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一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15)

1. 白附子

主心痛血痹,面上百病,行藥勢。生蜀郡。三月採。

陶隱居云:此物乃言出芮,芮久絕,俗無復真者,今人乃作之獻用。唐本注云:此物本出高麗,今出涼州已西,形似天雄。《本經》出蜀郡,今不復有。涼州者生沙中,獨莖似鼠尾草,葉生穗間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味甘、辛,溫。又《圖經》云:葉細周匝,生於穗間,出砂磧下濕地。

日華子云:無毒。主中風失音,一切冷風氣,面皯瘢疵,入藥炮用。新羅出者佳。

海藥云:按《南州記》云:生東海,又新羅國。苗與附子相似,大溫,有小毒。主治疥癬,風瘡,頭面痕,陰囊下濕,腿無力,諸風冷氣,入面脂皆好也。

2. 紫葛

味甘、苦,寒,無毒。主癰腫惡瘡。取根皮搗為末,醋和封之。生山谷中,不入方用。

唐本注云:苗似葡萄,根紫色,大者徑二、三寸,苗長丈許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蔓生,葉似蘡薁。根皮肉俱紫色,所在山谷有之,今出雍州。三月、八月採根皮,曬乾。日華子云:味苦,滑冷。主癱緩,攣急,並熱毒風,通小腸。紫葛有二種,此即是藤生者。

圖經曰:紫葛,舊不載所出州土,云生山谷,今唯江寧府、台州有之。春生冬枯,似葡萄而紫色,長丈許。大者徑二、三寸,葉似蘡薁。根皮俱紫色。三月、八月採根皮,曬乾。經效方:治產後血氣衝心,煩渴。紫葛三兩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去滓呷之。又方:治金瘡,生肌破血補損。

用紫葛二兩,細銼,以順流水三大盞,煎取一盞半去滓,食前分溫三服,酒煎亦妙。

3. 獨行根

味辛、苦,冷,有毒。主鬼疰,積聚,諸毒熱腫,蛇毒。水摩為泥封之。日三、四,立瘥。水煮一、二兩,取汁服,吐蠱毒。

唐本注云:蔓生葉似蘿摩,其子如桃李,枯則頭四開,懸草木上。其根扁長尺許,作葛根氣,亦似漢防己。生古堤城旁。山南名為土青木香,療疔腫大效。一名兜零根。今按別本注云:不可多服,吐痢不止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蔓生,葉似蘿摩而圓且澀。

花青白色,子名馬兜零。十月以後頭開四系若囊,中實似榆莢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曬乾。所在平澤草木叢林中有。日華子云:無毒,治血氣。

衍義曰:獨行根,苗蔓生,子則馬兜鈴也。根扁,其嗅稍似葛根。細搗,水調,敷疔腫。後有馬兜鈴條。

4. 豬膏莓(音每)

味辛、苦,平,無毒。主金瘡,止痛,斷血生肉,除諸惡瘡,消浮腫。搗封之,湯漬散敷並良。

唐本注云:葉似蒼耳,莖圓有毛。生下濕地,所在皆有。一名虎膏,一名狗膏。生平澤。今按別本注云:又療虎及狗咬瘡,至良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葉似蒼耳,兩枝相對,莖、葉俱有毛,黃白色。五月、六月採苗,曬乾之。陳藏器云:豬膏草,有小毒。

主久瘧痰癊。生搗,絞汁服,得吐出痰。亦碎敷蜘蛛咬、蟲蠶咬、蠼螋溺瘡,似荏葉有毛。蘇云無毒,誤耳。

5. 鹿藿

味苦,平,無毒。主蠱毒,女子腰腹痛,不樂,腸癰,瘰癧,瘍氣。生汶山谷。

陶隱居云:方藥不復用。人亦罕識,葛根之苗,又一名鹿藿。唐本注云:此草所在有之,苗似豌豆,有蔓而長大,人取以為菜,亦微有豆氣,名為鹿豆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山人謂之鹿豆,亦堪生啖。今所在有。五月、六月採苗,曬乾之。爾雅云:蔨,鹿藿。其實莥。釋曰:蔨,一名鹿藿。其實名莥。郭云:鹿豆也。葉似大豆,根黃而香,蔓延生。

梁簡文帝勸醫文鹿藿,止救頭痛之疴。

6. 蚤(音早)休

味苦,微寒,有毒。主驚癇,搖頭弄舌,熱氣在腹中,癲疾,癰瘡陰蝕,下三蟲,去蛇毒。一名蚩休。生山陽川穀及冤句。

唐本注云:今謂重樓者是也。一名重臺,南人名草甘遂。苗似王孫鬼臼等。有二、三層。根如肥大菖蒲,細肌脆白。醋摩療癰腫,敷蛇毒有效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葉似鬼臼、牡蒙輩。年久者二、三重。根似紫參,皮黃肉白。五月採根,曬乾用之。日華子云:重臺根,冷,無毒。

治胎風搐手足,能吐瀉,瘰癧。根如尺二蜈蚣,又如肥紫菖蒲,又名蚤休、螫休也。

圖經曰:蚤休,即紫河車也,俗呼重樓金線。生山陽川穀及冤句,今河中、河陽、華、鳳、文州及江淮間亦有之。苗葉似王孫、鬼臼等,作二、三層。六月開黃紫,花蕊赤黃色,上有金絲垂下,秋結紅子。根似肥姜,皮赤肉白。四月、五月採根,曬乾用。

衍義曰:蚤休,無旁枝,止一莖,挺生,高尺余,顛有四、五葉,葉有歧,似虎杖。中心又起莖,亦如是生葉,唯根入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