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 (2)

1. 伏龍肝

伏龍肝末和水服,塗臍方寸,干即易。丹房鏡源云:伏龍肝或經十年者,灶下掘深一尺下,成片紫瓷者可用。伏砂縮賀,妙。賀者,錫也。

衍義曰:伏龍肝,婦人血露,蠶砂一兩炒,伏龍肝半兩,阿膠一兩,同為末,溫酒調,空肚服二、三錢,以知為度。本條中有東壁土,陳藏器云:取其東壁土,久干也。今詳之:南壁土,亦向陽久干也,何不取?蓋東壁常先得曉日烘炙。日者太陽真火,故治瘟瘧。或曰:何不取午盛之時南壁土,而取日初出東壁土者,何也?火生之時,其氣壯。

故《素問》云:少火之氣壯。及其當午之時,則壯火之氣衰,故不取,實用此義。或曰:何以知日者太陽真火?以水精珠,或心凹銅鑑,向日射之,以艾承接其光向聚處,火出,故知之。

白話文:

將伏龍肝磨成粉末,用水調服,塗在肚臍周圍一寸的地方,乾了就換新的。煉丹書《丹房鏡源》說:伏龍肝有的經過十年以上的時間,在灶台下一尺深的地方挖,挖到像紫色瓷片一樣的才可以用。用伏龍肝和砂縮混合,效果很好。砂縮,就是指錫。

《衍義》中說:伏龍肝,可以用來治療婦女產後出血。將炒過的蠶砂一兩、伏龍肝半兩、阿膠一兩,一起磨成粉末,用溫酒調服,在空腹時服用二到三錢,以症狀減輕為度。這條記載中提到了東壁土,陳藏器說:要取用東邊牆壁上的土,而且要久曬乾燥過的。我仔細想過:南邊牆壁上的土,也是向陽久曬乾燥的,為什麼不用呢?因為東邊牆壁常常先被早晨的太陽照曬。太陽是真正的火,所以可以治療瘟疫瘧疾。

有人問:為什麼不取中午陽光最強時的南壁土,而要取太陽剛出來時的東壁土呢?因為火剛產生的時候,其氣勢最旺盛。《素問》說:微小的火氣才是最旺盛的。等到中午的時候,強盛的火氣反而會衰弱,所以不取用,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。

還有人問:如何得知太陽是真正的火?可以用水精珠,或是凹面的銅鏡,對著太陽照射,用艾草承接聚集的光線,就會生出火來,所以就知道了。

2. 石灰

味辛,溫。主疽瘍,疥瘙,熱氣,惡瘡,癩疾,死肌,墮眉,殺痔蟲,去黑子息肉,療髓骨疽。一名惡灰,一名希灰。生中山川穀。

陶隱居云:中山屬代郡。今近山生石,青白色,作灶燒竟,以水沃之,即熱蒸而解末矣。性至烈,人以度酒飲之,則腹痛下痢,療金瘡亦甚良。俗名石堊。古方多以構塚,用捍水而闢蟲。故古塚中水,洗諸瘡,皆即瘥。唐本注云:《別錄》及今人用療金瘡,止血,大效。若五月五日采蘩蔞、葛葉、鹿活草、槲葉、芍藥、地黃葉、蒼耳葉、青蒿葉合石灰,搗為團如雞卵,曝乾末,以療瘡生肌,大神驗。今按:別本注云:燒青石為灰也,有兩種:風化,水化。

風化為勝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有毒,墮胎。藥性論云:石灰,治瘑疥,蝕惡肉,不入湯服。止金瘡血,和雞子白,敗船茹,甚良。日華子云:味甘,無毒。生肌長肉,止血,並主白癜,癧瘍,瘢疵等。療冷氣,婦人粉刺,痔瘻疽瘡,癭贅疣子。又,治產後陰不能合,濃煎汁熏洗。

解酒味酸,令不壞,治酒毒,暖水藏,倍勝爐灰。又名煅石。

圖經曰:石灰,生中山川穀,今所在近山處皆有之。此燒青石為灰也,又名石煅。有兩種:風化,水化。風化者,取煅了石,置風中自解,此為有力。水化者以水沃之,則熱蒸而解,力差劣。古方多用合百草團末,治金創殊勝。今醫家或以臘月黃牛膽,取汁搜和,卻納膽中,掛之當風百日,研之更勝草葉者。

又敗船茹灰刮取用亦同。又冬灰,生方谷川澤。浣衣黃灰,燒諸蒿藜積聚煉作之。今用灰多雜薪蒸,乃不善,唯桑薪灰,純者入藥絕奇。古方以諸灰雜石灰熬煎,以點疣、痣、黑子等,丹灶亦用之。又煅鐵灶中灰,主堅積,古方二車丸用之。灶中封釜月下黃土,名伏龍肝。灶額上墨,名百草霜,並主消化積滯,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。

鐺下墨、梁上塵,並主金創。屋塵煤,治齒齦腫出血。東壁土,主下部瘡,脫肛,皆醫家常用,故並見此。傷寒黑效丸,用釜底墨、灶突墨、梁上塵三物,同合諸藥,蓋其功用,亦相近矣。

雷公云:凡使,用醋浸一宿,漉出待乾,下火煅,令腥穢氣出,用瓶盛著,密蓋,放冷,拭上灰,令淨,細研用。聖惠方:治螻蛄咬人。用石灰醋和塗之。又方:治大腸久積虛冷,每因大便脫肛,挪不得入方:炒石灰令熱,故帛裹,坐其上,冷即易之。外臺秘要:元希聲侍郎治卒發疹秘驗方:石灰隨多少,和醋、漿水調塗,隨手即減。

千金方:治眉發髭落。石灰三升,上以水拌令勻,焰火炒令焦,以絹袋貯,使好酒一斗漬之,密封,冬十四日,春秋七日。取服一合,常令酒氣相接,服之百日,即新髭發生,不落。又方:治瘻瘡。取古塚中石灰,敷厚調塗之。肘後方:治產後陰道開不閉。石灰一斗熬之,以水二斗投灰中,適寒溫,入水中坐,須臾更作。

白話文:

石灰,味道辛辣,性溫。主要治療癰疽、疥瘡、瘙癢、身體發熱、惡性瘡瘍、癩病、壞死組織、眉毛脫落,能殺死痔瘡中的蟲,去除黑痣和息肉,還可以治療骨髓裡的癰疽。它又被稱為惡灰或希灰。生長在中山地區的山川山谷中。

陶隱居說:中山屬於代郡。現在靠近山邊生長的石頭,青白色,用來燒窯,燒完後用水澆它,就會發熱蒸騰,然後變成粉末了。它的藥性非常強烈,人如果用它來泡酒喝,會引起腹痛和腹瀉。用來治療刀傷效果很好。俗名叫做石堊。古代常用來建造墳墓,用來防水和驅蟲。所以古代墳墓裡的水,用來清洗各種瘡,都能很快痊癒。唐本草注說:《別錄》和現在的人都用它來治療刀傷,止血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五月初五採摘蘩蔞、葛葉、鹿活草、槲葉、芍藥、地黃葉、蒼耳葉、青蒿葉,和石灰一起搗成團,像雞蛋大小,曬乾磨成粉,用來治療瘡,能促進肌肉生長,效果非常顯著。現在考證:別本注說,是燒青石而成的灰,有兩種:風化和水化。

風化的更好。臣禹錫等人謹慎地考證蜀本說:有毒,能導致墮胎。《藥性論》說:石灰,治療瘰癧疥瘡,腐蝕惡肉,不能內服。能止刀傷出血,和雞蛋清、腐爛的船底草一起用,效果很好。《日華子》說:味道甘甜,無毒。能促進肌肉生長,止血,還能治療白癜風、癧瘍、疤痕等。能治療寒症,婦女的粉刺、痔瘡、癭瘤、疣子。還能治療產後陰道無法閉合,用濃煎的汁液熏洗。

石灰能解酒,味道酸,能防止食物腐壞,能解酒毒,用溫水浸泡可以保存,效果比爐灰好。又叫做煅石。

《圖經》記載:石灰,生長在中山的山川山谷,現在各處靠近山的地方都有。這是燒青石而成的灰,又叫做石煅。有兩種:風化和水化。風化的,取燒過的石頭,放在風中自己分解,這種效果更好。水化的,用水澆它,就會發熱蒸騰然後分解,效果較差。古代多用它和各種草藥磨成粉,治療刀傷效果很好。現在醫生也用臘月的黃牛膽汁,取出汁液攪拌調和,再裝回膽中,掛在通風處一百天,磨成粉,效果比草藥更好。

也可以用腐爛的船底草燒成的灰來代替。還有冬灰,生長在山谷河流邊。洗衣服用的黃灰,是燒各種蒿藜堆積而成的。現在用的灰很多摻雜了薪柴蒸煮,效果不好,只有桑木燒成的灰,純淨的入藥效果最好。古方用各種灰混合石灰煎煮,用來點疣、痣、黑子等,煉丹也用它。還有鍛鐵灶中的灰,主要治療堅硬的積聚,古方二車丸就用它。灶中封住鍋的月下黃土,叫做伏龍肝。灶台上的墨,叫做百草霜,都主要治療消化不良,現在人們的下食藥中多用它。

鍋底的墨、樑上的灰塵,都主要治療刀傷。屋塵煤,治療牙齦腫痛出血。東牆的土,主要治療下部瘡瘍、脫肛,都是醫生常用的,所以一併在這裡說明。傷寒黑效丸,用鍋底墨、灶突墨、梁上灰塵這三樣東西,和各種藥物一起調配,它的功效也相近。

雷公說:凡是用石灰,要用醋浸泡一個晚上,撈出來晾乾,再用火燒,使腥臭氣味散發出來,用瓶子裝好,蓋緊蓋子,放涼,擦拭上面的灰塵,使它乾淨,磨成細粉使用。《聖惠方》說:治療螻蛄咬人。用石灰和醋調和塗抹。《又方》:治療大腸長期虛冷,經常因大便而脫肛,無法推回。用炒熱的石灰,用布包好,坐在上面,冷了就換。《外臺秘要》:元希聲侍郎治療突然發疹的秘方:石灰隨意多少,和醋、米漿水調和塗抹,很快就會減輕。

《千金方》說:治療眉毛鬍鬚脫落。用石灰三升,用水攪拌均勻,用猛火炒至焦黃,用絹布袋裝好,放入一斗好酒中浸泡,密封,冬天十四天,春秋七天。每次服用一合,經常讓酒氣不斷,服用一百天,新的鬍鬚就會長出來,不再脫落。《又方》:治療瘻瘡。取古代墳墓裡的石灰,厚厚地調好塗抹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產後陰道張開無法閉合。用石灰一斗熬煮,加入二斗水,等到水溫適宜,坐到水中,一會兒換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