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一 (6)
卷第十一 (6)
1. 萹(音褊)蓄
味苦,平,無毒,主浸淫疥瘙疽痔,殺三蟲,療女子陰蝕。生東萊山谷。五月採,陰乾。
陶隱居云:處處有,布地生,花節間白,葉細綠,人亦呼為萹竹。煮汁與小兒飲,療蛔蟲有驗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葉如竹,莖有節,細如釵股。生下濕地,今所在有。二月、八月採苗,日乾。爾雅云:竹,萹蓄。釋云:李巡云:一物二名也。孫炎引《詩·衛風》云:綠竹猗猗。
郭云:似小藜,赤莖節,好生道旁,可食,又殺蟲,陶注本草謂之萹竹是也。藥性論云:萹竹,使,味甘。煮汁與小兒服,主蛔蟲等咬心,心痛面青,口中沫出,臨死者。取十斤細銼,以水一石煎,去滓成煎如飴。空心服,蟲自下,皆盡止。主患痔疾者,常取葉搗汁服,效。
白話文:
萹蓄,味苦性平,無毒,能治療浸淫、疥瘡、瘙癢、疽瘡、痔瘡,殺死三種寄生蟲,治療婦女陰部潰爛。生長於東萊山谷,五月採收,陰乾保存。
陶隱居說:萹蓄到處都有,生長在田野,花節之間呈白色,葉子細小呈綠色,人們也叫它萹竹。用萹蓄煮汁給小孩喝,治療蛔蟲效果顯著。臣禹錫等根據《蜀本圖經》記載,萹蓄葉子像竹葉,莖部有節,細如髮簪。生長在潮濕的地方,現在各地都有。二月、八月採收嫩苗,曬乾保存。《爾雅》記載:萹蓄就是竹,也就是說,萹蓄和竹是同一种植物。《爾雅》注釋說:李巡認為,這是同一种植物,只是有兩個名稱。孫炎引用《詩經·衛風》中的「綠竹猗猗」來佐證。
郭璞說:萹蓄像小藜,莖呈紅色有節,喜歡生長在路邊,可以食用,也能殺蟲,陶注《本草經》中所說的萹竹就是它。《藥性論》記載:萹竹性寒,味甘。用萹蓄煮汁給小孩服用,可以治療蛔蟲咬心,導致心痛、面色青白、口中流涎,瀕臨死亡的症狀。取十斤萹蓄切碎,用一石水煎煮,去除藥渣,濃縮成如飴糖般的汁液,空腹服用,蟲子就會從肛門排出,病症就會痊癒。治療痔瘡患者,可以常取萹蓄葉搗汁服用,效果很好。
治熱黃,取汁頓服一升,多年者再服之,根一握洗去土,搗汁服之一升,惡丹石毒發,沖目腫痛,又敷熱腫,效。
圖經曰:萹蓄,亦名萹竹。出東萊山谷,今在處有之。春中布地生道旁,苗似瞿麥,葉細綠如竹,赤莖如釵股,節間花出甚細,微青黃色,根如蒿根,四月、五月採苗,陰乾。謹按《爾雅》云:竹,萹蓄。郭璞注云:似小藜,赤莖節,好生道旁,可食,又殺蟲。《衛詩》綠竹猗猗。
說者曰:綠王芻也。竹,萹竹也,即謂此萹蓄。方書亦單用治蟲。葛洪小兒蛔方,煮汁令濃,飲之即瘥。
食療云:蛔蟲心痛,面青,口中沫出,臨死。取葉十斤,細切。以水三石三斗,煮如餳,去滓。通寒溫,空心服一升,蟲即下。至重者再服,仍通宿勿食,來日平明服之。患痔,常取萹竹葉煮汁澄清,常用以作飰。又,患熱黃、五痔。搗汁頓服一升,重者再服。丹石發,沖眼目腫痛。
白話文:
萹蓄,又稱萹竹,生長在山谷或路旁,外觀類似瞿麥,葉子細長如竹,莖紅色如釵股,花小而淡黃色,根像蒿草根。春季採摘嫩苗陰乾。萹蓄可以治療熱黃,將汁液一次服用一升,多年病患可以再服用一次。將根部洗淨搗汁,一次服用一升,可治療丹石中毒引起的目赤腫痛,也能敷治熱腫。萹蓄也可用於驅蟲,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加入其他藥材,例如葛洪的驅蛔蟲方中,就用萹蓄煮汁服用,可有效驅除蛔蟲。萹蓄還具有食療功效,可以治療蛔蟲心痛、面青、口吐白沫等症狀,也可以治療痔瘡。
取根一握,洗。搗以少水,絞取汁服之。若熱腫處,搗根、莖敷之。外臺秘要:治痔發疼痛。搗萹竹汁服一升,一、兩服立瘥。若未瘥,再服效。千金翼治外痔。搗萹竹絞取汁,搜面作餺飥,空心吃。日三度,常吃。肘後方:惡瘡連痂癢痛,搗萹竹封痂落即瘥。食醫心鏡:治小兒蟯蟲攻下部癢。
取萹竹葉一握,切,以水一升,煎取五合,去滓。空腹飲之,蟲即下,用其汁煮粥,亦佳。又方:治霍亂,吐痢不止。萹竹,豉汁中以五味調和,煮羹食之,佳。楊氏產乳治蠱,狀如蝸牛,食下部癢。取萹竹一把,水二升煮熟,五歲兒空腹服三、五合,隔宿食,明早服之,尤佳。
白話文:
萹竹根可以治療痔瘡疼痛。取一小把萹竹根,洗淨後搗碎,加少量水絞取汁服用。如果痔瘡部位發熱腫痛,可以用搗碎的萹竹根和莖敷在患處。此外,萹竹汁也能治療惡瘡,將萹竹搗碎,敷在惡瘡上,痂皮脫落即可痊癒。萹竹汁還可以治療小兒蟯蟲,取一小把萹竹葉,切碎,加水煎煮,空腹飲用,可以驅除蟯蟲。萹竹還可以治療霍亂,將萹竹與豉汁混合,煮成羹食用。另外,萹竹也能治療產婦食下部癢,取一把萹竹,加水煮熟,讓五歲以下的孩童空腹服用,隔天早上再服用效果更好。
2. 狼毒
味辛,平,有大毒。主咳逆上氣,破積聚飲食,寒熱水氣,脅下積癖,惡瘡鼠瘻疽蝕,鬼精蠱毒,殺飛鳥走獸。一名續毒。生秦亭山谷及奉高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陰乾。陳而沉水者良。(大豆為之使,惡麥名姜。)
陶隱居云:秦亭在隴西,亦出宕昌。乃言只有數畝地生,蝮蛇食其根,故為難得。亦用泰山者,今用出漢中及建平。云與防葵同根類,但置水中沉者便是狼毒,浮者則是防葵。俗用稀,亦難得,是療腹內要藥爾。唐本注云:此物與防葵都不同類,生處又別。狼毒今出秦州、成州,秦亭故在二州之界,其泰山、漢中亦不聞有。
白話文:
【性味】辛,平,有毒。
【功效】主治咳嗽反覆喘息,分解體內積聚的飲食,治療寒熱水腫,脅下積聚病症,惡瘡、鼠瘻、疽蝕,鬼精、蠱毒,能殺死飛行的鳥類和獸類。
【別名】續毒。
【產地】生長於秦亭的山谷以及奉高地區。
【採集時間】二月與八月採摘根部,陰乾保存。陳舊且能沈入水中的最佳。
【注意事項】與大豆相配,忌與麥、姜同用。
【陶隱居雲】秦亭位於隴西,也產自宕昌。據說只有數畝土地生長著,因爲蝮蛇食用其根,所以很難獲取。也有使用泰山地區的,現今多用於漢中及建平。據說與防葵同屬一類,但放置水中下沈的是狼毒,浮起來的則是防葵。民間使用較少,但確實是治療腹部疾病的重要藥物。
【唐本注】此物與防葵完全不同,生長環境也不同。狼毒現在主要產自秦州、成州,秦亭原本位於兩州的邊界,而泰山、漢中並沒有聽說有這種植物。】
且秦隴寒地,原無復蛇。復云數畝地生,蝮蛇食其根,謬矣。今按別本注云:與麻黃、橘皮、吳茱萸、半夏、枳實為六陳也。又按狼毒,葉似商陸及大黃,莖、葉上有毛,根皮黃,肉白。以實重者為良,輕者力劣。秦亭在隴西,奉高乃泰山下縣。亦出宕昌及漢中,建平。舊經陶云:與防葵同根,以置水中,浮者即是防葵,沉者即是狼毒,此不足為信。
白話文:
且秦隴地處寒冷,本來就沒有蛇。有人說數畝地里生長著蛇,蝮蛇以其根為食,這就錯了。現在查閱其他版本注釋,說它與麻黃、橘皮、吳茱萸、半夏、枳實合稱為六陳。又查閱狼毒,其葉子像商陸和大黃,莖葉上有毛,根皮呈黃色,肉白色。以實重的為佳,輕的則藥力較弱。秦亭位於隴西,奉高則是泰山下的一個縣。也出產於宕昌、漢中、建平等地。舊經陶弘景說:狼毒與防葵同根,將其放入水中,浮起來的就是防葵,沉下去的就是狼毒,這種說法不可信。
假使防葵秋冬採者堅實,得水皆沉。狼毒春夏採者輕虛,得水乃浮爾。按此與防葵全別,生處不同,故不可將為比類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根似玄參,浮虛者為劣也。藥性論云:狼毒,使,味苦、辛,有毒。治痰飲癥瘕,亦殺鼠。
圖經曰:狼毒,生秦亭山谷及奉高,今陝西州郡及遼、石州亦有之。苗葉似商陸及大黃,莖、葉上有毛,四月開花,八月結實,根皮黃,肉白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以陳而沉水者良。葛洪治心腹相連常脹痛者。用狼毒二兩,附子半兩,搗篩蜜丸如桐子大。一日服一丸,二日二丸,三日三丸,再一丸,至六日又三丸,自一至三常服即瘥。
白話文:
如果防葵在秋冬季節採收時堅硬,浸泡於水中會沈下;而狼毒在春夏季節採收時輕虛,浸泡於水中則會浮起。由此可知,兩者完全不同,生長環境不同,因此不能混為一談。臣禹錫等人依照蜀本圖經的記載,根狀物似玄參,浮於水面且空虛的為低質品。藥性論指出,狼毒具有苦和辛的味覺,且有毒性,能治療痰飲和症瘕,也能殺死老鼠。
圖經中提到,狼毒生長於秦亭山谷以及奉高地區,現在陝西的各個州郡以及遼、石州等地也有它的存在。其外觀類似商陸和大黃,莖和葉上有毛,四月開花,八月結果實,根部皮膚呈黃色,內部為白色。在二月和八月採收,並陰乾保存。陳年且能沈入水中的狼毒品質最佳。葛洪的方子中有使用狼毒來治療心腹部位連接的常見脹痛問題。配方包含兩兩份的狼毒和半兩份的附子,混合後製成蜂蜜丸,大小如桐籽。一天服用一顆,第二天服用兩顆,第三天服用三顆,依此方式增加至每天服用六顆,長期服用後可以痊癒。
《千金》療惡疾。以狼毒、秦艽分兩等,搗末酒服方寸匕,日二,常服之瘥。
聖惠方:治乾癬,積年生痂,搔之黃水出,每逢陰雨即癢。用狼毒末塗之。集效方:治臟腑內一切蟲病。川狼毒杵末,每服一大錢,用餳一皂子大,沙糖少許,以水同化,臨臥空腹服之。服時先吃微緊,食藥一服,來日早取下蟲,效。
白話文:
《千金》記載治療惡疾的方法:用狼毒和秦艽各取一半,搗成粉末,用酒送服,每次服用方寸匕,一天服用兩次,長期服用即可痊癒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治療乾癬的藥方:對於多年積累的癬痂,搔抓時會流出黃水,每逢陰雨天就發癢。用狼毒末塗抹患處。
《集效方》記載治療臟腑內各種蟲病的藥方:用川狼毒搗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大錢,用糯米飯團大小的皂角,加入少量砂糖,用清水調和,臨睡前空腹服用。服藥時會先感到微緊,服完藥後,第二天早晨就能排出蟲體,效果顯著。
3. 豨(音喜)薟(音豨)
味苦,寒,有小毒。主熱䘌,煩滿不能食。生搗汁,服三、四合,多則令人吐。
唐本注云:葉似酸漿而狹長,花黃白色。一名火薟。田野皆識之。今按別本注云:三月、四月採苗葉,曝乾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高二尺許,子青黃,夏採葉用,所在下濕地有之。
圖經曰:豨薟,俗呼火杴草。《本經》不著所出州郡,今處處有之。春生苗,葉似芥菜而狹長,紋粗。莖高二、三尺。秋初有花如菊。秋末結實,頗似鶴蝨。夏採葉,曝乾用。近世多有單服者,云甚益元氣。蜀人服之法:五月五日、六月六日、九月九日採其葉。去根、莖、花、實,淨洗,曝乾。
白話文:
豨薟味苦性寒,帶有微毒。可以治療熱病、胸悶腹脹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將新鮮的豨薟搗碎取汁,每次服用三、四合,過量會導致嘔吐。
豨薟的葉子形狀像酸漿但更狹長,花朵呈黃白色,俗稱火薟,在田野中很常見。三、四月採收葉子,曬乾備用。
豨薟生長約兩尺高,果實呈青黃色。夏季採收葉子,曬乾使用,遍佈濕潤的地方。
古籍記載,豨薟俗稱火杴草,各地都有生長。春天發芽,葉子像芥菜但更狹長,葉脈粗糙。莖高約二、三尺。秋天開花,花形像菊花。秋天末期結果,果實形狀像鶴蝨。夏季採收葉子,曬乾使用。近年來,很多人單獨服用豨薟,據說能增強元氣。蜀地的人在五月初五、六月初六、九月初九採收葉子,去除根、莖、花、果實,清洗乾淨後曬乾使用。
入甑中,層層灑酒與蜜,蒸之又曝,如此九過則已。氣味極香美,熬搗篩蜜丸,服之。云治肝腎風氣,四肢麻痹,骨間疼,腰膝無力者,亦能行大腸氣。諸州氣說,皆云性寒,有小毒,與《本經》意同。唯文州、高郵軍云性熱,無毒。服之補虛,安五臟,生毛髮,兼主風濕瘡,肌肉頑痹,婦人久冷,尤宜服用之。
去粗莖,留枝、葉、花、實,蒸曝。兩說不同,豈單用葉乃寒而有毒。並枝、花、實則熱而無毒乎?抑系土地所產而然邪?
成訥云:江陵府節度使,進豨薟丸方:臣有弟欣,年三十一中風,床枕五年,百醫不瘥。有道人鍾針者,因睹此患曰:可餌豨薟丸必愈。其藥多生沃壤,高三尺許,節葉相對,其葉當夏五月以來收,每去地五寸剪刈,以溫水洗泥土,摘其葉及枝頭。凡九蒸九曝,不必大燥,但取蒸為度。
白話文:
將豨薟放入蒸籠中,一層一層地灑上酒和蜂蜜,蒸熟後再曬乾,重複這個步驟九次。經過這樣的處理,豨薟的氣味就會變得非常香美。然後將它熬煮、搗碎,再用蜂蜜做成丸子,服用即可。據說可以治療肝腎風氣、四肢麻痹、骨骼疼痛、腰膝無力等症狀,也能促進腸道蠕動。
各地的記載都說豨薟性寒,有小毒,與《本經》的記載一致。只有文州和高郵軍的記載說它性熱,無毒。服用豨薟可以補虛、安五臟、生髮,還可以治療風濕瘡、肌肉僵硬麻痺等症狀,特別適合久寒的女性服用。
有些人認為,去掉豨薟的粗莖,只用它的枝、葉、花、實來處理,就會變成性寒有毒的藥材;而如果連枝、花、實一起使用,則會變成性熱無毒。這是因為不同地方的土壤產出的豨薟性質有所不同嗎?
成訥說:江陵府節度使曾經向他索取豨薟丸的配方。成訥說,他有一個弟弟名叫欣,三十一歲時中風,卧床五年,看遍了名醫都無效。後來有一位道人名叫鍾針,看到他弟弟的病症後說,可以用豨薟丸治療。這個藥材多生長在肥沃的土壤中,長到三尺左右,葉子對生,在夏天的五月後開始收割。每次從地面上剪下五寸的藥材,用溫水洗淨泥土,摘下葉子和枝頭部分。然後進行九蒸九曝,不要曬得太乾,只要蒸熟即可。
仍熬搗為末,丸如桐子大,空心溫酒或米飲下二、三十丸。服至二千丸,所患忽加,不得憂慮,是藥攻之力。服至四千丸,必得復故。五千丸,當夏丁壯。臣依法修合,與欣服,果如其言。鍾針又言:此藥與本草所述功效相異,蓋出處盛在江東,彼土人呼豬為豨,呼臭為薟氣,緣此藥如豬薟氣,故以為名。但經蒸曝,薟氣自泯,每當服後,須吃飯三、五匙壓之。
五月五日採者佳。奉宣付醫院詳錄。張詠云知益州進豨薟丸表:臣因換龍興觀,掘得一碑,內說修養氣術,並藥方二件。依方差人訪問採覓,其草頗有異,金稜銀線,素根紫荄,對節而生。蜀號火杴,莖、葉頗同蒼耳。誰知至賤之中,乃有殊常之效。臣自吃至百服,眼目輕明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,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服,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。服用至兩千丸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不必擔心,這是藥物發揮作用的表現。服用至四千丸時,病情一定會恢復。服用至五千丸時,身體將會強壯如夏日裡的壯丁。我按照古方配製藥丸,並親自服用,效果確實如古籍中所言。鍾針還說,此藥的功效與本草記載不同,這是因為藥物產自江東,當地人稱豬為豨,稱臭味為薟氣,此藥氣味如同豬的臭氣,所以才以「豨薟」命名。但經過蒸曬,臭味會自然消失。每次服用後,需吃三、五匙飯壓一壓藥性。
五月五日採摘的藥材最佳。特此呈報醫院詳細記錄。張詠云知益州進豨薟丸表:我因修繕龍興觀,掘到一塊石碑,碑文記載了修養氣術和兩種藥方。我派人按照藥方尋找藥材,發現這種草十分特別,金色的邊緣,銀色的紋路,白色的根莖,紫色的莖葉,對節生長。蜀地稱它為火杴,莖葉與蒼耳十分相似。沒想到如此便宜的草藥,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。我親自服用,服用了一百服後,眼睛變得明亮。
即至千服,髭鬢烏黑,筋力校健,效驗多端。臣本州有都押衙羅守一,曾因中風墜馬,失音不語。臣與十服,其病立痊。又和尚智嚴,年七十。忽患偏風,口眼喎邪,時時吐涎。臣與十服,亦便得瘥。今合一百劑,差職員史元奏進。
白話文:
服用一千劑藥後,鬚髮烏黑,筋骨強健,功效多樣。臣本州的都押衙羅守一,曾經因中風墜馬,失聲不語。臣給他服用十劑藥,他的病症馬上痊癒。又有一位名叫智嚴的和尚,年紀七十歲。突然患上半身風,口眼歪斜,經常吐口水。臣給他服用十劑藥,也很快痊癒。如今已服用了一百劑,特地由差役史元奏呈進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