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六 (4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 (48)

1. 黑芝

味鹹,平。主癃(音隆),利水道,益腎氣,通九竅,聰察。久食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。一名玄芝。生常山。

唐本注云:五芝,《經》云:皆以五色生於五嶽,諸方所獻,白芝未必華山,黑芝又非常岳。且紫芝多黃、白,稀有黑、青者,然紫芝最多,非五芝類。但芝自難得,縱獲一、二,豈得終久服耶。

白話文:

黑芝味鹹性平。能治療小便不利,促進尿液排出,滋補腎氣,疏通全身九竅,使人耳聰目明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達到長壽的目的。黑芝又名玄芝,生長在常山。

唐代的注解說:五種靈芝,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它們分別以五種顏色生長在五座大山上。各地進獻的靈芝,白色的不一定來自華山,黑色的也不一定來自其他的名山。而且紫芝多為黃色或白色,黑色和青色的比較少見,然而紫芝數量最多,並不屬於五種靈芝之列。總之,靈芝本身就難得,即使能得到一兩種,又能長期服用嗎?

2. 青芝

味酸,平。主明目,補肝氣,安精魂,仁恕。久食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。一名龍芝。生泰山。

英公云不忘,強志。

白話文:

青芝味酸性平。能使眼睛明亮,滋補肝氣,安定精神魂魄,讓人仁慈寬厚。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甚至能益壽延年,成仙得道。青芝又名龍芝,生長在泰山。

英公說:要記住不忘初心,堅定意志。

3. 白芝

味辛,平。主咳逆上氣,益肺氣,通利口鼻,強志意,勇悍,安魄。久食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。一名玉芝。生華山。

白話文:

白芝味辛,性平。能治咳嗽氣逆、上氣喘促,增強肺氣,使口鼻通暢,增強意志力,使人勇敢果敢,安定心神。長期食用能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延年益壽,甚至成仙。白芝又名玉芝,生長在華山。

4. 黃芝

味甘,平。主心腹五邪,益脾氣,安神,忠信和樂。久食輕身不老,延年神仙。一名金芝。生蒿山。

白話文:

黃芝味甘性平。能治療心腹五種邪氣(指疾病),增強脾胃功能,安神,使人忠厚誠信,和睦快樂。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達到長壽成仙的效果。黃芝又名金芝,生長在蒿山。

5. 紫芝

味甘,溫。主耳聾,利關節,保神,益精氣,堅筋骨,好顏色,久服輕身不老,延年。一名木芝。生高夏山谷。六芝皆無毒,六月、八月採。(薯蕷為之使,得發良,得麻子仁、白瓜子、牡桂共益人,惡常山,畏萹青、茵陳蒿。)

陶隱居云:按郡縣無高夏名,恐是山名爾。此六芝,皆仙草之類,俗所稀見,族種甚多,形色環異,並栽《芝草圖》中。今俗所用紫芝,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,狀如木檽(音軟),名為紫芝。蓋只療痔,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。凡得芝草,便正爾食之,無餘節度,故皆不云服法也。

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苬,芝。釋曰:瑞草名也,一歲三華,一名苬,一名芝,《論衡》云:芝生於土,土氣和。故芝草生《瑞命記》曰:王者仁慈,則芝草生是也。抱朴子云:赤者如珊瑚,白者如截肪,黑者如澤漆,青者如翠羽,黃者如紫金,而皆光明洞徹,如堅冰也。

又云木芝者,松柏脂淪地;千歲,化為茯苓;萬歲,其上生小木,狀似蓮花,名曰木威喜芝,夜視有光,持之甚滑,燒之不焦,帶之闢兵。藥性論云:紫芝,使,畏發。味甘,平,無毒。主能保神益壽。

白話文:

紫芝味甘性溫,能治耳聾,舒利關節,滋養元氣,增強精氣,強健筋骨,使面色紅潤,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不衰老。紫芝又名木芝,生長在高大的山谷中。六種芝類都無毒,應在六月或八月採集。薯蕷能增強紫芝的療效,與麻子仁、白瓜子、牡桂一起服用,效果更佳,但忌與常山同用,也畏萹青、茵陳蒿。

陶弘景說:各地郡縣查無「高夏」地名,恐怕是某座山的名字。這六種芝類都是仙草,民間少見,種類繁多,形態顏色各異,詳見《芝草圖》。現在民間所用的紫芝,是長在腐朽樹木上的,形狀像木耳,稱為紫芝。它主要治療痔瘡,不宜與其他補益藥物一起服用。凡是得到芝草,就可以直接食用,沒有其他的服用方法和劑量規定。

臣禹錫等人謹按《爾雅》記載:苬,就是芝草。《爾雅》釋義說:苬是一種祥瑞的草,一年開三次花,又名苬,又名芝。《論衡》說:芝草生長在土壤肥沃的地方,是地氣平和的象徵。《瑞命記》說:君主仁慈,則芝草就會生長。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記載:赤芝像珊瑚,白芝像白色的脂肪,黑芝像澤漆,青芝像翠鳥羽毛,黃芝像黃金,而且都晶瑩剔透,像堅冰一樣。

又說木芝是由松柏的樹脂滲入地下,經過千年變成茯苓;萬年之後,其上會長出小樹,形狀像蓮花,叫做木威喜芝,夜間能發光,摸起來很光滑,燃燒時不會焦,佩戴它可以避邪。另《藥性論》記載:紫芝性平味甘,無毒,能養神益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