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15)
卷第九 (15)
1. 薺苨
味甘,寒。主解百藥毒。
陶隱居云:根、莖都似人參,而葉小異,根味甜絕,能殺毒。以其與毒藥共處,而毒皆自然歇,不正入方家用也。今按別本注云:根似桔梗,以無心為異,無毒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苨,菧苨。釋曰:苨,一名菧苨。郭云:薺苨也。日華子云:薺苨,殺蠱毒,治蛇蟲咬,熱狂溫疾,罯毒箭。
圖經曰:薺苨,舊不載所出州土,今川蜀、江浙皆有之。春生苗莖,都似人參,而葉小異,根似桔梗根,但無心為異。潤州尤多,人家收以為果菜或作脯啖,味甚甘美。二月、八月採根曝乾。古方解五石毒,多生服薺苨汁,良。又《小品方》療蠱。取薺苨根搗末,以飲服方寸匕,立瘥。
食療云:丹石發動,取根食之尤良。千金翼封疔腫。取生薺苨根汁一合,去滓敷,不過三。食醫心鏡薺苨,主利肺氣,和中,明目,止痛。蒸切作羹粥食之,齏菹亦得。金匱玉函方:鉤吻葉與芹葉相似,誤食之殺人。薺苨八兩,水六升,煮取三升,為兩服解之。朝野僉載野豬中毒藥箭,多食此物出。別說云今多以蒸壓褊亂人參。但味淡爾。
衍義曰:薺苨,今陝州採為脯,別有法,甚甘美,兼可寄遠。古人以謂薺苨似人參者是此。解藥毒甚驗。
白話文:
薺苨味甘性寒,能解百種藥物毒性。
古籍記載,薺苨的根莖像人參,但葉子略有不同,根部味道極甜,能殺毒。它能與毒藥共存,毒性自然消失,所以不常用於一般藥方。另有記載說,薺苨根像桔梗,但沒有中心髓心為區別,且無毒性。 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備用。 據記載,薺苨能殺死蠱毒,治療蛇蟲咬傷、中暑發熱、以及中毒箭傷。
薺苨產於四川、蜀地、江浙等地。春天長出莖葉,整體像人參,但葉子略有不同,根部像桔梗根,但沒有中心髓心。潤州地區尤其多,當地人會將其作為蔬菜食用,或製成果脯,味道非常甘美。 古方中,常服用薺苨汁解五石散的毒性,效果很好。 也有古方記載用薺苨根研磨成粉末服用,治療蠱毒,效果極佳。
薺苨可治療丹石藥物引起的反應,食用其根部效果尤佳。 也可治療癰腫疔瘡,用其新鮮根部榨汁敷於患處,通常三次即可見效。 薺苨能潤肺、和胃、明目、止痛。 可蒸煮做成羹粥食用,也可製成醃菜或醬菜。 用於解鉤吻中毒,效果顯著。 野豬誤食毒箭後,也會食用薺苨解毒。 現代人常將其蒸壓後冒充人參,但味道較淡。
陝州地區會將薺苨製成果脯,方法獨特,味道甘美,也便於儲存運輸。古人所說的薺苨像人參,指的就是這種製法。 它解毒的效果非常可靠。
2. 白藥
味辛,溫,無毒。主金瘡生肌。出原州。
唐本注云:三月苗生,葉似苦苣,四月抽赤莖,花白,根皮黃,八月葉落,九月枝折,採根,日乾。今按別本注云:解野葛、生金、巴豆藥毒,刀斧折傷,能止血、痛,乾末敷之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白藥亦可單用,味苦。能治喉中熱塞,噎痹不通,胸中隘塞,咽中常痛,腫脹。
日華子云:白藥,冷。消痰止嗽,治渴並吐血,喉閉,消腫毒。又云翦草,涼,無毒。治惡瘡疥癬風瘙。根名白藥。
圖經曰:白藥,出原州,今夔、施、江西、嶺南亦有之。三月生苗,似苦苣葉,四月而赤,莖長似葫蘆蔓,六月開白花。八月結子,亦名苽蔞。九月採根,以水洗,切碎,曝乾,名白藥子。江西出者。葉似烏臼,子如綠豆,至八月,其子變成赤色,施州人取根,並野豬尾二味,洗淨去粗皮,焙乾,等分,停搗篩,酒調服錢匕。療心氣痛,解熱毒,甚效。
又諸瘡癰腫不散者,取生根爛搗敷貼,干則易之。無生者用末水調塗之亦可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治一切天行。取白藥研如面,漿水一大盞,空腹頓服之,便仰臥一食頃。候心頭悶亂,或噁心,腹內如車鳴癘刺痛,良久當有吐利數行,勿怪。欲服藥時,先令煮漿水粥於井中懸著待冷。
若吐利過度,即吃冷粥一碗止之,不吃即困人。
經驗後方:治妊娠傷寒,護胎。以白藥子不拘多少為末,用雞子清調攤於紙花上,可碗來大,貼在臍下胎存生處,於即以溫水潤之。
衍義曰:白藥,今為治馬肺熱藥,有效。
白話文:
白藥
白藥味辛,性溫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金瘡,促進傷口癒合。原產於原州。
據唐代本草注記載:三月發芽,葉子像苦苣菜,四月抽出紅色莖,花白色,根皮黃色,八月葉落,九月枝幹枯萎,此時採收根部,曬乾備用。其他版本的注釋則提到:白藥能解野葛、生金(一種礦物藥)、巴豆的毒性,對刀斧傷能止血止痛,研成粉末外敷即可。另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白藥也可單獨使用,味苦,能治療喉嚨發熱阻塞、吞咽困難、胸悶、咽喉疼痛和腫脹。
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白藥性寒,能消痰止咳,治療口渴、吐血、喉嚨阻塞和腫毒。書中另提到一種草本植物,性涼,無毒,能治療惡瘡、疥癬和皮膚瘙癢,其根部也稱為白藥。
圖經記載:白藥產於原州,現在夔州、施州、江西、嶺南等地也有出產。三月發芽,葉子像苦苣菜葉,四月莖變紅,莖蔓生長像葫蘆藤,六月開花,花白色。八月結果,果實也叫苽蔞。九月採收根部,用水洗淨,切碎曬乾,稱為白藥子。江西產的白藥,葉子像烏桕樹葉,果實像綠豆,到八月果實變成紅色。施州人用白藥根和野豬尾(一種藥材)兩種藥材,洗淨去皮,烘乾,等量混合,研磨成粉,酒送服,每次服用一錢匕(古代重量單位)。此方可治療心痛、解熱毒,療效甚好。
對於各種瘡癰腫毒不能消散的,可以用新鮮白藥根搗爛外敷,乾了就換新的。沒有鮮根,可以用白藥粉末用水調勻塗抹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記載:治療各種流行性疾病,將白藥研成細末,用一盞漿水(米湯)沖服,空腹服用,服後仰臥片刻。服藥後可能會出現心煩意亂、噁心、腹痛如車輪滾動般疼痛等症狀,過一會兒會腹瀉數次,不必驚慌。服藥前,先將漿水煮粥,放在井裡懸掛冷卻備用。
如果腹瀉過度,就喝一碗冷粥止瀉,不喝粥會讓人虛弱。
經驗方:治療孕婦傷寒,保護胎兒。取適量白藥子研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勻,攤在紙上,大小如碗口,貼在肚臍下胎兒所在的位置,再用溫水潤濕藥貼。
衍義記載:現在白藥也用於治療馬的肺熱,效果很好。
3. 葒(音紅)草
味鹹,微寒,無毒。主消渴,去熱,明目,益氣。一名鴻䕵(音纈)。如馬蓼而大,生水旁,五月採實。
陶隱居云:此類甚多,今生下濕地,極似馬蓼,甚長大。《詩》稱隰有游龍,注云:葒草,郭景純云:即籠古也。今按別本注云:此即水紅也。以為湯,浸療腳氣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紅,籠古。其大者蘬。疏引陸機云:一名馬蓼,葉大而赤白色,生水澤中,高丈餘。郭云:俗呼葒草為籠鼓,語轉耳。
圖經曰:葒草,即水紅也。舊不著所出州郡,云生水旁,今所在下濕地皆有之。似蓼而葉大,赤白色,高丈餘。《爾雅》云:紅,籠古。其大者蘬(丘追切)。鄭詩云:隰有游龍是也。陸機云:一名馬蓼。《本經》云:似馬蓼而大。若然,馬蓼自是一種也。五月採實,今亦稀用。但取根、莖作湯,捋腳氣耳。
陳藏器云:作湯浸水氣,惡瘡腫,佳。唐本注云:有毛,花紅白,除惡瘡腫,腳氣,煮濃汁漬之,多瘥。
衍義文具水蓼條下。
白話文:
葒草味鹹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消渴症、降熱、明目和補益元氣。它也叫鴻䕵。外形像馬蓼但更大,生長在水邊,五月採收果實。
許多文獻記載的葒草種類繁多,目前發現的葒草生長在潮濕低窪的地方,非常像馬蓼,植株很大。《詩經》中提到的「隰有游龍」,注釋中指的就是葒草,郭景純也認為是籠古。其他版本的注釋則認為是水紅。可以將其熬成湯,浸泡治療腳氣。 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,紅即籠古,較大的則稱為蘬。陸機的說法是,葒草也叫馬蓼,葉子又大又呈現赤白色,生長在水澤中,高度可達一丈多。郭璞認為,民間俗稱葒草為籠鼓,只是名稱上的轉變。
圖經中記載,葒草就是水紅。古籍未記載具體產地,只說生長在水邊,現在各地潮濕低窪的地方都有。它看起來像蓼,但葉子更大,呈赤白色,高度可達一丈多。《爾雅》記載,紅就是籠古,大的叫做蘬。《鄭箋》認為《詩經》中的「隰有游龍」指的就是葒草,陸機則認為它也叫馬蓼。《本經》也記載它類似馬蓼但更大。如果這樣,馬蓼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植物。五月採收果實,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,通常只取根莖熬湯,用來治療腳氣。
陳藏器記載,葒草熬湯浸泡可以治療水腫、惡瘡腫痛,效果很好。唐代的注釋則記載,葒草有絨毛,花朵呈現紅白相間,可以治療惡瘡腫痛和腳氣,將其煮成濃汁浸泡患處,多能痊癒。
相關詳細說明請參考水蓼的條目。
4. 莎草根
味甘,微寒,無毒。主除胸中熱,充皮毛。久服利人,益氣,長鬚眉。一名薃(音號),一名侯莎。其實名緹。生田野,二月、八月採。
陶隱居云:方藥亦不復用。《離騷》云:青莎雜樹,繁草靃(音髓)靡(音美)。古人為詩多用之,而無識者。乃有鼠蘘,療體異此。唐本注云:此草,根名香子,一名雀頭香。大下氣,除胸腹中熱,所在有之。莖、葉都似三稜,根若附子,周匝多毛。交州者最勝。大者如棗,近道者如杏仁許。荊襄人謂之莎草根,合和香用之。
圖經曰:莎草根,又名香附子。舊不著所出州土,但云生田野,今處處有之。或云交州者勝。大如棗,近道者如杏仁許。苗、莖、葉都似三稜,根若附子,周匝多毛。今近道生者,苗、葉如薤而瘦,根如箸頭大。二月、八月採。謹按《天寶單方圖》載水香稜,功狀與此頗相類,但味差不同。
其方云:水香稜,味辛,微寒,無毒,性澀。元生博平郡池澤中,苗名香稜,根名莎結,亦名草附子。河南及淮南下濕地即有,名水莎,隴西謂之地藾根,蜀郡名續根草,亦名水巴戟。今涪都最饒,名三稜草。用莖作鞋履,所在皆有。單服治肺風。又云:其藥療丈夫心肺中虛風及客熱,膀胱間連脅下時有氣妨,皮膚瘙癢癮疹,飲食不多,日漸瘦損,常有憂愁,心忪少氣等。並春收苗及花,陰乾。
入冬採根,切,貯於風涼處。有患前病者,取苗二十餘斤,銼,以水二石五斗,煮取一石五斗。於浴斛中浸身,令汗出五、六度。浸兼浴,其肺中風,皮膚癢即止。每載四時常用,則癮疹風永瘥。其心中客熱,膀胱間連脅下氣妨,常日憂愁不樂,兼心忪者,取根二大斤,切,熬令香,以生絹袋盛貯,於三大斗無灰清酒中浸之。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,冬十月後即七日,近暖處乃佳。
每空腹服一盞,日夜三、四服之,常令酒氣相續,以知為度。若不飲酒,即取根十兩,加桂心五兩,蕪荑三兩,和搗為散,以蜜和為丸,搗一千杵,丸如梧子大。每空腹,以酒及姜蜜湯飲汁等,下二十丸,日再服,漸加至三十丸,以瘥為度。
雷公云:凡採得後,陰乾,於石臼中搗,勿令犯鐵,用之切忌爾。
衍義曰:莎草,其根上如棗核者,又謂之香附子。亦入印香中,亦能走氣,今人多用。雖生於莎草根,然根上或有或無。有薄皸皮,紫黑色,非多毛也。刮去皮則色白。若便以根為,則誤矣。其味苦。
白話文:
莎草根味甘微寒,無毒。能消除胸中煩熱,滋養肌膚。長期服用,益於身體,增強元氣,使鬚髮烏黑亮澤。莎草根又名薃(音號)、侯莎,其果實名緹。它生長在田野,二月和八月採收。
陶弘景說:現在的藥方很少再使用它。《離騷》中寫道:「青莎雜樹,繁草靃靡」,古人詩文中常提及,但多數人不了解其藥性。鼠蘘與它療效不同。唐代注釋說:這種草的根稱為香子或雀頭香,能瀉下氣體,消除胸腹煩熱,各地都有生長。莖葉像三稜草,根像附子,周圍長滿細毛。交州產的最好,大的像棗子,靠近道路生長的則像杏仁大小。荊襄地區的人稱它為莎草根,用於製作香料。
圖經記載:莎草根又名香附子。古籍未記載其產地,只說生長在田野,現在各地都有,但交州的品質最佳。大的像棗子,小的像杏仁。苗、莖、葉都像三稜草,根像附子,周圍長滿細毛。現在靠近道路生長的,苗葉像薤但較細瘦,根像筷子頭那麼大。二月和八月採收。《天寶單方圖》記載的水香稜,功效與莎草根類似,但味道略有不同。
水香稜味辛微寒無毒,性澀。生長在博平郡的池澤中,莖葉名香稜,根名莎結,也叫草附子。河南和淮南低濕地區也有,稱為水莎;隴西稱之為地藾根;蜀郡稱之為續根草或水巴戟。涪陵產量最多,稱為三稜草。其莖可用來製作鞋履,各地都有。單獨服用可治療肺風。又記載:此藥可治療男子心肺虛風及外感熱邪,膀胱與脅肋之間氣滯,皮膚瘙癢、癮疹,飲食減少,日漸消瘦,經常憂愁,心悸氣短等症。春季採收苗和花,陰乾;冬季採收根,切片,貯於陰涼通風處。
如有上述疾病,取苗二十多斤,切碎,加水二石五斗,煮至一石五斗,放入浴桶中浸泡身體,使汗出五、六次。浸浴治療肺風、皮膚瘙癢,效果良好。四季常服,可使癮疹風症永除。若心有外感熱邪,膀胱與脅肋之間氣滯,經常憂愁不樂,心悸者,取根二大斤,切片,煎煮至香,用生絹袋盛裝,放入三大斗無灰清酒中浸泡。春季三月浸泡一日即可服用;冬季十月後需浸泡七日,溫暖處浸泡效果最佳。每次空腹服用一盞,每日三、四次,讓酒氣持續,以此為度。若不飲酒,則取根十兩,加桂心五兩,蕪荑三兩,搗碎混合,加蜜製成丸藥,搗一千下,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空腹服用二十丸,用酒或薑蜜湯送服,每日二次,逐漸增加到三十丸,以痊癒為度。
雷公說:採收後陰乾,用石臼搗碎,不可用鐵器,使用時應注意此點。
衍義說:莎草的根,像棗核狀的,又稱為香附子,也用於製作香料,能行氣,現代人常用。雖然生長在莎草根上,但根上可能有也可能沒有。有薄而粗糙的皮,紫黑色,不是多毛的。刮去皮則顏色變白。若直接將根使用,則為誤用。其味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