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8)
卷第十 (8)
1. 鉤吻
味辛,溫,有大毒。主金瘡,乳痓,中惡風,咳逆上氣,水腫,殺鬼疰蠱毒,破症積,除腳膝痹痛,四肢拘攣,惡瘡疥蟲,殺鳥獸。一名野葛。折之青煙出者名固活。甚熱,不入湯。生傅(音附)高山谷及會稽東野。(半夏為之使,惡黃芩。)
陶隱居云:五符中亦云鉤吻是野葛。言其入口則鉤人喉吻。或言:吻作挽字,牽挽人腸而絕之。核(胡革切)事而言,乃是兩物。野葛是根,狀如牡丹,所生處亦有毒,飛鳥不得集之,今人用合膏服之無嫌。鉤吻別是一草。葉似黃精而莖紫,當心抽花,黃色,初生既極類黃精,故以為殺生之對也。
或云鉤吻是毛莨,此本及後說參錯不同,未詳云何?又有一物名陰命,赤色,著木懸其子,生山海中,最有大毒,入口能立殺人。唐本注云:野葛生桂州以南,村墟閭巷間皆有。彼人通名鉤吻,亦謂苗名鉤吻,根名野葛,蔓生。人或誤食其葉者皆致死,而羊食其苗大肥,物有相伏如此。
若巴豆,鼠食則肥也。陶云:飛鳥不得集之,妄矣。其野葛,以時新採者,皮白骨黃。宿根似地骨,嫩根如漢防己,皮節斷者良。正與白花藤根相類,不深別者,頗亦惑之。其新取者,折之無塵氣。經年以後則有塵起,根骨似枸杞,有細孔者。人折之則塵氣從孔中出,今折枸杞根亦然。
經言折之青煙起者名固活為良,此亦不達之言也。凡黃精直生如龍膽,澤漆兩葉或四、五葉相對,鉤吻蔓生,葉如柿葉。《博物志》云:鉤吻葉似鳧葵,並非黃精之類。毛莨是有毛,石龍芮何干鉤吻?臣禹錫等謹按蜀本秦鉤吻,主喉痹,咽中塞,聲變,咳逆氣,溫中。一名除辛。
生寒石山。二月、八月採。謹按鉤吻,一名野葛者。亦如徐長卿、赤箭、鬼箭等,並一名鬼督郵。鬼督郵自是一物。今鉤吻一名野葛,則野葛自有一種,明矣。且藥有名同而體異者極多,非獨此也。據陶注云:鉤吻葉似黃精而莖紫,當心抽花,黃色者是。蘇云:野葛出桂州,葉似柿葉,人食之即死者。
當別是一物爾。又云:苗名鉤吻,根名野葛,亦非通論。按今市人皆以葉似黃精者為鉤吻。按《雷公炮炙方》云:黃精勿令誤用鉤吻。鉤吻葉似黃精,而頭尖處有兩毛若鉤是也。吳氏云:秦鉤吻,一名毒根。神農:辛。雷公:有毒,殺人。生南越山或益州。葉如葛,赤莖,大如箭,根黃,正月採。
葛洪方云:鉤吻與食芹相似,而生處無他草。其莖有毛,誤食之殺人。嶺表錄異云:野葛,毒草也。俗呼為胡蔓草,誤食之,則用羊血解之。
陳藏器云:人食其葉,飲冷水即死。冷水發其毒也。彼人以野葛飼人,勿與冷水。至肥大,以冷水飲之,至死懸屍於樹,汁滴地生菌子,收之名菌藥,烈於野葛。胡蔓葉細長光潤。雷公云:凡使,勿用地精,苗莖與鉤吻同。其鉤吻治人身上惡毒瘡,效。其地精熬人,採得後,細銼搗了,研絞取自然汁入膏中用,勿誤餌之。
黃帝問天老曰:天地所生,豈有食之死者乎?天老曰:太陰之精,名曰鉤吻,不可食之,入口則死。博物志云:鉤吻,毒。桂心、蔥葉涕解之。
白話文:
鉤吻味辛性溫,劇毒。主治金瘡、乳癰、中惡、咳嗽氣逆、水腫,以及殺滅鬼魅蠱毒、破除症瘕積聚,消除腳膝痹痛、四肢拘攣,治療惡瘡疥癬,還能殺死鳥獸。它也叫野葛,其中折斷後冒青煙的稱為固活。鉤吻性極熱,不能用湯劑服用。它生長在高山深谷和會稽東部野外。(配伍半夏,忌黃芩。)
陶弘景說:《五符經》也記載鉤吻就是野葛。說它入口會鉤住人的喉嚨。也有人說,“吻”字應作“挽”字,意思是它會牽拉人的腸子致死。仔細考察,這兩種植物實際上是不同的。野葛是根,形狀像牡丹,生長的地方也有毒,鳥類都不能在其上棲息,現在人們把它入藥配伍使用,沒有問題。鉤吻是另一種植物,葉子像黃精,但莖是紫色的,花從莖中心抽出,顏色是黃色,剛長出來的時候很像黃精,所以才被誤認為是殺蟲的藥物。
有人說鉤吻就是毛茛,但古籍記載和後世說法互相矛盾,難以確定。還有一種植物叫陰命,是紅色的,果實懸掛在樹上,生長在深山海邊,劇毒,入口即死。唐代本草注說:野葛生長在桂州以南,村莊田野間都有。當地人普遍稱它為鉤吻,也稱它的莖為鉤吻,根為野葛,是蔓生的植物。人誤食葉子就會致死,而羊吃了它的莖卻長得很肥,物性相剋就是這樣。
就像巴豆,老鼠吃了也會長得很肥。陶弘景說鳥類不能在其上棲息,這是錯誤的。野葛,要用新鮮採摘的,皮白芯黃。宿根像地骨皮,嫩根像漢防己,節斷的最好。它跟白花藤根很像,不仔細辨別很容易混淆。新鮮採摘的,折斷沒有塵土飛揚。放置一年後,折斷會有塵土飛揚,根莖像枸杞,有細孔。人折斷它,塵土就會從孔中冒出來,枸杞根也是這樣。
古籍說折斷後冒青煙的叫固活,是上品,這也是不正確的說法。一般來說,黃精直立生長,像龍膽草,澤漆的葉子是兩片或四五片相對而生,鉤吻是蔓生植物,葉子像柿葉。《博物志》說鉤吻葉子像鳧葵,並不是黃精之類。毛茛是有毛的,石龍芮和鉤吻沒有關係。臣禹錫等謹慎考證蜀地所產的鉤吻,主治喉痹、咽喉阻塞、聲音嘶啞、咳嗽氣逆、溫中。又名除辛。
生長在寒冷的山石上。二月、八月採摘。謹慎考證鉤吻,又名野葛,像徐長卿、赤箭、鬼箭一樣,都有一個名字叫鬼督郵。鬼督郵是一種獨立的植物。現在鉤吻又名野葛,那麼野葛自成一種,很明顯。而且藥物名稱相同而本質不同的有很多,不只是這個。根據陶弘景的注釋,葉子像黃精,莖是紫色的,花從中心抽出,顏色是黃色的,就是鉤吻。蘇頌說:野葛產於桂州,葉子像柿葉,人吃了就會死。
這應該是另一種植物。又說:莖叫鉤吻,根叫野葛,這也不是普遍的說法。現在人們都把葉子像黃精的植物當作鉤吻。根據《雷公炮炙論》說:黃精不要誤用鉤吻。鉤吻的葉子像黃精,但在葉尖有兩根像鉤子的細毛。吳普說:秦鉤吻,又名毒根。神農本草經說:味辛。雷公炮炙論說:有毒,能殺人。生長在南越山或益州。葉子像葛,莖是紅色的,粗如箭,根是黃色的,正月採摘。
葛洪方說:鉤吻和芹菜很像,但它生長的地方沒有其他植物。它的莖上有毛,誤食會致死。嶺表錄異說:野葛是毒草,俗稱胡蔓草,誤食後,用羊血解毒。
陳藏器說:人吃了它的葉子,喝冷水就會死,冷水會加重它的毒性。當地人用野葛餵養牲畜,不給它喝冷水,牲畜就能長得很肥大。如果給它喝冷水,就會死,屍體掛在樹上,汁液滴在地上會長出菌類,收取後稱為菌藥,毒性比野葛還厲害。胡蔓的葉子細長光滑。雷公說:使用時,不要用地精,它的莖葉和鉤吻很像。鉤吻能治療人體身上的惡毒瘡瘍,效果很好。地精要熬製後使用,採摘後細切搗碎,研磨絞汁,加入膏藥中使用,不要誤服。
黃帝問天老說:天地所生之物,難道有吃了就會死的嗎?天老說:太陰之精,名叫鉤吻,不能食用,入口即死。《博物志》說:鉤吻有毒,用桂心、蔥葉的汁液可以解毒。
2. 射(音夜)干
味苦,平、微溫,有毒。主咳逆上氣,喉痹咽痛,不得消息,散結氣,腹中邪逆,食飲大熱,療老血在心脾間,咳唾,言語氣臭,散胸中熱氣。久服令人虛。一名烏扇,一名烏蒲,一名烏翣,一名烏吹,一名草姜。生南陽川穀田野。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
陶隱居云:此即是烏翣根,庭臺多種之。黃色,亦療毒腫,方多作夜干字。今射亦作夜音,人言其葉是鳶尾,而復又有鳶頭,此蓋相似爾,恐非烏翣者即其葉名矣。又別有射干,相似而花白莖長,似射人之執竿者。故阮公詩云:射干臨層城。此不入藥用。根亦無塊,唯有其質。
唐本注云:射干,此說者,是其鳶尾葉都似射干,而花紫碧色,不抽高莖,根似高良薑而肉白,根即鳶頭。陶說由跋都論此爾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射干,微寒。《圖經》云:骯二、三尺。花黃實黑,根多須,皮黃黑,肉黃赤。今所在皆有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去皮日乾用之。
陳藏器云:射干、鳶尾,按此二物相似,人多不分。射干,總有三物。佛經云:夜干貂尾,此是惡獸,似青黃狗,食人。郭云能緣木。又阮公詩云:夜干臨層城。此即是樹。今之射干殊高大者,本草射干,即人間所種為花卉,亦名鳳翼。葉如鳥翅,秋生紅花,赤點。鳶尾亦人間多種,苗低下於射干,如鳶尾,春夏生紫碧花者是也。
又注云:據此猶錯,夜乾花黃,根亦黃色。藥性論云:射干,使,有小毒。能治喉痹,水漿不入,能通女人月閉,治疰氣,消瘀血。日華子云:消痰,破癥結,胸膈滿,腹脹,氣喘,痃癖,開胃下食,消腫毒,鎮肝明目。根潤,亦有形似高良薑大小,赤黃色淡硬,五、六、七、八月採。
圖經曰:射(音夜)干,生南陽山谷田野,今在處有之,人家庭砌間亦多種植。春生苗,高二、三尺。葉似蠻姜,而狹長橫張,疏如翅羽狀,故一名烏翣,謂其葉耳。葉中抽莖,似萱草而強硬。六月開花,黃紅色,瓣上有細紋。秋結實作房,中子黑色。根多須,皮黃黑,肉黃赤。
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陶隱居云:療毒腫方多作夜干。今射亦作夜音。又云:別有射干,相似而花白莖長,似射人之執竿者。故阮公詩云:射干臨層城是也。此不入藥用。蘇恭:射干,此說是鳶尾,葉都似射干,而花紫碧色,不抽高莖,根似高良薑面肉白,根即鳶頭也。又按荀子云: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。
莖長四寸,生於高山之上,而臨百仞之淵,其莖非能長也,所立者然也。楊倞注云:當是草,而云木,誤也。今觀射干之形,其莖梗疏長,正如長竿狀,得名由此耳。而陶以夜音為疑,且古字音呼固多相通,若漢官僕射主,射而亦音夜,非有別義也。又射干多生山崖之間,其莖雖細小,亦類木梗。
故荀子名木,而蘇謂陶說為鳶尾。鳶尾花亦不白,其白者自是射干之類,非鳶尾也。鳶尾布地而生,葉扁闊於射干。蘇云:花紫碧色,根如高良薑者是也。《本經》云:生九嶷山谷,今在處有,大類蠻姜也。五月採。一云:九月、十月採根,日乾。
雷公云:凡使,先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,然後用堇竹葉煮,從午至亥,漉出日乾用之。外臺秘要:治喉痹。射干一片,含咽汁瘥。肘後方:治小兒疝發時,腫痛如刺。用生射干汁取下,亦可丸服之。
衍義曰:射干,此乃荀子所說:西方之木,名曰射干者也。《注》復引《本草》曰:不合以射干為木。殊不知五行只以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而言之。故儒者以草、木皆木也,金、鉛皆金也,糞、土皆土也,灰、火皆火也,水、池皆水也。由是言之,即非佛經所說火宅喻之獸,及阮公所云:臨層城者之木。
況《本經》亦曰:一名草姜,故知是草無疑。今治肺氣、喉痹為佳。日華子曰:大小似高良薑,赤黃色。此得之。
白話文:
射干味苦,性平微溫,有毒。主治咳嗽逆氣、喉嚨阻塞疼痛、聲音嘶啞等症,能散結氣、治療腹部邪氣、飲食過熱等引起的症狀,以及治療停留在心脾之間的陳舊瘀血、咳嗽帶痰、說話帶臭氣、胸中熱氣等。長期服用會導致身體虛弱。它還有其他名稱,例如烏扇、烏蒲、烏翣、烏吹、草姜。生長在南陽的山谷田野間,農曆三月三日採收根部,陰乾備用。
古籍記載中對射干的描述有所差異。有些記載認為射干的葉子像鳶尾,但又區分出真正的鳶尾。還提到一種莖長花白,像射箭者拿的竿子一樣的植物,但不作藥用。不同文獻記載的射干顏色、形狀、採收時間等也不盡相同,有的說根部顏色是黃色,有的說是黃赤色,採收時間也從三月三日到二月、八月不等。
一些古籍記載將射干和鳶尾混淆,認為射干有幾種不同的植物。有些古籍將射干描述為一種高大的植物,葉子像鳥翅,秋天開花,花朵帶有紅色斑點。也有一些記載提及射干的藥用功效,例如治療喉嚨阻塞、女性月經閉塞、瘀血等。
總體來說,古籍中對射干的描述存在多種說法,其形態特徵和藥用功效也存在一定的差異。但大多數記載都認為射干的根部可以入藥,具有治療咳嗽、喉嚨痛、瘀血等功效。 不同文獻對其形態特徵、顏色、採收時間和藥性描述的出入,可能是由於不同地區的射干品種略有差異,或古人對植物分類認知的局限性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