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11)
卷第十 (11)
1. 雚(音桓)菌(音郡)
味鹹、甘,平、微溫,有小毒。主心痛,溫中,去長蟲白癬(音蘚)蟯(音饒)蟲,蛇螫毒,癥瘕諸蟲,疽蝸,去蛔蟲、寸白,惡瘡。一名雚盧。生東海池澤及渤海章武。八月採,陰乾。(得酒良,畏雞子。)
陶隱居云:北來,此亦無有。形狀似菌,云鸛屎所化生,一名鸛菌。單末之,豬肉臛和食,可以遣蛔蟲。唐本注云:雚菌,今出渤海蘆葦澤中鹹鹵地,自然有此菌爾。亦非是鸛屎所化生也。其菌色白輕虛,表裡相似,與眾菌不同。療蛔蟲有效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今出滄州。
秋雨以時即有,天旱及霖即稀。日乾者良。藥性論云:雚菌,味苦。能除腹內冷痛,治白禿。
白話文:
雚盧,味鹹甘,性平微溫,有小毒。它能治療心痛、溫暖中焦、驅除體內長蟲、白癬、蟯蟲、蛇毒、癥瘕、疽蝸,以及蛔蟲、寸白和惡瘡。雚盧生長在東海、池澤和渤海章武,八月採收,陰乾。它與酒相合效果更好,忌與雞蛋同用。
陶隱居說,北方沒有這種藥材。雚盧形狀像菌類,傳說是由鸛鳥糞便化生,也稱為鸛菌。將雚盧切碎,與豬肉一起煮食,可以驅除蛔蟲。唐代本草注釋說,雚盧現在渤海蘆葦澤中鹹鹵地自然生長,並非由鸛鳥糞便化生。雚盧菌體顏色白皙,質地輕盈,表裡一致,與其他菌類不同。它治療蛔蟲很有效。臣禹錫等人根據蜀本圖經記載,雚盧現在滄州也有產出。
雚盧的生長受季節影響,秋季雨水充足時就會長出來,天旱或連續下雨時就比較稀少。日曬乾燥的雚盧品質較好。《藥性論》記載,雚盧味苦,能去除腹內寒痛,並治療白禿。
食療云:菌子,發五臟風,壅經絡,動痔病,昏多睡,背膊、四肢無力。又,菌子有數般,槐樹上生者良。野田中者,恐有毒,殺人。又,多發冷氣。外臺秘要:治蛔蟲攻心如刺,吐清汁。雚蘆一兩杵末,以羊肉臛和之,旦頓服佳。金匱玉函云:菌仰卷及赤色,不可食。木耳青色及仰生者,不可食之。
白話文:
食療記載:
關於菌子,古籍記載其能「發五臟風,壅經絡,動痔病,昏多睡,背膊、四肢無力」。也就是說,食用菌子可能導致五臟積熱,經絡阻塞,痔瘡發作,昏沉嗜睡,以及背部和四肢無力等症狀。
此外,菌子種類繁多,其中生長在槐樹上的菌子品質較好。而野田中生長的菌子則可能含有毒性,甚至會致命。食用野菌也容易引起身體發冷。
外臺秘要記載:
若出現蛔蟲攻心,患者會感到如針刺般疼痛,並伴有吐出清液的症狀。治療方法是將雚蘆研磨成粉末,加入羊肉湯中,分早晚服用。
金匱玉函記載:
菌子如果向上捲曲且呈現紅色,不可食用。木耳如果呈青色或向上生長,同樣不可食用。
2. 白芨
味苦、辛,平、微寒,無毒。主癰腫惡瘡敗疽,傷陰死肌,胃中邪氣,賊風鬼擊,痱(音肥)緩不收,除白癬疥蟲。一名甘根,一名連及草。生北山川穀,又冤句及越山。(紫石英為之使,惡理石,畏李核、杏仁。)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之。葉似杜若,根形似菱米,節間有毛。方用亦稀,可以作糊。唐本注云:此物,山野人患手足皸(音軍)拆,嚼以塗之有效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反烏頭。又《圖經》云:葉似初生栟(音並)櫚(音閭)棕也及藜蘆。莖端生一臺,四月開生紫花。七月實熟,黃黑色,冬凋。
白話文:
這種草藥味道苦辛,性平微寒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癰腫、惡瘡、敗疽、傷陰死肌、胃中邪氣、賊風鬼擊、痱子久不收斂、白癬、疥蟲等病症。它還有其他兩個名字,分別是甘根和連及草。這種草藥生長在北方的山川谷地,也生長在冤句和越山。與紫石英相輔相成,忌與理石同用,也不宜與李核、杏仁搭配。
陶隱居說:這種草藥在近道處處可見。它的葉子像杜若,根部形狀像菱米,節間有毛。醫方中使用它並不頻繁,可以用来製作糊狀物。唐本注釋中記載:山野人患手腳皸裂,會嚼食這種草藥並塗抹在患處,療效顯著。臣禹錫等人考證蜀本記載,它與烏頭相克。此外,《圖經》記載:這種草藥的葉子像初生的棕櫚樹葉,莖端長出一條花序,四月開紫花,七月結果實,顏色為黃黑色,冬天枯萎。
根似菱,三角,白色,角頭生芽。今出申州。二月、八月採根用。吳氏云神農:苦。黃帝:辛。李氏:大寒。雷公:辛,無毒。莖葉如生薑、藜蘆,十月華,直上,紫赤,根白連,二月、八月、九月採。藥性論云:白芨,使。能治結熱不消,主陰下痿,治面上䵟疱,令人肌滑。
日華子云:味甘㿌止驚邪血邪,癇疾,赤眼癥結,發背瘰癧,腸風痔瘻,刀箭瘡,撲損,溫熱瘧疾,血痢,湯火瘡,生肌止痛,風痹。
圖經曰:白芨,生北山川穀,又冤句及越山,今江淮、河、陝、漢、黔諸州皆有之,生石山上。春生苗,長一尺許。似栟櫚及藜蘆,莖端生一臺,葉兩指大,青色。夏開花紫。七月結實至熟,黃黑色。至冬葉凋。根似菱米,有三角,白色,角端生芽。二月、七月採根。今醫治金瘡不瘥及癰疸方中多用之。
白話文:
白芨的藥性與應用
形態特徵:
白芨的根部形狀像菱角,呈三角形,顏色為白色,根部的尖端會長出芽點。現在主要產於申州。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使用。
藥性記載:
- 神農本草經記載:白芨味苦。
- 黃帝內經記載:白芨味辛。
- 李氏本草記載:白芨性大寒。
- 雷公炮製論記載:白芨味辛,無毒。
白芨的莖葉類似生薑和藜蘆,農曆十月開花,花朵直立向上,顏色紫紅,根部白色相連。農曆二月、八月和九月採收。
藥性論記載:
白芨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,可以治療熱邪不退、陰部痿弱、面部癤腫,並能使皮膚光滑。
日華子本草記載:
白芨味甘、微辛,具有止驚、止血、治療邪氣、癲癇、紅眼病、頸部淋巴結核、腸風痔瘻、刀傷箭傷、跌打損傷、溫熱瘧疾、血痢、燙傷、生肌止痛、風痺等功效。
圖經記載:
白芨生長在北方山川谷地,也出產於冤句和越山,現在江淮、河、陝、漢、黔等地都有生長,主要生長在石山上。春天發芽,長到一尺左右,外形類似棕櫚和藜蘆,莖的頂端生長一個花序,葉子寬約兩指,呈青色。夏天開花,花色紫色。七月結果,成熟後呈黃黑色。冬天葉子凋謝。根部像菱角米,呈三角形,白色,根部的尖端會長出芽點。農曆二月和七月採收根部。現在醫治刀傷不愈和癰腫的方劑中常用白芨。
經驗方:治鼻衄不止甚者。白芨為末,津調塗山根上,立止。
衍義:白芨,文具白蘞條下。
白話文:
經驗方:治療鼻血不斷的情況。使用白芨研磨成粉末,用唾液調和後塗在鼻根上,立刻就能停止出血。
衍義:白芨,詳見於文具中的白蘞條目下。
3. 大戟
味苦、甘,寒、大寒,有小毒。主蠱毒,十二水,腹滿急痛積聚,中風皮膚疼痛,吐逆,頸腋癰腫,頭痛,發汗,利大小腸。一名邛鉅。生常山。十二月採根,陰乾。(反甘草。)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皆有。至猥賤也。臣禹錫等謹按唐本云:畏菖蒲、蘆草、鼠尿。蜀本圖經云:苗似甘遂高大,葉有白汁,花黃。根似細苦參,皮黃黑,肉黃白。五月採苗,二月、八月採根用。爾雅云:蕎,邛鉅。注云:今本草大戟也。藥性論云:大戟,使。反芫花、海藻,毒用菖蒲解之。
白話文:
此物味道苦、甘,性寒或大寒,帶微毒。主要用於治療蟲咬中毒,十二種水分問題,腹部滿脹、急痛、積聚,中風導致的皮膚疼痛,嘔吐與逆氣,頸部和腋下腫脹,頭痛,發汗,以及調節大小腸的功能。又名邛鉅。生長在常山。十二月採收根部,陰乾保存。
陶隱居指出,這種植物在接近的道路處處可見,非常普通且價值不高。臣禹錫等人根據唐代的本草記載,這種植物畏懼菖蒲、蘆草和鼠尿。蜀地的圖經描述,其外觀類似於甘遂,高大,葉片有白色汁液,花朵為黃色。根部類似於細苦參,皮色黃黑,肉色黃白。五月份採收葉子,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使用。爾雅中提到,蕎就是邛鉅,注釋認為這就是現在草本大戟的另一名稱。藥性論中說明,大戟具有引導作用,但與芫花、海藻相衝突,若中毒可用菖蒲解毒。
味苦、辛,有大毒。破新陳,下惡血癖塊,腹內雷鳴,通月水,善治瘀血,能墮胎孕。日華子云:小豆為之使,惡薯蕷。瀉毒藥,泄天行黃病溫瘧,破癥結。
圖經曰:大戟,澤漆根也。生常山,今近道多有之。春生紅芽,漸長作叢,高一尺以來。葉似初生楊柳小團。三月、四月開黃紫花,團圓似杏花,又似蕪荑。根似細苦參,皮黃黑,肉黃白色,秋冬採根,陰乾。淮甸出者莖圓,高三、四尺,花黃,葉至心亦如百合苗。江南生者葉似芍藥。
白話文:
大戟味苦辛,毒性很大。它能破除新舊積聚,排出惡血、血塊,治腹內雷鳴,通經活血,擅長治療瘀血,也能墮胎。日華子說:小豆是它的藥引,忌與薯蕷同用。大戟是瀉毒藥,能治療流行性黃疸病、溫瘧,破除癥結。
圖經記載:大戟是澤漆的根,生長在常山,如今道路附近很多。春天長出紅色嫩芽,逐漸長成一叢,高一尺左右。葉子像初生的楊柳小葉,呈圓形。三月、四月開黃紫色花,花形圓圓的,像杏花,也像蕪荑。根像細小的苦參,表皮黃黑色,內部黃白色。秋冬採收根部,陰乾保存。淮甸地區生長的大戟莖圓,高三到四尺,花黃色,葉子一直到中心都像百合苗。江南地區生長的大戟葉子像芍藥。
醫家用治隱疹風,及風毒腳腫,並煮水熱淋,日再三便愈。李絳《兵部手集方》:療水病,無問年月深淺,雖復脈惡亦主之。大戟、當歸、橘皮各一大兩切,以水二大升,煮取七合,頓服。利水二、三斗,勿怪。至重,不過再服便瘥。禁毒食一年,水下後更服,永不作。此方出張尚客。
雷公云:凡使,勿用附生者,若服冷泄氣不禁,即煎薺苨子湯解。夫採得後,於槐砧上細銼,與細銼海芋葉拌蒸,從巳至申,去芋葉,曬乾用之。太上八帝玄變經大戟必瀉。
白話文:
醫生用這個藥方治療隱疹風和風毒腳腫,用藥方煮水熱敷,每天敷三次,很快就能治好。李絳在《兵部手集方》中記載,治療水腫病,不論病程長短,即使脈象惡劣,也能有效。用大戟、當歸、橘皮各一大兩切碎,加水兩大升,煮到七合,一次服用。服用後會排出二、三斗水,不用驚訝。病情嚴重者,最多再服用一次就會痊癒。忌食有毒食物一年,水腫消退後再服用一次,便可永不復發。這個方子是張尚客傳授的。
雷公說:使用大戟時,不要用附生的,如果服用後出現腹瀉、虛脫,可以用薺苨子湯解毒。採集大戟後,要在槐木砧板上切碎,與切碎的海芋葉混合蒸,從巳時到申時,去除芋葉,曬乾備用。太上八帝玄變經記載,大戟具有強烈瀉下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