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 (4)

1. 虎掌

味苦,溫、微寒,有大毒。主心痛,寒熱結氣,積聚伏梁,傷筋痿拘緩,利水道,除陰下濕,風眩。生漢中山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(蜀漆為之使,惡莽草。)

陶隱居云:近道亦有。形似半夏,但皆大。四邊有子如虎掌。今用多破之或三、四片爾。方藥亦不正用也。唐本注云:此藥是由跋宿者。其苗一莖,莖頭一葉,枝丫(音鴉)脥(古協切)莖。根大者如拳,小者如雞卵,都似扁柿,四畔有圓牙,看如虎掌,故有此名。其由跋是新根,猶大於半夏二、三倍,但四畔無子牙爾。

陶云虎掌似半夏,即由跋,以由跋為半夏,釋由跋苗,全說鳶尾南人至今猶用由跋為半夏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其莖端有八、九葉,花生莖間。根周圍有芽,然若獸掌也。吳氏云:虎掌,神農、雷公:苦,無毒。歧伯、桐君:辛,有毒。立秋,九月採。藥性論云:虎掌,使,味甘。

不入湯服,治風眩目轉,主疝瘕腸痛,主傷寒時疾,強陰。

圖經曰:虎掌,生漢中山谷及冤句,今河北州郡亦有之。初生根如豆大,漸長大似半夏而扁,累年者,其根圓及寸,大者如雞卵。周迴生圓芽二、三枚,或五、六枚。三月、四月生苗,高尺余。獨莖上有葉如爪,五、六出分布,尖而圓。一窠生七、八莖,時出一莖作穗,直上如鼠尾。

中生一葉如匙,裹莖作房,旁開一口,上下尖。中有花,微青褐色。結實如麻子大,熟即白色,自落布地,一子生一窠。九月苗殘取根,以湯入器中,漬五、七日,湯冷乃易。日換三、四遍,洗去涎,曝乾用之。或再火炮。今冀州人菜園中種之,亦呼為天南星。江州有一種草,葉大如掌,面青背紫,四畔有芽如虎掌,生三、五葉為一本,冬青。

治心痛寒熱積氣,不結花實,與此名同,故附見之。

白話文:

虎掌味苦,性溫微寒,有劇毒。主治心痛、寒熱交結、腹部脹滿積聚、筋傷萎縮拘攣、利尿、治療下體潮濕、頭暈目眩。生長在漢中山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收,陰乾。(配伍蜀漆,忌與莽草同用。)

古籍記載:現在也有虎掌,外形類似半夏,但個頭都比較大。四邊有像虎掌一樣的芽。現在使用時多將其切成三、四片。藥方中也不直接使用。唐代注釋說:這種藥是由跋宿根。它只有一根莖,莖頂生一片葉子,枝丫叢生於莖上。根大的像拳頭,小的像雞蛋,都像扁平的柿子,四邊有圓形的芽,看起來像虎掌,因此得名。由跋是新生的根,比半夏大兩三倍,但是四邊沒有芽。

陶弘景說虎掌像半夏,就是由跋,把由跋當作半夏,解釋由跋的植株,完整地說明了鳶尾,南方人至今還把由跋當作半夏。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圖經》記載:它的莖頂端有八九片葉子,花長在莖間。根周圍有芽,形狀像獸掌。吳氏說:神農、雷公認為虎掌味苦無毒;歧伯、桐君認為虎掌味辛有毒。立秋,九月採收。 《藥性論》記載:虎掌味甘。

虎掌不入湯劑服用,用於治療頭暈目眩、疝氣、腸痛、傷寒、以及壯陽。

圖經記載:虎掌生長在漢中山谷及冤句,現在河北州郡也有。剛長出的根像豆子那麼大,逐漸長大後像扁平的半夏,多年生的根,可以長到一寸圓,大的像雞蛋。周圍長出二三枚,或五六枚圓形的芽。三月四月長出植株,高約一尺。單獨的莖上有像爪一樣的葉子,五到六片分佈開來,葉尖圓形。一個根莖叢生七、八根莖,有時會長出一根像老鼠尾巴一樣的穗狀莖。

莖中間長出一片像匙一樣的葉子,包圍著莖像一個花房,旁邊開一個口,上下尖。中間有花,顏色微微青褐色。結出的果實像麻子那麼大,成熟後變成白色,自行脫落。一粒種子長成一個根莖叢。九月植株枯萎後採收根部,用湯浸泡在器皿中,浸泡五到七天,湯冷卻後再換。每天換三到四次,洗去黏液,曬乾備用。也可以再用火炮製。現在冀州人菜園裡種植它,也叫它天南星。江州有一種草,葉子像手掌一樣大,正面青色,背面紫色,四邊有像虎掌一樣的芽,三到五片葉子為一株,冬天是青色的。

治療心痛、寒熱、腹部脹滿積氣,不結花實,與虎掌名稱相同,故附錄在此。

2. 由跋

主毒腫結熱。

陶隱居云:本出始興,今都下亦種之。狀如烏翣而布地,花紫色,根似附子。苦酒摩塗腫,亦效。不入余藥。唐本注云:由跋根,尋陶所注,乃是鳶尾根,即鳶頭也。由跋,今南人以為半夏,頓爾乖越,非唯不識半夏,亦不知由跋與鳶尾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半夏高一、二尺,生澤中熟地,根如小指,正圓,所謂羊眼半夏也。

由跋苗高一、二尺似苣蒻,根如雞卵,生林下,所謂由跋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春抽一莖,莖端直八、九葉,根圓扁而肉白。

圖經文具半夏條下。

右由跋一種,古本所有,政和監本脫漏不載,今照依嘉祐監本補之於此。

白話文:

由跋主治毒腫、腫塊和發熱。

陶弘景說:由跋原產於始興,現在京城也有人種植。它長得像烏鴉的羽毛一樣鋪在地上,花是紫色的,根像附子。用它研磨成膏狀,再用酒調和塗抹腫脹的地方,也有效。它不用和其他藥材一起使用。唐代的本草注釋說:由跋的根,根據陶弘景的記載,就是鳶尾的根,也就是鳶頭。但現在南方人卻把由跋當作半夏,這完全錯誤,不僅不認識半夏,也不認識由跋和鳶尾。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書記載:半夏高一到二尺,生長在濕地和熟地上,根像小指那麼粗,圓而直,這就是所謂的羊眼半夏。

由跋的莖高一到二尺,像芋頭,根像雞蛋,生長在樹林下,這就是由跋。我們謹慎查閱《蜀本圖經》記載:春天抽出單莖,莖頂端有八九片葉子,根圓而扁平,肉白色。

《蜀本圖經》的記述在半夏條目之下。

以上是關於由跋的記載,古代本草書都有記載,但政和年間的版本卻遺漏了,現在根據嘉祐年間的版本補上。

3. 鳶尾

味苦,平,有毒,主蠱毒邪氣,鬼疰諸毒,破癥瘕積聚,大水,下三蟲,療頭眩,殺鬼魅。一名烏園。生九疑山谷。五月採。

陶隱居云:方家云是射干苗,無鳶尾之名。主療亦異,當別一種物。方亦有用鳶頭者,即應是其根。療體相似,而本草不顯之。唐本注云:此草葉似射干而闊短,不抽長莖,花紫碧色。根似高良薑,皮黃肉白,有小毒。嚼之戟人咽喉,與射干全別。人家亦種,所在有之。射干花紅,抽莖長,根黃有臼。

今陶云由跋,正說鳶尾根、莖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此草葉名鳶尾,根名鳶頭,亦謂之鳶根。又《圖經》云:葉似射干,布地生。黑根似高良薑而節大,數個相連。今所在皆有。九月、十月採根,日乾。

圖經文具射干條下。

陳藏器云:鳶尾,主飛屍,遊蠱著喉中,氣欲絕者。以根削去皮,納喉中,摩病處,令血出為佳。

右鳶尾一種,古本所有,政和監本脫漏不載,今照依嘉祐監本補之於此。

白話文:

鳶尾味苦、性平,有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蠱毒、邪氣、鬼魅等引起的疾病,以及破除癥瘕積聚(腹部腫塊)、水腫、驅除腸道寄生蟲,治療頭暈目眩,殺滅鬼魅。它也叫烏園,生長在九疑山谷,五月採收。

陶弘景認為,坊間所說的鳶尾,其實是射干的幼苗,並非真正的鳶尾,其藥效也不相同,應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有些方劑用到「鳶頭」,應該是指鳶尾的根。它們的療效相似,但本草書中沒有明確說明。唐代的注釋說:鳶尾的葉子像射干但更寬更短,不長長長的莖,花是紫碧色的。根像高良薑,外皮黃色,內部白色,略帶毒性,咀嚼時會刺激咽喉,與射干完全不同。民間也有種植,各地都有。而射干的花是紅色的,會抽長長的莖,根是黃色的,有節。

陶弘景的說法,正確地描述了鳶尾的根和莖。臣禹錫等人考證蜀地本草記載:這種植物的葉子叫鳶尾,根叫鳶頭,也叫鳶根。《圖經》也記載:葉子像射干,貼地生長。黑色的根像高良薑,但節較大,幾個連在一起。現在各地都有。九月、十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

《圖經》的記載與射干的條目放在一起。

陳藏器認為:鳶尾可以治療因屍體邪氣或遊走蠱毒侵入喉嚨,導致呼吸困難,快要窒息的病人。將根部削去外皮,放入病人的喉嚨,並摩擦患處,直到出血為止,效果最佳。

以上關於鳶尾的記載,古代本草書都有收錄,但政和年間的本草書卻遺漏了,現在根據嘉祐年間的本草書補錄於此。

4. 大黃(將軍)

味苦,寒、大寒。無毒。主下瘀血,血閉,寒熱,破癥瘕積聚,留飲宿食,盪滌腸胃,推陳致新,通利水穀,調中化食,安和五臟,平胃下氣,除痰實,腸間結熱,心腹脹滿,女子寒血閉脹,小腹痛,諸老血留結。一名黃良。生河西山谷及隴西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火干。(得芍藥、黃芩、牡蠣、細辛、茯芩療驚恚怒,心下悸氣。

得硝石、紫石英、桃仁療女子血閉。黃芩為之使,無所畏。)

陶隱居云:今採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,雖非河西、隴西,好者猶為紫地錦色,味甚苦澀,色至濃黑。西川陰乾者勝。北部日乾,亦有火乾者,皮小焦不如,而耐蛀堪久。此藥至勁利,粗者便不中服,最為俗方所重。道家時用以去痰疾,非養性所須也。將軍之號,當取其駿快矣。

唐本注云:大黃,性濕潤而易壞蛀,火干乃佳。二月、八月日不烈,恐不時燥,即不堪矣。葉、子、莖並似羊蹄,但粗長而厚。其根細者亦似宿羊蹄,大者乃如碗,長二尺。作時燒石使熱,橫寸截,著石上爆之,一日微燥,乃繩穿眼之,至干為佳。幽、並已此漸細,氣力不如蜀中者。

今出宕州、涼州、西羌、蜀地皆有。其莖味酸,堪生啖。亦以解熱,多食不利人。陶稱蜀地者不及隴西,誤矣。今按:陳藏器本草云:大黃,用之當分別其力。若取和厚深沉,能攻病者,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緊硬者。若取瀉泄駿快,推陳去熱,當取河西錦紋者。凡有蒸、有生、有熟,不得一概用之。

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葉似蓖麻。根如大芋。旁生細根如牛蒡,小者亦似羊蹄。又云《圖經》云:高六、七尺,莖脆。藥性論云:蜀大黃,使,去寒熱,忌冷水,味苦、甘。消食,煉五臟,通女子經候,利水腫,能破痰實,冷熱,結聚宿食,利大小腸,貼熱毒腫,主小兒寒熱時疾,煩熱蝕濃,破留血。

日華子云:通宣一切氣,調血脈,利關節,泄壅滯水氣,四肢冷熱不調,溫瘴熱疾,利大小便。並敷一切瘡癤癰毒。廓州馬蹄峽中者次。

圖經曰:大黃,生河西山谷及隴西,今蜀川、河東、陝西州郡皆有之,以蜀川錦文者佳。其次秦隴來者,謂之土蕃大黃。正月內生青葉,似蓖麻,大者如扇。根如芋,大者如碗,長一、二尺。旁生細根如牛蒡,小者亦如芋。四月開黃花,亦有青紅似蕎麥花者。莖青紫色,形如竹。

二月、八月採根,去黑皮,火干。江淮出者曰土大黃,二月開花結細實。又鼎州出一種羊蹄大黃,療疥瘙甚效。初生苗葉如羊蹄,累年長大,即葉似商陸而狹尖。四月內於押條上出穗,五、七莖相合,花、葉同色。結實如蕎麥而輕小,五月熟即黃色,亦呼為金蕎麥。三月採苗,五月收實,並陰乾。

九月採根,破之亦有錦文,日乾之。亦呼為土大黃。凡收大黃之法,蘇恭云:作時燒石使熱,橫寸截,著石上爆之,一日微燥,乃繩穿眼之至干。今土蕃大黃,往往作橫片,曾經火爆。蜀大黃乃作緊片如牛舌形,謂之牛舌大黃。二者用之皆等。《本經》稱:大黃推陳致新,其效最神。

故古方下積滯多用之。張仲景治傷寒,用處尤多。又有三物備急丸。司空裴秀為散,用療心腹諸疾,卒暴百病。其方用大黃、乾薑、巴豆各一兩,須精新好者,搗篩,蜜和,更搗一千杵,丸如小豆,服三丸,老小斟量之。為散不及丸也。若中惡客忤,心腹脹滿,卒痛如錐刀刺痛,氣急口噤,停屍卒死者,以暖水若酒服之。

若不下,捧頭起灌令下喉,須臾瘥。未知,更與三丸,腹當鳴轉,即吐下,便愈。若口已噤,亦須折齒灌之,藥入喉即瘥。崔知悌療小兒無辜閃癖,瘰癧,或頭干黃聳,或乍痢乍瘥,諸狀多者,皆大黃煎主之。大黃九兩,錦文新實者,若微朽即不中用,削去蒼皮乃秤,搗篩為散。

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,置銅碗中,於大鐺中浮湯上,炭火煮之,火不用猛,又以竹木篦攪藥候任丸乃停,於小瓷器中貯。兒年三歲一服七丸,如梧子,日再服,當以下青赤膿為度。若不下膿,或下膿少者,稍稍加丸。下膿若多,丸又須減。病重者或七、八劑方盡根本。大人、小兒,以意量之。

此藥唯下膿宿結,不令兒利。須禁食毒物。食乳者、乳母亦同忌法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治腰腳冷風氣。以大黃二大兩,切如棋子,和少酥炒令酥,盡入藥中,切不得令黃焦則無力,搗篩為末,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,入生薑兩片如錢,煎十餘沸去姜,取大黃末兩錢,別置碗子中,以薑湯調之,空腹頓服。如有餘薑湯,徐徐呷之令盡,當下冷膿及惡物等,病即瘥止。

古人用毒藥攻病,必隨人之虛實而處置,非一切而用也。姚僧垣初仕,梁武帝因發熱欲服大黃。僧垣曰:大黃乃是快藥,至尊年高,不可輕用。帝弗從,幾至委頓。元帝常有心腹疾,諸醫咸謂宜用平藥,可漸宣通。僧垣曰:脈洪而實,此有宿妨,非用大黃無差理。帝從而遂愈。

以此言之,今醫用一毒藥而攻眾病,其偶中病,便謂此方之神奇;其差誤,乃不言用藥之失,如此者眾矣,可不戒哉?

唐本云:葉似蓖麻,根如大芋,旁生細根如牛蒡。《圖經》云:高六、七尺,莖脆味酸,醒酒。雷公云:凡使,細切,內文如水旋斑緊重,銼蒸,從巳至未,曬乾,又灑臘水蒸,從未至亥。如此蒸七度。曬乾,卻灑薄蜜水再蒸一伏時,其大黃擘如烏膏樣。於日中曬乾用之為妙。

聖惠方:治時氣發豌豆瘡。用川大黃半兩微炒,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,去滓,分為二服。又方:熱病狂語及諸黃。用川大黃五兩銼炒微赤,搗為散,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,每服不計時候,冷水調下半匙。外臺秘要:療癖方:大黃十兩,杵篩,醋三升,和勻,白蜜兩匙煎,堪丸如梧桐子大。

一服三十丸,生薑湯吞下以利為度,小者減之。千金方:治產後惡血衝心,或胎衣不下,腹中血塊等。用錦紋大黃一兩,杵羅為末,用頭醋半升同熬成膏,丸如梧桐子大。患者用溫醋七分盞化五丸,服之,良久下。亦治馬墜內損。千金翼治婦人血癖痛。大黃三兩搗篩,以酒二升,煮十沸,頓服。

經驗後方:解風熱疏積熱風壅,消食,化氣導血,大解壅滯。大黃四兩,牽牛子四兩,半生半熟,為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茶下一十丸,如要微動,吃十五丸。冬月中最宜服,並不搜攪人。梅師方:治卒外腎偏腫疼痛。大黃末和醋塗之,干即易之。斗門方治腰痛。用大黃半兩,更入生薑半兩,同切如小豆大,於鐺內炒令黃色,投水兩碗,至五更初頓服,天明取下。腰間惡血物用盆器盛如雞肝樣,即痛止。

簡要濟眾:治吐血。川大黃一兩,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生地黃汁一合,水半盞煎三、五沸,無時服。廣利方:治骨節熱,積漸黃瘦。大黃四分,以童子小便五大合,煎取四合,去滓,空腹分為兩服,如人行四、五里再服。傷寒類要:療急黃病。大黃粗切二兩,水三升半漬一宿,平旦煎絞汁一升半,納芒硝二兩絞服。

須臾當快利。姚和眾治小兒腦熱常閉目。大黃一分粗銼,以水三合浸一宿,一歲兒每日與半合,服余者塗頂上,干即更塗。別說云謹按大黃收採時,皆以火燒石爆干。欲速貨賣,更無生者,用之不須更多炮炙,少蒸煮之類也。

衍義曰:大黃,損益,前書已具。仲景治心氣不足,吐血、衄血。瀉心湯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。或曰:心氣既不足矣,而不用補心湯,更用瀉心湯何也?答曰:若心氣獨不足,由不當須吐衄也。此乃邪熱,因不足而客之,故吐衄。以苦泄其熱,就以若補其心,蓋兩全之。有是證者用之無不效。最虛實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