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 (3)

1. 石灰

又方:治湯火灼瘡。石灰細篩,水和塗之,干即易。又方:治金刃所傷,急以石灰裹之,既止痛,又速愈。無石灰,灰亦可用,瘡若深,未宜速合者,以滑石敷之。經驗方:治蚯蚓蟲咬,其形如大風,眉須皆落。以石灰水浸身亦良。梅師方:治產後陰腫,下脫腸出,玉門不閉。

取石灰一斗,熬令黃,以水三斗投灰中,放冷澄清,取一斗三升暖洗。又方:治金瘡止血速瘥方:炒石灰和雞子白,和丸如彈子大,炭火煅赤,搗末,以敷瘡上,立瘥。孫用和:治誤吞金銀或錢,在腹內不下方:石灰一杏核大,硫黃一皂子大,同研為末,酒調下,不計時候服。孫真人食忌:治疥淋,石灰汁洗之。

又方:去靨子。取石灰,炭上熬令熱,插糯米於灰上。候米化,即取米點之。斗門方治刀斧傷。用石灰上包,定痛止血佳,瘥。又方:治中風,口面喎斜。向右即於左邊塗之,向左即於右邊塗之,候才正如舊,即須以水洗下,大妙。崔氏治血痢十年方:石灰三升熬令黃,以水一斗攪令清澄。

一服一升,日三服。抱朴子內篇:古大墓中多石灰汁,夏月行人有瘡者,見墓中清水,用自洗浴,瘡自愈。於是諸病者聞之,悉住洗之,傳有人飲之以中病。新唐書《李百藥傳》:百藥勸杜伏威朝京師,既至歷陽中,悔欲殺之,飲以石灰酒,因大利,頓欲死,既而宿病皆愈。丹房鏡源云:石灰伏硫黃,去錫上暈,制雄黃,制硇砂可用之。

衍義曰:石灰,水調一盞,如稠粥,揀好糯米粒全者,半置灰中,半灰外。經宿,灰中米色變如水精。若人手面上有黑黶子及紋刺,先微微以針頭撥動,置少許如水精者於其上,經半日許,黶汁自出,剔去藥不用,且不得著水,三、二日愈。又,取新硬石灰一合,以醋炒,調如泥,於患偏風牽口喎邪人口唇上,不患處一邊塗之,立便牽正。

白話文:

石灰

  • **另一個方法:**治療被熱水或火燙傷的傷口。將石灰磨成細粉,用水調和後塗在傷口上,乾了就換。
  • **另一個方法:**治療刀劍等金屬器物造成的傷口,立刻用石灰包住傷口,既能止痛又能加速癒合。如果沒有石灰,用草木灰也可以,如果傷口很深,不適合快速癒合,可以用滑石粉敷在傷口上。
  • **經驗方:**治療蚯蚓蟲咬傷,患處形狀像麻風病一樣,眉毛鬍鬚都脫落。用石灰水浸泡身體也有療效。
  • **梅師方:**治療產後陰部腫脹,子宮脫垂,陰道無法閉合。取一斗石灰,炒至黃色,加入三斗水,放冷澄清,取一斗三升溫水清洗患處。
  • **另一個方法:**治療金屬器物造成的傷口,快速止血和癒合的方法:將炒過的石灰與雞蛋清混合,搓成彈珠大小的丸子,用炭火燒紅,搗成粉末,敷在傷口上,立刻見效。
  • **孫用和的方法:**治療誤吞金銀或錢幣,卡在腹內下不去的方法:取杏核大小的石灰,與皂角大小的硫磺一同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後服下,不限時間。
  • **孫真人的食忌:**治療疥瘡或淋病,用石灰水洗患處。
  • **另一個方法:**去除臉上的黑痣或黑斑。取石灰,放在炭火上烤熱,將糯米插在熱石灰上。等糯米軟化後,取出糯米點在黑痣或黑斑上。
  • **斗門方:**治療刀斧傷。用石灰包住傷口,能有效止痛止血,使傷口癒合。
  • **另一個方法:**治療中風,導致口眼歪斜。如果向右歪斜,就塗在左邊,如果向左歪斜,就塗在右邊,等恢復正常後,立刻用水洗掉,效果很好。
  • **崔氏治療血痢十年的方法:**將三升石灰炒至黃色,加入一斗水攪拌澄清。每次服用一升,一天三次。
  • **抱朴子內篇:**古代大墓中常常有石灰水,夏天有皮膚病的人,看到墓中的清水,用來洗澡,皮膚病就會好。於是各種病人聽說後,都來洗澡,甚至傳說有人喝了石灰水而治好疾病。
  • **新唐書《李百藥傳》:**李百藥勸杜伏威到京城,杜伏威到了歷陽後後悔想殺李百藥,便讓他喝石灰酒,結果導致嚴重腹瀉,差點死亡,但之後宿疾卻都好了。
  • **丹房鏡源說:**石灰可以制伏硫磺,去除錫上面的光暈,也可以用來處理雄黃和硇砂。
  • **衍義說:**將石灰用水調成濃稠的粥狀,挑選完整好的糯米粒,一半放在石灰中,一半放在石灰外。過一夜,石灰中的米粒顏色會變成像水晶一樣。如果人手或臉上有黑痣或刺青,先用針頭稍微撥動,將少許像水晶的米粒放在上面,過半天左右,黑痣的汁液就會流出來,把藥剔除,不要沾水,兩三天就會好。另外,取新硬石灰一合,用醋炒過,調成泥狀,塗在患有偏癱導致口眼歪斜的人的臉上,塗在沒有歪斜的那一邊,立刻就能將歪斜的部位拉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