按照藥方敷瘡藥:取黃藥子四兩研磨成粉末,用冷水調和後敷在瘡口上,乾了就立即再敷。兵部手集記載治療鼻衄出血,兩邊鼻孔不停地流血,稱為血汗,王郎中得到一個方子:用新汲取的清水研磨黃藥子一碗,不要太稀,一次服用即可止血。
衍義:黃藥,也能治療馬心肺熱,有功效。
3. 雷丸
味苦、咸,寒、微寒,有小毒。主殺三蟲,逐毒氣,胃中熱。利丈夫,不利女子。作摩膏,除小兒百病,逐邪氣惡風汗出,除皮中熱結積蠱毒,白蟲、寸白自出不止。久服令人陰痿。一名雷矢,一名雷實。赤者殺人。生石城山谷及漢中土中。八月採根,曝乾。(荔實、厚朴為之使,惡葛根。)
陶隱居云:今出建平、宜都間。累累相連如丸。《本經》云:利丈夫。《別錄》云:久服陰痿,於事相反。唐本注云:雷丸,竹之苓也。無有苗蔓,皆零無相連者。今出房州、金州。今注此物性寒。《本經》云:利丈夫,不利女子。《別錄》云:久服令陰痿者,於事相反。按此則疏利男子元氣,不疏利女子臟氣,其義顯矣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苦和鹹,性質寒或微寒,且帶有微毒。主要功能是殺滅體內寄生蟲、排除毒素、治療胃部熱症狀。對於男性來說有益,但對女性可能有害。可以做成按摩膏,用於治療兒童的各種疾病,消除邪氣、風濕和出汗問題,清除皮膚中的熱結和積聚的蟲毒,以及白蟲和寸白蟲等。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男性性功能減退。
該藥材又名雷矢或雷實,紅色的可能有毒。它生長在石城的山谷和漢中的土壤裡。八月時採集根部,然後曬乾保存。
使用時需要注意,與荔實和厚朴一起使用會更有效,但不能與葛根一同使用。
陶隱居提到,現在這種藥材主要產於建平和宜都地區,一串串地連接在一起,像圓球一樣。《本經》記載,這種藥材對男性有益。《別錄》則指出,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男性性功能減退,這與《本經》的描述有所衝突。唐本註解認為,雷丸是竹子的一種菌類,沒有枝葉,並且是零散分開,而非連接在一起的。現在註解指出,這種藥材的性質是寒涼的。《本經》記載,這種藥材對男性有益,對女性則有害。《別錄》則指出,長期服用會導致男性性功能減退,這與《本經》的描述有所衝突。根據這些資料,可以看出這種藥材主要針對男性,對於女性的作用可能不同。
臣禹錫等謹按範子云:雷矢出漢中,色白者善。吳氏云:雷丸,神農:苦。黃帝、歧伯、桐君:甘,有毒。扁鵲:甘,無毒。季氏:大寒。藥性論云:雷丸,君,惡蓄根,味苦,有小毒。能逐風。芫花為使。主癲癇狂走,殺蛔蟲。日華子云:入藥炮用。
雷公云:凡使,用甘草水浸一宿了,銅刀刮上黑皮,破作四五片。又用甘草湯浸一宿後蒸,從巳至未,出,曬乾。卻以酒拌,如前從巳至未蒸,曬乾用。經驗前方:下寸白蟲。雷丸一味,水浸軟去皮切,焙乾為末。每有疾者,五更初,先食炙肉少許,便以一錢匕藥,稀粥調半錢服之,服時須六衙及上半月日,蟲乃下。
白話文:
臣禹錫等人謹慎查閱古籍記載,範子說:雷矢出自漢中,顏色白的品質較好。吳氏說:雷丸,神農認為它味苦。黃帝、歧伯、桐君認為它味甘,有毒。扁鵲認為它味甘,無毒。季氏認為它性寒。藥性論說:雷丸,主藥,性惡蓄根,味苦,有小毒,能驅逐風邪。芫花是輔藥,主治癲癇狂躁,殺滅蛔蟲。日華子說:雷丸入藥時需要炮製。
雷公說:凡是使用雷丸,需用甘草水浸泡一晚,用銅刀刮去黑色外皮,再切成四五片。然後再用甘草湯浸泡一晚,蒸製,從巳時至未時,取出晾乾。再用酒拌勻,按照之前的步驟從巳時至未時蒸製,晾乾後備用。經驗方中記載:雷丸可以驅除寸白蟲。取雷丸一味,水浸泡至軟,去皮切片,烘乾研磨成粉末。凡是患病者,在五更初,先吃一些炙肉,然後服用一錢匕藥末,用稀粥調和半錢,服藥時間需在六衙及上半月日,這樣蟲子就會排出體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