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11)
卷第十三 (11)
1. 豬苓
味甘、苦,平,無毒。主痎(音皆)瘧,解毒蠱疰不祥,利水道。久服輕身耐老。一名豭豬屎。生衡山山谷及濟陰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
陶隱居云:是楓樹苓,其皮至黑作塊,似豬屎,故以名之。肉白而實者佳,用之削去黑皮乃秤之。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:豬苓,神農:甘;雷公:苦,無毒。司馬彪注莊子云:豕橐,一名苓。根似豬矢,治渴。藥性論云:豬苓,臣,微熱。解傷寒溫疫大熱,發汗,生腫脹滿,腹急痛。
圖經曰:豬苓,生衡山山谷及濟陰冤句,今蜀州、眉州亦有之。舊說是楓木苓,今則不必楓根下,乃有生土底,皮黑作塊似豬糞,故以名之。又名地烏桃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削去皮,肉白而實者佳。《莊子》謂之豕橐。司馬彪注云:一名苓,根似豬矢,治渴。張仲景治傷寒諸病在臟加渴者,豬苓湯主之。
白話文:
豬苓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能治痎瘧,解毒蠱疰不祥,利水道。長期服用可輕身耐老。別名豭豬屎。生長在衡山山谷和濟陰冤句,二月、八月採收,陰乾。
陶隱居說:豬苓是楓樹苓,其皮呈黑色塊狀,像豬屎,因此得名。肉白色而飽滿的品質較佳,使用時要削去黑皮再稱重。
吳氏說:豬苓,神農本草經記載為甘味;雷公本草記載為苦味,無毒。司馬彪注莊子云:豕橐,又名苓。根部像豬糞,能治渴。藥性論記載:豬苓性微溫,能解傷寒溫疫大熱,發汗,生腫脹滿,腹急痛。
圖經記載:豬苓生長在衡山山谷和濟陰冤句,如今蜀州、眉州也有。以前說是楓木苓,現在則不必生長在楓根下,也能在土底生長,其皮呈黑色塊狀,像豬糞,因此得名。又名地烏桃。二月、八月採收,陰乾。削去皮,肉白色而飽滿的品質較佳。《莊子》稱之為豕橐。司馬彪注云:又名苓,根部像豬糞,能治渴。張仲景治傷寒諸病在臟加渴者,以豬苓湯為主治。
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滑石、阿膠各一兩,以水四升,煮四物,取二升,內膠。每服七合,日三。嘔而思水者亦主之。又治消渴,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者,豬苓散發其汗。病欲飲水而復吐之為水逆,冬時寒嗽如瘧狀,亦與豬苓散,此即五苓散也。豬苓、朮、茯苓各三分,澤瀉五分,桂二分,細搗篩,水服方寸匕,日三。
多飲暖水,汗出即愈。利水道諸湯劑無若此快,今人皆用之。又黃疸病及狐惑病,並豬苓散主之。豬苓、茯苓、術等分,杵末,每服方寸匕,與水調下。今施州有一種刺豬苓,蔓生。春夏採根,削皮焙乾。彼土人用敷瘡毒,殊效。云味甘,性涼,無毒。
白話文:
豬苓、茯苓、澤瀉、滑石、阿膠各一兩,用四升水煮這四味藥,煮到剩下兩升,再加入阿膠。每次服用七合,一天三次。如果嘔吐並且想喝水,也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。
這個方子還能治療消渴病,脈搏浮,小便不順暢,略微發熱的人,用豬苓散可以發汗。如果病人很想喝水,但喝了就吐出來,稱為水逆,冬天咳嗽像瘧疾一樣,也可以用豬苓散。這個方子就是五苓散。
豬苓、蒼朮、茯苓各三分,澤瀉五分,桂枝二分,將藥物研磨成細粉,用清水服用,每次一匙,一天三次。
多喝溫水,出汗就會痊癒。治療水路不通暢的藥方,沒有比這個更快速的,現在人們都使用這個方子。另外,黃疸病和狐惑病,也都可以用豬苓散治療。
豬苓、茯苓、蒼朮等量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匙,用清水調服。現在施州有一種刺豬苓,是蔓生的植物。春天和夏天採收根部,削去外皮,烘乾。當地人用它來敷治瘡毒,效果很好。據說刺豬苓味甘,性涼,無毒。
唐本余:去邪氣。雷公云:凡採得,用銅刀削上粗皮一重,薄切,下東流水浸一夜,至明漉出,細切,以升麻對蒸一日,出,去升麻葉,令淨,曬乾用。外臺秘要:治妊娠患子淋。豬苓五兩,一味末,以白湯三合服方寸匕,漸至二匕,日三夜二,盡劑不瘥,宜轉用之。又方:治小兒大便不通。
豬苓一兩,以水少許,煮雞屎白一錢,調服,立瘥。子母秘錄: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,小便不利,微渴引飲。豬苓五兩末,以熟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楊氏產乳:療通體遍身腫,小便不利。豬苓五兩,搗篩,煎水三合。調服方寸匕,加至二匕。衍義曰:豬苓,行水之功多。久服必損腎氣,昏人目。
果欲久服者,更宜詳審
白話文:
唐本余:
去除邪氣。雷公說:凡是採摘豬苓,要用銅刀削去外層粗皮,然後薄切,放入東流水中浸泡一夜,到第二天早上撈出,再細切,用升麻一起蒸煮一天,取出後,去除升麻葉,使其乾淨,曬乾備用。
外臺秘要:
治療孕婦患子淋。豬苓五兩,研磨成粉,用白湯三合服用,每次一匕,逐漸增加到兩匕,每日三次,夜晚兩次,服用完畢仍未痊癒,則應繼續服用。
另一個方劑:治療小兒大便不通。豬苓一兩,用少量水煮沸,加入雞屎白一錢,調和後服用,即可痊癒。
子母秘錄:
治療孕婦從腳部至腹部腫脹,小便不利,微渴引飲。豬苓五兩研磨成粉,用熟水服用,每次一匕,每日三次。
楊氏產乳:
治療全身遍身腫脹,小便不利。豬苓五兩,搗碎過篩,煎水三合,每次服用一匕,逐漸增加到兩匕。
衍義:
豬苓具有利水的功效。長期服用會損傷腎氣,使人目昏。
2. 白棘
味辛,寒,無毒。主心腹痛,癰腫潰膿,止痛,決刺結,療丈夫虛損,陰痿精自出,補腎氣,益精髓。一名棘針,一名棘刺。生雍州川穀。
陶隱居云:李云:此是酸棗樹針。今人用天門冬苗代之,非是真也。唐本注云:白棘,莖白如粉。子、葉與赤棘同,棘中時復有之,亦為難得也。
圖經曰:白棘,棘針也。生雍州,棘刺花生道旁,今近京皆有之。棘,小棗也。叢高三、四尺,花、葉、莖、實都似棗,而有赤白二種。蘇恭云:白棘,莖白如粉,子、葉與赤棘同,赤棘中時復有之,亦為難得耳。然有鉤、直二種:直者宜入補藥,鉤者入癰腫藥。針,採無時。
白話文:
白棘的中醫解說:
白棘的味道辛辣,性寒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:
- 治癒心腹疼痛、癰腫潰膿,止痛,化解積聚的刺結。
- 治療男性虛損、陽痿、精液自溢,補腎氣,益精髓。
白棘又稱棘針或棘刺,生長在雍州的川穀地帶。
陶隱居引述李氏的說法:白棘指的是酸棗樹上的刺。現今人們使用天門冬的嫩苗代替白棘,並非真正的白棘。
唐本注釋中記載:白棘的莖呈白色,如粉末般。它的果實和葉子與赤棘相同,但白棘是赤棘中比較少見的,因此難得。
圖經記載:白棘就是棘針,生長在雍州。棘刺花則生長在路邊,現在京師附近都有。棘指的是小棗樹,叢高三、四尺,花、葉、莖、實都類似棗樹,但有赤白兩種。
蘇恭記載:白棘的莖呈白色,如粉末般,它的果實和葉子與赤棘相同,赤棘中偶爾會有白棘,但也很難得。白棘有鉤、直兩種:直的適合用於補藥,鉤的適合用於治療癰腫。
白棘的刺可以隨時採集。
花,冬至後百二十日採。實,四月採。又棗針,療喉痹不通,藥中亦用。陳子昂《觀玉篇》云:在張掖郡時,有人以仙人杖為白棘,同旅皆信之,二物都不相類,不知何故疑惑若此,其說見枸杞條。
外臺秘要:治齒蟲腐。棘針二百枚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含之。又方:治尿血。棘刺三升,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千金方:治諸惡腫,失治有膿。燒棘針作灰,水服之,經宿頭出。又方:蟲食齒根肉黑。燒腐棘取瀝,敷之十遍,雄黃末敷之,即愈。子母秘錄:小兒天風口噤,乳不下。
白話文:
花在冬至過後一百二十天採收,果實則在四月採收。另外,白棘的刺可以治療喉嚨腫痛不通,也常用於藥方。陳子昂在《觀玉篇》中提到,他在張掖郡時,有人將白棘誤認為仙人杖,同行的旅人也都相信,其實這兩種植物完全不同,不知道為何會產生這種混淆,詳細說明請見枸杞條。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,白棘的刺可以治療牙齒蟲蛀。方法是取二百枚刺,用水三升煮至一升,含在口中。另外,白棘刺也能治療尿血,方法是取三升刺,用水五升煮至二升,分三次服用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白棘刺可以治療各種惡性腫瘤,如果失治化膿,可以將刺燒成灰,用水服用,隔夜膿液就會排出。另外,白棘刺也能治療蟲蛀牙根導致牙肉發黑,方法是將腐爛的白棘刺燒成灰,取其汁液塗抹十次,再用雄黃末敷在患處,即可痊癒。《子母秘錄》記載,白棘刺可以治療小兒天風口噤,乳汁無法下嚥。
白棘燒末,水服一錢匕。又方:癰疸痔漏瘡及小兒丹,水煮棘根汁洗之。出《千金》。
衍義曰:白棘,一名棘針,一名棘刺。按《經》如此甚明。諸家之意,強生疑惑,今掠不取,求其《經》而可矣。其白棘,乃是取其肥盛,紫色,枝土有皺薄白膜先剝起者,故曰白棘。取白之意,不過如此。其棘刺花,乃是棘上所開花也,余無他義。今人燒枝取油,塗垢發,使垢解。
白話文:
將白棘燒成粉末,用清水服用,每次一錢匕。另外,治療癰疽、黃疸、痔瘡、漏瘡以及小兒丹毒,可以用白棘根煮水洗患處。這些方法出自《千金方》。
白棘又名棘針、棘刺,這在經典書籍中已有所記載。其他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解釋,但過於牽強,這裡就不多加討論,只要遵循經典書籍的記載即可。所謂的白棘,是指那些莖枝肥厚、顏色紫紅,表面有皺紋,並有薄薄的白色膜先剝落起來的,所以叫做白棘。所謂的白,只是指這種特徵。棘刺花,就是長在棘刺上的花朵,沒有其他意思。現在人們會燒白棘的枝條提取油脂,用來去除頭髮上的污垢,可以讓污垢脫落。
3. 烏藥
味辛,溫,無毒。主中惡心腹痛,蠱毒疰忤鬼氣,宿食不消,天行疫瘴,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,婦人血氣,小兒腹中諸蟲。其葉及根,嫩時採作茶片,炙碾煎服,能補中益氣,偏止小便滑數。生嶺南邕、容州及江南。樹生似茶,高丈餘。一葉三丫,葉青陰白。根色黑褐,作車轂形,狀似山芍藥根,又似烏樟根。自余直根者不堪。一名旁其,八月採根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治一切氣,除一切冷,霍亂及反胃吐食瀉痢,癰癤疥癩,並解冷熱,其功不可悉載。貓、犬百病,並可摩服。
圖經曰:烏藥,生嶺南邕、容州及江南,今台州、雷州、衡州亦有之,以天台者為勝。木似茶𣘻,高五、七尺。葉微圓而尖,作三丫,面青背白。五月開細花,黃白色。六月結實如山芍藥。而有極粗大者,又似釣樟根。然根有二種:嶺南者,黑褐色而堅硬;天台者,白而虛軟,並八月採。根以作車轂形如連珠狀者佳。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愛,而不及海南者力大。
白話文:
烏藥 中藥材介紹
性味: 味辛,性溫,無毒。
功效: 主治心腹疼痛、中惡、蠱毒、疰忤鬼氣、宿食不消、天行疫瘴、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、婦人血氣、小兒腹中諸蟲。
用法: 葉及根,嫩時採摘,製成茶片,炙烤碾碎,煎服,能補中益氣,止小便滑數。
產地: 生長於嶺南邕州、容州及江南等地。
形態: 樹木外形類似茶樹,高約一丈餘。葉片三裂,葉面青色,葉背白色。根部呈黑褐色,形狀像車輪轂,類似山芍藥根或烏樟根。直根者品質較差。
別名: 旁其。
採收季節: 八月採收根部。
附錄:
日華子記載: 治一切氣,除一切冷,霍亂及反胃吐食瀉痢,癰癤疥癩,並解冷熱,功效不可盡數。貓犬百病,亦可使用。
圖經記載: 烏藥生長於嶺南邕州、容州及江南等地,現今台州、雷州、衡州亦有產出,其中天台產的烏藥品質最佳。樹木類似茶樹,高五至七尺。葉片微圓而尖,三裂,葉面青色,葉背白色。五月開花,花朵細小,呈黃白色。六月結果,果實形狀似山藥。根部有粗大者,形狀似釣樟根。根部分為兩種:嶺南產的烏藥,黑褐色且堅硬;天台產的烏藥,白色且柔軟。兩種烏藥皆於八月採收。根部呈車輪轂狀,連珠狀者品質最佳。亦有記載,天台產的烏藥香氣白皙,但藥效不及海南產的烏藥強勁。
斗門方:治陰毒傷寒。烏藥子一合,炒令黑煙起,投於水中,煎取三、五沸,服一大盞,候汗出回陽立瘥。別說云:謹按《本草圖經》及世稱以天台者為勝。今比之衡州、洪州者,其香味唯天台者為劣,入藥功效亦不及。但肉色頗赤,而差細小爾。用者宜廣求而比試之。
衍義曰:烏藥,和來氣少,走泄多,但不甚剛猛。與沉香同磨作湯點,治胸腹冷氣,甚穩當。
白話文:
斗門方:治療陰毒傷寒
**方劑:**烏藥子一合,炒至發出黑煙,放入水中煎煮,煮沸三到五次,服用一大盞,待出汗回陽後即可痊癒。
註解:
- 據《本草圖經》記載,以及世人公認,天台產的烏藥子品質最佳。
- 比較衡州、洪州產的烏藥子,其香味不及天台產的烏藥子,藥效也較差。
- 只是天台產的烏藥子肉色較紅,且體積較小。
- 使用者應該廣泛尋找,並進行比較試驗。
衍義:
- 烏藥性溫和,較少溫補元氣,多偏向於疏泄,但藥性不強。
- 將烏藥與沉香一起研磨成湯服用,可治療胸腹冷氣,效果穩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