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五 (30)
卷第五 (30)
1. 醴泉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心腹痛,疰忤鬼氣邪穢之屬,並就泉空腹飲之。時代昇平,則醴泉湧出,讀古史大有此水,亦以新汲者佳。止熱消渴及反胃,腹痛,霍亂為上。
白話文:
醴泉味甘,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心腹疼痛,以及因邪祟鬼氣等導致的疾病,服用方法是空腹飲用。盛世太平之時,醴泉就會湧出。古代史書中記載有很多關於此水的記載,以新汲取的最好。尤其對於治療發熱口渴、嘔吐、腹痛、霍亂等症狀效果最佳。
2. 甘露蜜
味甘,平,無毒。主胸膈諸熱,明目止渴。生巴西絕域中,如餳也。
漢武帝立金莖,作仙人掌承露盤,取雲表之露,服食以求仙。
白話文:
甘露蜜味甘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胸膈的各種熱症,還能明目止渴。它生長在巴西的偏遠地區,形狀像麥芽糖一樣。
漢武帝建造金莖露盤,用來承接雲端之露,服用以求長生不老。
3. 冬霜
寒,無毒。團食者,主解酒熱,傷寒鼻塞,酒後諸熱面赤者。
白話文:
冬霜性寒,無毒。服用冬霜,可以治療酒醉發熱、傷寒引起鼻塞,以及飲酒後臉紅發熱等症狀。
4. 雹
主醬味不正,當時取一、二升醬甕中,即如本味也。
白話文:
雹:主要症狀是醬的味道不正,這時從醬缸裡取出一兩升醬來嘗,味道就會恢復正常。
5. 溫湯
主諸風,筋骨攣縮及皮頑痹,手足不遂,無眉發,疥癬諸疾,在皮膚骨節者入浴。浴干,當大虛憊,可隨病與藥及飯食補養。自非有佗病人,則無宜輕入。又云:下有硫黃,即令水熱。硫黃主諸瘡病,水亦宜然。水有硫黃臭,故應愈諸風冷為上,當其熱處,大可燖豬羊。
白話文:
溫湯主治各種風痺、筋骨攣縮及皮膚頑固麻痺、手腳癱瘓、眉毛脫落、疥癬等各種皮膚及骨骼關節疾病,可用於沐浴治療。沐浴後,身體會比較虛弱,需根據病情服用藥物或進食來補充營養。除非患有其他疾病,否則不宜輕易使用此法。另外,如果水中加入硫磺,可以使水溫升高。硫磺主治各種瘡瘍疾病,因此含硫磺的水也有同樣療效。由於水中含有硫磺的氣味,所以對於治療風寒痺痛尤其有效,在溫熱的湯水中,甚至可以燙煮豬羊。
6. 夏冰
味甘,大寒,無毒。主去熱煩熱,熨人乳石發,熱腫。暑夏盛熱,食此應與氣候相反,便非宜人,或恐入腹冷熱相激,卻致諸疾也。《食譜》云:凡夏用冰,正可隱映飲食,令氣冷,不可打碎食之,雖復當時暫快,久皆成疾。今冰井,西陸朝覿出之,頒賜官宰,應悉此。《淮南子》亦有作法。又以凝水石為之,皆非正冰也。
白話文:
夏冰味甘,性極寒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消除暑熱煩躁,治療乳腺炎和熱腫。盛夏酷暑時食用,此物性寒,與天氣相反,並不適合所有人,因為可能在腹中造成寒熱相激,反而引發疾病。《食譜》中記載:夏天使用冰,只是為了讓飲食降溫,使人體氣血清涼,不可以將冰塊弄碎食用,雖然當時感覺很舒服,但時間久了就會生病。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冰井,清晨從西陸挖出來,分發給官員,應該都遵循這個原則。《淮南子》中也有製作冰的方法記載。另外,也有人用凝水石來製作冰,但那都不是真正的冰。
7. 方諸水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明目,定心,去小兒熱煩,止渴。方諸,大蚌也,向月取之,得三,二合水,亦如朝露。陽燧向日,方諸向月,皆能致水火也。《周禮》明諸承水於月,謂之方諸。陳饌明水以為玄酒,酒水也。
白話文:
方諸水味甘、性寒,無毒。功效是明目、安定心神、治療小兒發熱煩躁、止渴。方諸指的是大型蚌殼,要在月亮朝向蚌殼時採集,取三個蚌殼,用它們收集露水,方法就像收集清晨的露水一樣。陽燧對著太陽能取火,方諸對著月亮能取水,都能聚集自然之力。 《周禮》記載,官員承接月光之水,稱之為方諸水。陳饌以清水製成玄酒,也是一種利用水的做法。
8. 乳穴中水
味甘,溫,無毒。久服肥健人,能食,體潤不老,與乳同功,近乳穴處人,取水作食釀酒,則大有益也。其水濃者,秤重他水。煎上有鹽花,此真乳液也。所為穴中有魚,出魚部中。
白話文:
乳穴中的水,味道甘甜溫和,沒有毒性。長期飲用可以使人肥壯強健,容易消化吸收,身體滋潤而不衰老,功效與母乳相似。住在乳穴附近的人,取其水來飲用或釀酒,益處很大。水質濃稠的,其重量會比一般的水重;煎煮後會有鹽花浮出,這就是真正的乳液。所謂穴中之魚,指的是產於魚類產地。
9. 水花
平,無毒。主渴。遠行山無水處,和苦栝蔞為丸,朝預服二十丸,永無渴。亦入殺野獸藥,和狼毒、皂莢、礬石為散,揩安獸食余肉中,當令不渴,渴恐飲水藥解,名水沫。江海中間,久沫成乳石,故如石水沫,猶軟者是也。
白話文:
水花性平,無毒。主治口渴。遠行到缺水山區,可以將它和苦栝蔞製成丸藥,每天早晨服用二十丸,就能不感到口渴。水花也能用於製作獵殺野獸的藥物,將它與狼毒、皂莢、礬石研磨成粉末,塗抹在獸類吃剩的肉上,就能使獸類不渴,如果獸類感到渴想喝水,此藥效就會減弱,這種藥粉稱為「水沫」。江海之中,長時間的浪花會形成乳石,所以像石頭一樣的水沫,較柔軟的部分才是水花。
10. 赤龍浴水
小毒。主瘕結氣諸瘕,惡蟲入腹及咬人生瘡者。此澤間小泉,赤蛇在中者,人或遇之,經雨,取水服及人浴。蛇有大毒,故以為用也。
白話文:
赤龍浴水
這是一種輕微毒性的藥方。主治婦女腹部腫塊、氣滯血瘀等症狀,以及蟲子鑽入腹中或蟲咬傷所致的瘡瘍。這種藥方取材於澤地中的小泉,泉水中有一條紅色的蛇。人們偶然遇到這種情況,經過下雨後,取泉水服用或沐浴。蛇雖然有毒,但其毒性卻可以入藥。
11. 糧罌中水
味辛,平,小毒,主鬼氣,中惡,疰忤,心腹痛,惡夢鬼神。進一合,多飲令人心悶。又云:洗眼見鬼,未試。害蚢蠱。其清澄久遠者佳。《古塚文》云:蔗留余節,瓜毒潰屍,言此二物不爛,余皆成水,北人呼糧罌為食罌也。
白話文:
糧罌中的水味辛辣,性平,略帶小毒。主治鬼氣作祟、中惡、疰忤(小孩受驚嚇)、心腹疼痛、惡夢以及見到鬼神等症狀。一次服用一合,服用過多會讓人胸悶。也有人說,用它洗眼可以治癒看見鬼怪的毛病,但尚未驗證。此外,它還能治療蚢蠱(一種古代認為的寄生蟲病)。水質清澈、保存時間久者為佳。古書《古塚文》記載:甘蔗殘留的莖節和苦瓜腐爛的屍體,說明這兩種東西不易腐爛,其他的東西都化為水了。北方人稱糧罌為食罌。
12. 甑氣水
主長毛髮,以物於炊飲飯時承取,沐頭,令髮長密黑潤。不能多得,朝朝梳小兒頭,漸漸覺有益。
白話文:
甑氣水主要能促進頭髮生長,在煮飯時收集蒸汽所產生的水,用來洗頭,可以使頭髮又長又密又黑又亮。但不能收集太多,每天早上替小孩子梳頭時使用,慢慢地就會看到效果。
13. 好井水及土石間新出泉水
味甘,平,無毒。主霍亂煩悶,嘔吐,腹空,轉筋。恐入腹及多服之,名曰洗腸。人皆懼此,嘗試有效。不令腹空,空則更服,如遇力弱身冷,則恐臟胃悉寒,寒則不能支持,當以意消息。兼及當時橫量灸脊骨三、五十壯,令暖氣徹內補胃氣間,不然則危。又主消渴,反胃,熱痢,淋,小便赤澀,兼洗漆瘡射癰腫令散。
久服調中,下熱氣,傷胃,利大小便,並多飲之,令至喉少即消下。
白話文:
好井水及土石間新出泉水甘甜平和,沒有毒性。能治療霍亂引起的煩悶、嘔吐、腹痛絞腸痛。但需注意,喝太多或空腹飲用會像洗腸一樣,很多人因此害怕嘗試,不過實際有效。不要空腹飲用,如果空腹,則需少量多次服用。如果飲用後出現體力虛弱、畏寒的情況,可能是因為臟腑受寒,寒邪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,需自行調整用量。同時,可配合灸刺脊椎骨三、五十壯,讓溫熱之氣進入體內溫補胃氣,否則可能會有危險。此外,還能治療消渴(糖尿病)、反胃、熱痢、淋病、小便赤澀,並可用來清洗漆瘡及癰腫,使其消散。
長期服用能調理脾胃,消除體內熱氣,修復胃部損傷,促進大小便通暢。飲用時,少量多次,讓它在喉嚨稍微停留一下再吞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