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三 (1)

1. 卷第十三

(己酉新增衍義)

2. 桑根白皮

味甘,寒,無毒。主傷中,五勞六極,羸瘦,崩中脈絕,補虛益氣,去肺中水氣,唾血熱渴,水腫腹滿臚脹,利水道,去寸白,可以縫金瘡。採無時。出土上者殺人。(續斷、桂心、麻子為之使。)

,主除寒熱,出汗。汁解蜈蚣毒。

桑耳,味甘,有毒。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,血病症瘕積聚,陰痛,陰陽寒熱,無子,療月水不調。其黃熟陳白者,止久泄,益氣,不飢。其金色者,治癖飲積聚,腹痛,金瘡。一名桑菌,一名木麥蜀本麥作夋(詮荀切)

白話文:

續斷味甘性寒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勞累過度、身體消瘦、崩漏、脈搏微弱等症狀,能補虛益氣、去除肺部積水、止血止渴、消腫利水、排毒,並可治療刀傷。隨時可採收,但生長於土壤表面的續斷有毒,不可食用。桂心和麻子是續斷的輔藥。

桑葉具有清熱解表、發汗的功效,其汁液可以解蜈蚣毒。

桑耳味甘,有毒。黑色桑耳主治婦女陰道分泌物異常、血症、積聚、陰痛、陰陽失調、不孕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黃白色陳舊的桑耳能止瀉、益氣、減少飢餓感。金黃色的桑耳則可以治療癖飲積聚、腹痛、刀傷。桑耳又稱桑菌、木麥蜀。

五木耳,名檽(音軟),益氣不飢,輕身強志。生犍為山谷。六月多雨時採,即曝乾。

陶隱居云:東行桑根乃易得,而江邊多出土,不可輕信。桑耳斷谷方云:木檽,又呼為桑上寄生,此云五木耳。而不顯四者是何木。按,老桑樹,生燥耳。有黃者、赤白者,又多雨時,亦生軟濕者。人採以作菹,皆無復藥用。唐本注云:楮耳,人常食;槐耳,用療痔;榆、柳、桑耳;此為五耳。

軟者並堪啖。桑椹,味甘,寒,無毒。單食主消渴。葉,味苦、甘,寒,有少毒。水煎取濃汁,除腳氣水腫,利大小腸。灰,味辛,寒,有小毒。蒸淋取汁為煎,與冬灰等同滅志疵黑子,蝕惡肉,煮小豆大下水脹,敷金瘡止血生肌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桑葉汁,主霍亂腹痛吐下。

白話文:

木耳,又名檽,能益氣、不飢、輕身、強志。它生長在犍為山谷,六月多雨時採收,晒乾即可。

陶隱居說:東方桑根很容易取得,而江邊出現的很多都是假的,不可輕信。桑耳斷谷方中說:木檽又稱為桑上寄生,也就是五木耳,但沒有說明其他四種木耳是什麼。老桑樹上會長出乾燥的木耳,有黃色、赤白色,多雨時還會長出軟濕的木耳。人們採集來做成醃菜,已經沒有藥用價值了。唐本注中說:楮耳,人們常吃;槐耳,用來治療痔瘡;榆、柳、桑耳,這五種就是五耳。

軟的木耳都可以食用。桑椹,味甘、性寒、無毒,單獨食用可以治療消渴。桑葉,味苦甘、性寒、有小毒,水煎濃汁可以治腳氣水腫,利大小腸。桑葉灰,味辛、性寒、有小毒,蒸煮取汁可以治療志疵黑子、蝕惡肉,煮成豆子大小,下水膨脹後,可以敷金瘡止血生肌。陳藏器本草中記載:桑葉汁,主治霍亂腹痛吐下。

冬月用乾者濃煮服之,研取白汁合金瘡,又主小兒吻瘡。細銼,大釜中煎,取如赤糖,去老風及宿血。葉椏者名雞桑,最堪入用。椹,利五臟、關節,通血氣。久服不飢。多收曝乾。搗末蜜和為丸。每日服六十丸,變白不老。取黑椹一升,和科斗子一升,瓶盛封閉懸屋東頭,一百日盡化為黑泥,染白鬢如漆。

又取二七枚和胡桃脂研如泥,拔去白髮,點孔中即生黑者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桑白皮,使,平。能治肺氣喘滿,水氣浮腫,主傷絕,利水道,消水氣,虛勞客熱,頭痛,內補不足。桑耳,使。一名桑臣,又名桑黃。味甘、辛,無毒。能治女子崩中帶下,月閉血凝,產後血凝,男子痃癖,兼療伏血,下赤血。

白話文:

冬月桑椹食療功效

桑椹的食用方法:

  • 冬月時節,可以將桑椹乾燥後,用濃水煮沸服用。
  • 研磨桑椹,取其白色汁液,可治療金屬造成的傷口。
  • 桑椹亦可治療小兒嘴唇上的瘡口。
  • 將桑椹切碎,放入大鍋中煎煮,直至濃縮成像紅糖一樣的狀態,可祛除老風和宿血。
  • 雞桑(桑樹的枝椏)是桑椹中最適合入藥的部分。
  • 桑椹具有滋養五臟、關節,通暢血氣的功效。
  • 長期服用桑椹,可延緩飢餓感。
  • 桑椹收穫後,應曬乾保存。
  • 將桑椹搗碎,加入蜂蜜混合成丸狀,每天服用六十丸,可以使人容顏白皙,延緩衰老。
  • 取黑桑椹一升,與科斗子(一種中藥材)一升混合,裝入瓶中密封,懸掛在房屋東側,經過一百天,會完全轉化成黑色的泥狀物,可以用來染白髮,使頭髮烏黑如漆。

桑椹的其他藥用價值:

  • 取二十七枚桑椹與核桃脂一起研磨成泥狀,可拔除白髮。
  • 將桑椹泥塗抹在頭髮的孔洞處,可以使白髮重新變黑。

桑白皮與桑耳的藥用功效:

  • 桑白皮:性平,具有治療肺氣喘滿、水氣浮腫、傷寒、利尿消水腫、虛勞發熱、頭痛、補虛等功效。
  • 桑耳:又名桑臣、桑黃,味甘辛,無毒。具有治療女子崩漏帶下、月經閉止、產後血瘀、男子痃癖、以及治療潛伏在體內的淤血、下焦出血等功效。

又云木耳,亦可單用,平。孟詵云:寒,無毒。利五臟,宣腸胃氣擁,毒氣。不可多食,唯益服丹石人熱發,和蔥、豉作羹。蕭炳云:桑葉炙煮飲,止霍亂。孟詵云:桑根白皮煮汁飲,利五臟。又入散用,下一切風氣,水氣。又云桑葉炙煎飲之,止渴,一如茶法。又云桑皮煮汁,可染褐色久不落,柴燒灰淋汁入煉,五金家用。

日華子云:桑白皮,溫。調中下氣,益五臟,消痰止渴,利大小腸,開胃下食,殺腹臟蟲,止霍亂吐瀉,此即出桑根皮。又云家桑東行根,暖,無毒。研汁治小兒天吊驚癇,客忤,及敷鵝口瘡,大驗。又云家桑葉,暖,無毒。利五臟,通關節,下氣。煎服,除風痛出汗,並撲損瘀血,並蒸後,蛇蟲蜈蚣咬,鹽挪敷上。

白話文:

木耳可以單獨食用,性平。孟詵說它性寒,無毒,能利五臟,疏通腸胃氣滯,解毒。但不可多食,只適合服食丹藥的人因燥熱而引起的發熱,可以用木耳、蔥、豆豉一起煮成羹湯食用。蕭炳說用桑葉炙烤後煮水喝,可以止霍亂。孟詵說用桑根白皮煮水喝,能利五臟,也可以入藥散用,治療各種風氣、水氣。還有人說桑葉炙烤後煎水喝,止渴效果如同茶。也有人說桑皮煮水可以染成褐色,顏色持久不易褪色,可以用柴灰淋汁加入煉製五金,供家裡使用。

日華子說桑白皮性溫,能調和脾胃,降氣,益五臟,消痰止渴,利大小腸,開胃助消化,殺滅腹內蟲,止霍亂嘔吐腹瀉,桑白皮即取自桑根皮。日華子還說家桑樹東行根性溫,無毒,研磨成汁可以治療小兒天吊驚癇、客忤,以及敷治鵝口瘡,效果顯著。日華子又說家桑葉性溫,無毒,能利五臟,通關節,降氣。煎服可以治療風痛、出汗,以及跌打損傷瘀血,蒸熟後可以敷治蛇蟲蜈蚣咬傷,用鹽拌勻敷在患處。

春葉未開枝可作煎,酒服治一切風。又云桑耳,溫,微毒。止腸風瀉血,婦人心腹痛。藥性論云:蕈耳亦可單用,平。古槐、桑樹上者良。能治破血益力,其餘樹上多動風氣,發痼疾,令人肋下急,損經絡,背膊悶。又煮漿粥,安槐木上,草覆之,即生蕈,次柘木者良。孟詵云:菌子,寒。

發五臟風,擁經脈,動痔病,令人昏昏多睡,背膊四肢無力。又菌子有數般,槐樹上生者良。野田中者,恐有毒,殺人。又多發冷氣,令腹中微微痛。

圖經曰:桑根白皮,《本經》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採無時。不可用出土上者,用東行根益佳。或云木白皮亦可用。初採得,以銅刀剝去上粗皮,取其里白切焙乾。其皮中青涎,勿使刮去,藥力都在其上。惡鐵及鉛,不可近之。桑葉以夏秋再生者為上,霜後採之。煮湯淋渫手足,去風痹殊勝。

白話文:

春天樹葉尚未長開時,可以採集樹枝煎煮,加酒服用,可以治療各種風症。還有人說桑耳性溫,略帶微毒,可以止瀉血,治療婦女心腹疼痛。藥性論中記載:蕈耳也可以單獨服用,性平,生長在古老的槐樹或桑樹上的品質最好。它可以破血益力,但生長在其他樹上的蕈耳容易引起風氣,導致舊病復發,使人肋骨下方疼痛,損傷經絡,背部感到沉悶。

製作蕈耳的方法是將漿糊煮成粥,放在槐木上,用草覆蓋,就會生長出蕈耳,其次生長在柘木上的蕈耳也很好。孟詵說:菌子性寒,可以引起五臟風,阻塞經脈,引發痔瘡,使人昏昏欲睡,背部和四肢無力。菌子種類很多,生長在槐樹上的品質最好,野田中生長的菌子可能會含有毒素,甚至致命。此外,野田菌子還容易引起冷氣,導致腹部隱隱作痛。

圖經中記載:桑根白皮,《本經》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。採集桑根白皮沒有固定的時間,但不能使用地表上的,東行根的品質最好。有人說木白皮也可以使用。採集回來後,用銅刀去除表面的粗皮,取其內部的白色部分切片,曬乾。桑根白皮中含有青色的汁液,不要刮掉,藥效主要集中在上面。不要用鐵器或鉛器接觸桑根白皮。桑葉以夏秋季節重新長出來的為最佳,霜降後採集的桑葉品質較差。用桑葉煮湯洗淋手腳,可以去風濕,效果顯著。

桑耳,一名桑黃。有黃熟陳白者,又有金色者,皆可用,碎切,酒煎,主帶下。其實椹,有白、黑二種,曝乾。皆主變白髮。皮上白蘚,花亦名桑花,狀似地錢。刀削取炒乾,以止衄、吐血等。其柴燒灰淋汁,醫家亦多用之。桑上蠹蟲,主暴心痛,金瘡肉生不足。皮中白汁主小兒口瘡,敷之便愈。

又以塗金刃所傷燥痛,須臾血止,更剝白皮裹之,令汁得入瘡中,良。冬月用根皮皆驗。白皮作線,以縫金創腸出者,更以熱雞血塗之。唐·安金藏剖腹用此法,便愈。桑條作煎見《近效方》。云:桑煎療水氣,肺氣,腳氣,癰腫兼風氣。桑條二兩,用大秤七兩,一物細切如豆,以水一大升,煎取三大合,如欲得多造,准此增加,先熬令香,然後煎。每服肚空時吃,或茶湯、或羹粥,每服半大升,亦無禁忌也。

白話文:

桑耳,又稱桑黃。有黃褐色、白色和金色的,都可以使用,將其切碎,用酒煎煮,可以治療帶下病。桑葚,有白色和黑色兩種,曬乾後都可以用來治療白髮。桑樹皮上的白癬,也叫做桑花,形狀像銅錢。用刀削下,炒乾,可以止鼻出血和吐血。桑樹枝燒成灰,淋出汁液,中醫也常用來治病。桑樹上的蠹蟲,可以治療暴心痛和金瘡肉生不足。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可以治療小兒口瘡,塗抹後很快就會痊癒。

也可以用來塗抹金刃所傷的燥痛,很快就能止血。再剝下白皮包裹傷口,讓汁液滲入傷口,效果很好。冬天可以用桑樹根皮,同樣有效。用桑樹白皮做成線,縫合腸子外露的刀傷,再塗上熱雞血,效果更佳。唐朝的安金藏用這種方法剖腹手術,很快就痊癒了。桑枝可以用來煎藥,見於《近效方》。書中記載:桑枝煎煮可以治療水氣、肺氣、腳氣、癰腫以及兼有風氣的疾病。取桑枝二兩,用大秤七兩,將桑枝切成豆粒大小,用一大升水煎煮,取三大合藥汁。如果需要更多藥汁,可以按比例增加藥量。先將桑枝熬出香味,再煎煮。每次服用時,空腹服用,可以用茶湯或羹粥送服,每次服用半大升,沒有禁忌。

本方云:桑條,平。不冷不熱,可以常服。療遍體風癢乾燥,腳氣,風氣,四肢拘攣,上氣,眼暈,肺氣嗽,消食,利小便。久服輕身,聰明耳目,令人光澤,兼療口乾。《仙經》云:一切仙藥,不得桑煎不服。出《抱朴子》。本方:桑枝一小升,細切熬令香,以水三大升,煎取二大升。

一日服盡,無問食前後,此服只依前方也。桑葉可常服。神仙服食方: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,又十月霜後,三分二分已落時,一分在者,名神仙葉,即採取。與前葉同陰乾。搗末丸散任服,或煎以代茶飲。又採椹,曝乾。和蜜食之,並令人聰明,安魂鎮神。又炙葉,令微干。

白話文:

桑枝功效與神仙服食法

**本方記載:**桑枝性平,不寒不熱,可以長期服用。能治療全身風癢乾燥、腳氣、風氣、四肢拘攣、上氣、眼花、肺氣咳嗽、消食、利尿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輕身健體,使人聰明耳目靈敏,容光煥發,還能治口乾。

**《仙經》記載:**所有仙藥,都必須用桑枝煎煮後才能服用。

**本方用法:**取桑枝一小升,切細,熬香。用三大升水煎煮,取二大升藥汁。一日服用完畢,不限飯前飯後。此方僅按上述方法服用即可。桑葉也可長期服用。

**神仙服食方:**四月桑樹茂盛時採摘桑葉,以及十月霜降後,葉子已落三分之二,還剩下一分時,這種葉子叫做「神仙葉」,也需採摘。與前述桑葉一同陰乾。將其研磨成粉,製成丸藥或散劑服用,或煎煮飲用,如同代茶飲。

另外,採摘桑椹,曬乾,與蜂蜜一起食用,都能讓人聰明,安神定魂。也可以將桑葉炙烤至微乾,備用。

和桑衣煎服。治痢,亦主金創及諸損傷,止血。方書稱桑之功最神,在人資用尤多。《爾雅》云:桑辨有葚(與椹同),梔。郭璞云:辨,半也。一半有葚,半無名曰梔。又云:女桑,桋桑。俗間呼桑木之小而條長者為女桑。又山桑木堪弓弩,檿桑絲中琴瑟,皆材之美者也,他木鮮及焉。

雷公云:凡使,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,採得後,銅刀剝上青黃薄皮一重,只取第二重白嫩青涎者,於槐砧上用銅刀銼了,焙令乾。勿使皮上涎落,涎是藥力。此藥惡鐵並鉛也。聖惠方:治大風,頭面髭發脫落。以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面(以大豆水研取漿,解澤灰味,彌佳)。

白話文:

將桑樹的根煎服可以治療痢疾,也能治療刀傷和各種損傷,並止血。古代醫書記載桑樹的功效非常神奇,對人體的益處很多。根據《爾雅》記載,桑樹分為兩種,一種是長有果實的,另一種則是沒有果實的,稱為「梔」。郭璞解釋,「辨」指的是一半的意思,一半有果實,一半沒有果實的就叫做「梔」。另外,還有女桑和桋桑,民間將小而枝條長的桑樹稱為女桑。山桑木適合製作弓弩,檿桑的絲線適合製琴瑟,這些都是桑樹的優良木材,其他樹木很難比得上。

雷公說,使用桑樹根時,要選擇生長十年以上、面向東方的嫩根,採集後用銅刀剝去外層的青黃色薄皮,只取第二層白色柔軟的青涎,在槐木砧板上用銅刀銼碎,然後烘乾。要注意不要讓皮上的青涎掉落,因為青涎是藥效所在。這種藥物忌與鐵和鉛接觸。根據《聖惠方》記載,治療大風病,頭面部毛髮脫落,可以用桑柴灰熱水浸泡取汁洗頭面,用大豆水研磨取漿液來去除桑柴灰的苦味,效果更佳。

次用熟水,入綠豆麵濯之,取淨。不遇十度良。三日一沐頭,一日一洗面。外臺秘要:治偏風及一切風。桑枝銼一大升,用今年新嫩枝,以水一大斗,煎取二大升。夏用井中沉,恐酢壞。每日服一盞,空心服盡。又煎服終身,不患偏風,若預防風,能服一大升佳。又方:脈極寒,髮鬢墮落,令發潤生。

桑白皮二升,以水淹浸,煮五、六沸去滓,洗沐鬢髮自不落。又方:五痔。以桑耳作羹,空心下飯飽食之,日三食之。待孔卒痛如烏啄,取大小豆各一升,合搗作兩囊蒸之及熱,更互坐之,即瘥。千金方:治口瘡白漫漫。取桑樹汁,先以發拭口,次以汁敷之。又方八月、九月中刺,手足犯惡露腫,多殺人。

白話文:

首先,用熟水洗淨綠豆麵,不遇十度良。每三天洗一次頭,每天洗一次臉。治療偏風及一切風,可以用桑枝切成一小升,選擇今年新生的嫩枝,加一大斗水煎煮,取二大升藥液。夏天要用井水沉澱,防止藥液變酸。每天空腹服用一盞,長期服用可預防偏風,如果要預防風,可以服用一大升藥液。另外,治療脈寒,頭髮脱落,可以讓頭髮滋潤生長,可以用桑白皮二升,浸泡在水中,煮沸五、六次,去除渣滓,用來洗頭,頭髮就不會脱落。治療五痔,可以用桑耳做羹,空腹食用,每天吃三次,直到肛門劇痛如烏鴉啄食,再取大小豆各一升,搗碎製成兩個藥袋,蒸熱後交替敷在患處,即可痊癒。治療口瘡白斑,可以用桑樹汁,先用頭髮擦拭口腔,再用桑樹汁塗抹。八月、九月中旬被刺傷,手腳出現惡露腫脹,多半會致命。

以桑枝三條,納煻灰中炮令極熱,破斷,以頭柱瘡口上,令熱盡即易之。盡二條,則瘡自爛,仍取韭白敷瘡上,以布帛急裹之。若有腫者更作,用薤白佳。肘後方:治人少小鼻衄,小勞輒出。桑耳無多少,熬令焦,搗末。每衄發,輒以杏仁大塞鼻,數度即可斷。《深師方》同。

葛氏方:卒小便多,消渴。入地三尺取桑根,剝取白皮,炙令黃黑,銼,以水煮之令濃,隨意飲之,亦可納少米,勿入鹽。又方:產後下血不止,炙桑白皮煮水飲之。又方:血露不絕。鋸截桑根,取屑五指撮,取醇酒服之。日三。又方:因瘡而腫者,皆因中水浸中風寒所作,其腫入腹則殺人。

白話文:

用三根桑枝,埋在燒過的灰燼中烤到極熱,再折斷,將熱桑枝放在長了瘡的部位,等熱氣散去後再換一根。如此重複兩次,瘡就會自己潰爛。接著用新鮮的韭菜白敷在瘡口上,用布帛緊緊包紮。如果有腫脹,可以重複以上步驟,用薤白效果更好。

《肘後方》中提到治療小兒鼻出血的方子:取桑樹耳,不論大小,熬至焦黑,研成粉末。每次鼻出血時,就用杏仁大小的粉末塞住鼻孔,幾次後就能止血。《深師方》中也記載了同樣的方子。

《葛氏方》中記載了治療小便過多、消渴症的方子:挖取地下三尺深的桑根,剝下白色的皮,用火烤至黃黑色,切碎,用清水煮成濃汁,可以隨意飲用,也可以加入少量米,但不要放鹽。

《葛氏方》中還記載了治療產後出血不止的方子:用桑樹白皮烤過後,煮水飲用。

另外,還記載了治療血露不止的方子:鋸斷桑根,取五指撮的桑根屑,用醇酒服用,每天三次。

最後,《葛氏方》還提到,瘡腫都是因為接觸水、風寒導致的,如果腫脹蔓延到腹部,就會危及生命。

多以桑灰淋汁漬,冷復易,取愈。《梅師方》同。又方:飲食中蠱毒,令人腹內堅痛,面黃青,淋露骨立,病變無常。取桑木心,銼得一槲,著釜中以水淹之,令上有三斗水,煮取二斗,澄取清,微火煎,得五升。宿勿食,旦服五合,則吐蠱毒出。梅師方:治水腫,坐臥不得,頭面身體悉腫。

取東引花桑枝,燒灰淋汁,煮赤小豆。空心食令飽,飢即食盡,不得吃飲。又方:治金瘡止痛。取桑柴灰研敷瘡上,佳。經驗方:治咳嗽甚者,或有吐血殷鮮。桑根白皮一斤,米泔浸三宿,淨刮上黃皮,銼細,入糯米四兩,焙乾。一處搗為末。每服米飲調下一、兩錢。又方:治青盲,此一法當依而用之,視物如鷹鶻,有此效。

白話文:

許多人用桑樹灰淋汁浸泡,然後冷卻再重複浸泡,直到病好。《梅師方》記載的方法相同。還有一種方法:如果人誤食了蠱毒,導致腹部堅硬疼痛,臉色發黃發青,身體瘦弱,病症變化無常,可以取桑樹木心,削成一斗的量,放入鍋中用水浸泡,水面要高出桑木心三斗,煮到只剩下二斗水,澄清取其清液,用小火煎煮,直到剩下五升。晚上不要吃,早上服用五合,就能把蠱毒吐出來。《梅師方》記載:治療水腫,導致人坐臥不得,頭面和身體都腫脹。

可以取東引產的花桑枝,燒成灰後淋汁,用汁煮赤小豆。空腹食用,吃到飽,餓了就繼續吃,不要吃其他東西喝水。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金瘡止痛,可以用桑柴灰研磨後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經驗方:治療咳嗽嚴重,甚至吐血者,可以用桑根白皮一斤,浸泡在米泔水中三宿,清洗乾淨後刮去黃皮,切碎,加入糯米四兩,烘乾後一起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到兩錢,用米湯調服。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青盲,應按照這個方法使用,就能讓視力像鷹和鶻一樣敏銳,效果顯著。

正月八、二月八、三月六、四月六、五月五、六月二、七月七、八月二十五、九月十二、十月十二、十一月二十六、十二月晦,每遇上件神日,用桑柴灰一合,以煎湯沃之,於瓷器中澄令極清,以藥汁稍熱洗之。如覺冷,即重湯煮令得所,不住手洗,遇上件日不得不洗,緣此神日本法也。

經驗後方治肺毒瘡如大風疾。綠雲散:以桑葉好者,淨洗過,熟蒸一宿,候曬乾曝為末。水調二錢匕服。又方:墜馬拗損。以桑根白皮五斤為末,水一升煎成膏,敷於損處,便止。以後亦無宿血,終不發動。廣利方治瀉血不止。桑耳一大兩,熬令黑,以水一大升三合,煎取六大合,去滓。

白話文:

正月初八、二月初八、三月初六、四月初六、五月初五、六月初二、七月初七、八月廿五、九月十二、十月十二、十一月廿六、十二月三十,這些日子被稱為神日,每逢這些日子,就要用桑柴灰一合煎湯,在瓷器中靜置,澄清至極清澈,然後用溫热的藥汁洗患處。如果覺得冷,就重新加热药汤,直到溫度适宜,不停地洗,這些神日洗滌是必須的,因為這是古法。

經驗表明,此法可以治療肺部毒瘡,就像大風疾一樣。可以用桑葉洗净蒸熟,晒干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匕,用水调服。

另外,如果遇到坠马扭伤,可以用桑根白皮五斤研磨成粉,用水一升煎成膏状,敷在伤处,就能止痛。之後也不会有瘀血,不会復发。

桑耳熬黑,用一升三合水煎取六大合,去渣,可以治療出血不止。

空心分溫三服。又方:治蛇咬瘡,桑樹白皮汁敷之瘥。又方:治金瘡。取新桑白皮燒灰和馬糞塗瘡上,數易之。勝金方:治小兒渴。用桑葉不拘多少,用生蜜逐葉上敷過,將線系葉蒂上繃,陰乾細切,用水煎汁。服之瘥。錢相公篋中方:治蜈蚣及蜘蛛毒。取桑白皮汁敷之,效。

子母秘錄:治落胎下血不止。以桑木中蠍蟲燒末,酒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又方:小兒重舌。桑白皮煮汁,塗乳飲之。又方小兒鵝口,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。楊氏產乳:凡子不得與桑椹子食,令兒心寒。宮氣方:治小兒舌上生瘡如粥皮。桑白皮汁敷之,三、兩度瘥。仙方桑椹熟時,收之曬乾。

白話文:

空心分溫服用藥物,三劑為一療程。還有治療蛇咬傷的藥方:取桑樹白皮的汁液敷在傷口上,即可痊癒。另外,治療金瘡的藥方:取新鮮桑白皮燒成灰,與馬糞混合塗抹在傷口上,反覆多次即可。還有治療小兒口渴的藥方:取桑葉,不論多少,用生蜜逐葉塗抹,用線綁住葉蒂,陰乾後切碎,用水煎服,即可痊癒。錢相公的藥方:治療蜈蚣和蜘蛛毒,取桑白皮的汁液敷在患處,有效。

子母秘錄記載:治療流產後出血不止,取桑木中的蠍子燒成灰,用酒調服,每次方寸匕,每日兩次。還有治療小兒舌頭重的藥方:桑白皮煮汁,塗抹在乳頭上,讓孩子吸吮。另外,治療小兒鵝口瘡的藥方:桑白皮汁與胡粉混合敷在患處。楊氏產乳秘方:孩子不可吃桑椹,會令孩子心寒。宮氣方記載:治療小兒舌頭上生瘡如粥皮,用桑白皮汁敷在患處,三到兩次即可痊癒。仙方記載:桑椹成熟時,採收曬乾備用。

為末,蜜和丸桐子大。空心酒服四十丸,長服之良。史記:桑根旁行出地者,各為伏蛇。治心痛一絕。《本經》云:桑根出土者殺人。此用治心痛,宜更研訪。毛詩泮水篇云:食我桑椹,懷我好音。氓詩無食桑葚,注:葚,桑實也。食過則醉,傷其性。丹房鏡源桑灰結汞。

衍義曰:桑根白皮條中言:桑之用稍備;然獨遺烏椹,桑之精英盡在於此。採摘,微研,以布濾去滓,石器中熬成稀膏,量多少入蜜,再熬成稠膏,貯瓷器中。每抄一、二錢,食後、夜臥,以沸湯點服。治服金石發熱渴,生精神,及小腸熱,性微涼。

白話文:

將桑根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調和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早晨空腹時,服用四十粒藥丸,長期服用效果非常好。史記中有提到,如果桑根從地面旁邊長出,每根都可以看作是潛藏的蛇,這藥方適用於治療心痛至極的病症。《本經》中提到,出土的桑根會傷害人。這個配方用於治療心痛,應該進一步研究確認。毛詩泮水篇中提到,食用桑椹,能懷有美好的聲音。而氓詩中則提到不要食用桑椹,注釋中說明,桑椹就是桑樹的果實,過量食用會讓人醉酒,傷害本質。丹房鏡源中也有提到,使用桑灰結合水銀。

延伸解釋:桑根的白色皮條中提到了桑樹的用途相當全面;然而,卻遺漏了烏椹,這正是桑樹的精華所在。採集烏椹,稍微研磨後,用布過濾掉渣滓,然後在石器中熬煮成稀膏,根據需要量加入蜂蜜,再熬煮成濃稠的膏狀,存放在瓷器中。每次服用一到兩錢,餐後或睡前,用沸水點服。這個藥方對於服用金石產生的發熱口渴症狀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,能夠提振精神,以及對小腸熱有著微涼的性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