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5)
卷第十四 (5)
1. 楝實
味苦,寒,有小毒。主溫疾傷寒,大熱煩狂,殺三蟲,疥瘍,利小便水道。
根,微寒。療蛔蟲,利大腸。生荊山山谷。
陶隱居云:處處有。俗人五月五日皆取葉佩之,云辟惡。其根以苦酒摩塗疥,甚良。煮汁作糜食之,去蛔蟲。唐本注云:此有兩種:有雄有雌,雄者根赤,無子,有毒,服之多使人吐,不能止,時有至死者;雌者根白,有子,微毒。用當取雌者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楝實,亦可單用。
主人中大熱狂,失心躁悶,作湯浴,不入湯服。日華子云:楝皮,苦,微毒。治遊風熱毒,風疹惡瘡疥癩,小兒壯熱,並煎湯浸洗。服食須是生子者。雌樹皮一兩,可入五十粒糯米煎煮,殺毒,瀉多以冷粥止,不瀉者以熱蔥粥發。無子雄樹,能吐瀉殺人,不可誤服。
圖經曰:楝實,即金鈴子也。生荊山山谷,今處處有之,以蜀川者為佳。木高丈餘,葉密如槐而長。三、四月開花,紅紫色,芬香滿庭間。實如彈丸,生青熟黃,十二月採實。其根採無時。此種有雌雄。雄者很赤,無子,有大毒;雌者根白,有子,微毒。當用雌者,俗間謂之苦楝子。
韋宙《獨行方》主蟯蟲攻心如刺,口吐清水。取根銼,水煮令濃赤黑色。以汁合米煮作糜,隔宿勿食,來旦從一匕為始,少時復食一匕半糜,便下蟯,驗。
雷公云:凡採得後曬乾,酒拌浸令濕,蒸,待上皮軟,剝去皮,取肉去核。勿單用。其核碎槌,用漿水煮一伏時了用。如使肉,即不使核,使核即不使肉。又花落子,謂之石茱萸。外臺秘要方:治長蟲。楝實,淳苦酒中漬宿,以綿裹,塞穀道中三寸許,日易之。千金方:治小兒蛔蟲,楝木皮削上蒼皮,以水煮汁飲,量大小進。
又方:蠼螋瘡。楝樹枝皮燒灰,和豬膏敷之。又方:治小兒禿瘡及諸惡瘡。肘後方:治瘻若著口。裹東行楝根細銼,水煮濃汁含之數口,吐勿咽。經驗方:小兒殺蟲,定疼痛。抵聖散:以苦楝二兩,白蕪荑半兩,為末,水一盞,末一錢,煎取二分,放冷,待發時服之。又方:治臟毒小血。
以苦楝子炒令黃,為末蜜丸。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,甚妙。又方:治丈本臟氣傷,膀胱連小腸等氣。金鈴子一百個,湯溫浸過去皮,巴豆二百個槌微破,麩二升,同於銅鐺內炒,金鈴子赤熟為度,放冷取出,去核為末。每服三錢,非時熱酒、醋湯調並得,其麩、巴豆不用也。
斗門方:治蛔蟲咬心,用苦楝治皮煎一大盞服下。又方:治五種蟲。以楝皮去其蒼者,焙乾為末,米飲下二錢匕。又方:治癮疹,楝皮濃煎浴。荊楚歲時記:云:風俗通,獬豸食楝。又云蛟龍裹楝。
白話文:
楝實味苦性寒,有小毒。主要用於治療溫病、傷寒、高燒神志不清、殺蟲、治療疥瘡、利尿。
楝樹根性微寒,能治療蛔蟲,通便。楝樹生長在荊山山谷,現今各地都有。民間在五月五日採集楝樹葉佩戴,據說可以避邪。用楝樹根加苦酒磨塗,治療疥瘡效果很好;將楝樹根煮成粥食用,可以驅除蛔蟲。楝樹分雌雄兩種,雄樹根紅色,無子,毒性較大,服用過量會導致嘔吐不止,甚至死亡;雌樹根白色,有子,毒性較小。使用時應選擇雌樹。楝實單獨使用也可治療高燒神志不清、心煩意亂,可用其煎湯沐浴,但不可內服。楝樹皮味苦微毒,能治療風熱、風疹、瘡疥、小兒高熱,可用其煎湯洗浴。服用時需選擇有子的楝實。
楝實即金鈴子,生長在荊山山谷,現今各地都有,以四川產的為佳。楝樹高約一丈多,葉片茂密,像槐樹葉但更長。三、四月開花,花為紅紫色,香味濃郁。果實像彈丸,生時青色,成熟後黃色,十二月採收果實,根部則隨時可採。楝樹有雌雄之分,雄樹根赤紅,無子,毒性大;雌樹根白色,有子,毒性小,應使用雌樹的果實,俗稱苦楝子。
楝樹根可用於治療蟯蟲引起的胸痛如刺,口吐清水等症狀。將根切碎,水煮至濃稠呈赤黑色,用汁液與米煮成粥,隔夜不要食用,第二天早晨少量服用,逐漸增加劑量,即可排出蟯蟲。
採收楝實後曬乾,用酒拌濕後蒸,待外皮軟化後剝去,取其果肉去除核。不要單獨使用果肉或果核,要一起使用。果核要研碎,用漿水煮沸後再使用。楝樹花落後所結的果實,稱為石茱萸。楝實浸泡在醇厚的酒中過夜,用棉布包裹後塞入肛門約三寸,每日更換,可治療長蟲。楝樹皮煎汁服用,可治療小兒蛔蟲。楝樹枝皮燒成灰,與豬油混合,可治療蠼螋瘡。楝樹根煎濃汁含漱,可治療瘻管。苦楝與白蕪荑製成的散劑,可治療小兒蟲症並止痛。炒黃研末的楝實製成蜜丸,可治療臟毒、小血。楝實與巴豆、麩皮同炒,可治療臟腑氣虛、膀胱與小腸氣痛等症。楝樹皮煎湯服用,或研末服用,可治療蛔蟲及其他幾種蟲症。楝樹皮煎湯洗浴,可治療癮疹。民間傳說獬豸吃楝樹葉,蛟龍則用楝樹葉裹身。
2. 椿木葉
味苦,有毒。主洗瘡疥,風疽。水煮藥汁用之。皮主疳䘌。
樗木根、葉,尤良。
唐本注云:二樹形相似,樗木疏、椿木實為別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樗木、味苦,有小毒。皮主赤白久痢,口鼻中疳蟲,去疥䘌,主鬼疰傳屍,蠱毒下血。根皮去鬼氣,取一握細切,以童兒小便二升,豉一合,宿浸,絞取汁,煎一沸。三、五日一度服。葉似椿,北人呼為山椿,江東人呼為虎目。
葉脫處有痕,如白樗,散木也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樗白皮,使,味苦,微熱,無毒。能治赤白痢,腸滑,痔疾,瀉血不住。蕭炳云:樗皮,主疳痢,得地榆同療之,根皮尤良,俗呼為虎眼樹。《本經》椿木,殊不相似。孟詵云:椿,溫。動風熏十二經脈,五臟六腑,多食令人神昏,血氣微。
又,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,月信來多。可取東引細根一大握,洗之,以水一大升煮,分再服,便斷。亦止赤帶下。又椿,俗名豬椿,療小兒疳痢,可多煮汁後灌之。又取白皮一握,倉粳米五十粒,蔥白一握,甘草三寸,炙豉兩合,以水一升,煮取半升,頓服之,小兒以意服之。枝、葉與皮,功用皆同。
日華子云:樗皮,溫,無毒。止瀉及腸風,能縮小便。入藥蜜炙用。
圖經曰:椿木、樗木,舊並不載所出州土,今南北皆有之。二木形干大抵相類,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,樗木疏而氣臭,膳夫亦能熬去其氣。北人呼樗為山椿,江東人呼為鬼目,葉脫處有痕,如樗蒱子又如眼目,故得此名。其木最為無用,《莊子》所謂吾有大木,人謂之樗,其本擁腫,不中繩墨,小枝曲拳,不中規矩。立於途,匠者不顧是也。
並採無時。《爾雅》云:栲,山樗。郭璞注云:栲似樗,色小白,生山中,因名,亦類漆也。俗語云:櫄、樗、栲、漆,相似如一。《詩·唐風》云:山有栲。陸機疏云:山樗與田樗無異,葉似差狹耳。吳人以其葉為茗。許慎以栲讀為糗。今人言栲,失其聲耳。然則樗類之別種也。
樗根煮汁,主下血及小兒疳痢。亦取白皮和倉粳米,蔥白、甘草、豉同煎飲食服,血痢便斷。唐·劉禹錫著樗根餛飩法云:每至立秋前後即患痢,或是水穀痢兼腰疼等。取樗根一大兩搗篩,以好面捻作餛飩子,如皂莢子大,清水煮。每日空腹服十枚。並無禁忌,神良。
食療:云:主疳痢,殺蛔蟲。又名臭椿。若和豬肉、熱面頻食,則中滿,蓋壅經脈也。雷公云:椿木根,凡使根,不近西頭者上。及不用莖、葉,只用根,採出拌生蔥蒸半日,出生蔥,細銼,用袋盛掛屋南畔,陰乾用。偏利溺澀也。肘後方:治小兒頭生白禿,發不生出。椿、楸、桃葉心取汁,敷之,大效。
子母秘錄經驗方:治臟毒亦白痢。香椿淨洗刷,剝取皮,曬乾,為末。飲下一錢,立效。治小兒疳。椿白皮曬乾,二兩為末,淘粟米去泔,研濃汁糊和丸,如梧子大。十歲三、四丸,量數加減。一丸納竹筒中,吹入鼻中,三度瘥。服丸以飲下。楊氏產乳:療疳痢困重,樗白皮搗面拌作小顆子。
日曬少時,又拌,凡三過,水煮至熟,加鹽、醋、酒亦得,頻服,多少量兒大小。又方:近效療久痢及疳痢。揀樗根白皮,不限多少,常取土際不用見狗及風,細切,搗如泥,取面捻作餛飩子,如小棗大,勿令破,熟煮吞七枚。重者不過七服。皆空肚。忌油膩、熱面、毒物。
又方:疳痢曉夜無度者。取樗根濃汁一雞子殼許,和粟米泔一雞子許,灌下部,再度即瘥。其驗如神。小孩減用之,甚妙。
衍義曰:椿木葉,椿、樗皆臭。但一種有花結子,一種無花不實。世以無花不實,木身大,其干端直者為椿。椿用木葉。其有花而莢,木身小,干多迂矮者為樗。樗用根、葉、莢。故曰未見椿上有莢者,唯樗木上有。又有樗雞,故知古人命名曰不言椿雞,而言樗雞者,以顯有雞者為樗,無雞者為椿,其義甚明。用椿木葉,樗木根、葉,莢者,宜依此推究。
洛陽一女子,年四十六、七,耽飲無度,多食魚蟹,攝理之方:蔑如也。後以食啖過常,蓄毒在臟,日夜二、三十瀉,大便與膿血雜下,大腸連肛門痛不堪任。醫以止血痢藥不效,又以腸風藥則益甚。蓋腸風則有血而無膿。凡如此已半年餘,氣血漸弱,食漸減,肌肉漸瘦。稍服熱藥,則腹愈痛,血愈下。
服稍涼藥,即泄注氣贏,粥食愈減。服溫平藥,則病不知。如此將期歲,醫告術窮,垂命待盡。或有人教服人參散,病家亦不敢主當,謾與服之,才一服,知。二服,減。三服,膿血皆定。自此不拾服,其疾遂愈。後問其方,云:治大腸風虛,飲酒過度,挾熱下痢膿血,疼痛,多日不瘥。
樗根白皮一兩,人參一兩,為末。每用二錢匕,空心以溫酒調服。如不飲酒,以溫米飲代。忌油膩、濕面、青菜、果子、甜物、雞、豬、魚、蒜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