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六 (1)
卷第六 (1)
1. 卷第六
已酉新增衍義
白話文:
已酉年新增的闡釋與說明。
2. 黃精
味甘,平,無毒。補中益氣,除風濕,安五臟。久服輕身延年,不飢。一名重樓,一名菟竹,一名雞格,一名救窮,一名鹿竹。生山谷。二月採根,陰乾。
陶隱居云:今處處有。二月始生,一枝多葉,葉狀似竹而短,根似萎蕤。萎蕤根如荻根及菖蒲,穊節而平直;黃精根如鬼臼、黃連,大節而不平。雖燥,並柔軟有脂潤。俗方無用此,而為《仙經》所貴。根、葉、華、實皆可餌服,酒散隨宜,具在斷谷方中。黃精葉乃與鉤吻相似,唯莖不紫、花不黃為異,而人多惑之。
其類乃殊,遂致死生之反,亦為奇事。唐本注云:黃精肥地生者,即大如拳。薄地生者,猶如拇指。萎蕤肥根頗類其小者,肌理形色都大相似。今以鬼臼、黃連為比,殊無彷彿。又黃精葉似柳及龍膽、徐長卿輩而堅。其鉤吻蔓生,殊非比類。今按別本注:今人服用,以九蒸九曝為勝,而云陰乾者恐為爛壞。
臣禹錫等謹按抱朴子云:一名垂珠。服其花,勝其實,其實勝其根。但花難得,得其生花十斛,干之才可得五、六斗耳。而服之日可三合,非大有役力者,不能辦也。服黃精僅十年,乃可得其益耳,且以斷谷不及術,術餌令人肥健,可以負重涉險,但不及黃精甘美易食。凶年之時,可以與老小代糧,人食之謂為米脯也。
廣雅云:黃精,龍銜也。永嘉記云:黃精,出嵩陽永寧縣。藥性論云:黃精,君。陳藏器云:黃精,陶云將鉤吻相似,但一善一惡耳。按:鉤吻即野葛之別名。若將野葛比黃精,則二物殊不相似,不知陶公憑何此說。其葉偏生,不對者為偏精,功用不如正精。蕭炳云:黃精,寒。
日華子云:補五勞七傷,助筋骨,止飢,耐寒暑,益脾胃,潤心肺。單服九蒸九曝,食之駐顏,入藥生用。
圖經云:黃精,舊不載所出州郡,但云生山谷,今南北皆有之,以嵩山、茅山者為佳。三月生,苗高一、二尺以來,葉如竹葉而短,兩兩相對。莖梗柔脆,頗似桃枝,本黃末赤。四月開細青白花,如小豆花狀。子白如黍,亦有無子者。根如嫩生薑,黃色。二月採根。蒸過,曝乾用。
今通八月採,山中人九蒸九曝,作果賣,甚甘美而黃黑色。江南人說:黃精苗葉稍類鉤吻,但鉤吻葉頭極尖而根細。蘇恭注云:鉤吻蔓生。殊非比類,恐南北所產之異耳。初生苗時,人多采為菜茹,謂之筆菜,味極美,採取尤宜辨之。隋·羊公《服黃精法》云:黃精是芝草之精也,一名萎蕤,一名仙人餘糧,一名苟格,一名菟竹,一名垂珠,一名馬箭,一名白芨。二月、三月採根,入地八、九寸為上。
細切一石,以水二石五斗煮去苦味,漉出,囊中壓取汁,澄清,再煎如膏乃止。以炒黑豆黃末相和,令得所,捏作餅子如錢許大。初服二枚,日益之,百日知。亦焙乾篩末,水服,功與上等。《抱朴子》云:服黃精花勝其實。花,生十斛,干之可得五、六斗,服之十年,乃可得益。
白話文:
黃精,味道甘甜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它能補養身體的中氣,去除風濕,安定五臟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並且不容易感到飢餓。它還有重樓、菟竹、雞格、救窮、鹿竹等別名。黃精生長在山谷中,在二月採集它的根部,然後陰乾。
陶弘景說:「現在到處都有黃精。二月開始生長,一枝上有很多葉子,葉子的形狀像竹葉但是比較短,根部像萎蕤。」萎蕤的根像荻草或菖蒲的根,有很多平直的節;黃精的根像鬼臼或黃連,節很大而且不平。即使乾燥了,仍然柔軟而有油潤。一般民間的藥方不使用黃精,但是修仙的典籍卻很重視它。黃精的根、葉、花、果實都可以食用,可以泡酒、做散劑,用法都記載在斷食的藥方中。黃精的葉子和鉤吻很像,唯一的區別是黃精的莖不是紫色的,花也不是黃色的,但很多人還是會搞混。
它們的種類不同,因此可能導致生死反轉的結果,這也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。《唐本草》的注釋說:「黃精長在肥沃的土地上,根部可以像拳頭一樣大。長在貧瘠的土地上,根部就像大拇指一樣。萎蕤的肥根很像小黃精,外形和顏色都很相似。如果拿鬼臼、黃連來比喻黃精,就完全不像了。而且黃精的葉子像柳樹、龍膽、徐長卿等植物的葉子一樣堅硬。鉤吻是蔓生的,兩者完全不同。」現在按照其他版本的注釋,現在的人服用黃精,都是用九蒸九曬的方式最好,而說陰乾,可能是怕它腐爛。
臣禹錫等人根據《抱朴子》的記載說:「黃精又名垂珠。服用它的花比服用它的果實好,服用果實又比服用根好。但是花很難得到,十斛的生花乾燥後才能得到五、六斗。而且每天只能服用三合,不是有很大勞力的人,無法辦到。服用黃精大約十年,才能得到它的益處。而且斷食的效果不如白朮,白朮讓人肥壯,可以負重涉險,但不如黃精甘甜容易食用。在荒年時,可以用黃精代替糧食給老人和小孩吃,人們稱它為米脯。」
《廣雅》說:「黃精,又名龍銜。」《永嘉記》說:「黃精,產於嵩陽永寧縣。」《藥性論》說:「黃精,是君藥。」陳藏器說:「黃精,陶弘景說它和鉤吻很像,但一個是良藥,一個是毒藥。」 按:鉤吻就是野葛的別名。如果拿野葛和黃精比較,兩者完全不像,不知道陶弘景是根據什麼這樣說的。黃精的葉子是偏著長的,不是對生的,這種叫做偏精,功效不如正精。蕭炳說:「黃精,性寒。」
日華子說:「黃精能補五勞七傷,幫助筋骨,止飢,耐寒暑,益脾胃,潤心肺。單獨服用九蒸九曬的黃精,可以駐顏,入藥的話,則用生的黃精。」
《圖經》記載:「黃精,以前沒有記載產在哪些州郡,只說生長在山谷中。現在南北各地都有,以嵩山、茅山的黃精最好。三月生長,苗高一、二尺,葉子像竹葉但比較短,兩兩相對。莖梗柔軟脆弱,很像桃樹枝,根部是黃色,末端是紅色。四月開細小的青白色花,像小豆花一樣。果實是白色的,像黍米,也有沒有果實的。根部像嫩生薑,是黃色的。二月採集根部,蒸過後,曬乾使用。」
現在一般八月採集,山裡的人會把黃精九蒸九曬,做成果子賣,味道很甘甜,顏色是黃黑色的。江南人說:「黃精的苗和葉子有點像鉤吻,但是鉤吻的葉子頭部很尖,根部很細。」蘇恭注釋說:「鉤吻是蔓生的,兩者完全不同,可能是南北產的品種有差異。」初生苗的時候,很多人會採來當菜吃,叫做筆菜,味道極美,採摘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辨別。《隋·羊公服黃精法》說:「黃精是芝草的精華,又名萎蕤、仙人餘糧、苟格、菟竹、垂珠、馬箭、白芨。二月、三月採集根部,入地八、九寸的最好。
把切細的一石黃精,用水二石五斗煮去苦味,撈出來,用布袋壓取汁液,澄清後,再熬成膏狀。再把炒黑豆的黃粉和進去,調配均勻,捏成像錢一樣大小的餅。開始服用二枚,每天增加,一百天後就能見效。也可以烘乾篩成粉末,用水服用,功效和上面的方法一樣。《抱朴子》說:「服用黃精的花比服用果實好。十斛的生花乾燥後才能得到五、六斗,服用十年才能見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