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一 (14)
卷第十一 (14)
1. 鶴蝨
味苦,平,有小毒。主蛔、蟯蟲。用之為散,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。亦丸散中用。生西戎。
唐本注云:子似蓬蒿子而細,合葉、莖用之。胡名鵠蝨。今按別本注云:心痛。以淡醋和半匕,服之立瘥。出波斯者為勝,今上黨亦有。力勢薄于波斯者。(唐本先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涼,無毒。殺五臟蟲,止瘧,及敷惡瘡上。
圖經曰:鶴蝨,生西戒,今江淮、衡湘間皆有之。春生苗,葉皺似紫蘇,大而尖長,不光。莖高二尺許。七月生黃白花,似菊。八月結實,子極尖細,干即黃黑色。採無時。南人呼其葉為火杴。謹按豨葵(音杴)即火杴也。雖花實相類,而別是一物,不可雜用也。殺蟲方中,此為最要。
《古今錄驗》療蛔咬心痛。取鶴蝨十兩,搗篩蜜和,丸如梧子,以蜜湯空腹吞四十丸,日增至五十丸。慎酒、肉。韋云患心痛,十年不瘥,於雜方內見,合服便愈。李絳《兵部手集方》治小兒蛔蟲齧心腹痛,亦單用鶴蝨細研,以肥豬肉汁下。五歲一服二分,蟲出便止,余以意增減。
外臺秘要:延年治蛔蟲,吐水心痛。鶴蝨三兩為末蜜丸。平旦漿水服二十丸。千金方:治蟲咬心痛。鶴蝨一兩為末,空心溫醋下。蟲當出。沈存中筆談地菘即天名精。鶴蝨是實。
白話文:
鶴蝨味苦、性平,略帶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蛔蟲和蟯蟲。使用時通常研成粉末,用肥肉湯送服一小匙。也可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。鶴蝨原產於西域。
古籍記載,鶴蝨的種子形似蓬蒿子但更細小,可連葉莖一起入藥。西域稱之為「鵠蝨」。另有記載,鶴蝨可治療心痛,用淡醋調和少許服用,即可迅速見效。波斯產的鶴蝨品質最佳,現在上黨地區也有出產,但藥效不如波斯產的。
另有記載指出,鶴蝨性涼,無毒,能殺死五臟內的蟲子,止瘧疾,也可外敷治療惡瘡。
鶴蝨生長在西方邊境地區,現在江淮、衡湘一帶也都有分佈。春天發芽,葉子皺褶,像紫蘇,但葉片更大更尖長,而且不光滑。莖高約二尺。七月開花,花黃白色,形似菊花。八月結果,種子非常細小而尖,乾燥後呈黃黑色。隨時可採收。南方人將其葉子稱為「火杴」。據考證,「豨葵」即「火杴」,雖然花果相似,但卻是兩種不同的植物,不可混用。在殺蟲藥方中,鶴蝨是最重要的藥材。
古籍記載,鶴蝨可治療蛔蟲引起的心痛。方法是將十兩鶴蝨搗碎過篩,用蜂蜜調和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空腹用蜜湯送服四十丸,每日可逐漸增加至五十丸,服用期間需忌酒肉。另有記載,某人患心痛十年不癒,服用含有鶴蝨的藥方後痊癒。此外,還有用鶴蝨治療小兒蛔蟲引起的心腹痛的方劑,方法是將鶴蝨研細,用肥豬肉湯送服,五歲兒童一次服用二分,蟲子排出後疼痛即止,可根據病情增減藥量。
其他古籍也記載了用鶴蝨治療蛔蟲、嘔吐、心痛的方劑,例如用鶴蝨製成蜜丸服用,或將鶴蝨研末用溫醋送服等。 地菘即天名精,鶴蝨則是其種子。
2. 地菘
味鹹。主金瘡止血,解惡蟲蛇螫毒。挪以敷之。生人家及路旁陰處,所在有之。高二、三寸,葉似菘葉而小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《本經》草部上品天名精。唐注云:南人名為地菘。又尋所主功狀,與此正同,及據陳藏器解紛合陶、蘇二說,亦以天名精為地菘。則今此條不當重出。雖陳藏器拾遺別立地菘條,此乃藏器自成一書,務多條目爾。解紛、拾遺亦自差互。後人即不當仍其謬而重有新附也。今補註立例,無所刊削,故且存而注之。
陳藏器似天門冬苗,出江南。外臺秘要:治惡瘡。搗地菘汁服之,日三、四服,瘥。聖惠方:治風毒瘰癧赤腫。地菘搗敷瘰癧上,干易之。
白話文:
地菘味鹹,可以治療外傷出血,以及解毒蟲蛇咬傷。將其搗碎敷在患處即可。地菘生長在人家和路旁陰暗潮濕的地方,到處都有。植株高二三寸,葉子像白菜葉,但比較小。
(以下為後世醫家對地菘記載的考證與討論)
前人認為地菘與天名精是同一種植物,《本經》記載的天名精,唐代注釋說南方人稱之為地菘。其功效與地菘相同。經過考證,地菘與天名精是同一種藥物。因此,這條關於地菘的記載是重複的。雖然陳藏器在其著作中單獨列出地菘,但他為了增加條目而有所出入,與其他醫書記載有所差異。後人不應沿用其錯誤,重複記載。但由於編纂此書時,遵循不刪減的原則,所以保留此條並加以註釋。
陳藏器認為地菘像天門冬的幼苗,生長在江南地區。其他醫書記載,地菘可以治療惡瘡,方法是將其搗碎取汁服用,每日三到四次,直到痊癒。還有記載說,地菘可以治療風毒引起的瘰癧(淋巴結腫大),將其搗碎敷在患處,乾燥後更換。
3. 燕麥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女人產不出。煮汁飲之。一名蘥,一名燕麥。生故墟野林下。葉似麥。
今注苗似小麥而弱,實似穬麥而細。生嶺南,在處亦有。(唐本先附。)
外臺秘要:治齒䘌並蟲,積年不瘥,從少至老方。雀麥一名牡栳草,俗名牛星草。一味,苦瓠葉三十枚,淨洗,取草剪,長二寸,廣一寸,厚五分,以瓠葉作五裹子,以三年酢漬之,至日中,以兩裹火中炮令熱,納口中齒外邊熨之,冷更易,取銅器貯水,水中解裹洗之,即有蟲長三分,老者黃色,少者白色,多即三、二十枚,少即一、二十枚,此一方甚妙。子母秘錄:妊娠胎死腹中,若胞衣不下,上搶心。
雀麥一把,水五升,煮二升汁服。
衍義曰:雀麥,今謂之燕麥,其苗與麥同,但穗細長而疏。唐·劉夢得所謂菟葵、燕麥,動搖春風者也。
白話文:
燕麥味甘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婦女難產。將燕麥煮成汁飲用即可。燕麥也叫蘥。它生長在荒野和林下,葉子像麥子。
現在的註解是:燕麥的苗像小麥但較弱,果實像穬麥但較細小。它生長在嶺南地區,其他地方也都有。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牙齒疼痛和蟲蛀,多年不愈,從年輕到年老皆可使用此方。雀麥又名牡栳草,俗稱牛星草。取雀麥適量,苦瓠葉三十片,洗淨,將雀麥剪成二寸長、一寸寬、五分厚的片狀,用苦瓠葉包裹成五個小包,用三年的醋浸泡,直到中午,取兩個小包放在火上烤熱,敷在牙齒外側,冷了就換新的,用銅器盛水,在水中解開藥包清洗,就能看到蟲子,長約三分,老的呈黃色,少的呈白色,數量多則三、二十條,少則一、二十條,這個方子非常有效。
《子母秘錄》記載:懷孕期間胎兒死在腹中,胎盤不下,衝擊心臟。用雀麥一把,水五升,煮成二升的汁液服用。
衍義說:雀麥,現在叫做燕麥,它的苗和麥子一樣,但是穗子細長而稀疏。唐代劉禹錫所說的菟葵、燕麥,就是指在春風中搖曳生姿的燕麥。
4. 甑帶灰
主腹脹痛,脫肛。煮汁服,主胃反,小便失禁、不通及淋,中惡屍疰,金瘡刃不出。
今按別本注云:江南以蒲為甑帶。取久用者燒灰入藥,味辛,溫,無毒。甑帶久被蒸氣,故能散氣,通氣。以灰封金瘡,止血止痛,出刃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取用久敗爛者也。
外臺秘要:治眯目,水服灰一錢匕。又方:小兒大便失血。甑帶灰塗乳上與飲之,瘥。肘後方:治草芒沙石類不出方:甑帶灰調飲之即出。子母秘錄:治小兒夜啼,甑帶懸戶上。又方:治小兒臍風瘡久不瘥,燒甑帶灰敷上。
白話文:
甑帶灰主要治療腹部脹痛和脫肛。將其煮成汁服用,可以治療嘔吐、尿失禁、尿路不通和尿頻,以及食物中毒、中邪等症狀,還能治療刀傷,使刀刃更容易取出。
據其他版本的記載,江南地區用蒲草製作甑帶。藥用的甑帶灰是用使用很久的甑帶燒成的灰,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因為甑帶長期受到蒸汽的熏蒸,所以具有散氣、通氣的功效。用甑帶灰敷在刀傷處,可以止血止痛,並幫助取出刀刃。 蜀地版本的記載則指出,藥用的甑帶是長期使用後腐爛的。
《外台秘要》記載:治療眼瞼腫痛,可以用一錢的甑帶灰用水服用。另一方劑:治療小兒大便出血,可用甑帶灰塗抹在乳房上,並讓小孩服用,即可痊癒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草芒、沙石等異物無法排出體外,可用甑帶灰調和後服用,即可排出。《子母秘錄》記載:治療小兒夜啼,可以將甑帶懸掛在門上。另一方劑:治療小兒臍部風瘡久治不癒,可用燒過的甑帶灰敷在患處。
5. 赤地利
味苦,平,無毒。主赤白冷熱諸痢,斷血破血,帶下赤白,生肌肉。所在山谷有之。
唐本注云:葉似蘿摩,蔓生。根皮赤黑,肉黃赤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日乾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蔓生,繞草木上,花、子皆青色。根若菝葜,皮紫赤色也。
圖經曰:赤地利,舊不載所出州土,云所在山谷有之,今唯出華山。春夏生苗,作蔓繞草木上,莖赤。葉青,似蕎麥葉。七月開白花,亦如蕎麥。根若菝葜,皮黑肉黃赤。八月內採根,曬乾用。亦名山蕎麥。此下又有赤車使者條云:似香葇、蘭香,葉、莖赤,根紫赤色。生溪谷之陰,出襄州。
八月、九月採根,日乾。古方治大風濕痹等,赤車使者酒主之。今人稀用,亦鮮有識之者,因附見於此。
雷公云:凡採得後,細銼,用藍葉並根並銼,唯赤地利細銼了,用生絹袋盛,同蒸一伏時,去藍曝乾用。聖惠方:治火燒瘡滅瘢方:用赤地利二兩搗末,生油調塗之。外臺秘要:治小兒面及身上生瘡如火燒。赤地利搗末,粉之良。
白話文:
赤地利味苦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各種痢疾(包括赤痢、白痢、寒痢、熱痢),止血,治療崩漏帶下(赤帶、白帶),促進肌肉生長。它生長在山谷中。
根據唐代的記載,赤地利的葉子像蘿摩,是蔓生植物,根皮呈赤黑色,裡面肉質呈黃紅色。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備用。
蜀本圖經記載:赤地利蔓生,攀附在草木上,花和果實都是青色的。根像菝葜,皮是紫赤色的。
圖經中記載:過去的文獻沒有記載赤地利的產地,只說它生長在山谷中,現在只知道華山有出產。春夏季節長出嫩苗,蔓生攀附在草木上,莖是紅色的,葉子青綠色,像蕎麥葉子。七月開花,花是白色的,也像蕎麥花。根像菝葜,皮是黑色的,肉是黃紅色的。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後使用。它也叫山蕎麥。
此外,文獻中還記載了赤車使者,它類似香葇、蘭香,葉莖是紅色的,根是紫赤色的。生長在溪谷陰濕處,產於襄州。八月、九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古代方劑用它治療大風濕痹等疾病,赤車使者酒就是用它釀製的。現在很少人使用了,也很少有人認識它,所以這裡也一併記載。
雷公(古代醫家)說:採收赤地利後,要切碎,與藍葉一起切碎,唯獨赤地利要切得細一些,用生絹袋裝好,一起蒸一伏時間(約一個小時),然後取出藍葉,曬乾赤地利備用。聖惠方中記載:治療火燒傷,消除瘢痕的方子是用赤地利二兩搗碎成粉末,用生油調和後塗抹。外臺秘要中記載:治療小兒面部及身上長瘡,像火燒一樣的,用赤地利搗碎成粉末效果很好。
6. 烏韭
味甘,寒,無毒。主皮膚往來寒熱,利小腸膀胱氣。療黃疸,金瘡內塞,補中益氣,好顏色。生山谷石上。
陶隱居云:垣衣亦名烏韭,而為療異,非是此種類也。唐本注云:此物即石衣也,亦曰石苔,又名石發。生岩石陰不見日處,與卷柏相類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烏韭,燒灰沐發令黑,生大石及木間陰處,青翠茸茸者,似苔而非苔也。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石衣,澀,冷,有毒。垣衣為使,燒灰沐頭長髮。此即是陰濕處山石上苔,長者可四、五寸,又名烏韭。
蘇雲石苔非也。
白話文:
烏韭味甘性寒,無毒。能治療皮膚忽冷忽熱的症狀,促進小腸和膀胱氣機通暢。可以治療黃疸,金瘡內部阻塞,以及補益中氣、改善膚色。烏韭生長在山谷的岩石上。
陶弘景說:垣衣也叫烏韭,但療效不同,不是同一種植物。唐代的注釋說:烏韭就是石衣,也叫石苔或石發,生長在陰暗潮濕、不見陽光的岩石上,外形與卷柏相似。現在查閱陳藏器所著的本草書,記載烏韭的灰燼可以洗髮使頭髮變黑,它生長在大的岩石或樹木的陰暗處,呈現青翠茸茸的樣子,看起來像苔蘚但並非苔蘚。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日華子所說:石衣味澀性寒有毒,垣衣是它的輔助藥物,將其燒成灰可以洗頭使頭髮生長。這也就是生長在陰濕山石上的苔蘚,長度可達四五寸,也稱為烏韭。
蘇頌認為它並非石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