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4)
卷第十 (4)
1. 虎掌
味苦,溫、微寒,有大毒。主心痛,寒熱結氣,積聚伏梁,傷筋痿拘緩,利水道,除陰下濕,風眩。生漢中山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(蜀漆為之使,惡莽草。)
陶隱居云:近道亦有。形似半夏,但皆大。四邊有子如虎掌。今用多破之或三、四片爾。方藥亦不正用也。唐本注云:此藥是由跋宿者。其苗一莖,莖頭一葉,枝丫(音鴉)脥(古協切)莖。根大者如拳,小者如雞卵,都似扁柿,四畔有圓牙,看如虎掌,故有此名。其由跋是新根,猶大於半夏二、三倍,但四畔無子牙爾。
白話文:
蜀漆味苦,性溫微寒,有劇毒。主治心痛、寒熱交加、氣血瘀滯、積聚伏梁、傷筋痿拘緩、利尿消腫、除陰部濕氣、風眩。生長於漢中山谷和冤句地區,二月八月採收,陰乾。蜀漆配伍使者是蜀漆,忌諱莽草。
陶隱居說:現在市面上也有蜀漆,形狀像半夏,但個頭都很大,四邊有像虎掌一樣的突起。現在人們使用蜀漆時,大多會把它切成三、四片,用量很少,藥方也並不完全正確。唐本注釋說:蜀漆是由跋的宿根,一株只有一莖,莖頭只有一片葉子,枝丫生長在莖上。根部大的像拳頭,小的像雞蛋,形狀像扁柿子,四邊有圓形的突起,看起來像虎掌,因此得名。由跋是新根,比半夏大兩三倍,但四邊沒有圓形的突起。
陶云虎掌似半夏,即由跋,以由跋為半夏,釋由跋苗,全說鳶尾南人至今猶用由跋為半夏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其莖端有八、九葉,花生莖間。根周圍有芽,然若獸掌也。吳氏云:虎掌,神農、雷公:苦,無毒。歧伯、桐君:辛,有毒。立秋,九月採。藥性論云:虎掌,使,味甘。
不入湯服,治風眩目轉,主疝瘕腸痛,主傷寒時疾,強陰。
圖經曰:虎掌,生漢中山谷及冤句,今河北州郡亦有之。初生根如豆大,漸長大似半夏而扁,累年者,其根圓及寸,大者如雞卵。周迴生圓芽二、三枚,或五、六枚。三月、四月生苗,高尺余。獨莖上有葉如爪,五、六出分布,尖而圓。一窠生七、八莖,時出一莖作穗,直上如鼠尾。
白話文:
陶弘景說虎掌形狀像半夏,這說法源於「由跋」。因為古人將「由跋」當作半夏,而「由跋」的苗就是鳶尾,所以現在南方人還是把「由跋」當作半夏使用。
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蜀本圖經記載:虎掌的莖端有八九片葉子,葉子長在莖的間隙處。根的周圍有芽,形狀像獸掌。吳氏說:虎掌,神農、雷公說它味苦、無毒;岐伯、桐君說它味辛、有毒。立秋後,九月採收。藥性論記載:虎掌是使藥,味甘。
不可用於湯劑服用,可以治療風眩目眩、轉筋,主治疝氣、瘕積、腸痛,主治傷寒時疾,可以強壯陰氣。
圖經記載:虎掌生長在漢中山谷以及冤句,現在河北州郡也有一些。剛生長出來的根像豆子般大小,漸漸長大後形狀像半夏,但較扁平,多年生的根則會呈圓形,長度約一寸,大的像雞蛋一樣。根的周圍生出兩三枚或五六枚圓形的芽。三月、四月發芽,長度可達一尺多。單獨一根莖上長著像爪子一樣的葉子,有五到六片葉子向外伸展,葉尖圓潤。一個根莖會長出七到八根莖,其中一根莖會長出花穗,直立向上,形狀像老鼠的尾巴。
中生一葉如匙,裹莖作房,旁開一口,上下尖。中有花,微青褐色。結實如麻子大,熟即白色,自落布地,一子生一窠。九月苗殘取根,以湯入器中,漬五、七日,湯冷乃易。日換三、四遍,洗去涎,曝乾用之。或再火炮。今冀州人菜園中種之,亦呼為天南星。江州有一種草,葉大如掌,面青背紫,四畔有芽如虎掌,生三、五葉為一本,冬青。
治心痛寒熱積氣,不結花實,與此名同,故附見之。
白話文:
這種植物長出一片像湯匙一樣的葉子,包住莖形成房狀,旁邊開一個口,上下尖銳。裡面有花,顏色微微青褐色。果實像麻子一樣大,成熟後變成白色,會自己掉落在地上,一顆種子會長出一叢植物。九月植物枯萎後,取根部,用湯浸泡在容器裡,浸泡五到七天,湯冷了再換新的湯。每天換三次或四次,洗掉黏液,曬乾備用。也可以用火烤乾。現在冀州人會在菜園裡種植這種植物,也稱它為天南星。江州有一種草,葉子像手掌一樣大,正面青色背面紫色,四周有像虎掌一樣的芽,三到五片葉子為一株,冬天仍然保持綠色。這種草治心痛寒熱積氣,不會開花結果,名字和天南星相同,所以也放在這裡一起記載。
2. 由跋
主毒腫結熱。
陶隱居云:本出始興,今都下亦種之。狀如烏翣而布地,花紫色,根似附子。苦酒摩塗腫,亦效。不入余藥。唐本注云:由跋根,尋陶所注,乃是鳶尾根,即鳶頭也。由跋,今南人以為半夏,頓爾乖越,非唯不識半夏,亦不知由跋與鳶尾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半夏高一、二尺,生澤中熟地,根如小指,正圓,所謂羊眼半夏也。
由跋苗高一、二尺似苣蒻,根如雞卵,生林下,所謂由跋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春抽一莖,莖端直八、九葉,根圓扁而肉白。
圖經文具半夏條下。
右由跋一種,古本所有,政和監本脫漏不載,今照依嘉祐監本補之於此。
白話文:
這種藥草主要用於治療毒腫、結塊和發熱。陶隱居說,它原本產自始興,現在京城也種植了。它長得像烏頭,匍匐在地,開紫色花,根像附子。用苦酒浸泡後塗抹腫脹的地方,也能起到效果。但它不和其他藥材一起使用。唐代的本草注釋說,由跋根就是鳶尾根,也就是鳶頭。現在南方人把由跋當成半夏,這就完全錯誤了,不僅不認識半夏,也不認識由跋和鳶尾。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書記載,半夏高一、二尺,生長在濕潤的土地上,根像小指,呈圓形,這就是所謂的羊眼半夏。由跋苗高一、二尺,像慈菇,根像雞蛋,生長在樹林下,這就是由跋。臣禹錫等謹慎參考蜀本圖經記載,它在春季抽出一根莖,莖端直立,有八九片葉子,根呈圓扁形,肉色白。
圖經中關於半夏的描述都在這裡。
上面說的由跋,是古本中記載的,政和監本遺漏沒有記載,現在根據嘉祐監本補上。
3. 鳶尾
味苦,平,有毒,主蠱毒邪氣,鬼疰諸毒,破癥瘕積聚,大水,下三蟲,療頭眩,殺鬼魅。一名烏園。生九疑山谷。五月採。
陶隱居云:方家云是射干苗,無鳶尾之名。主療亦異,當別一種物。方亦有用鳶頭者,即應是其根。療體相似,而本草不顯之。唐本注云:此草葉似射干而闊短,不抽長莖,花紫碧色。根似高良薑,皮黃肉白,有小毒。嚼之戟人咽喉,與射干全別。人家亦種,所在有之。射干花紅,抽莖長,根黃有臼。
今陶云由跋,正說鳶尾根、莖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此草葉名鳶尾,根名鳶頭,亦謂之鳶根。又《圖經》云:葉似射干,布地生。黑根似高良薑而節大,數個相連。今所在皆有。九月、十月採根,日乾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苦,性平,有毒。它主要用來治療蠱毒、邪氣、鬼病、各種毒素、消除腫塊、積聚、水腫、驅除寄生蟲,治療頭暈,以及殺鬼魅。它有一個別名叫做烏園,生長在九疑山谷,五月採收。
陶隱居說,醫藥界人士認為它就是射干的幼苗,沒有鳶尾之名,而且主治的病症也都不一樣,應該屬於另外一種植物。有些方劑也用鳶頭,應該指的是鳶尾的根。它們的療效相似,但本草書中沒有明確說明。唐本註解說,這種草葉子類似射干,但較寬較短,不會長出長長的莖,花朵呈紫碧色。根部類似高良薑,皮黃肉白,有微毒。咀嚼時會刺激咽喉,跟射干完全不同。人們也會種植這種植物,各地都有。射干的花朵是紅色的,會長出長長的莖,根部是黃色的,有節。
現在陶隱居說它是由跋,也就是說,它指的是鳶尾的根和莖。臣禹錫等人謹慎查閱蜀本,發現這種草的葉子叫做鳶尾,根部叫做鳶頭,也叫做鳶根。又,《圖經》記載,它的葉子像射干,平鋪在地面生長。黑色的根部像高良薑,但節較大,幾個節連在一起。現在各地都有。九月、十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
圖經文具射干條下。
陳藏器云:鳶尾,主飛屍,遊蠱著喉中,氣欲絕者。以根削去皮,納喉中,摩病處,令血出為佳。
右鳶尾一種,古本所有,政和監本脫漏不載,今照依嘉祐監本補之於此。
白話文:
圖經文記載射乾條目。
陳藏器提到,鳶尾草可以治療飛屍、遊蠱在喉嚨中導致呼吸困難的情況。使用其根部,剝去外皮後,放入喉嚨中,並按摩患處,使出血效果最好。
右邊所說的鳶尾草一種,古代本草書有記載,但政和監本有遺漏未載入,現在根據嘉祐監本補充在此。
4. 大黃(將軍)
味苦,寒、大寒。無毒。主下瘀血,血閉,寒熱,破癥瘕積聚,留飲宿食,盪滌腸胃,推陳致新,通利水穀,調中化食,安和五臟,平胃下氣,除痰實,腸間結熱,心腹脹滿,女子寒血閉脹,小腹痛,諸老血留結。一名黃良。生河西山谷及隴西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火干。(得芍藥、黃芩、牡蠣、細辛、茯芩療驚恚怒,心下悸氣。
得硝石、紫石英、桃仁療女子血閉。黃芩為之使,無所畏。)
陶隱居云:今採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,雖非河西、隴西,好者猶為紫地錦色,味甚苦澀,色至濃黑。西川陰乾者勝。北部日乾,亦有火乾者,皮小焦不如,而耐蛀堪久。此藥至勁利,粗者便不中服,最為俗方所重。道家時用以去痰疾,非養性所須也。將軍之號,當取其駿快矣。
白話文:
黃芩味苦性寒,無毒。具有化瘀止血、散寒解熱、消癥除積、利水消食、安五臟、平胃降氣、除痰止咳等功效,可治血瘀不通、血閉不通、寒熱交戰、癥瘕積聚、留飲宿食、腸胃不暢、水穀不化、心腹脹滿、女子寒血閉脹、小腹疼痛等病症。黃芩又名黃良,產於河西山谷及隴西,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用火烘乾。與芍藥、黃芩、牡蠣、細辛、茯苓搭配,可治療驚悸、恚怒、心下悸氣;與硝石、紫石英、桃仁搭配,可治療女子血閉。黃芩為其使藥,無所畏懼。
陶隱居指出,現在採集於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等地的黃芩,雖然不是產於河西或隴西,但品質好的會呈現紫黑色,味道苦澀濃郁。西川陰乾的黃芩品質最好,北部日乾的黃芩也有火乾的,但皮小焦黑,不如陰乾的品質好,不過比較耐蟲蛀,可以保存較久。黃芩藥性強勁,粗劣的黃芩不宜服用,民間常用它來治療痰疾,但並非養生所需。黃芩有“將軍”之稱,正是因為其藥效快速有效。
唐本注云:大黃,性濕潤而易壞蛀,火干乃佳。二月、八月日不烈,恐不時燥,即不堪矣。葉、子、莖並似羊蹄,但粗長而厚。其根細者亦似宿羊蹄,大者乃如碗,長二尺。作時燒石使熱,橫寸截,著石上爆之,一日微燥,乃繩穿眼之,至干為佳。幽、並已此漸細,氣力不如蜀中者。
今出宕州、涼州、西羌、蜀地皆有。其莖味酸,堪生啖。亦以解熱,多食不利人。陶稱蜀地者不及隴西,誤矣。今按:陳藏器本草云:大黃,用之當分別其力。若取和厚深沉,能攻病者,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緊硬者。若取瀉泄駿快,推陳去熱,當取河西錦紋者。凡有蒸、有生、有熟,不得一概用之。
白話文:
唐朝的古籍記載,大黃性濕潤容易腐壞生蟲,必須經過火烤才能保存。二月和八月天氣不燥熱,擔心無法完全乾燥,就不適合採收。大黃的葉子、果實和莖都像羊蹄,但比較粗長厚實。細根也像羊蹄,粗根則像碗一樣大,長達兩尺。處理大黃時,需要用燒熱的石頭橫截切成一寸長,放在石頭上爆烤,一天稍微乾燥後,穿繩子掛起來,完全乾燥後品質最佳。幽州和并州的大黃品質較差,不如蜀地的大黃。
現在大黃產於宕州、涼州、西羌、蜀地等地。大黃的莖有酸味,可以生吃解熱,但吃太多對身體不利。陶弘景認為蜀地的大黃不如隴西的大黃,這是錯誤的。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書記載,使用大黃要分清楚它的藥性。如果需要強力攻克病症,就要使用蜀地產的像牛舌片一樣緊硬的大黃。如果需要快速瀉泄、去除體內熱氣,就要使用河西產的帶有錦紋的大黃。總之,大黃有蒸製、生用、熟用等不同的用法,不能一概而論。
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葉似蓖麻。根如大芋。旁生細根如牛蒡,小者亦似羊蹄。又云《圖經》云:高六、七尺,莖脆。藥性論云:蜀大黃,使,去寒熱,忌冷水,味苦、甘。消食,煉五臟,通女子經候,利水腫,能破痰實,冷熱,結聚宿食,利大小腸,貼熱毒腫,主小兒寒熱時疾,煩熱蝕濃,破留血。
日華子云:通宣一切氣,調血脈,利關節,泄壅滯水氣,四肢冷熱不調,溫瘴熱疾,利大小便。並敷一切瘡癤癰毒。廓州馬蹄峽中者次。
圖經曰:大黃,生河西山谷及隴西,今蜀川、河東、陝西州郡皆有之,以蜀川錦文者佳。其次秦隴來者,謂之土蕃大黃。正月內生青葉,似蓖麻,大者如扇。根如芋,大者如碗,長一、二尺。旁生細根如牛蒡,小者亦如芋。四月開黃花,亦有青紅似蕎麥花者。莖青紫色,形如竹。
白話文:
臣禹錫等謹按蜀本記載:葉子形狀像蓖麻,根部像大芋頭,旁生出細小的根,像牛蒡,較小的也像羊蹄。
又說《圖經》記載:高度六七尺,莖部脆。
《藥性論》記載:蜀大黃,性寒,可去寒熱,忌冷水,味苦甘。能消食,煉五臟,通女子經候,利水腫,能破痰實,冷熱,結聚宿食,利大小腸,貼敷熱毒腫,主治小兒寒熱時疾,煩熱蝕濃,破留血。
日華子說:通宣一切氣,調血脈,利關節,泄壅滯水氣,四肢冷熱不調,溫瘴熱疾,利大小便。並可敷於一切瘡癤癰毒。廓州馬蹄峽中產的大黃次之。
《圖經》記載:大黃,生長於河西山谷及隴西,如今蜀川、河東、陝西州郡皆有產,以蜀川錦文者品質最佳。其次是秦隴產的,稱為土蕃大黃。正月內生出青葉,像蓖麻,大的像扇子。根像芋頭,大的像碗,長一兩尺。旁生細根像牛蒡,小的也像芋頭。四月開黃花,也有青紅色的,像蕎麥花。莖青紫色,形狀像竹子。
二月、八月採根,去黑皮,火干。江淮出者曰土大黃,二月開花結細實。又鼎州出一種羊蹄大黃,療疥瘙甚效。初生苗葉如羊蹄,累年長大,即葉似商陸而狹尖。四月內於押條上出穗,五、七莖相合,花、葉同色。結實如蕎麥而輕小,五月熟即黃色,亦呼為金蕎麥。三月採苗,五月收實,並陰乾。
九月採根,破之亦有錦文,日乾之。亦呼為土大黃。凡收大黃之法,蘇恭云:作時燒石使熱,橫寸截,著石上爆之,一日微燥,乃繩穿眼之至干。今土蕃大黃,往往作橫片,曾經火爆。蜀大黃乃作緊片如牛舌形,謂之牛舌大黃。二者用之皆等。《本經》稱:大黃推陳致新,其效最神。
白話文:
二月和八月採收大黃根部,去除黑色外皮,用火烘乾。江淮地區產的大黃叫做土大黃,二月開花,結出細小的果實。鼎州還有一種羊蹄大黃,治療疥瘡瘙癢非常有效。初生的幼苗葉子像羊蹄,多年長大後,葉子像商陸,但葉片狹窄尖長。四月內在花莖上長出穗狀花序,五到七個花序聚合在一起,花和葉顏色相同。果實像蕎麥,但更輕小,五月成熟時呈黃色,也叫做金蕎麥。三月採收幼苗,五月收穫果實,都要陰乾保存。
九月採收大黃根部,掰開後也能看到像錦紋一樣的花紋,晒乾即可。也叫做土大黃。所有採收大黃的方法中,蘇恭說:採收時燒熱石頭,將大黃根部橫切成一寸長,放在熱石頭上爆烤,烤一天,稍稍乾燥後,穿繩子掛起來,直到完全乾燥。現在吐蕃的大黃,通常做成橫切片,經過火烤。蜀地的大黃則做成緊密的片狀,像牛舌的形狀,叫做牛舌大黃。這兩種大黃的功效都是一樣的。《本經》中記載:大黃能夠促進新陳代謝,去除陳舊的病邪,功效非常神奇。
故古方下積滯多用之。張仲景治傷寒,用處尤多。又有三物備急丸。司空裴秀為散,用療心腹諸疾,卒暴百病。其方用大黃、乾薑、巴豆各一兩,須精新好者,搗篩,蜜和,更搗一千杵,丸如小豆,服三丸,老小斟量之。為散不及丸也。若中惡客忤,心腹脹滿,卒痛如錐刀刺痛,氣急口噤,停屍卒死者,以暖水若酒服之。
若不下,捧頭起灌令下喉,須臾瘥。未知,更與三丸,腹當鳴轉,即吐下,便愈。若口已噤,亦須折齒灌之,藥入喉即瘥。崔知悌療小兒無辜閃癖,瘰癧,或頭干黃聳,或乍痢乍瘥,諸狀多者,皆大黃煎主之。大黃九兩,錦文新實者,若微朽即不中用,削去蒼皮乃秤,搗篩為散。
白話文:
因此,古代方劑中治療積滯的藥方,常會使用大黃。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中,更經常使用大黃來治療傷寒。此外,還有「三物備急丸」這個方劑。司空裴秀將其改為散劑,用來治療心腹各種疾病,以及突然發作的百病。這個方劑以大黃、乾薑、巴豆各一兩,必須精選新鮮優質的藥材,搗碎過篩,用蜂蜜調和,再反覆搗一千次,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丸,老少酌量服用。散劑不如丸劑有效。如果遇到中惡客忤,心腹脹滿,突然疼痛如錐刀刺痛,呼吸急促,口噤,甚至快要死亡的病人,可以用溫水或酒送服此丸。
如果服用後沒有效果,可以將患者頭部抬起,灌藥到喉嚨裡,很快就會好轉。如果仍無效,再服用三丸,腹部應該會鳴轉,然後嘔吐出來,病症就會痊癒。如果患者已經口噤,也要將牙齒掰開灌藥,藥物進入喉嚨就會好轉。崔知悌用大黃煎來治療小兒無辜閃癖、瘰癧,或是頭部乾燥發黃聳起,或是時而腹瀉時而發熱,各種症狀都多的情況。大黃用九兩,必須選擇新鮮飽滿的藥材,如果稍微腐朽就不能使用。去除表皮後才秤重量,搗碎過篩製成散劑。
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,置銅碗中,於大鐺中浮湯上,炭火煮之,火不用猛,又以竹木篦攪藥候任丸乃停,於小瓷器中貯。兒年三歲一服七丸,如梧子,日再服,當以下青赤膿為度。若不下膿,或下膿少者,稍稍加丸。下膿若多,丸又須減。病重者或七、八劑方盡根本。大人、小兒,以意量之。
此藥唯下膿宿結,不令兒利。須禁食毒物。食乳者、乳母亦同忌法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治腰腳冷風氣。以大黃二大兩,切如棋子,和少酥炒令酥,盡入藥中,切不得令黃焦則無力,搗篩為末,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,入生薑兩片如錢,煎十餘沸去姜,取大黃末兩錢,別置碗子中,以薑湯調之,空腹頓服。如有餘薑湯,徐徐呷之令盡,當下冷膿及惡物等,病即瘥止。
白話文:
將三升上等米醋混合藥材,放在銅碗裡,置於大鍋中,用炭火慢慢煮沸。用竹製的攪拌器不斷攪動藥材,直到藥丸成形後停止加熱,將藥丸存放在小瓷器中。三歲以下的兒童每次服用七粒,大小如梧桐子,一天服用兩次,直到排出青色或紅色膿液為止。如果沒有排出膿液或排出量很少,可以稍微增加藥丸的劑量。如果排出膿液很多,則要減少藥丸的劑量。病重者可能需要服用七到八劑才能根治。大人和小孩的用藥量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此藥只用於排出膿液和宿積,不會導致腹瀉。服用此藥期間,要禁食有毒的食物。哺乳期的嬰兒和乳母也需遵守相同的禁忌。崔元亮在《海上方》中記載,治療腰腳冷風氣的方法是將兩大兩大黃切成棋子狀,與少許酥油一起炒至酥軟,切忌炒焦,否則藥效減弱。將炒好的大黃搗碎過篩,每天空腹服用,用三合水加入兩片生薑片,煎煮十幾沸後去薑,取兩錢大黃粉,放在碗中,用薑湯調和,空腹一次服用。如果還有薑湯,可以慢慢喝完。此藥可以排出冷膿和惡物,疾病很快就能痊癒。
古人用毒藥攻病,必隨人之虛實而處置,非一切而用也。姚僧垣初仕,梁武帝因發熱欲服大黃。僧垣曰:大黃乃是快藥,至尊年高,不可輕用。帝弗從,幾至委頓。元帝常有心腹疾,諸醫咸謂宜用平藥,可漸宣通。僧垣曰:脈洪而實,此有宿妨,非用大黃無差理。帝從而遂愈。
以此言之,今醫用一毒藥而攻眾病,其偶中病,便謂此方之神奇;其差誤,乃不言用藥之失,如此者眾矣,可不戒哉?
唐本云:葉似蓖麻,根如大芋,旁生細根如牛蒡。《圖經》云:高六、七尺,莖脆味酸,醒酒。雷公云:凡使,細切,內文如水旋斑緊重,銼蒸,從巳至未,曬乾,又灑臘水蒸,從未至亥。如此蒸七度。曬乾,卻灑薄蜜水再蒸一伏時,其大黃擘如烏膏樣。於日中曬乾用之為妙。
白話文:
古人曾使用毒藥來治療疾病,但他們會根據病人的虛實狀況來決定是否使用,並不是對所有疾病都使用毒藥。姚僧垣在初次進入官場時,梁武帝想要服用大黃藥物。姚僧垣指出,大黃是種快速起效的藥物,但梁武帝年紀已高,不宜輕易使用。然而,梁武帝沒有聽取建議,結果幾乎病倒。元帝常常患有腸胃疾病,其他醫生認為應該使用平和的藥物緩慢調理。姚僧垣則認為,如果脈象洪大且實,表示存在長期積聚的病徵,使用大黃是合適的。元帝遵循了姚僧垣的建議,最終病情得到痊癒。
這表明,現在的醫生使用一種毒藥來治療多種疾病,當它偶爾對症時,就會認為這是神妙的療法;而當使用藥物出現錯誤時,卻很少提到是醫生使用藥物的失誤,這種情況很普遍,我們應該引以為戒。
唐朝本草記載:大黃的葉子類似蓖麻,根狀物像大芋頭,周圍生長著細長如牛蒡的根。圖經記載:大黃高達六到七尺,莖部脆軟,味道酸,具有醒酒的功效。雷公的記載指出:使用大黃時,應細切後放入水中旋轉,加熱蒸煮,從巳時到未時,晾乾後再次灑上臘水蒸煮,從未時到亥時。這樣蒸煮七次後,晾乾,再次灑上薄蜜水再蒸煮一個小時,大黃切割後的形狀類似烏膏。在陽光下晾乾後使用效果最佳。
聖惠方:治時氣發豌豆瘡。用川大黃半兩微炒,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,去滓,分為二服。又方:熱病狂語及諸黃。用川大黃五兩銼炒微赤,搗為散,用臘月雪水五升煎如膏,每服不計時候,冷水調下半匙。外臺秘要:療癖方:大黃十兩,杵篩,醋三升,和勻,白蜜兩匙煎,堪丸如梧桐子大。
一服三十丸,生薑湯吞下以利為度,小者減之。千金方:治產後惡血衝心,或胎衣不下,腹中血塊等。用錦紋大黃一兩,杵羅為末,用頭醋半升同熬成膏,丸如梧桐子大。患者用溫醋七分盞化五丸,服之,良久下。亦治馬墜內損。千金翼治婦人血癖痛。大黃三兩搗篩,以酒二升,煮十沸,頓服。
白話文:
《聖惠方》記載,治療時氣導致的豌豆瘡,可用川大黃半兩微炒,加水煎至七分,去渣,分兩次服用。另一方則用於治療熱病狂語和各種黃疸,用川大黃五兩銼碎炒至微赤,研成粉末,用臘月雪水煎成膏,每次服用不限時辰,用冷水調服半匙。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,治療癖病,可用大黃十兩,研磨篩選,加醋三升,混合均勻,再加白蜜兩匙煎煮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以通便為度,孩童則酌量減少。
《千金方》記載,治療產後惡血衝心,或胎衣不下,腹中血塊等,可用錦紋大黃一兩,研磨成粉,加頭醋半升熬成膏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用溫醋七分盞化五丸服用,效果顯著,也可治療馬墜內損。另外,《千金翼》記載,治療婦女血癖痛,可用大黃三兩搗碎篩選,加酒二升煮沸十次,一次性服用。
經驗後方:解風熱疏積熱風壅,消食,化氣導血,大解壅滯。大黃四兩,牽牛子四兩,半生半熟,為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茶下一十丸,如要微動,吃十五丸。冬月中最宜服,並不搜攪人。梅師方:治卒外腎偏腫疼痛。大黃末和醋塗之,干即易之。斗門方治腰痛。用大黃半兩,更入生薑半兩,同切如小豆大,於鐺內炒令黃色,投水兩碗,至五更初頓服,天明取下。腰間惡血物用盆器盛如雞肝樣,即痛止。
簡要濟眾:治吐血。川大黃一兩,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生地黃汁一合,水半盞煎三、五沸,無時服。廣利方:治骨節熱,積漸黃瘦。大黃四分,以童子小便五大合,煎取四合,去滓,空腹分為兩服,如人行四、五里再服。傷寒類要:療急黃病。大黃粗切二兩,水三升半漬一宿,平旦煎絞汁一升半,納芒硝二兩絞服。
白話文:
治療風熱、積熱、風寒壅塞,消食、化氣、導血,緩解阻塞,可用大黃四兩、牽牛子四兩,半生半熟,研磨成粉,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藥十丸,用茶水送服。若要加強藥效,可服用十五丸。冬季服用效果最佳,且不會傷身。治療外腎腫脹疼痛,可用大黃粉末與醋混合塗抹患處,乾燥後即更換。治療腰痛,可用大黃半兩、生薑半兩,切成小豆大小,於鍋中炒至黃色,加入兩碗水,至五更時一次服用,天明取下藥渣。腰間惡血可用盆器盛裝,形狀如雞肝,即可止痛。治療吐血,可用川大黃一兩,搗碎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生地黃汁一合、水半盞煎煮三至五沸,隨時服用。治療骨節發熱、逐漸消瘦,可用大黃四分,加入童子尿五合,煎煮至四合,去除藥渣,空腹分為兩服,走四至五里路再服第二服。治療急黃病,可用大黃粗切二兩,浸泡於三升半水中一夜,清晨煎煮取汁一升半,加入芒硝二兩絞服。
須臾當快利。姚和眾治小兒腦熱常閉目。大黃一分粗銼,以水三合浸一宿,一歲兒每日與半合,服余者塗頂上,干即更塗。別說云謹按大黃收採時,皆以火燒石爆干。欲速貨賣,更無生者,用之不須更多炮炙,少蒸煮之類也。
衍義曰:大黃,損益,前書已具。仲景治心氣不足,吐血、衄血。瀉心湯用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。或曰:心氣既不足矣,而不用補心湯,更用瀉心湯何也?答曰:若心氣獨不足,由不當須吐衄也。此乃邪熱,因不足而客之,故吐衄。以苦泄其熱,就以若補其心,蓋兩全之。有是證者用之無不效。最虛實用藥。
白話文:
服用藥物要快速見效。姚氏和其他人治療小兒腦熱、經常閉眼,用大黃切成一分粗,用水三合浸泡一夜,一歲小孩每天服用半合,剩下的藥汁塗在頭頂,乾了就再塗。另外說,大黃採收時,都是用火燒石爆乾,為了快速販售,根本沒有生的大黃,所以使用時不需要再炮製,少蒸煮之類的。
大黃的功效和副作用,前面書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。張仲景治療心氣不足、吐血、鼻出血,用瀉心湯,裡面有黃芩、黃連和大黃。有人問:心氣已經不足了,為什麼不用補心湯,反而用瀉心湯呢?回答說:如果心氣單純不足,就不會吐血或鼻出血。這是因為邪熱,趁心氣不足時入侵,所以才會吐血或鼻出血。用苦寒的藥物瀉掉熱氣,同時用藥來補益心氣,這樣才能兩全其美。有這種症狀的人,用瀉心湯都會有效。這是最典型的虛實兼顧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