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六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 (16)

1. 乾地黃

至春秋分時,自上層取之,根皆長大而不斷折,不被斸傷故也。得根曝乾之。熟乾地黃最上出同州,光潤而甘美。南方不復識,但以生地黃草煙燻使乾黑,洗之煤盡仍白也。今干之法,取肥地黃三、二十斤淨洗,更以揀去細根及根節瘦短者,亦得二、三十斤,搗絞取汁,投銀、銅器中,下肥地黃浸漉令浹,飯上蒸三、四過,時時浸漉轉蒸訖,又曝使汁盡。其地黃當光黑如漆,味甘如飴糖,須瓷器內收之,以其脂柔喜曝潤也。

又醫家欲辨精粗,初採得以水浸,有浮者名天黃,不堪用;半沉者名人黃,為次;其沉者名地黃,最佳也。神仙方:服食地黃,採取根淨洗,搗絞取汁,煎令小稠,納白蜜更煎,令可丸。晨朝酒送三十丸如梧子,日三。亦入青州棗肉同丸。又煎膏入干根末丸服。又四月採其實,陰乾篩末,水服錢匕,其效皆等。

其花名地髓花。延年方有單服二法。又,治傷折金瘡,為最要之藥。《肘後方:》療踠折,四肢骨破碎及筋傷蹉跌,爛搗生地黃熬之,裹所傷處,以竹簡編夾之遍,急縛勿令轉動,一日一夕,可以十易,則瘥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治一切心痛,無問新久,以生地黃一味,隨人所食多少,搗絞取汁,搜面作䬪飥,或冷淘食。良久當利,出蟲長一尺許,頭似壁宮,後不復患矣。

昔有人患此病,三年不瘥,深以為恨,臨終戒其家人,吾死後,當剖去病本,果得蟲。置於竹節中,每所食皆飼之,因食地黃䬪飥,亦與之,隨即壞爛,由此得方,劉禹錫《傳信方》亦紀其事云:正元十年,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氣絕,遂作地黃冷淘食之,便吐一物,可方一寸以來,如蛤蟆狀,無目、足等,微似有口,蓋為此物所食,自此遂愈,食冷淘不用著鹽。

雷公云:採生地黃去白皮,瓷鍋上柳木甑蒸之,攤令氣歇,拌酒再蒸,又出令乾。勿令犯銅鐵器,令人腎消並白髭發,男損榮,女損衛也。食療地黃,微寒。以少蜜煎,或浸食之,或煎湯,或入酒飲,並妙。生則寒,主齒痛,唾血,折傷。葉可以羹。外臺秘要:張文仲治骨蒸方:生地黃一升,搗取汁,三度搗絞汁盡,分再服。

若利即減之,以身體涼為度。千金方:治牙齒根欲動脫。生地黃細銼,綿裹著齒上咂之,漬齒根,日三、四,並咽之。十日,大佳。肘後方:治耳中常鳴。生地黃截塞耳,數易之,以瘥為度。一云以紙裹微灰火中煨之用,良。百一方:妊娠漏胎。生地黃汁一升,漬酒四合,煮三、五沸服之,不止又服。

又方:治猘犬咬人,搗地黃汁飲之並塗瘡口,百度止。梅師方:治墮損筋骨,蹉跌骨碎破。搗生地黃熨熱,裹三日夜,數易。若血聚,以針決之。又方:治吐血神效方:生地黃汁一升二合,白膠香二兩,以瓷器盛入甑蒸,令膠消服。又方:治乳癰。搗生地黃汁敷之,熱即易之,無不見效也。

白話文:

在春分時節採收,這時的地黃根莖都長得粗壯且不易斷裂,因為沒有被挖掘損傷的緣故。將採收的根曬乾。最好的熟地黃產自同州,外表光滑潤澤且味道甘甜。南方地區的人已經不認識這種地黃了,他們只是用生地黃草用煙燻使其變乾變黑,清洗後煤煙洗淨還是白色的。現在製作熟地黃的方法是,取肥大的生地黃二、三十斤,洗淨後,挑揀去除細小的根鬚和根節瘦短的部分,也大概能得到二、三十斤。將地黃搗碎絞汁,倒入銀、銅器中,再放入肥大的生地黃浸泡使其充分吸收汁液,然後放在飯上蒸三四次,期間不斷翻動,使其均勻受熱,蒸好後再曬乾,使汁液完全被吸收。這樣的地黃應該呈現像漆一樣的光澤黑色,味道像麥芽糖一樣甘甜。必須用瓷器來儲存,因為它質地柔軟,容易受潮。

另外,醫生想要辨別地黃的品質好壞,剛採收的地黃可以用水浸泡,浮在水面的稱為天黃,不能使用;半浮半沉的稱為人黃,品質次之;沉在水底的稱為地黃,品質最好。神仙的藥方說:服用生地黃,要將根洗淨,搗碎絞汁,煎到稍微濃稠,加入蜂蜜再煎,使其可以搓成藥丸。早晨用酒送服三十丸,大小像梧桐子,一天服用三次。也可以加入青州棗肉一起做成藥丸。也可以將煎好的膏加入地黃乾粉做成藥丸服用。另外,在四月採收它的果實,陰乾後篩成粉末,用水沖服少許,效果都相同。

它的花稱為地髓花。延年益壽的藥方有單獨服用的兩種方法。另外,它也是治療跌打損傷、金瘡(刀劍等造成的傷口)最重要的藥材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扭傷、四肢骨頭破碎以及筋骨損傷、錯位,將新鮮生地黃搗爛煮熱,敷在受傷的地方,再用竹片編成的夾板固定好,用布條緊緊綁住,不要讓它轉動,一天一夜可以更換十次,就可以痊癒。崔元亮的《海上方》記載:治療各種心痛,不論新舊,用新鮮生地黃一種藥材,根據個人食量,搗碎絞汁,和麵做成麵片,或者做成冷淘食用。過一會兒就會腹瀉,排出長約一尺的蟲子,頭像壁虎,之後心痛就不會再發作了。

以前有人患這種病,三年都沒治好,深感遺憾,臨終時囑咐家人,我死後,要剖開身體找出病因,結果真的發現蟲子。就把蟲子放在竹筒裡,每次吃飯都餵牠,因為吃了生地黃麵片,蟲子很快就爛掉了,因此得到這個藥方。劉禹錫的《傳信方》也記載了這件事:正元十年,通事舍人崔抗的女兒患心痛快要斷氣,就做了生地黃冷淘給她吃,結果吐出一個像蛤蟆一樣的東西,大約一寸,沒有眼睛、腳等,只是有點像嘴,原來是被這個東西吃掉了,從此病就好了,吃冷淘的時候也不用放鹽。

雷公說:採收生地黃後,要去除外皮,放在瓷鍋上用柳木蒸籠蒸,攤開讓熱氣散去,拌上酒再蒸,然後取出曬乾。不要讓它接觸銅鐵器,會使人腎功能衰退,頭髮鬍鬚變白,男子損害精氣,女子損害血氣。用生地黃食療,藥性微寒。可以加少量蜂蜜煎煮,或者浸泡食用,或者煎湯,或者加入酒中飲用,都很好。生地黃生用性寒,主治牙痛、吐血、跌打損傷。葉子可以做成羹湯。外臺秘要記載:張文仲治療骨蒸(類似於現在的肺結核)的藥方:用生地黃一升,搗碎絞汁,反覆搗碎絞三次取汁,分兩次服用。

如果腹瀉就減少劑量,以身體感到涼爽為標準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牙齒鬆動快要脫落。將生地黃切細,用棉布包住放在牙齒上含著,讓藥液滲透牙根,一天三四次,並且吞咽藥液。十天後,效果會很好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耳鳴。將生地黃切成小塊塞入耳朵,多換幾次,直到痊癒。還有一種說法是用紙包著微火烤一下再用,效果很好。《百一方》記載:治療妊娠漏胎。用生地黃汁一升,加入酒四合,煮沸三五次後服用,如果沒有止住就再服一次。

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狂犬咬傷,將生地黃搗碎取汁飲用,並將藥渣敷在傷口上,能有效止痛。《梅師方》記載:治療跌打損傷筋骨,錯位骨折。將生地黃搗爛加熱後敷在患處,包裹三日夜,多次更換。如果有瘀血,就用針刺破放出瘀血。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吐血有奇效:用生地黃汁一升二合,白膠香二兩,用瓷器盛裝放入蒸籠蒸,等膠融化後服用。還有一個藥方:治療乳癰(乳房膿腫)。將生地黃搗碎取汁敷在患處,熱了就更換,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