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12)
卷第十三 (12)
1. 沒藥
味苦,平,無毒。主破血止痛,療金瘡杖瘡,諸惡瘡痔漏,卒下血,目中翳暈痛膚赤。生波斯國。似安息香,其塊大小不定,黑色。(今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沒藥單用亦得。味苦、辛。能主打搕損,心腹血瘀,傷折踒跌,筋骨瘀痛,金刃所損,痛不可忍。皆以酒投飲之。良。日華子云:破癥結,宿血,消腫毒。
圖經曰:沒藥,生波斯國,今海南諸國及廣州或有之。木之根之株皆如橄欖,葉青而密。歲久者,則有膏液流滴在地下,凝結成塊,或大或小,亦類安息香。採無時。今方:多用治婦人內傷痛楚,又治血暈及臍腹㽲刺者。沒藥一物,研細,溫酒調一錢,便止。又治歷節諸風,骨節疼痛,晝夜不可忍者。
白話文:
沒藥味苦,性平,無毒。它能破血止痛,治療金瘡、杖瘡、各種惡瘡、痔漏、突然下血,以及眼睛翳膜、眼暈、疼痛、皮膚發紅等症狀。產於波斯國,外觀類似安息香,塊狀大小不一,呈黑色。單獨使用沒藥也能有效治療被打、跌倒、心腹血瘀、骨折、扭傷、筋骨瘀痛、刀傷等疼痛難忍的症狀,可用酒送服。沒藥還可以破除癥結、宿血,消腫毒。它生長在波斯國,如今海南諸國和廣州也有出產。樹根和枝幹都像橄欖樹,葉子青綠且茂密。經過長時間的生長,樹木會流出膏液滴在地下,凝結成塊,大小不一,也類似安息香。沒有固定的採集時間。現在常被用於治療婦女內傷疼痛,以及血暈、臍腹疼痛等症狀。將沒藥研磨成細粉,用溫酒調和一錢即可止痛。它也能治療關節風濕、骨節疼痛等晝夜難忍的病症。
沒藥半兩,研,虎脛骨三兩塗酥炙黃色,先搗羅為散,與沒藥同研令細。溫酒調二錢,日三服,大佳。
海藥:謹按徐表《南州記》:生波斯國,是彼處松脂也。狀如神香,赤黑色。味苦、辛,溫,無毒。主折傷馬墜,推陳置新,能生好血。凡服皆須研爛,以熱酒調服,近效。墮胎心腹俱痛及野雞漏痔,產後血氣痛,並宜丸散中服爾。
衍義曰:沒藥,大概通滯血。打撲損疼痛,皆以酒化服。血滯則氣壅淤,氣壅淤則經絡滿急,經絡滿急故痛且腫。凡打撲著肌肉須腫脹者,經絡傷,氣血不行壅淤,故如是。
白話文:
沒藥取半兩,研磨成粉末。虎脛骨取三兩,塗上豬油,烤至黃色,然後搗碎過篩成粉末,再與沒藥粉末一起研磨至細緻。溫酒調和兩錢,每日服用三次,效果極佳。
海藥產於波斯國,是當地松樹的樹脂。外觀像神香,呈赤黑色,味道苦辛,性溫,無毒。功效包括治療骨折、跌傷、馬墜傷,促進新陳代謝,生長新鮮血液。服用時需研磨成粉末,用熱酒調和服用,效果迅速。對於墮胎、心腹疼痛、野雞漏痔、產後血氣疼痛等症狀,都可將其加入丸藥或散劑中服用。
沒藥主要功效是通暢經絡,清除瘀血。對於打撲、損傷導致的疼痛,都可以用酒調和服用。血瘀滯留則氣機阻塞,氣機阻塞則經絡充盈緊繃,經絡緊繃就會疼痛腫脹。凡是打撲傷到肌肉,導致腫脹者,都是經絡受損,氣血運行不暢,阻塞瘀積,才會出現這些症狀。
2. 龍眼
味甘,平,無毒。主五臟邪氣,安志厭食,除蟲去毒。久服強魂聰明,輕身不老,通神明。一名益智。其大者似檳榔。生南海山谷。
陶隱居云:廣州別有龍眼,似荔枝而小,非益智,恐彼人別名,今者為益智爾。食之並利人。唐本注云:益智似連翹子頭未開者。味甘、辛。殊不似檳榔。其苗、葉、花、根,與豆蔻無別,唯子小爾。龍眼一名益智,而益智非龍眼也。其龍眼樹似荔枝,葉若林檎,花白色。子如檳榔,有鱗甲,大如雀卵。
白話文:
益智的味道甘甜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五臟的邪氣,安定心神、增進食慾,驅除蟲害、解毒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強精神、提高智力,讓人輕盈、延緩衰老,通達神明。益智又叫做「益智」。較大的益智果實形狀像檳榔,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。
陶隱居說:廣州還有另外一種龍眼,外形像荔枝但個頭較小,並非益智。可能是當地人叫法不同,現在被誤認為是益智。龍眼和益智都對人體有益。唐代的注釋中說:益智果實形狀像連翹的果實未開裂的樣子,味道甘甜、辛辣,完全不像檳榔。益智的莖、葉、花、根都跟豆蔻沒有區別,只是果實比較小。龍眼也叫做益智,但益智並不是龍眼。龍眼樹的樣子像荔枝樹,葉子像林檎樹的葉子,花朵是白色的。果實像檳榔,表面有鱗片,大小像雀鳥的卵。
味甘、酸也。今注按此樹高二丈餘,枝葉凌冬不凋。花白色。七月始熟。一名亞荔枝。大者形似檳榔而小,有鱗甲,其肉薄於荔枝,而甘美堪食。《本經》云一名益智者。蓋甘味歸脾而能益智,非今益智子爾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龍眼,除蠱毒,去三蟲。
圖經曰:龍眼,生南海山谷,今閩、廣、蜀道出荔枝處皆有之。木高二丈許,似荔枝而葉微小,凌冬不凋。春末夏初,生細白花。七月而實成,殼青黃色,文作鱗甲,形圓如彈丸,核若無患而不堅,肉白有漿,甚甘美。其實極繁,每枝常三、二十枚。荔枝才過,龍眼即熟,故南人目為荔枝奴。
一名益智,以其味甘歸脾而能益智耳。下品自有益智子,非此物也。《東觀漢記》云:南海舊獻龍眼、荔枝,十里一置,五里一候,奔馳險阻,道路為患。孝和時,汝南唐羌為臨武長,縣接南海,上書言狀。帝下詔太官,勿復受獻,由是而止。其為世所貴重久矣。今人亦甚珍之,曝乾。
白話文:
龍眼,味道甘甜略帶酸味。樹木可長到兩丈多高,枝葉四季常青,冬天也不枯萎。花朵呈白色,七月成熟。又名亞荔枝,外形像檳榔但較小,表面有鱗片狀紋路,果肉比荔枝薄,但同樣甘甜美味。古代醫書《本經》記載,龍眼又名益智,因為甘味入脾,能增強智力,但與現代的益智子並非同物。根據記載,蜀地產的龍眼能解毒去蟲。
龍眼生長於南海山谷,現在福建、廣東、四川等地都有種植。樹高約兩丈,與荔枝相似但葉子較小,四季常青。春末夏初開白色小花,七月結果,果皮青黃色,有鱗片狀紋路,形狀圓圓的像彈珠,果核像無患子但較硬,果肉白色,多汁,味道非常甘甜。龍眼結果非常多,每枝常有二十多枚果實。荔枝剛過,龍眼就成熟了,因此南方人稱龍眼為荔枝奴。
龍眼又名益智,因為甘味入脾,能增強智力,但與市面上的益智子是不同的。古代典籍記載,南海地區曾向朝廷進貢龍眼和荔枝,為了及時運送,每隔十里設置一處驛站,每隔五里就有人接力,行程十分艱險。漢和帝時,汝南人唐羌任臨武縣令,上書朝廷,建議停止進貢龍眼和荔枝。皇帝下令太官不再接受進貢,自此才停止了這種勞民傷財的進貢方式。龍眼在古代就受到人們的珍視,現在人們也十分喜愛它,會將其曬乾保存。
寄遠,北中以為佳果,亞於荔枝。
衍義曰:龍眼,《經》曰:一名益智。今專為果,未見入藥,《補註》不言。《神農本草》編入木部中品,果部中復不曾收入。今除為果之外,別無龍眼。若謂為益智子,則專調諸氣,今為果者,復不能也。矧自有益智條,遠不相當。故知木部龍眼,即便是今為果者。按《今注》云:甘味歸脾,而能益智,此說甚當。
白話文:
古代人認為龍眼是北方中等的水果,品質略遜於荔枝。龍眼在古籍中也稱為益智,但現代人主要將其視為水果,很少用於藥材,因此一些醫書中沒有提及。雖然《神農本草》將龍眼列入木部中品,但在果部中卻沒有收錄。除了作為水果之外,目前並沒有其他稱為龍眼的東西。如果說龍眼就是益智子,那麼益智子主要用於調節各種氣,而現代的龍眼卻沒有這種功效。更何況已經有專門的益智條目,龍眼與之並不相符。因此可以確定,木部中的龍眼就是現在的龍眼水果。根據一些醫書的記載,龍眼的甜味歸脾,而且能益智,這個說法非常合理。
3. 安息香
味辛、苦,平,無毒。主心腹惡氣,鬼疰。出西戎。似松脂,黃黑色,為塊。新者亦柔韌(音刃)。(唐本先附)
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:燒之去鬼來神。段成式酉陽雜俎云:安息香樹,出波斯國,波斯呼為辟邪樹。長三丈,皮色黃黑。葉有四角,經寒不凋。二月開花,黃色,花心微碧,不結實。刻其樹皮,其膠如飴,名安息香。六、七月堅凝乃取之。燒之通神,闢眾惡。日華子治邪氣魍魎,鬼胎血邪,闢蠱毒,腎氣,霍亂,風痛,治婦人血噤併產後血暈。
海藥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南海波斯國,樹中脂也,狀若桃膠,以秋月採之。又方:云:婦人夜夢鬼交,以臭黃合為丸,燒熏丹穴,永斷。又主男子遺精,暖腎,辟惡氣。
白話文:
【性質】此物味辛、苦,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調理心腹的異常氣味及驅除邪靈,源自西方的戎地。它外觀類似松脂,顏色為黃黑色,形成塊狀。新鮮的也具有柔韌的特性。
【功效】根據唐朝的版本,它被附錄在前面。臣禹錫等人查閱蕭炳的意見,指出燒此物可以驅鬼迎神。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則提到「安息香」這種樹木,出自波斯國,波斯人稱之為闢邪樹,高達三丈,皮色黃黑,葉子有四個角,即便寒冬也不凋落。二月開花,花色黃而花心微帶碧綠,但不結實。切開樹皮,會流出像糖的膠液,就是「安息香」。六、七月時,它會變得堅硬,這時才能收取。燒了它能通神,避開各種邪惡。
【日華子治法】用於治療邪氣、魍魎、鬼胎血邪、避開蠱毒、腎氣問題、霍亂、風痛,以及婦女血噤和產後血暈等症狀。
【海藥治法】依照《廣州記》的描述,此物生於南海的波斯國,是樹脂的一種,形狀類似「桃膠」,秋季採集。又一方法提到,對於婦女夜間夢見鬼交的情況,可用此物與臭黃混合成丸,燒燻於丹穴,這樣可以永遠斷絕這種夢境。此外,它還能用於治療男性遺精,暖腎,避開惡氣。
4. 仙人杖
味鹹,平(一云冷),無毒。主噦氣嘔逆,闢痁,小兒吐乳,大人吐食,並水煮服,小兒驚癇及夜啼,安身伴睡良。又主痔病,燒為末,服方寸匕。此是筍欲成竹時立死者,色黑如漆,五、六月收之。苦桂竹多生此。
又別一種仙人杖,味甘,小溫,無毒。久服長生,堅筋骨,令人不老。作茹食之,去痰癖,除風冷。生劍南平澤。葉似苦苣,叢生。陳子昂《觀玉篇序》云:夏四月,次於張掖河州草木無他異者,皆仙人杖。往往叢生,予家世代服食者,昔嘗餌之,及此行也。息意茲味,戎人有薦嘉蔬者,此物存焉,豈非將欲扶吾壽也。(新補)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
圖經曰:文具枸杞條下。
白話文:
這種植物味道鹹,性平(也有人說性寒),無毒。可以治療呃逆、嘔吐、反胃,驅除瘟疫,治小兒吐奶、大人嘔吐,用水煮服即可。對於小兒驚癇和夜啼,可以將它放在枕邊,有助於安神助眠。還可以治療痔瘡,將它燒成灰末,每次服用一錢。這種植物是竹子快要長成時枯萎而死的,顏色黑如漆,在五、六月收穫。苦桂竹生長的地方大多能找到這種植物。
還有一種叫做“仙人杖”的植物,味道甘甜,性微溫,無毒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,強健筋骨,讓人不老。可以把它做成菜餚食用,可以祛痰止咳、除風寒。它生長在劍南平澤地區,葉子像苦苣,叢生在一起。陳子昂在《觀玉篇序》中寫道:夏四月,我經過張掖、河州一帶,發現所有的草木都和其他地方一樣,只有仙人杖與眾不同。它經常叢生在一起,我的家族世代食用它。我以前也吃過,這次旅行中,我再次享用它美味的滋味。戎人向我推薦了一些美味的蔬菜,其中就有這種植物,難道它不是要幫助我延年益壽嗎? (這是新補充的內容)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所著書籍。
圖經中記載:此物與枸杞條同屬一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