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15)
卷第十三 (15)
1. 五倍子
味苦、酸,平,無毒。療齒宣疳䘌,肺臟風毒流溢皮膚,作風濕癬瘡,瘙癢膿水,五痔下血不止,小兒面鼻疳瘡。一名文蛤。在處有。其子色青,大者如拳,內多蟲。一名百蟲倉。
圖經曰:五倍子,舊不著所出州土,云在處有之,今以蜀中者為勝。生膚木葉上,七月結實,無花。其木青黃色。其實青,至熟而黃。大者如拳,內多蟲。九月採子,曝乾。生津液最佳。
陳藏器序云:五倍子,治腸虛泄痢,熟湯服。博濟方:治風毒上攻眼,腫癢澀痛,不可忍者,或上下瞼眥赤爛,浮翳、瘀肉侵睛。神效驅風散:五倍子一兩,蔓荊子一兩半,同杵末。每服二錢,水二盞,銅、石器內煎及一盞澄滓,熱淋洗。留滓二服,又依前煎淋洗。大能明眼目,去澀癢。
經驗後方:治小兒吐不定。五倍子二個(一生一熟),甘草一握(用濕紙裹,炮過),同搗末。每服米泔調下半錢,立瘥。丹房鏡源:五倍子佐鉛。
衍義曰:五倍子,今染家亦用。口瘡,以末摻之,便可飲食。
白話文:
五倍子味苦酸,性平,無毒。可以治療牙齒疾病、小兒疳積、肺部風毒引起的皮膚病(如濕疹、癬瘡)、瘙癢流膿的皮膚病、五痔出血不止以及小兒面部、鼻部的疳瘡。它也叫文蛤,各地都有生長。五倍子果實呈青色,大的像拳頭一樣,裡面有很多蟲子,也叫百蟲倉。
古籍記載:五倍子過去沒記載產地,只說各地都有,但以四川產的最好。它生長在鹽膚木的葉子上,七月結果,沒有花。鹽膚木呈青黃色,果實最初是青色的,成熟後變黃,大的像拳頭,裡面有很多蟲子。九月採收果實,曬乾。五倍子最能生津止渴。
陳藏器記載:五倍子可以治療腸胃虛弱引起的泄瀉和痢疾,用熱水煎服。另有方劑:治療風毒侵犯眼睛,導致腫痛、瘙癢難忍,或眼瞼赤爛、有翳膜、瘀肉侵犯眼球的症狀。有效方劑:五倍子一兩,蔓荊子一兩半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二碗,用銅或石器煎至一碗,去渣,趁熱洗眼。留下藥渣再煎煮一次,繼續洗眼。此方能明目,去除眼部澀癢。
經驗方劑:治療小兒嘔吐不止。用一個生五倍子和一個熟五倍子(各一個),甘草一把(用濕紙包好,炮製過),一起搗碎成粉。每次用米湯調服半錢,很快就能痊癒。丹房鏡源記載:五倍子可以與鉛作輔料使用。
此外,五倍子也常用於染色。患有口瘡,可以用五倍子粉末塗抹,就能正常飲食。
2. 伏牛花
味苦、甘,平,無毒。療久風濕痹,四肢拘攣,骨肉疼痛。作湯,主風眩頭痛,五痔下血。一名隔虎刺花。花黃色,生蜀地,所在皆有。三月採。
圖經曰:伏牛花,生蜀地,所在皆有,今唯益、蜀近郡有之,多生川澤中。葉青細,似黃柏葉而不光。莖赤有刺。花淡黃色,作穗,似杏花而小。三月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伏牛花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可以治療長期風濕痺痛、四肢拘攣、骨肉疼痛等症狀。煎湯服用,可以治療風眩頭痛和五痔出血。伏牛花又名隔虎刺花,花朵呈黃色,生長在蜀地,各地都有分佈。 三月採摘。
古籍記載:伏牛花生長在蜀地,各地都有,但現在主要分佈在益州、蜀郡及其周邊地區,多生長在川澤地帶。葉子青綠細小,像黃柏葉但沒有那麼光亮;莖是紅色的,帶刺;花朵淡黃色,呈穗狀,類似杏花但較小。 三月採摘,陰乾。
3. 天竺黃
味甘,寒,無毒。主小兒驚風,天吊,鎮心明目,去諸風熱,療金瘡,止血,滋養五臟。一名竹膏。人多燒諸骨及葛粉等雜之。按《臨海志》云:生天竺國,今諸竹內,往往得之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平,治中風痰壅,卒失音不語,小兒客忤及癇痰。此是南海邊竹內塵沙結成者耳。
衍義曰:天竹黃,自是竹內所生,如黃土著竹成片。涼心經,去風熱,作小兒藥尤宜,和緩故也。
白話文:
天竺黃味甘、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、癲癇、鎮靜安神、明目、去除風熱、治療刀傷、止血、滋養五臟。也稱作竹膏。許多人會將它與骨頭燒灰和葛粉等混合使用。《臨海志》記載:天竺黃產於天竺國,現在則常在竹子內部發現。
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天竺黃性平,能治療中風、痰阻、突然失語、小兒驚厥及痰熱引起的抽搐。它是南海竹子內部塵沙凝聚而成的。
天竺黃生長在竹子內部,像黃土一樣成片附著在竹子上。它能清心經的熱,去除風熱,尤其適合用於小兒藥物,藥性溫和。
4. 密蒙花
味甘,平、微寒,無毒。主青盲膚翳,赤澀多眵淚,消目中赤脈,小兒麩豆及疳氣攻眼。生益州川穀。樹高丈餘。葉似冬青葉而厚,背色白有細毛。二月、三月採花。
圖經曰:密蒙花,生益州川穀,今蜀中州郡皆有之。木高丈餘。葉似冬青葉而厚,背白色有細毛,又似桔葉。花微紫色。二月、三月採花,曝乾用。此木類而在草部,不知何至於此。
雷公云:凡使,先揀令淨,用酒浸一宿,漉出候乾,卻拌蜜令潤,蒸從卯至酉出,曬乾。如此拌蒸三度,又卻曬乾用。每修事一兩,用酒八兩浸,待色變,用蜜半兩蒸為度。此元名小錦花。
衍義曰:密蒙花,利州路甚多。葉,冬亦不凋,然不似冬青。蓋柔而不光潔,不深綠,花細碎,數十房成一朵,冬生春開。此木也,今居草部,恐未盡。
白話文:
密蒙花味甘,性平微寒,沒有毒性。可以治療青盲、眼膜障翳、眼睛紅赤澀痛、眼屎多、以及小兒因飲食積滯引起的疳眼。密蒙花生長在益州和川穀地區。樹高約一丈多。葉子像冬青葉,但較厚,葉背白色,有細毛。 二、三月採集花朵。
古籍記載:密蒙花生長在益州和川穀地區,現在蜀地各郡縣都有。樹高約一丈多。葉子像冬青葉,但較厚,葉背白色有細毛,也像橘子葉。花呈淺紫色。二、三月採集花朵曬乾使用。這種植物屬於木本,卻被列在草部,原因不明。
雷公(古代藥物學家)說:使用密蒙花前,要先挑選乾淨,用酒浸泡一夜,瀝乾後晾乾,再拌上蜂蜜使其濕潤,從早晨卯時蒸到傍晚酉時取出,曬乾。如此拌、蒸三次,再曬乾使用。每用一兩的密蒙花,就用八兩酒浸泡,直到顏色改變,再用半兩蜂蜜蒸製。密蒙花原本叫做小錦花。
衍義(古代藥物學書籍)記載:利州路盛產密蒙花。它的葉子冬天也不凋謝,但不像冬青葉,葉子較柔軟,沒有光澤,顏色也不深綠;花朵細小,許多小花聚成一朵,冬天長出花苞,春天開花。這種植物屬於木本,卻被列在草部,可能分類不盡準確。
5. 天竺桂
味辛,溫,無毒。主腹內諸冷,血氣脹,功用似桂。皮薄不過烈。生西胡國。(今附)
圖經文具桂條下。
海藥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南海山谷。補暖腰腳,破產後惡血,治血痢腸風,功力與桂心同,方家少用。
衍義曰:天竺桂,與牡、菌桂同。但薄而已。
白話文:
天竺桂味辛溫,無毒。能治療腹部寒冷、血氣脹滿等症狀,功效與桂樹相似,但樹皮較薄,藥性不及桂樹強烈。產於西域(今指印度等地)。
圖書典籍中記載天竺桂的描述與桂樹相似。
據《廣州記》記載,天竺桂也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。它具有溫補腰腳、去除產後惡血、治療血痢腸風的功效,藥效與桂樹的桂心相當,但臨床應用較少。
天竺桂、牡桂、菌桂三者相似,只是天竺桂的樹皮較薄。
6. 折傷木
味甘、咸,平,無毒。主傷折筋骨疼痛,散血補血,產後血悶,止痛。酒、水煮濃汁飲之。生資州山谷。
唐本注云:藤生繞樹上,葉似𦱌草葉而光厚。八月、九月採莖,曬乾。(唐本先附)
白話文:
折傷木味甘鹹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筋骨損傷疼痛,具有散瘀止痛、補血的功效,也能治療產後瘀血導致的腹痛。將其用酒或水煎煮成濃汁服用。這種植物生長在資州的山谷中。
唐代本草書記載:這種植物是藤蔓狀,攀附在樹木上生長,葉片類似於棕櫚草葉,但葉片較為光滑厚實。農曆八月、九月採收莖部,曬乾備用。
7. 桑花
暖,無毒。健脾澀腸,止鼻洪,吐血,腸風,崩中帶下。此不是桑椹花,即是桑樹上白癬,如地錢花樣,刀削取,入藥微炒使。(新補,見日華子)
圖經文具桑根白皮條下。
白話文:
桑花性溫和,無毒。具有健脾、澀腸、止鼻出血、止吐血、治療腸風(腸道炎症)及崩漏帶下(婦科出血)的功效。這裡說的桑花不是桑葚的花,而是桑樹上長的白色的像地衣一樣的東西,像地錢一樣。將其刮下來,入藥前略炒一下。(引自《日華子本草》)
圖經記載,桑花的藥材來自桑樹根部的白皮條之下。
8. 椋(音良)子木
味甘、咸,平,無毒。主折傷,破惡血,養好血,安胎止痛生肉。
唐本注云:葉似柿,兩葉相當。子細圓如牛李子,生青熟黑。其木堅重,煮汁赤色。《爾雅》云:椋,即來是也。郭注云:椋材中車輞。八月、九月採木,曬乾。(唐本先附)
白話文:
椋子木味甘鹹,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骨折,消除瘀血,滋養血液,安胎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據唐代的注釋記載:椋子樹的葉子像柿葉,兩片葉子大小相近。果實小而圓,像牛李子般大小,生時青色,成熟時黑色。其木材堅硬沉重,煮沸後汁液呈紅色。《爾雅》中記載:椋樹就是來樹。郭璞注釋說:椋樹的木材適合製作車輪的邊緣。在八月、九月採集樹木,曬乾後使用。
9. 每始王木
味苦,平,無毒。主傷折跌筋骨,生肌破血止痛。酒、水煮濃汁飲之。生資州山谷。
唐本注云:藤生,繞樹木上生,葉似蘿摩葉。二月、八月採。(唐本先附)
四十五種陳藏器余
白話文:
每始王木味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能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損傷,促進肌肉再生、活血化瘀、止痛。用酒或水煎煮濃縮後飲用。它生長在資州的山谷中。
據唐代本草書記載:它是藤本植物,纏繞在樹木上生長,葉子像蘿摩葉。 二月和八月採收。
10. 必慄香
味辛,溫,無毒。主鬼氣。煮服之。並燒為香,殺蟲魚。葉搗碎置上流,魚悉暴鰓。一名化木香,詹香也。葉如椿。生高山。堪為書軸,白魚不損書也。
海藥:主鬼疰心氣,斷一切惡氣。葉落水中,魚當暴死。
白話文:
必慄香味辛、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邪氣。可以煮來服用,也可以燒成香,能殺死蟲子和魚。將它的葉子搗碎,放入流水中,魚就會馬上翻白肚死掉。它也叫化木香或詹香,葉子像椿樹葉一樣,生長在高山上。可以做成書軸,用它做的書軸,即使在水中也不會損壞。
海藥方面:能治療因邪氣入侵引起的胸悶心悸,能消除一切不好的氣味。它的葉子掉到水中,魚就會立刻暴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