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 (12)

1. 澤漆

味苦、辛,微寒,無毒。主皮膚熱,大腹水氣,四肢面目浮腫,丈夫陰氣不足,利大小腸,明目,身輕。一名漆莖,大戟苗也。生泰山川澤。三月三日、七月七日採莖葉,陰乾。(小豆為之使,惡薯蕷。)

陶隱居云:此是大戟苗,生時摘葉有白汁,故名澤漆,亦能齧人肉。臣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:五月採,日乾用。藥性論云:澤漆,使,治人肌熱,利小便。日華子云:冷,微毒。止瘧疾,消痰退熱。此即大戟花。川澤中有。莖梗小,有葉花黃,葉似嫩菜,四、五月採之。

圖經曰:澤漆,大戟苗也。生秦山川澤,今冀州、鼎州、明州及近道亦有之。生時摘葉有白汁出。亦能齧人,故以為名。然張仲景治肺咳上氣,脈沉者,澤漆湯主之。澤漆三斤,以東流水五斗,煮取一斗五升,然後用半夏半升,紫參、生薑、白前各五兩,甘草、黃芩、人參、桂各三兩,八物㕮咀之,納澤漆汁中,煎取五升。每服五合,日三,至夜服盡。

唐本余:有小毒。逐水,主蠱毒。聖惠方:治十種水氣。用澤漆十斤,於夏間取莖、嫩葉,入酒一斗,研汁約二斗,於銀鍋內,慢火熬如稀餳,即止,瓷器內收。每日空心溫酒調下一茶匙,以愈為度。

白話文:

澤漆味苦辛,性微寒,無毒。能治療皮膚發熱、腹脹積水、四肢面部浮腫,以及男性陽氣不足等症狀,並能通利大小腸,明目,使身體輕盈。澤漆又名漆莖,是大戟的幼苗。生長在山川濕地。應在三月三日或七月七日採摘莖葉,陰乾備用。(小豆是它的配伍藥物,忌與薯蕷同用。)

古籍記載:澤漆是大戟的幼苗,採摘時葉子會流出白色汁液,因此得名澤漆,這種汁液也能腐蝕肌膚。也有記載說,五月採摘,曬乾使用。另外還有記載說:澤漆能治療肌膚發熱,利尿。也有記載說:澤漆性寒,微毒,能治療瘧疾,消除痰液,退熱。澤漆就是大戟的花,生長在山川濕地,莖細小,開黃花,葉子像嫩菜葉,在四、五月採摘。

古籍記載:澤漆是大戟的幼苗,生長在秦嶺山脈的濕地,現在冀州、鼎州、明州以及附近地區也有。採摘時葉子會流出白色汁液,這種汁液也能腐蝕肌膚,因此得名。但是張仲景用澤漆治療肺部咳嗽、氣喘,脈象沉弱的患者,使用澤漆湯。配方為:澤漆三斤,用東流水五斗,煮成一斗五升,再加入半夏半升,紫參、生薑、白前各五兩,甘草、黃芩、人參、桂枝各三兩,將這八味藥磨碎,放入澤漆汁中,煎成五升。每次服用五合,一日三次,直到晚上服完。

古籍記載:澤漆略帶小毒,能利水,治療蠱毒。另有記載:治療各種水腫,用澤漆十斤,夏季採摘莖和嫩葉,加入酒一斗,研磨取汁約二斗,用銀鍋小火熬製成稀稠狀即可,貯存在瓷器中。每日空腹溫酒送服一茶匙,直到痊癒。

2. 茵芋

味苦,溫、微溫,有毒。主五臟邪氣,心腹寒熱,羸瘦,如瘧狀,發作有時,諸關節風濕痹痛,療久風濕,走四肢,腳弱。一名莞草,一名卑共。生泰山川穀。三月三日採葉,陰乾。

陶隱居云:好者出彭城,今近道亦有。莖葉狀如莽草而細軟。取用之皆連細莖。方用甚稀,淮以合療風酒散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苗高三、四尺,葉似石榴短厚,莖赤。今出華州、雍州。四月採莖、葉,日乾。藥性論云:茵芋,味苦、辛,有小毒,能治五臟寒熱似瘧,諸關節中風痹,拘急攣痛,治男子、女人軟腳毒風,治溫瘧發作有時。日華子云:治一切冷風,筋骨怯弱羸顫。

入藥炙用。出自海鹽。形似石南,樹生,葉厚,五、六、七月採。

圖經曰:茵芋,出泰山川穀,今雍州、絳州、華州、杭州亦有之。春生苗,高三、四尺,莖赤。藥似石榴而短厚,又似石南葉。四月開細白花,五月結實。三月、四月、七月採葉連細莖,陰乾用。或云日乾。胡洽治賊風,手足枯痹,四肢拘攣。茵芋酒主之。其方:茵芋、附子、天雄、烏頭、秦艽、女萎、防風、防己、躑躅、石南、細辛、桂心各一兩,凡十二味切,以絹袋盛,清酒一斗漬之。冬七日,夏三日,春秋五日,藥成。

初服一合,日三,漸增之,以微痹為度。

白話文:

茵芋味苦,性溫,略帶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五臟邪氣、心腹寒熱、消瘦、類似瘧疾(發作時間規律)、關節風濕疼痛、久治不愈的風濕病(導致四肢疼痛、腳無力)。它也叫莞草、卑共,生長在泰山山谷。三月三日採摘葉子陰乾。

據陶弘景記載,品質好的茵芋產自彭城,現在各地也有。它的莖葉像莽草,但更細軟,使用時連細莖一起採收。茵芋在處方中使用較少,通常用於治療風濕的酒劑。根據《蜀本圖經》記載,茵芋植株高三到四尺,葉子像石榴葉但較短厚,莖是紅色的。現在華州、雍州也有出產。四月採收莖葉,曬乾。根據《藥性論》記載,茵芋味苦辛,微毒,能治療五臟寒熱類似瘧疾的病症、關節中風痹痛、肌肉拘攣疼痛,以及男女因風寒導致的腳軟無力。根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茵芋可以治療一切風寒引起的筋骨痠軟無力。

入藥前需炮製。產自海鹽的茵芋,外形像石南,是灌木,葉片肥厚,在五、六、七月採收。

根據《圖經本草》記載,茵芋產自泰山山谷,現在雍州、絳州、華州、杭州也有。春天發芽,植株高三到四尺,莖紅色,葉子像石榴葉但較短厚,也像石南葉。四月開花(小白花),五月結果。三月、四月、七月採收葉子和細莖,陰乾或曬乾使用。胡洽用茵芋治療賊風(中風)導致的手足枯萎、四肢拘攣,用茵芋酒治療。其配方為:茵芋、附子、天雄、烏頭、秦艽、女萎、防風、防己、躑躅、石南、細辛、桂心各一兩,共十二味藥材切碎,用絹袋裝好,浸泡在一斗清酒中。冬天泡七天,夏天泡三天,春秋泡五天,藥酒即可使用。

第一次服用一合,每日三次,逐漸增加用量,以病情略有緩解為度。

3. 赭(音者)魁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心腹積聚,除三蟲。生山谷。二月採。

陶隱居云:狀如小芋子,肉白皮黃,近道亦有。唐本注云:赭魁,大者如斗,小者如升。藥似杜蘅。蔓生草木上。有小毒。陶所說者,乃土卵爾。不堪藥用,梁、漢人名為黃獨,蒸食之。非赭魁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苗蔓延生,葉似蘿摩,根若菝葜,皮紫黑,肉黃赤,大者輪囷如升,小者若拳,今所在有之。據《本經》云無毒。

而蘇云有小毒。又云陶說者,梁、漢人蒸食之。則無毒明矣。乃陶說為是也。陳藏器云:按土卵,蔓生,根如芋,人以灰汁煮食之,不聞有功也。

白話文:

赭魁味甘,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心腹脹痛積聚,並能殺除體內三種寄生蟲。它生長在山谷中,二月採收。

陶弘景說:赭魁形狀像小的芋頭,肉白色,皮黃色,在很多地方都有。唐代的注釋說:赭魁大的像斗那麼大,小的像升那麼大,藥材外形像杜蘅,是蔓生植物,寄生在其他草木上,略帶小毒。陶弘景所說的,其實是土卵,不能入藥。梁漢時期的人稱它為黃獨,會蒸來吃,那並不是真正的赭魁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蜀地本草圖經記載:赭魁的植株蔓生,葉子像蘿摩,根像菝葜,表皮紫黑色,肉黃赤色,大的像升那麼大,小的像拳頭那麼大,現在各地都有。根據《本經》記載,它無毒,但蘇頌說它略帶小毒。又說陶弘景所說的,是梁漢時期的人蒸來吃的,則無毒的說法明顯正確,所以陶弘景的說法才是對的。陳藏器說:土卵是蔓生植物,根像芋頭,人們用草木灰水煮來吃,但沒聽說有什麼藥效。

4. 貫眾

味苦,微寒,有毒。主腹中邪熱氣,諸毒,殺三蟲,去寸白,破癥瘕,除頭風,止金瘡。

花療惡瘡,令人泄。一名貫節,一名貫渠,一名百頭,一名虎卷,一名扁苻,一名伯萍,一名樂藻。此謂草鴟頭。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陰乾。(雚菌為之使。)

陶隱居云:近道亦有。葉如大蕨,其根形色毛芒,全似老鴟頭。故呼為草鴟頭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濼,貫眾。注:葉圓銳,莖毛黑,布地,冬不死,一名貫渠,《廣雅》云貫節。蜀本云:一名樂(音洛)藻。又《圖經》云:苗似狗脊,狀如雉尾,根直多枝,皮黑肉赤,曲者名草鴟頭,療頭風用之。

今所在山谷陰處有之。藥性論云:貫眾,使。主腹熱,赤小豆為使。殺寸白蟲。

圖經曰:貫眾,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,今陝西、河東州郡及荊、襄間多有之,而少有花者。春生苗,赤。葉大如蕨。莖稈三稜。葉綠色似小雞瓴,又名鳳尾草。根紫黑色,形如大瓜,下有黑鬚毛,又似老鴟。《爾雅》云:濼(舒若切),貫眾。郭璞注云:葉圓銳,莖毛黑,布地,冬不死。

《廣雅》謂之貫節是也。三月採根,曬乾。荊南人取根為末,水調服一錢匕,止鼻血有效。

白話文:

貫眾味苦性寒,有毒。能治療腹中邪熱、各種毒症,殺滅寄生蟲,治療寸白蟲病,消除腫塊,治療頭痛,止血。

它的花能治療惡瘡,但會讓人腹瀉。貫眾還有其他名稱,例如貫節、貫渠、百頭、虎卷、扁苻、伯萍、樂藻,也稱作草鴟頭。它生長在玄山山谷和冤句少室山。二月份和八月份採收它的根部,陰乾保存。(雚菌是它的輔藥)。

陶弘景說:現在各地也都有貫眾。它的葉子像大蕨菜,根部形狀、顏色和毛都像老鴟的頭,所以叫它草鴟頭。據《爾雅》記載:濼就是貫眾。注解說:葉子圓而尖,莖上有黑色絨毛,在地上蔓延生長,冬天不枯死,也叫貫渠。《廣雅》則稱之為貫節。蜀地則稱之為樂藻。《圖經》記載:它的植株像狗脊,形狀像野雞尾巴,根直立,有很多分枝,外皮黑色,裡面紅色,彎曲的根部稱為草鴟頭,用來治療頭痛。

現在各地陰涼的山谷中都有。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貫眾具有使藥效發揮的作用,主治腹熱,赤小豆是它的輔藥,能殺滅寸白蟲。

《圖經》記載:貫眾生長在玄山山谷和冤句少室山,現在陝西、河東州郡以及荊州、襄陽地區也很多,但開花較少。春天發芽,呈紅色,葉子像大蕨菜一樣大,莖稈有三棱,葉子綠色,像小雞的腳趾,又名鳳尾草。根是紫黑色,形狀像大瓜,根部有黑色的絨毛,也像老鴟的頭。《爾雅》記載:濼(音shū ruò)就是貫眾,郭璞注解說:葉子圓而尖,莖上有黑色絨毛,在地上蔓延生長,冬天不枯死。《廣雅》稱它為貫節。 三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荊南地區的人將根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服用一錢(約3克),能有效止鼻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