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 (7)

1. 米上部

麻蕡、麻子,(畏牡蠣、白薇,惡茯苓。)

麻花,(臣禹錫等謹按《藥性論》云:䗪蟲為使。)

白話文:

麻蕡,又稱麻子,不能與牡蠣、白薇一起使用,也不喜與茯苓搭配。

麻花,根據臣禹錫等查閱《藥性論》記載,其配伍藥物為䗪蟲。

2. 米中部

大豆及黃卷,(惡五參、龍膽,得前胡、烏喙、杏仁、牡蠣良,殺烏頭毒。)

大麥,(蜜為使。)

豉,(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》並《藥對》云:殺六畜胎子毒。)

上二百三十一種相制使,其餘皆無,三十四種續添

立冬之日,菊、卷柏先生時,為陽起石、桑螵蛸凡十物使,主二百草為之長。

立春之日,木蘭、射干先生,為柴胡、半夏使,主頭痛四十五節。

白話文:

大豆和黃卷,不喜歡五參和龍膽,但遇到前胡、烏喙、杏仁和牡蠣就相得益彰,也能解烏頭的毒性。大麥以蜜為輔。豉則能解六畜胎子的毒。

以上列舉了兩百三十一種藥物的相生相剋,其餘的藥物則沒有記載。另外,還有三十四種藥物是後人補充的。

立冬這天,菊花和卷柏開始生長,這時以陽起石和桑螵蛸作為引子,就能促進其他兩百種草藥生長。

立春這天,木蘭和射干開始生長,這時以柴胡和半夏作為引子,就能治療頭痛。

立夏之日,蜚蠊先生,為人參、茯苓使,主腹中七節,保神守中。

夏至之日,豕首、茱萸先生,為牡蠣、烏喙使,主四肢三十二節。

立秋之日,白芷、防風先生,為細辛、蜀漆使,主胸背二十四節。

上此五條出《藥對》中,義旨淵深,非俗所究,雖莫可遵用,而是主統之本,故亦載之。

白話文:

以上五條出自《藥對》一書,其義理深奧,不是一般人所能探究的。雖然現在無法直接應用,但它卻是主導人體各部位的根本法則,因此我們還是把它記載下來。

解釋:

這段古文出自《藥對》,是一本講述中醫藥物配伍的書。文中將不同的藥物和動物形象聯繫起來,賦予它們各自主管的人體部位和作用,並將這些作用與一年中的節氣聯繫起來,體現了古人對自然和人體的深刻理解。

雖然這些觀點現在無法直接應用於臨床,但它們反映了古代中醫對人體和自然規律的思考,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