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17)

1. 甘松香

味甘,溫,無毒。主惡氣,卒心腹痛滿,兼用合諸香,叢生,葉細。《廣志》云:甘松香出姑臧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治心腹脹,下氣。作浴湯,令人身香。

圖經曰:甘松香,出姑臧,今黔、蜀州郡及遼州亦有之。叢生山野,葉細如茅草,根極繁密。八月採,作湯浴令人體香。

陳藏器云:叢生,葉細,出涼州。海藥云謹按《廣志》云:生源州,苗細引蔓而生。又陳氏云:主黑皮䵟𪒟,風疳齒䘌,野雞痔。得白芷、附子良。合諸香及裛衣妙也。

白話文:

甘松香味道甜美,性質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來對抗惡臭,專治心腹疼痛和脹滿,常與多種香料搭配使用。這種植物叢生於野外,葉子細小。根據《廣志》的記載,甘松香產自姑臧地區(現今的部分地區)。

據臣禹錫等人的記載,日華子提到它可以治療心腹脹氣,使氣體排出。可用來製作浴湯,讓人體散發香氣。

《圖經》指出,甘松香產自姑臧,如今的黔、蜀州以及遼州也有生長。它通常叢生在山野中,葉子像茅草一樣細,根系極其豐富。八月時採收,用來製作湯浴,可以讓人體散發香氣。

陳藏器提到,這種植物叢生,葉子細小,出產於涼州。《海藥》記錄也依據《廣志》提到它生長在源州,苗細而蔓生。另外,陳氏提到它主要用於治療黑皮䵟𪒟、風疳和腸痔等病症,搭配白芷和附子使用效果良好。與其他香料搭配效果更佳。

2. 垣衣

味酸,無毒。主黃疸心煩,咳逆血氣,暴熱在腸胃,金瘡內塞。久服補中益氣,長肌好顏色。一名昔邪,一名烏韭,一名垣嬴,一名天韭,一名鼠韭。生古垣牆陰或屋上。三月三日採,陰乾。

陶隱居云:方藥不甚用,俗中少見有者,《離騷》亦有昔邪。或云即是天蒜爾。唐本注云:此即古牆北陰青苔衣也。其生石上者名昔邪,一名烏韭。江南少牆,陶故云少見。《本經》載之,屋上者名屋遊。在下品,形並相似,為療略同。《別錄》云:主暴風口噤,金瘡,酒漬服之效。
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垣衣,冷。又云地衣,冷,微毒。治卒心痛,中惡。以人垢膩為丸,服七粒。此是陰濕地被日曬起苔蘚是也,並生油調,敷馬反花瘡良。

圖經曰:文具海藻條下。

白話文:

這種草藥的味道是酸的,沒有毒性。它可以治療黃疸、心煩、咳嗽逆氣、突然發燒導致腸胃熱症、以及金瘡內塞。長期服用可以補益中氣,增強體力,改善膚色。它的別名有昔邪、烏韭、垣嬴、天韭和鼠韭。它生長在古老的牆壁陰面或屋頂上。農曆三月三日採收,陰乾保存。

陶隱居說:這種藥物在醫方中不常使用,民間也很少見。屈原的《離騷》中也提到了「昔邪」。有人說它就是天蒜。唐朝本草注釋說:它就是生長在古牆北面陰影處的青苔。生長在石頭上的稱為昔邪,也叫做烏韭。江南地區牆壁較少,因此陶隱居說它很少見。《本經》記載它生長在屋頂上的稱為屋遊。它屬於下品藥材,外形相似,療效也相近。《別錄》記載它可以治療暴風導致的口噤、金瘡,用酒浸泡服用效果更好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:日華子說:垣衣性寒。又說地衣性寒,微毒。可以治療突然心痛、中惡。用人垢和油脂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七粒。這就是陰濕地方被太陽曬後長出的苔蘚,可以用油調和後塗抹在馬的翻花瘡上,效果很好。

圖經記載:相關資訊請參閱海藻條目。

3. 陟釐(音離)

味甘,大溫,無毒。主心腹大寒,溫中消穀,強胃氣,止泄痢。生江南池澤。

陶隱居云:此即南人用作紙者,方家唯合斷下藥用之。唐本注云:此物乃水中苔,今取以為紙,名苔紙,青黃色,體澀。《小品方》云:水中粗苔也。範東陽方云:水中石上生,如毛,綠色者。《藥對》云:河中側梨。側梨、陟釐,聲相近也。王子年《拾遺》云:張華撰《博物志》上晉武帝嫌繁,命削之,賜華側理紙萬張。

子所云:陟釐紙也,此紙以水苔為之,溪人語訛,謂之側理也。今按別本注云:此即石發也。色類似苔,而粗澀為異。且水苔性冷,陟釐甘溫,明其陟釐與苔全異,池澤中石上名陟釐,浮水中者名苔爾。

衍義曰:陟釐,今人事治(音池)為苔脯堪啖,京城市中甚多。然治渴疾,仍須禁食鹽。余方家亦罕用。

白話文:

陟釐味甘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心腹寒痛,溫暖脾胃,增強消化功能,止瀉痢。生長在江南池澤中。

古人記載,陟釐就是南方人用来制作纸张的材料,而中医只用它来治病。唐代本草注说,陟釐是水中的苔藓,现在用来做纸,称为苔纸,呈青黄色,质地粗糙。《小品方》也记载,陟釐是水中粗苔藓。《藥對》则说,陟釐是河水中石头上的东西,像毛一样,呈绿色。《拾遺》记载,张华撰写的《博物志》因篇幅冗长被晋武帝命人删减,张华因此被赐予了万张侧理纸。

“侧理”就是陟釐纸,是用水苔制成的,溪边的人说话口音有误,称之为“侧理”。另有注释说,陟釐其实是石发,颜色类似苔藓,但质地粗糙。而且水苔性寒,而陟釐甘温,说明两者完全不同。生长在池泽中石头上的叫陟釐,生长在水中浮着的叫苔藓。

现在人们将陟釐加工成苔脯,可以食用,京城市中很常见。但治疗口渴时,仍然要忌食盐。中医也很少使用它。

4. 鳧葵

味甘,冷,無毒。主消渴,去熱淋,利小便。生水中,即荇(音杏)菜也。一名接余。

唐本注云:南人名豬蓴,堪食。有名未用條中載也。今按別本注云:即荇菜也,生水中。菜似蓴,莖澀,根極長。江南人多食。云是豬蓴,全為誤也。豬蓴與絲蓴並一種,以春夏細長肥滑為絲蓴,至冬短為豬蓴,亦呼為龜蓴。比與鳧葵殊不相似也。南人搗汁服之,療寒熱也。

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豬蓴,解蠱毒,毒藥。絲蓴已見蓴條解之。今據唐本注云:有名未用條中載也。而尋有名未用條中,即無鳧葵,豬蓴蓋經《開寶詳定》已刪去也。

圖經曰:鳧葵,即荇菜也。舊不著所出州土,云生水中。今處處池澤皆有之。葉似蓴,莖澀,根甚長,花黃色,水中極繁盛。謹按《爾雅》莕,謂之接余,其葉謂之苻。郭璞以為叢生水中,葉圓在莖端,長短隨水深淺。江東人食之。《詩·周南》所謂參差荇菜是也。陸機云:白莖,葉紫赤色,正圓,徑寸余,浮在水上、根在水底,大如釵股,上青下白,煮其白莖,以苦酒浸脆美,可以按酒。今人不食,醫方亦鮮用。

白話文:

荇菜,味甘性涼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消渴症,清除熱淋,利尿。它生長在水中,也叫接余。

古籍記載,南方人稱之為豬蓴,可以食用。不過,也有人認為豬蓴是錯誤的叫法,真正的豬蓴與絲蓴同屬一種植物,春天和夏天細長肥滑的稱為絲蓴,冬天則變成短小的豬蓴,也叫龜蓴。它們與鳧葵完全不同。南方人搗碎豬蓴的汁液服用,可以治療寒熱症。

根據《日華子本草》,豬蓴可以解蠱毒,治療毒藥。而絲蓴則在蓴菜條目中已經解釋過。唐本注中提到豬蓴沒有被收錄在「有名未用」條目中,但經過考證,該條目中並沒有鳧葵,所以豬蓴可能被《開寶詳定》刪除了。

圖經中記載,鳧葵就是荇菜。以前沒有記載產地,只說生長在水中。現在各地池澤都有,葉子像蓴菜,莖部粗糙,根部很長,花朵黃色,在水中生長茂盛。根據《爾雅》,莕就是接余,葉子叫做苻。郭璞認為它叢生在水中,葉子圓形生長在莖端,長短隨水深淺而變化。江東人食用它。《詩經·周南》中所說的“參差荇菜”就是它。陸機記載,荇菜莖部白色,葉子呈紫紅色,圓形,直徑一寸多,漂浮在水上,根部在水底,粗細像髮簪,上部青色下部白色。可以煮白莖,用苦酒浸泡使其脆嫩美味,可以配酒食用。現在人們不食用它,醫方也很少使用。

5. 女菀

味辛,溫,無毒。主風寒洗洗,霍亂泄痢,腸鳴上下無常處,驚癇,寒熱百疾。療肺傷咳逆出汗,久寒在膀胱支滿,飲酒夜食發病。一名白菀,一名織女菀,一名茆(音柳)。生漢中川穀或山陽。正月、二月採,陰乾。(畏滷鹼。)

陶隱居云:比來醫方都無復用之。市人亦少有,便是欲絕。別復有白菀似紫菀,非此之別名也。唐本注云:白菀即女菀,更無別者,有名未用中浪出一條。無紫菀時亦用之,功效相似也。臣禹錫等今據有名未用中,無白菀者,蓋唐修本草時刪去爾。

衍義曰:女菀,一名白菀。或者謂為二物,非也。唐刪去白菀之條,甚合宜。陶能言,不能指說性狀。余從《經》中所說甚明,今直取《經》。

白話文:

白菀味辛性溫,無毒。可治風寒感冒、霍亂腹瀉、腸鳴不定、驚癇、寒熱等百病。也能治療肺部損傷導致的咳嗽、逆氣、出汗,以及久寒停留在膀胱導致的脹滿,以及因飲酒夜食引起的疾病。白菀又名女菀,也叫茆。生長在漢中平原和山陽地區。正月、二月採收,陰乾保存。忌用滷鹼。

陶隱居說:近來醫方中已不再使用白菀。市面上也很少見,幾乎要絕跡了。市面上還有一種叫做白菀的藥草,看起來很像紫菀,但並不是白菀的別名。唐本注釋說:白菀就是女菀,並沒有其他的種類,在有名未用中提到白菀,只是浪費了一條記載。在沒有紫菀的時候,可以用白菀代替,功效類似。臣禹錫等人認為,現今《有名未用》中沒有白菀的記載,可能是唐朝修訂本草時刪除了。

衍義說:女菀,又叫白菀。有人說白菀和女菀是兩種不同的藥草,其實不是。唐朝刪去白菀的記載,非常合適。陶隱居雖然能說,但不能指明藥草的性狀。我從《經》中找到的描述非常明確,所以直接引用了《經》上的內容。

6. 王孫

味苦,平,無毒。主五臟邪氣,寒濕痹,四肢疼酸,膝冷痛,療百病,益氣。吳名白功草,楚名王孫,齊名長孫,一名黃孫,一名黃昏,一名海孫,一名蔓延。生海西川穀及汝南城郭垣下。

陶隱居云:今方家皆呼名黃昏,又云牡蒙,市人亦少識者。唐本注云:《小品》述本草牡蒙,一名王孫。《藥對》:有牡蒙無王孫。此則一物明矣。又主金瘡,破血,生肌肉,止痛,赤白痢,補虛益氣,除腳腫,發陰陽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:葉似及己而大,根長尺余,皮、肉亦紫色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材味道苦,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五臟積聚的邪氣、寒濕引起的痺痛、四肢疼痛酸麻、膝蓋冰冷疼痛等病症,還能治療百病、益氣強身。古時候,它在吳地被稱為白功草,在楚地被稱為王孫,在齊地被稱為長孫,還有黃孫、黃昏、海孫、蔓延等名稱。這種藥材生長在海西川谷以及汝南城郭的牆根下。

陶隱居說,現在的醫家都稱它為黃昏,也有人稱它為牡蒙,但市面上很少人認識它。《小品》一書中記載,牡蒙又名王孫。《藥對》一書中則說有牡蒙但沒有王孫,由此可知這兩種藥材其實是一種。《藥對》還記載,它可以治療金瘡、破血、生肌止痛、赤白痢、補虛益氣、消腫、發陰陽。臣禹錫等人查閱蜀本注,發現這種藥材的葉子像及己但更大,根長一尺多,皮肉呈紫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