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10)
卷第十 (10)
1. 甘遂
味苦、甘,寒、大寒,有毒。主大腹疝瘕腹滿,面目浮腫,留飲(音癊)宿食,破症堅積聚,利水穀道,下五水,散膀胱留熱,皮中痞,熱氣腫滿。一名甘藁,一名陵藁,一名凌澤,一名重澤,一名主田。生中山川穀。二月採根,陰乾(瓜蒂為之使,惡遠志,反甘草。)
陶隱居云:中山在代郡。先第一本出泰山,江東比來用京口者,大不相似。赤皮者勝,白皮者都下亦有,名草甘遂,殊惡,蓋謂贗(音雁)偽之草,非言草石之草也。唐本注云:所謂草甘遂者,乃蚤休也,療體全別。真甘遂苗似澤漆草,甘遂苗一莖,莖六、七葉,如蓖麻、鬼臼葉。
生食一升亦不能利,大療癰疽蛇毒。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,作連珠,實重者良。亦無皮白者,皮白乃是蚤休,俗名重臺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京甘遂,味苦,能瀉十二種水疾,能治心腹堅滿,下水,去痰水,主皮肌浮腫。日華子云:京西者上,汴、滄、吳者次,形似和皮甘草,節節切之。
圖經曰:甘遂生中山川穀,今陝西、江東亦有之,或云京西出者最佳,汴、滄、吳者為次。苗似澤漆,莖短小而葉有汁,根皮赤肉白,作連珠。又似和皮甘草。二月採根,節切之,陰乾。以實重者為勝。又有一種草甘遂,苗一莖,莖端六、七葉,如蓖麻、鬼臼葉。用之殊惡,生食一升,亦不能下。
唐注云:草甘遂即蚤休也。蚤休自有條。古方亦單用下水。《小品》:療妊娠小腹滿,大小便不利,氣急,已服豬苓散不瘥者。以甘遂散下之方:泰山赤皮甘遂二兩,搗篩,以白蜜二兩,和丸如大豆粒,多覺心下煩,得微下者,日一服之。下後還將豬苓散,不得下,日再服,漸加可至半錢匕,以微下為度,中間將散也。
豬苓散見豬苓條中。
雷公云:凡採得後去莖,於槐砧上細銼,用生甘草湯、小薺苨自然汁,二味攪浸三日。其水如墨汁,更漉出,用東流水淘六、七次,令水清為度。漉出,於土器中熬令脆用之。肘後方:治卒腫滿,身面皆洪大。甘遂一分粉之,豬腎一枚分為七臠,入甘遂於中,以火炙之令熟,旦食至四、五,當覺腹脅鳴,小便利。楊氏產乳治腹滿,大小便不利,氣急。
甘遂二分為散,分五服,熟水下,如覺心下煩,得微利,日一服。
衍義曰:甘遂,今唯用連珠者,然《經》中不言。此藥專於行水,攻決為用,入藥須斟酌。
白話文:
甘遂味苦甘,性寒,有毒。主治腹脹、疝氣、腹痛、面目浮腫、積食、症瘕積聚、利尿通便、消除水腫,以及膀胱濕熱、皮膚腫脹、熱氣導致的腹脹。甘遂別名甘藁、陵藁、凌澤、重澤、主田,生長在山川谷地。二月採收根部,陰乾(瓜蒂可做輔助藥材,忌與遠志同用,反甘草)。
陶弘景說:中山在代郡。最早的甘遂產自泰山,江東地區近年來使用的京口甘遂,與泰山甘遂差別很大。赤皮的甘遂品質較好,白皮的甘遂也在下游地區出產,被稱為草甘遂,藥效很差,指的是偽造的甘遂,而非指草本植物。唐代註釋說:所謂的草甘遂,實際上是蚤休,療效完全不同。真正的甘遂,其苗像澤漆,只有一根莖,莖上有六七片葉子,像蓖麻或鬼臼的葉子。
生吃一升甘遂也不能通便,但它可以治療癰疽和蛇毒。真正的甘遂,根皮赤色,肉白色,呈連珠狀,且重量較重者為佳。沒有白皮的甘遂,白皮的都是蚤休,俗稱重臺。臣禹錫等人謹按《藥性論》記載:京口甘遂味苦,能治療十二種水腫病症,能治療心腹脹滿,利尿,去除痰水,主治皮膚浮腫。日華子說:京西產的甘遂最好,汴州、滄州、吳郡產的次之,形狀像帶皮甘草,要切成一段一段的。
圖經記載:甘遂生長在山川谷地,現在陝西、江東也有出產,據說京西產的最好,汴州、滄州、吳郡產的次之。甘遂的苗像澤漆,莖短小,葉子有汁液,根皮赤色,肉白色,呈連珠狀,也像帶皮甘草。二月採收根部,切成段,陰乾。以重量較重者為佳。還有一種草甘遂,只有一根莖,莖端有六七片葉子,像蓖麻或鬼臼的葉子。這種草甘遂藥效很差,生吃一升也無法通便。
唐代註釋說:草甘遂就是蚤休。蚤休另有記載。古方也單獨使用甘遂利尿。《小品方》記載:治療孕婦小腹脹滿,大小便不利,氣促,服用豬苓散無效者,可用甘遂散下之:泰山赤皮甘遂二兩,搗碎過篩,加白蜜二兩,製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,如果感覺心下煩悶,略微通便,每日服用一丸。通便後再服用豬苓散,如果仍不通便,每日服用兩丸,逐漸增加劑量至半錢匕,以微微通便為度,服藥期間也要服用豬苓散。
豬苓散的用法見豬苓條。
雷敩說:採收甘遂後去掉莖,在槐木砧板上細細銼碎,用生甘草湯和小薺苨汁浸泡三天。泡出的水像墨汁,過濾後,用東流水淘洗六七次,直到水清澈為止。過濾後,放在土器中熬至脆硬後使用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突然腫脹,身體面部都腫大的病症。甘遂一分研成粉末,豬腎一枚切成七塊,將甘遂粉末放入豬腎中,用火烤熟,早晨服用四五塊,就會感覺腹部脅肋作響,小便通暢。楊氏治療產婦腹脹、大小便不利、氣促的方子:甘遂二分研成粉末,分五次服用,用煮熟的水送服,如果感覺心下煩悶,略微通便,每日服用一次。
衍義說:現在只使用連珠狀的甘遂,但《經方》中並未提及此說。甘遂專門用於利尿,攻邪為主,用藥必須謹慎。
2. 白蘞
味苦、甘,平、微寒,無毒。主癰腫疽瘡,散結氣,止痛,除熱,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,下赤白,殺火毒。一名菟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崑崙。生衡山山谷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(代赭為之使,反烏頭。)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之。作藤生,根如白芷,破片以竹穿之,日乾。生取根搗,敷癰腫亦效。唐本注云:此根似天門冬,一株下有十許根,皮赤黑,肉白,如芍藥,殊不似白芷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蔓生,枝端有五葉。今所在有之。藥性論云:白蘞使,殺火毒,味苦,平,有毒,惡烏頭。
能主氣壅腫。用赤小豆、𦬣草為末,雞子白調塗一切腫毒,治面上疱瘡。子治溫瘧,主寒熱,結壅熱腫。日華子云:止驚邪,發背,瘰癧,腸風痔瘻,刀箭瘡,撲損,溫熱瘧疾,血痢,湯火瘡,生肌止痛。
圖經曰:白蘞,生衡山山谷,今江淮州郡及荊、襄、懷、孟、商、齊諸州皆有之。二月生苗,多在林中作蔓,赤莖,葉如小桑。五月開花,七月結實。根如雞鴨卵,三、五枚同窠,皮赤黑,肉白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破片曝乾。今醫治風,金瘡及面藥方多用之。濠州有一種赤蘞,功用與白蘞同,花實亦相類,但表裡俱赤耳。
聖惠方:治疔瘡,以水調白蘞末敷瘡上。外臺秘要備急治湯火灼爛,用白蘞末敷之。肘後方:治發背,白蘞末敷並良。
衍義曰:白蘞、白芨,古今服餌方,少有用者,多見於斂瘡方中。二物多相須而行。
白話文:
白蘞味甘苦,性平微寒,無毒。主治癰腫、疽瘡,能散結氣、止痛、除熱。此外,還能治療目赤、小兒驚癇、溫瘧、婦女陰部腫痛及赤白帶下,並能殺滅火毒。白蘞又名菟核、白草、白根、崑崙,生長在衡山山谷。二月和八月採收其根,曬乾即可入藥,與代赭石同用,但忌與烏頭同用。
古籍記載,白蘞在各地皆有分佈,植株為藤蔓狀,根部形似白芷,採收後需將其切片以竹籤穿起曬乾。鮮根搗碎後敷於癰腫處也有效。另有記載指出,白蘞根似天門冬,一株有多達十幾根,外皮赤黑,內肉白色,與白芷外形迥異。其莖蔓生長,枝端長有五片葉子。藥性論中記載,白蘞能殺火毒,味苦性平,但有毒,忌與烏頭同用,能治療氣滯腫脹。以赤小豆、萹蓄研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於腫毒處,可治療面部瘡瘍。其果實可治療溫瘧,主治寒熱、氣滯、腫脹。另有記載指出,白蘞能治療驚邪、發背、瘰癧、腸風痔漏、刀傷、跌打損傷、溫熱瘧疾、血痢、燙傷,並能生肌止痛。
據記載,白蘞生長在衡山山谷,如今江淮、荊襄、懷孟、商齊等地均有分佈。二月發芽,多生長在林中,為蔓生植物,莖赤色,葉片像小桑葉。五月開花,七月結果。根部如雞鴨蛋般大小,三到五枚根簇生在一起,外皮赤黑,內肉白色。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切片曬乾。現今許多治療風寒、金瘡及面部疾病的藥方中都使用白蘞。此外,還有一種赤蘞,功效與白蘞相似,花果也類似,只是顏色全為紅色。
許多古代醫方中記載,白蘞可治療疔瘡(將其研末用水調和後敷於患處)、湯火灼傷(用其研末敷於患處)及發背(用其研末敷於患處)。古籍中亦指出,白蘞與白芨在內服方劑中較少使用,多見於治療瘡瘍的方劑中,兩者常被同時使用。
3. 青葙子
味苦,微寒,無毒。主邪氣,皮膚中熱,風瘙身癢,殺三蟲,惡瘡疥蝨,痔蝕,下部䘌瘡。子名草決明,療唇口青。一名草蒿,一名萋蒿。生平谷道旁。三月採莖葉,陰乾。
五月、六月採子。
陶隱居云:處處有。似麥柵花,其子甚細。後又有草蒿,別本亦作草藁。今即主療殊相類,形名又相似極多,足為疑,而實兩種也。唐本注云:此草,苗高尺許,葉細軟,花紫白色,實作角,子黑而扁光,似莧實而大,生下濕地,四月、五月採。荊、襄人名為崑崙草。搗汁單服,大療溫癘甘䘌。
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葉細軟長,亦為蔓。今所在下濕地有。藥性論云:青葙子,一名草藁,味苦,平,無毒。能治肝臟熱毒沖眼,赤障青盲翳腫,主惡瘡疥瘙,治下部蟲䘌瘡。蕭炳云:今主理眼,有青葙子丸。又有一種花黃,名陶珠術,苗相似。日華子云:治五臟邪氣,益腦髓,明耳目,鎮肝,堅筋骨,去風寒濕痹,苗止金瘡血。
圖經曰:青葙子,生平谷道旁,今江淮州郡近道亦有之。二月內生青苗,長三、四尺。葉闊似柳細軟,莖似蒿,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內生花,上紅下白。子黑光而扁,有似莨菪。根似蒿根而白,直下獨莖生根。六月、八月採子。又有一種花黃,名陶珠術,苗亦相似,恐不堪用之。
雷公云:凡用,勿使思蓂子並鼠紬子。其二件真似青葙子,只是味不同。其思蓂子味粗,煎之有涎。凡用先燒鐵臼杵,單搗用之。廣利方治鼻衄出血不止。以青葙子汁三合,灌鼻中。三國志云:《魏略》:初平中有青牛先生,常服青葙子,年如五、六十者,人或識之,謂其已百歲有餘爾。
衍義曰:青葙子,《經》中並不言治眼,《藥性論》始言之。能治肝臟熱毒沖眼、赤障、青盲。蕭炳亦云:理眼。日華子云:益腦髓、明耳目,鎮肝。今人多用治眼,殊不與《經》意相當。
白話文:
青葙子
青葙子味苦、微寒,無毒。能治療邪氣入侵、皮膚發熱、風瘙癢、殺蟲、惡瘡疥癬、痔瘡、下體濕疹等症。其種子名為草決明,可治療口唇青紫。青葙子也稱草蒿、萋蒿,生長在田埂路旁。三月採收莖葉陰乾,五月、六月採收種子。
據陶弘景記載,青葙子各地都有,花像麥穗,種子很細小。另有一種草蒿,古籍中也作草藁,兩種藥材療效相似,外形也極其相似,容易混淆,但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唐代注釋記載,此草高約一尺,葉細軟,花紫白色,果實像角,種子黑色扁平有光澤,類似莧菜籽但更大,生長在潮濕低窪地帶,四月、五月採收。荊州、襄陽地區的人稱它為崑崙草。將其搗汁服用,能有效治療溫病和濕疹。
據《蜀本圖經》記載,青葙子的葉細長柔軟,也呈蔓生狀,多生長在潮濕低窪地帶。據《藥性論》記載,青葙子,又名草藁,味苦,性平,無毒,能治療肝臟熱毒引起的目赤腫痛、青盲、翳障等眼疾,並能治療惡瘡疥癬和下體蟲瘡。蕭炳記載,青葙子常用於治療眼疾,例如青葙子丸。還有一種花黃色的植物,名為陶珠術,外形與青葙子相似。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青葙子能治療五臟邪氣,益腦髓,明目益耳,鎮肝,強筋骨,祛風寒濕痺,其莖葉還能止血。
據《圖經本草》記載,青葙子生長在田埂路旁,如今江淮地區的道路附近也常見。二月生出青苗,長三、四尺。葉片寬闊,像柳葉一樣細軟,莖像蒿,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開花,花上部紅色,下部白色。種子黑色有光澤,扁平,類似莨菪子。根像蒿根,白色,單莖直立生根。六月、八月採收種子。還有一種花黃色的植物,名為陶珠術,外形相似,但可能不能入藥。
雷敩記載,使用青葙子時,要區別於思蓂子和鼠麴子,這兩種植物與青葙子極其相似,但味道不同。思蓂子味粗,煎煮後有黏液。使用青葙子前,應先燒熱鐵臼和杵,單獨搗碎使用。據《廣利方》記載,治療鼻出血不止,可用青葙子汁三合灌入鼻中。據《三國志·魏略》記載,初平年間有一位青牛先生,常服用青葙子,雖然看起來只有五六十歲,但實際上已百歲以上。
衍義:青葙子在經典醫籍中並沒有記載其治療眼疾的功效,《藥性論》首次提及其治療肝臟熱毒引起的目赤、青盲等眼疾。蕭炳也記載其能治療眼疾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其能益腦髓、明目、鎮肝。如今很多人用它來治療眼疾,與經典醫籍記載並不完全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