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6)
卷第十三 (6)
1. 食茱萸
味辛、苦,大熱,無毒。功用與吳茱萸同。少為劣爾。療水氣用之乃佳。
唐本注云:皮薄開口者是。雖名為食茱萸,而不堪多啖之也。今按顆粒大,經久色黃黑,乃是食茱萸。顆粒緊小,久色青綠,即是吳茱萸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食茱萸,殺鬼魅及惡蟲毒,起陽,殺牙齒蟲痛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食茱萸,畏紫石英。治冷痹,腰腳軟弱,通身刺痛,腸風,痔疾,殺腸中三蟲,去虛冷。
陳藏器云:樹皮殺牙齒蟲,止痛。《本經》已有吳茱萸,云是口折者。且茱萸南北總有,以吳地為好,所以有吳之名。兩處俱堪入食,若充藥用,要取吳者,只可言漢之與吳,豈得云食與不食,其口拆者是曬乾,不拆者是陰乾。《本經》云:吳茱萸,又云生宛朐。宛朐既非吳地,以此為食者耳。
蘇重出一條。
圖經曰:食茱萸,舊不載所出州土,云功用與吳茱萸同,或云即茱萸中顆粒大,經久色黃黑堪啖者是,今南北皆有之。其木亦甚高大,有長及百尺者。枝莖青黃,上有小白點。葉正類油麻,花黃。蜀人呼其子為艾子,蓋《禮記》所謂藙者。藙、艾聲訛故云耳。宜入食羹中,能發辛香,然不可多食,多食沖眼,兼又脫髮,採無時。
食療:溫。主心腹冷氣痛,中惡,除咳逆,去臟腑冷,能溫中,甚良。又齒痛,酒煎含之。又殺鬼毒,中賊風,口偏不語者。取子一升,美豉三升,以好酒五升,和煮四、五沸。冷服半升,日三、四服,得汗便瘥。又皮肉癢痛。酒二升,水開升,茱萸子半升,煎取三升,去滓,微暖洗之,立止。
又魚骨在腹中刺痛。煮汁一盞,服之,其骨軟出。又腳氣衝心。和生薑煮汁,飲之。又魚骨刺入肉不出者。搗封之,其骨自爛而出。又閉目者,名欓子,不堪食。孫真人食忌云:六月、七月勿食,傷人氣,發瘡痍。勝金方:治蛇咬毒。茱萸一兩,為末,冷水調。分為三服。立瘥。
白話文:
食茱萸味辛、苦,性大熱,無毒。功效與吳茱萸相同,只是略遜一籌。治療水腫效果很好。
古籍記載,皮薄且裂開的才是食茱萸。雖然稱為食茱萸,但不能多吃。顆粒大,久置顏色變黃黑的是食茱萸;顆粒小而緊實,久置顏色青綠的是吳茱萸。古籍記載,食茱萸能殺死鬼魅和惡蟲毒,壯陽,治療牙痛。 它畏紫石英,可治療肢體寒冷麻痹、腰腿無力、全身刺痛、腸風、痔瘡、腸道寄生蟲,以及虛寒症狀。
古籍記載,食茱萸樹皮能治療牙痛。 《本經》記載的吳茱萸指的是果皮裂開的。茱萸南北都有,但吳地所產最佳,因此稱為吳茱萸。兩種茱萸都可食用,但入藥需選擇吳茱萸。果皮裂開的是曬乾的,不裂開的是陰乾的。《本經》記載吳茱萸產自宛朐,宛朐並非吳地,因此那裡的茱萸被認為是食茱萸。
圖經記載:古籍未記載食茱萸的產地,功效與吳茱萸相同,或指顆粒大、久置顏色變黃黑、可食用的茱萸。南北皆有,樹木高大,有的可達百尺。枝莖青黃色,有小白點,葉子像油麻,花是黃色的。蜀地人稱其果實為艾子,可能是《禮記》中「藙」的訛傳。適合加入羹湯中,能增添辛香,但不可多吃,多吃會傷眼睛、脫髮,採摘沒有特定時節。
食療方面:性溫,主治心腹冷氣疼痛、中惡、咳嗽、臟腑寒冷,溫中效果很好。 也可用於治療牙痛(酒煎後含漱)。 還可治療鬼魅作祟、中風、口角歪斜等症狀。治療方法是:取茱萸子一升,黃豆三升,好酒五升,煮沸四五次,冷卻後每次服半升,一日三到四次,出汗即癒。也可治療皮膚瘙癢疼痛(用酒、水、茱萸子煎煮後清洗)。治療魚骨卡在喉嚨或腹中疼痛(服用煎煮汁液)。治療腳氣衝心(與生薑一起煎煮服用)。 治療魚骨刺入肉中(搗碎敷於患處)。 閉合的茱萸果實不能食用。 古籍記載,六月、七月不宜食用,以免傷氣、生瘡。 治療蛇咬傷:將茱萸研末,用冷水調服,分三次服用,即可痊癒。
2. 蕪荑
味辛,平,無毒。主五內邪氣,散皮膚、骨節中淫淫溫行毒,去三蟲,化食,逐寸白,散腸中嗢嗢喘息。一名無姑,一名𦽄(音殿)䕋(音唐)。生晉山川穀。三月採實,陰乾。
陶隱居云:今唯出高麗,狀如榆蘋,氣臭如𤜢(音信),彼人皆以作醬食之。性殺蟲,置物中亦闢蛀,但患其臭。唐本注云:《爾雅》云,蕪荑,一名蔱蘠,今名𦽄䕋。字之誤也。今延州、同州者最好。今注,蕪荑,河東、河西處處有之。況《經》云生晉山川穀,而陶以為唯出高麗,蓋是不知其元也。
臣禹錫等謹按爾雅釋木云:無姑,其實夷。注:無姑,姑榆也。生山中,葉圓而厚,剝取皮合漬之,其味辛香,所謂蕪荑。藥性論云:蕪荑,使,味苦、辛。能主積冷氣,心腹症痛,除肌膚節中風,淫淫如蟲行。孟詵云:主五臟、皮膚、肢節邪氣。又熱瘡,搗和豬脂塗,瘥。
又和白蜜治濕癬,和沙牛酪療一切瘡。陳者良。可少食之,傷多發熱心痛,為辛故也。秋天食之尤宜人。長食治五痔,諸病不生。日華子云:治腸風痔瘻,惡瘡疥癬。
圖經曰:蕪荑,生晉川山谷,今近道亦有之。大抵榆類而差小,其實亦早成,此榆乃大,氣臭如𤜢。《爾雅·釋木》云:無姑,其實夷。郭璞云:無姑,姑榆也。生山中,葉圓而厚,剝取皮合漬之,其味辛香,所謂蕪荑也。又釋草云:莁荑,蔱蘠。注云:一名白蕢,而與《本經》一名𦽄(音殿)䕋(音唐)相近。
蘇恭云:蔱蘠,𦽄䕋,字這誤也。然莁荑草類,無荑乃木也,明是二物。或氣類之相近歟。三月採實,陰乾。殺蟲方中多用之。今人又多取作屑,以芼五味,其用陳者良。人收藏之,多以鹽漬,則失氣味,此等不堪入藥,但可作食品耳。秋後尤宜食之。《續傳信方》治久患脾胃氣泄不止。
蕪荑五兩搗末,以飯丸。每日空心、午飯前,各用陳米飲下三十丸,增至四十丸。久服去三尸,益神駐顏。云得之章鐐,曾得力。
陳藏器:作醬食之。主五雞病,除瘡癬。其氣膻者良。此山榆仁也。海藥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大秦國,是波斯蕪荑也。味辛,溫,無毒。治冷痢,心氣,殺蟲止痛,又婦人子宮風虛,孩子疳瀉。得訶子、豆蔻良。食療:散腹中氣痛,又和馬酪可治癬。作醬甚香美功尤勝於榆仁。
塵者良。又殺中惡蟲毒。外臺秘要:治膀胱氣急,宜下氣。蕪荑,搗,和食鹽末,二物等分,以綿裹如棗大,納下部,或下水惡汁並下氣,佳。千金方:主脾胃有蟲,食即痛,面黃無色,疼痛無時,必效。以石州蕪荑仁二兩,和麵炒,令黃色,為末,非時米飲調二錢匕,瘥。
衍義曰:蕪荑,有大小兩種。小蕪荑即榆莢也。揉取仁,醞為醬,味尤辛。入藥,當用大蕪荑,別有種。然小蕪荑醞造多假以外物相和,不可不擇去也。治大腸寒滑及多冷氣,不可缺也。
白話文:
蕪荑味辛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五臟積聚的邪氣,散除皮膚和骨節中濕熱引起的疼痛及毒邪,殺除三種腸蟲,幫助消化,治療寸白(一種皮膚病),以及緩解腸胃脹氣引起的喘息。蕪荑又名無姑、𦽄䕋。生長在晉地山川谷地。三月採收果實,陰乾備用。
古人記載,蕪荑現今主要產於高麗,形狀像榆樹的果實,氣味臭如信石,當地人常拿來製作醬料食用。它具有殺蟲的功效,放置在物品中還能防蟲蛀,但缺點是氣味難聞。唐代的注釋說,《爾雅》中稱蕪荑為蔱蘠,現在稱為𦽄䕋,這可能是文字上的錯誤。延州、同州所產的蕪荑品質最好。現今的注釋則認為河東、河西地區都有蕪荑生長。《本經》記載蕪荑生長在晉地山川谷地,而陶隱居卻認為只產於高麗,可能是不了解其原產地。
另有記載:蕪荑味苦辛,能治療積聚的寒氣,以及心腹疼痛,去除皮膚和關節中像蟲子爬行般的疼痛感。它能治療五臟、皮膚、肢節的邪氣,以及熱瘡(將蕪荑搗爛和豬油混合塗抹)。蕪荑還能與蜂蜜混合治療濕疹,與牛奶混合治療各種瘡瘍。陳舊的蕪荑藥效更好。少量食用蕪荑有益健康,但食用過多會導致發熱和心痛,因為它性辛熱。秋天食用蕪荑尤其適合。長期食用可以治療五種痔瘡,預防各種疾病。另有記載,蕪荑可治療腸風、痔瘡、惡瘡、疥癬等。
圖經記載:蕪荑生長在晉地山川谷地,現在近道地區也有一些。它大致屬於榆樹類,但個頭較小,果實也較早成熟,而榆樹個頭很大,氣味臭如信石。《爾雅·釋木》記載:無姑,其果實是蕪荑。郭璞注釋說:無姑是姑榆,生長在山中,葉子圓而厚,剝取樹皮浸泡後,其味辛香,這就是蕪荑。《爾雅·釋草》記載:莁荑,蔱蘠。注釋說:它也叫白蕢,與《本經》中記載的𦽄䕋名稱相近。
蘇恭認為蔱蘠、𦽄䕋是文字上的錯誤。但莁荑是草本植物,而蕪荑是木本植物,顯然是兩種不同的植物,可能只是氣味相近罷了。三月採收果實,陰乾。許多殺蟲藥方中都使用蕪荑。現在人們也常將蕪荑磨成粉末,用於調味,陳舊的蕪荑效果更好。人們收藏蕪荑時,常以鹽水浸漬,這樣會損失其氣味,這種蕪荑不宜入藥,只能作為食品。秋天之後食用蕪荑尤其適宜。《續傳信方》記載,蕪荑可以治療長期脾胃虛弱,大便失禁。
將五兩蕪荑搗成粉末,用米飯做成藥丸。每日空腹和午飯前各服用三十丸,逐漸增加到四十丸。長期服用可以去除三尸蟲,益神美容。據說此方來自章鐐,曾收到良好療效。
另有記載,蕪荑可以製成醬料食用,治療五種雞病(可能指五種皮膚病),去除瘡癬。氣味濃郁者藥效更好。它是山榆的果實。另有記載,蕪荑產於大秦國(波斯),味辛溫無毒,能治療冷痢、心氣痛,殺蟲止痛,還能治療婦女子宮風虛、小兒疳瀉。與訶子、豆蔻搭配效果更好。食用蕪荑能緩解腹痛,與馬奶混合可以治療癬。製成醬料後,其香味和功效都比榆樹果實更好。
陳舊的蕪荑藥效更好,還能殺死中惡蟲毒。另有記載,蕪荑可以治療膀胱氣急,具有通氣作用。將蕪荑搗碎,與食鹽等量混合,用棉布包裹成棗子大小,放入下體,能排出惡水惡汁,通暢氣機。另有記載,蕪荑能治療脾胃蟲積,患者食用食物後即感疼痛,面色萎黃,時常疼痛,蕪荑能有效治療此症。用石州所產的蕪荑仁二兩,和麵粉炒至黃色,研磨成粉末,用非時米飲調服二錢,即可痊癒。
還有一種說法,蕪荑有大有小兩種。小的蕪荑就是榆莢,揉取其仁,可以釀造醬料,味道辛辣。入藥時,應該使用大的蕪荑,它是一種不同的品種。但小的蕪荑釀造的醬料常摻雜其他物質,因此需要仔細篩選。蕪荑可以治療大腸寒滑和寒氣過盛,不可或缺。
3. 枳殼
味苦、酸,微寒,無毒。主風癢麻痹,通利關節,勞氣咳嗽,背膊悶倦,散留結胸膈痰滯,逐水,消脹滿,大腸風,安胃,止風痛。生商州川穀。九月、十月採,陰乾。
用當去瓤核乃佳。此與枳實主療稍別,故特出此條。(今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枳殼,使,味苦、辛。治遍身風疹,肌中如麻豆惡癢,主腸風痔疾,心腹結氣,兩脅脹虛,關膈擁塞。根,浸酒煎含,治齒痛,消痰,有氣加而用之。
日華子云:健脾開胃,調五臟,下氣,止嘔逆,消痰,治反胃,霍亂,瀉痢,消食,破癥結痃癖,五膈氣,除風,明目及肺氣水腫,利大小腸,皮膚癢,痔腫可炙熨,入藥浸軟,銼,炒令熟。
圖經文具枳實條下。
陳藏器云:根皮主野雞病。末服方寸匕。《本經》採實用,九月、十月,不如七月、八月,既厚且辛。書曰:江南為桔,江北為枳。今江南俱有枳、桔,江北有枳無桔。此自別種,非干變易也。雷公云:凡使,勿使枳實,緣性效不同。若使枳殼,取辛苦腥並有隟油,能消一切𤸷,要塵久年深者為上。
用時先去瓤,以麩炒過,待麩焦黑遂出,用布拭上焦黑,遂出,用布拭上焦黑,然後單搗如粉用。千金方:主口僻眼急風。枳茹刮取上青為末,欲至瓤上者得茹五升,微火灼,去濕氣。以酒三升,漬,微火暖令得藥味,遂性飲之。肘後方:治中風身直,不得屈伸反復者。刮枳樹皮一升,酒三升,漬一宿,服五合至一升,酒盡再作,良。
食醫心鏡:治水氣皮膚癢及明目。枳殼一兩,杵末,如茶法煎呷之。經驗後方:治風疹癢不止。以枳殼三兩,麩炒微黃,去瓤為末。每服二錢,非時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去滓服。梅師方:治一切疹。以水煮枳殼為煎塗之,干即又塗之。博濟方:治遠年日近腸風下血不止。枳殼燒成黑灰存性,羊脛炭為末,枳殼末五錢,炭末三錢,和勻。
用濃米飲一中盞調下,空心服,五更初一服。如人行五里,再服。當日見效。必效方:熨痔。痔頭出,或痛不可忍。枳殼於煻灰中煨熱微熨,盡七枚立定。發即熨之。杜壬方:瘦胎散:昔胡陽公主難產,方士進枳殼四兩,甘草二兩,為末。每服空心大錢匕,如茶點服。自五月後一日一服,至臨月不唯易產,仍無胎中惡病。
忌登高廁。
衍義曰:枳殼,文具枳實條下。
白話文:
枳殼味苦酸,性微寒,無毒。主治風癢麻痹、關節不利、勞累咳嗽、背部沉悶倦怠、胸膈痰滯、水腫、腹脹、大腸風、胃痛、風痛等症。生長在商州、川谷地區,九月十月採收,陰乾。使用時應去除瓤核,效果最佳。其療效與枳實略有不同,故單獨列出。
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枳殼味苦辛,能治全身風疹、皮膚奇癢、腸風痔疾、心腹脹氣、兩脅脹痛、膈氣等症。其根浸酒煎煮含漱,可治牙痛,消痰,氣虛者宜用。
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枳殼能健脾開胃,調和五臟,降氣,止嘔逆,消痰,治療反胃、霍亂、瀉痢、消化不良、癥瘕積聚、五膈氣、風症、目疾及肺氣水腫,還能通利大小腸,治療皮膚瘙癢、痔腫(可炙熨)。入藥前需浸軟,切碎,炒熟。
《圖經本草》將枳殼記載在枳實條下。
陳藏器記載:枳殼根皮主治野雞病,研末每次服用一錢。
《本經》記載採集枳實宜在七月、八月,此時枳實肥厚且辛辣,九月十月採集不如七月八月。書中記載:“江南種植的是橘子,江北種植的是枳樹”。但如今江南也有枳樹和橘子,江北只有枳樹而沒有橘子,說明這是不同品種的植物,而非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差異。雷公云:使用枳殼時,切勿混用枳實,因其功效不同。使用枳殼時,需選擇辛苦、氣味腥臭並帶有油脂的,陳久者為佳。
使用時先去除瓤,用麩炒至麩皮焦黑,用布擦去焦黑部分,再研成粉末使用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枳殼可治口眼歪斜及風症。取枳殼外層青皮研末,直至瓤的部分,取五升,微火烘乾去除濕氣,用三升酒浸泡,溫熱後服用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枳殼可治療中風導致的身體僵直,不能屈伸的情況。取枳樹皮一升,酒三升,浸泡一夜,服用五合至一升,酒喝完後可再製作服用。
《食醫心鏡》記載:枳殼可治療水腫、皮膚瘙癢及目疾。將枳殼研末,像泡茶一樣沖泡服用。《經驗後方》記載:枳殼可治療風疹瘙癢不止。將枳殼麩炒至微黃,去瓤研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服用。《梅師方》記載:枳殼煎水可治療各種疹子,塗抹於患處,乾了再塗。《博濟方》記載:枳殼可治療久年腸風下血不止。將枳殼燒成黑灰,與羊脛炭研末混合,每次服用,並間隔一段時間服用,效果顯著。《必效方》記載:枳殼可熨治痔瘡。《杜壬方》記載:枳殼可治療難產。
忌諱:忌登高和上廁所。
總之,枳殼的記載散見於多部醫書,其功效與用法也較為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