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19)
卷第九 (19)
1. 馬蘭
味辛,平,無毒。主破宿血,養新血,合金瘡,斷血痢,蠱毒,解酒疸,止鼻衄,吐血及諸菌毒。生搗敷蛇咬。生澤旁,如澤蘭氣臭,楚詞以惡草喻惡人。北人見其花呼為紫菊,以其花似菊而紫也。又山蘭,生山側,似劉寄奴,葉無椏,不對生,花心微黃赤,亦大破血,下俚人多用之。(新補,見陳藏器及日華子。)
圖經文具澤蘭條下。
白話文:
這種草藥的味道辛辣,性平,無毒。它主要用於治療宿血,養護新血,促進傷口癒合,止血痢,治療蠱毒,解酒疸,止鼻衄,止吐血,以及各種菌毒。將新鮮的草藥搗碎敷在蛇咬傷處。它生長在濕地旁邊,氣味像澤蘭一樣臭,楚辭用它來比喻惡人。北方人看到它的花,稱它為紫菊,因為它的花像菊花一樣,顏色是紫色的。此外,還有一種叫做山蘭的草藥,生長在山坡上,類似於劉寄奴,葉子沒有分枝,不對生,花蕊微黃赤色,也能強力破血,民間常用它來治療各種疾病。(這段文字是後來補充的,見陳藏器和日華子所著的書籍。)
這段文字是關於澤蘭的記述,出自《圖經》。
2. 使君子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小兒五疳,小便白濁,殺蟲,療瀉痢。生交、廣等州。形如梔子,稜瓣深而兩頭尖,亦似訶梨勒而輕。俗傳始因潘州郭使君,療小兒多是獨用此物,後來醫家因號為使君子也。(今附)
圖經曰:使君子,生交、廣等州,今嶺南州郡皆有之,生山野中及水岸。其葉青,如兩指頭,長二寸。春莖作藤,如手指,三月生花,淡紅色,久乃深紅,有五瓣。七、八月結子如拇指,長一寸許,大類梔子而有五稜,其殼青黑色,內有仁,白色,七月採實。
衍義曰:使君子,紫黑色,四稜高,瓣深。今《經》中謂之稜瓣深。似令人難解。秋末冬初,人將入鼎、澧。其味如椰子肉。《經》不言用仁,為復用皮。今按文味甘即是用肉,然難得仁,蓋絕小。今醫家或兼用殼。
白話文:
使君子味甘性溫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五疳、小便白濁,還有殺蟲、治療瀉痢的功效。它生長於交州、廣州等地。外形像梔子,稜角深而兩端尖,也像訶梨勒但較輕。民間傳說,始於潘州郭使君,他常單獨用此藥治療小兒病,後來醫家就稱它為使君子。
據圖經記載,使君子生長於交州、廣州等地,如今嶺南各州郡都有,生長於山野和水岸邊。葉子青綠,如兩根手指長,長約兩寸。春季莖蔓生長如手指,三月開花,淡紅色,久後顏色變深紅,花朵有五瓣。七、八月結出果實,如拇指大小,長約一寸,形狀像梔子但有五稜,果殼青黑色,內有白色果仁,七月採收果實。
衍義中記載,使君子顏色紫黑,有四個高聳的稜角,瓣深,圖經中所說的稜瓣深可能難以理解。秋末冬初,人們會用它來入藥。它的味道像椰子肉。圖經中沒有提到用果仁,應該是說用果皮。現在看來,文中的味甘指的是果肉,但果仁難得,非常小。現在醫家有時也會用果殼。
3. 乾薹
味鹹,寒。一云溫。主痔,殺蟲及霍亂嘔吐不止,煮汁服之。又心腹煩悶者,冷水研如泥,飲之即止。又發諸瘡疥,下一切丹石,殺諸藥毒。不可多食,令人痿黃少血色,殺木蠹蟲,納木孔中,但是海族之流,皆下丹石。(新補,見孟詵、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白話文:
海藻味鹹性寒,也有人說性溫。它能治痔瘡,殺蟲,止霍亂嘔吐,煮成汁服用。如果心腹煩悶,可以用冷水將海藻研磨成泥,喝下去就能止住。海藻還能治療瘡疥,能解毒,能解一切丹石的毒性。但海藻不可多食,吃多了會讓人身體虛弱,面色萎黃,血色減少,還能殺死木蠹蟲,將海藻塞入木孔中,就能防止木蠹蟲侵蝕。所有海洋生物都有解毒的功效,都能解丹石之毒。
4. 百脈根
味甘、苦,微寒,無毒。主下氣,止渴去熱,除虛勞,補不足。酒浸,若水煮,丸散兼用之。出肅州、巴西。
唐本注云:葉似苜蓿,花黃,根如遠志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日乾。(唐本先附)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甘苦,性微寒,無毒。功效包括降氣、止渴降熱、治療虛勞、補益不足。可浸酒,也可水煮,製成丸藥或散劑服用。產於肅州和巴西地區。它的葉子像苜蓿,花是黃色的,根像遠志。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
5. 白豆蔻
味辛,大溫,無毒。主積冷氣,止吐逆反胃,消穀下氣。出伽古羅國,呼為多骨。形如芭蕉,葉似杜若,長八、九尺。冬夏不凋,花淺黃色,子作朵如葡萄,其子初出微青,熟則變白,七月採。(今附)
圖經曰:白豆蔻,出伽古羅國,今廣州、宜州亦有之,不及蕃舶者佳。苗類芭蕉,葉似杜若,長八、九尺而光滑,冬夏不凋,花淺黃色,子作朵如葡萄,生青熟白,七月採。張文仲治胃氣冷,吃食即欲得吐。以白豆蔻子三枚,搗篩更研細,好酒一盞,微溫調之,並飲三、兩盞佳。又有治嘔吐白朮等六物湯,亦用白豆蔻,大抵主胃冷,即宜服也。
白話文:
白豆蔻性味辛溫,無毒。能溫中散寒,止吐逆,消食下氣。產於伽古羅國,當地稱之為多骨。外形像芭蕉,葉子像杜若,高八九尺,冬夏常青,花為淺黃色,果實成串,形狀像葡萄,初生時微青,成熟後變白,七月採收。現今廣州、宜州也有種植,但品質不如外國進口者佳。白豆蔻的莖葉類似芭蕉,葉子像杜若,高八九尺,表面光滑,冬夏常青,花為淺黃色,果實成串,形狀像葡萄,生時青色,熟時變白,七月採收。張文仲用白豆蔻治療胃寒,吃飯就想吐的症狀。方法是將白豆蔻三枚搗碎研細,用溫酒一盞調服,連服兩三盞即可。此外,治療嘔吐的白朮六物湯中也使用白豆蔻,總之,胃寒者宜服用白豆蔻。
6. 地筍
溫,無毒。利九竅,通血脈,排膿治血,止鼻洪吐血,產後心腹痛,一切血病。肥白人、產婦可作蔬菜食,甚佳。即澤蘭根也。(新補,出陳藏器及日華子。)
白話文:
溫和無毒,能暢通九孔,活絡血脈,排出膿液,治療出血,止鼻血、吐血,產後心腹疼痛,所有與血相關的疾病。對於體態肥胖或產婦來說,可以作為蔬菜食用,非常適合。這就是澤蘭的根。(新增補充,出自陳藏器及日華子。)
7. 海帶
催生,治婦人及療風。亦可作下水藥。出東海水中石上,比海藻更粗,柔韌而長,今登州人干之以苴束器物。(新定)
白話文:
催生,治療婦女和治療風病。也可以作為利尿藥物使用。出自東海的海水中,石頭上的植物,比海藻(海藻的代碼為 1060)更粗大,柔軟且長,現在登州的人們會將其乾燥後用來捆綁器具。
8. 陀得花
味甘,溫,無毒。主一切風血。浸酒服,生西國,胡人將來,胡人採此花以釀酒,呼為三勒漿。(今附)
白話文:
【性味甘甜,溫和,無毒。主治各種風寒血癥。可將其浸泡在酒裡飲用,這種植物源自西方國家,由胡人引入。胡人採集這種花後,用它來釀造酒類,稱之為「三勒漿」。現已附錄於此。】
9. 翦草
涼,無毒。治惡瘡,疥癬,風瘙。根名白藥。(新分條,見日華子)
圖經曰:翦草,生潤州。味苦、平,有毒。主諸瘡疥痂瘻蝕,及牛馬諸瘡。二月、三月採,曝乾用。
陳藏器:翦草,味甚苦,平,無毒。主蟲瘡疥癬。浸酒服之。生山澤間,葉如茗而細,江東用之。治勞瘵方云:婺、台州皆有,唯婺州者可用。狀如茜草,又如細辛。每用一斤,淨洗為末,入生蜜二斤,和為膏,以器皿盛之。不得犯鐵器,九蒸九曝,日一蒸曝。病人五更起,面東坐,不得語,令匙抄藥,如粥服之,每服四兩,服已,良久用稀粟米飲壓之。藥冷服,粥飲亦不可太熱,或吐或下皆不妨,如久病肺損咯血,只一服愈。
白話文:
剪草性涼,無毒。可以治療惡瘡、疥癬、風瘙。根部稱為白藥。
圖經記載:剪草生長在潤州,味道苦,性平,有毒。可以治療各種瘡、疥、痂、瘻、蝕,以及牛馬的各種瘡。在二月、三月採摘,曬乾後使用。
陳藏器說:剪草味道非常苦,性平,無毒。可以治療蟲瘡、疥癬。將它浸泡在酒裡飲用。剪草生長在山澤之間,葉子像茶葉但更細,江東地區的人們使用它。治療勞瘵的方子中提到:婺州和台州都有剪草,但是只有婺州的剪草可以用。剪草的形狀像茜草,又像細辛。每次使用一斤剪草,洗淨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蜜兩斤,混合成膏狀,用容器盛放。不能接觸鐵器,經過九蒸九曬,每天蒸曬一次。病人凌晨五點起床,面向東方坐著,不能說話,用湯匙舀取藥物,像吃粥一樣服用,每次服用四兩,服完後,過一段時間用稀粥壓服。藥物冷了再服用,稀粥也不可以太熱,即使嘔吐或腹瀉也不要緊。如果久病導致肺部受損,咳嗽吐血,只要服用一次就會痊癒。
尋常咳嗽,血妄行,每服一匙可也。有一貴人,其國封病瘵,其尊人嘗以此方畀之,九日而藥成。前一夕,病者夢人戒令翌日勿亂服藥。次日將服之,為屋上土墜器中,不可服。再合即成,又將服之,為籍覆器,又不得食。又再合未就,而夫人卒矣。此藥之異如此。若小小血妄行,一啜而愈矣。
一十種陳藏器余
白話文:
普通的咳嗽,血气不正常流窜,每次服用一匙即可。曾经有一位贵人,他的国家封他患了痨病,他的尊长曾经用这个方子给他,九天后药就做好了。前一天晚上,病人梦到人告诫他第二天不要乱吃药。第二天要吃药时,被屋顶上掉下来的东西掉进药碗里,不能吃了。又重新熬制,要吃的时候,又因为书本盖在药碗上,又不能吃了。再次熬制还没完成,这位贵人就去世了。这个药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此。如果只是轻微的血气不正常流窜,喝上一口就能治好了。
10. 迷迭香
味辛,溫,無毒。主惡氣,令人衣香,燒之去鬼。《魏略》云:出大秦國。《廣志》云:出西海。
海藥云:味平,不治疾,燒之祛鬼氣。合羌活為丸散,夜燒之,闢蚊蚋。此外別無用矣。
白話文:
【性味】辛,溫,無毒。
【功效】能消除異味,使人衣著有香氣,焚燒它能驅除邪鬼。《魏略》提到:它源自大秦國。《廣志》則說:它來自西海。
【海藥雲】它的性味平和,雖不能治療疾病,但焚燒它能驅散邪氣。與「羌活」合用做成丸或散,夜晚焚燒,可以避開蚊蟲。
【用途】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,似乎就沒有其他使用方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