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六 (6)
卷第六 (6)
1. 菊花
味苦、甘,平,無毒。主風頭眩、腫痛,目欲脫,淚出,皮膚死肌,惡風,濕痹,療腰痛去來陶陶,除胸中煩熱,安腸胃,利五脈,調四肢。久服利血氣,輕身,耐老,延年。一名節華,一名日精,一名女節,一名女華,一名女莖,一名更生,一名周盈,一名傅延年,一名陰成。生雍州川澤及田野。
正月採根,三月採葉,五月採莖,九月採花,十一月採實,皆陰乾。(朮、枸杞根、桑根白皮為之使。)
陶隱居云:菊有兩種:一種莖紫,氣香而味甘,葉可作羹食者,為真。一種青莖而大,作蒿艾氣,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,非真。其華正相似,唯以甘、苦別之爾。南陽酈縣最多,今近道處處有,取種之便得。又有白菊,莖、葉都相似,唯花白,五月取。亦主風眩,能令頭不白。
《仙經》以菊為妙用,但難多得,宜常服之爾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鞠,治薔。注:今之秋華菊。藥性論云:甘菊花,使。能治熱頭風旋倒地,腦骨疼痛,身上諸風令消散。陳藏器云:苦薏,味苦破血。婦人腹內宿血,食之。又調中止泄。花如菊,莖似馬蘭,生澤畔,似菊,菊甘而薏苦。
語曰:苦如薏是也。又云白菊,味苦。染髭發令黑,和巨勝、茯苓蜜丸,主風眩,變白,不老,益顏色。又《靈寶方》:茯苓合為丸以成,煉松脂和,每服如雞子一丸,令人好顏色不老,主頭眩。生平澤,花紫白,五月花。《抱朴子·劉生丹法》:用白菊花汁和之。楊損之云:甘者入藥,苦者不任。
日華子云:菊花,治四肢遊風,利血脈,心煩,胸膈壅悶,並癰毒,頭痛,作枕明目,葉亦明目,生熟並可食。菊有兩種:花大氣香,莖紫者為甘菊;花小氣烈,莖青小者名野菊,味苦。然雖如此,園蔬內種肥沃後同一體。花上水,益色壯陽,治一切風,並無所忌。
圖經曰:菊花,生雍州川澤及田野,今處處有之,以南陽菊潭者為佳。初春布地生細苗,夏茂、秋花、冬實。然菊之種類頗多,有紫莖而氣香,葉厚至柔嫩可食者,其花微小,味甚甘,此為真。有青莖而大,葉細作蒿艾氣味苦者,華亦大名苦薏,非真也。南陽菊亦有兩種:白菊,葉大似艾葉,莖青根細,花白蕊黃;其黃菊,葉似茼蒿,花蕊都黃。然今服餌家多用白者。
南京又有一種開小花,花瓣下如小珠子,謂之珠子菊,云入藥亦佳。正月採根,三月採葉,五月採莖,九月採花,十一月採實,皆陰乾用。唐《天寶單方圖》載白菊云:味辛,平,無毒。元生南陽山谷及田野中,穎川人呼為回蜂菊,汝南名荼苦蒿,上黨及建安郡、順政郡併名羊歡草,河內名地薇蒿,諸郡皆有。
其功主丈夫、婦人久患頭風眩悶,頭髮乾落,胸中痰結,每風發即頭旋,眼昏暗,不覺欲倒者,是其候也。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,並服此白菊酒及丸,永瘥。其法:春末夏初收軟苗,陰乾,搗末。空腹取一方寸匕,和無灰酒服之,日再,漸加三方寸匕。若不欲飲酒者,但和羹、粥、汁服之亦得。
白話文:
菊花味道苦、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、腫痛,眼睛感覺要脫出,流淚,皮膚像死肌一樣失去知覺,怕風,濕痹(風濕病),治療腰痛時好時壞,能消除胸中的煩熱,安定腸胃,疏通五條脈絡,調理四肢。長期服用可以使氣血通暢,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延長壽命。菊花又名節華、日精、女節、女華、女莖、更生、周盈、傅延年、陰成。生長在雍州地區的河流湖泊和農田野外。
正月採挖根部,三月採摘葉子,五月採收莖幹,九月採摘花朵,十一月採收果實,都應陰乾。(白朮、枸杞根、桑根白皮可以輔助菊花的藥效。)
陶弘景說:菊花有兩種:一種莖是紫色的,氣味香而且味道甘甜,葉子可以煮湯食用,這是真的菊花。另一種莖是青色的而且較大,有蒿草艾草的氣味,味道苦而且不能食用,這種叫做苦薏,不是真菊花。它們的花朵很相似,只能通過甘甜或苦澀來區分。南陽酈縣最多,現在近道的地方到處都有,取種子很容易得到。還有一種白菊花,莖、葉都相似,只是花是白色的,五月採摘。也能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,能使頭髮不變白。
《仙經》認為菊花有奇妙的功效,只是很難大量獲得,適合長期服用。臣禹錫等人考證《爾雅》說:「鞠,治薔。」註解說:這是現在秋天開花的菊花。《藥性論》說:甘菊花,可用作藥引。能治療熱病引起的頭風、眩暈跌倒,腦骨疼痛,使身上各種風邪消散。陳藏器說:苦薏,味道苦,能破血。婦女腹內有瘀血,可以食用。又能調理腸胃,止瀉。花像菊花,莖像馬蘭,生長在沼澤邊,外形像菊花,但菊花味甘,苦薏味苦。
俗語說:苦得像苦薏。又說白菊花,味道苦。能使鬍鬚頭髮變黑,和巨勝(黑芝麻)、茯苓蜜做成丸藥,能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,使白髮變黑,延緩衰老,使容顏更好。《靈寶方》說:茯苓和菊花一起做成丸藥,用煉過的松脂混合,每次服用像雞蛋大小的一丸,能使容顏更好不衰老,主要治療頭暈。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,花是紫白色,五月開花。《抱朴子·劉生丹法》說:用白菊花汁和藥。楊損之說:味道甘甜的可以入藥,味道苦的則不能用。
日華子說:菊花,治療四肢遊走的風邪,疏通血脈,消除心煩,胸膈悶脹,以及癰瘡腫毒,頭痛,做成枕頭能使眼睛明亮,葉子也能明目,生吃或煮熟吃都可以。菊花有兩種:花大而氣味香,莖是紫色的,這是甘菊花;花小而氣味濃烈,莖是青色較小的,叫做野菊花,味道苦。雖然如此,在園中種植並施肥後,它們就變得相同了。用花朵上的水,可以使容顏紅潤,增強陽氣,治療各種風邪,沒有什麼禁忌。
《圖經》說:菊花,生長在雍州地區的河流湖泊和農田野外,現在到處都有,以南陽菊潭的菊花為最好。初春時在地上長出細小的幼苗,夏天茂盛,秋天開花,冬天結果。菊花的種類很多,有紫色的莖且氣味香,葉子厚實柔軟可以食用的,花很小,味道很甘甜,這是真菊花。有青色的莖而且較大,葉子細小有蒿草艾草氣味很苦的,花也很大,叫做苦薏,不是真菊花。南陽的菊花也有兩種:白菊花,葉子大像艾葉,莖青色根細,花白色花蕊黃色;黃菊花,葉子像茼蒿,花蕊都是黃色的。現在服食藥物的人多用白菊花。
南京還有一種開小花,花瓣下像小珠子的菊花,叫做珠子菊,據說入藥也很好。正月採挖根部,三月採摘葉子,五月採收莖幹,九月採摘花朵,十一月採收果實,都應陰乾使用。唐朝《天寶單方圖》記載白菊花說:味道辛,性平,沒有毒性。原產於南陽山谷及田野中,穎川人稱它為回蜂菊,汝南稱它為荼苦蒿,上黨和建安郡、順政郡都稱它為羊歡草,河內稱它為地薇蒿,各郡都有。
它的功效主要治療男子、婦女長期患頭風眩暈,頭髮乾枯脫落,胸中痰結,每次風邪發作就頭暈,眼睛昏暗,感覺要跌倒,這是這種病的徵兆。先灸兩側風池穴各十四壯,同時服用這種白菊花酒或丸藥,就能永久痊癒。方法是:春末夏初採收嫩苗,陰乾,搗成粉末。空腹時取一方寸匕的粉末,用沒有灰的酒送服,每天兩次,逐漸增加到三方寸匕。如果不喜歡喝酒,可以和羹、粥、湯汁一起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