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10)

1. 薑黃

味辛、苦,大寒,無毒。主心腹結積,疰忤,下氣破血,除風熱,消癰腫,功力烈於鬱金。

唐本注云:葉、根都似鬱金。花春生於根,與苗並出,夏花爛無子。根有黃、青、白三色。其作之方法,與鬱金同爾。西戎人謂之蒁藥。其味辛、少苦,多與鬱金同,唯花生異爾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:薑黃真者,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,能生花。花在根際,一如蘘荷。

根節緊硬,氣味辛辣。種姜處有之,終是難得。性熱不冷,《本經》云寒,誤也。破血下氣。西蕃亦有來者,與鬱金、蒁藥相似。如蘇所附,即是蒁藥而非薑黃。蘇不能分別二物也。又云:蒁,味苦,溫。主惡氣疰忤,心痛,血氣結積。蘇云薑黃是蘹,又云鬱金是胡蒁。夫如此,則三物無別,遞相連名,總稱為蒁,功狀則合不殊。

今蒁味苦,色青。薑黃味辛,溫,無毒,色黃。主破血下氣,溫,不寒。鬱金味苦,寒,色赤,主馬熱病。三物不同,所用各別。日華子云:薑黃,熱,無毒。治癥瘕血塊癰腫,通月經,治撲損瘀血,消腫毒,止暴風痛冷氣,下食。海南生者,即名蓬莪朮。江南生者,即為薑黃。

圖經曰:薑黃、舊不載所出州郡,今江、廣、蜀川多有之。葉青綠,長一、二尺許,闊三、四寸,有斜紋如紅蕉葉而小。花紅白色,至中秋漸凋。春末方生,其花先生,次方生葉,不結實。根盤屈,黃色,類生薑而圓,有節。或云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,能生花,花在根際。

一如蘘荷,根節堅硬,氣味辛辣,種姜處有之。八月採根,片切曝乾。蜀人以治氣脹,及產後敗血攻心,甚驗。蠻人生啖,云可以祛邪辟惡。謹按鬱金、薑黃、蒁藥三物相近,蘇恭不細辨,所說乃如一物。藏器解紛云:蒁味苦,色青;薑黃味辛,溫,色黃;鬱金味苦,寒,色赤,主馬熱病。

三物不同,所用全別。又劉淵林注《吳都賦》姜匯非一。云姜匯大如螺,氣猛近於臭,南土人搗之以為齏荾。一名廉姜。生沙石中,姜類也。其味大辛而香,削皮以黑梅並鹽汁漬之,乃成也。始安有之。據此,廉姜亦是其類,而自是一物耳。都下近年多種姜,往往有薑黃生賣,乃是老薑。

市人買生啖之。云治氣為最。醫家治氣藥大方中,亦時用之。

千金翼:瘡癬初生,或始痛癢。以薑黃敷之,妙。經驗後方:治心痛。薑黃一兩,桂穰三兩為末,醋湯下一錢匕。

白話文:

薑黃味辛、苦,性極寒,無毒。主治心腹脹滿積聚、飲食停滯、氣逆、活血化瘀、去除風熱、消散癰腫,其功效比鬱金更強。

古籍記載:薑黃的葉子和根都像鬱金。春天在根部開花,與嫩芽一起長出,夏天花謝後不結果。根有黃、青、白三種顏色。它的製作方法與鬱金相同。西域人稱之為蒁藥。它的味道辛辣,略帶苦味,與鬱金大多相似,只有花不同。(唐代古籍記載)據陳藏器所說:真正的薑黃,是種植三年以上的老薑,能開花。花在根部附近,像蘘荷一樣。根莖堅硬,氣味辛辣。種薑的地方會有,但很難找到。它的性溫而非寒,《本經》記載為寒,是錯誤的。它能活血化瘀。西蕃也有產,與鬱金、蒁藥相似。蘇恭所記載的,是蒁藥而非薑黃,蘇恭未能區分這兩種藥物。又記載:蒁,味苦,性溫。主治惡氣、飲食停滯、心痛、血氣瘀積。蘇恭說薑黃是蒁,又說鬱金是胡蒁。這樣說來,三種藥物沒有區別,名稱互相混淆,都稱為蒁,功效也大致相同。

現在,蒁味苦,色青。薑黃味辛,性溫,無毒,色黃。主治活血化瘀,性溫,非寒性。鬱金味苦,性寒,色赤,主治馬的熱病。三種藥物不同,用途各異。日華子所記載:薑黃,性熱,無毒。治療癥瘕、血塊、癰腫,通經活絡,治療跌打損傷瘀血,消腫解毒,止痛,促進消化。海南產的薑黃,叫做蓬莪朮;江南產的,就是薑黃。

圖經記載:薑黃,古籍未記載產地,現在江蘇、廣東、四川等地都有。葉子青綠色,長一、二尺,寬三、四寸,有斜紋,像紅蕉葉但較小。花是紅白色,到中秋漸漸凋謝。春末開花,然後長葉,不結果。根莖彎曲,黃色,像生薑但更圓,有節。有人說真正的薑黃是種植三年以上的老薑,能開花,花在根部附近,像蘘荷一樣,根莖堅硬,氣味辛辣,種薑的地方會有。八月採收根莖,切片曬乾。四川人用它治療脹氣,以及產後敗血攻心,效果很好。蠻族人直接生吃,說可以驅邪避惡。謹按,鬱金、薑黃、蒁藥三種藥物很相似,蘇恭沒有仔細區分,所以描述好像是一種藥物。陳藏器區分三種藥物:蒁味苦,色青;薑黃味辛,性溫,色黃;鬱金味苦,性寒,色赤,主治馬的熱病。三種藥物不同,用途完全不同。劉淵林注《吳都賦》姜匯非一。說姜匯很大,氣味濃烈近似臭味,南方人搗碎後做成醬。也叫廉姜。生長在沙石中,屬於薑類。味道辛辣芳香,削皮後用黑梅和鹽水浸泡,就成了。始安郡有產。據此,廉姜也是薑的一種,但它是一種獨立的藥物。近年來京城種植很多薑,經常有薑黃上市,就是老薑。

人們買來生吃,說能治療氣脹效果最好。醫家治療氣脹的處方中,也經常使用它。

《千金翼方》:瘡癬初期,或開始痛癢,用薑黃敷療,效果很好。經驗方:治療心痛。薑黃一兩,桂皮三兩研末,用醋湯送服一錢。

2. 蓽茇

味辛,大溫,無毒。主溫中下氣,補腰腳,殺腥氣,消食,除胃冷,陰疝痃癖。其根名蓽茇沒,主五勞七傷,陰汗核腫。生波斯國。此藥叢生,莖、葉似蒟醬,子緊細,味辛烈於蒟醬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治霍亂冷氣,心痛血氣。陳藏器云:畢勃沒,味辛,溫,無毒。主冷氣嘔逆,心腹脹滿,食不消,寒疝核腫,婦人內冷無子,治腰腎冷,除血氣。生波斯國,似柴胡黑硬。蓽茇根也。

圖經曰:蓽茇,出波斯國,今嶺南有之,多生竹林內。正月發苗作叢,高三、四尺,其莖如箸,葉青圓,闊二、三寸如桑,面光而厚。三月開花白色在表。七月結子如小指大,長二寸以來,青黑色,類椹子,九月收採,灰殺曝乾。南人愛其辛香,或取葉生茹之。黃牛乳煎其子治氣痢神良。

謹按唐太宗實錄云:貞觀中,上以氣痢久未痊,服它名醫藥不應,因詔訪求其方。有衛士進乳煎蓽茇法,御用有效。劉禹錫亦記其事云,後累試年長而虛冷者必效。

海藥云:謹按《徐表南州記》,本出南海,長一指,赤褐色為上。復有蓽茇,短小黑,味不堪。舶上者味辛,溫。又主老冷心痛,水瀉虛痢,嘔逆醋心,產後泄痢,與阿魏和合良。亦滋食味。得訶子、人參、桂心、乾薑,治臟腑虛冷,腸鳴泄痢,神效。陳藏器云:蒟醬,注蘇云:蓽茇叢生,子細味辛,烈於蒟醬。

按蓽茇溫中下氣,補腰腳,煞腥氣,消食,除胃冷,陰疝痃癬。根名蓽茇沒。主五勞七傷,陰汗核腫。已出《拾遺》。生波斯國,胡人將來此,調食用之。唐本注:今人以調食味。雷公云:凡使,先去挺,用頭醋浸一宿,焙乾,以刀刮去皮粟子令淨方用,免傷人肺,令人上氣。聖惠方:治冷痰飲噁心。

用蓽茇一兩,搗為末,於食前清粥飲調半錢服。經驗後方:治偏頭疼絕妙。蓽茇為末,令患者口中含溫水,左邊疼,令左鼻吸一字。右邊疼,令右鼻吸一字。效。

衍義曰:蓽茇,走腸胃中冷氣、嘔吐、心腹滿痛。多服走泄真氣,令人腸虛下重。

白話文:

蓽茇味辛性溫,無毒。能溫暖中焦、下降氣機,補益腰腳,去除腥味,幫助消化,消除胃寒,治療陰疝、痃癖。它的根叫做蓽茇沒,主治五勞七傷、陰部汗腫。原產波斯國。蓽茇叢生,莖葉類似蒟醬,果實細小,味道比蒟醬辛辣。

據《日華子》記載:蓽茇能治療霍亂引起的寒氣、心痛和血氣病。陳藏器記載:蓽茇沒味辛性溫,無毒,主治寒邪導致的嘔逆、心腹脹滿、消化不良、寒疝、腫塊,以及婦女體寒不孕,還能治療腰腎虛冷,去除血氣瘀滯。它產自波斯,外形像柴胡,顏色較黑且堅硬,是蓽茇的根。

《圖經》記載:蓽茇產自波斯,嶺南地區也有,多生長在竹林裡。正月發芽叢生,高約三到四尺,莖如筷子粗細,葉子青綠圓形,寬二到三寸,像桑葉,表面光滑厚實。三月開花,花白色,開在莖的頂端。七月結果,果實如小指般粗,長二寸左右,青黑色,形似桑葚,九月採收,用草木灰處理後曬乾。南方人喜歡其辛香的味道,常採其葉生食。用黃牛乳煎煮蓽茇果實,治療氣痢效果很好。

據《唐太宗實錄》記載:貞觀年間,唐太宗因患氣痢久治不癒,服用許多名醫開的藥方都不見效,於是下令訪求良方。一位衛士獻上了用牛乳煎煮蓽茇的方子,太宗服用後見效。劉禹錫也記載了此事,並說後經多次試驗,發現此方對年老體虛、畏寒者尤其有效。

《海藥本草》記載:《徐表南州記》記載蓽茇產於南海,長約一寸,赤褐色者為上品。也有一些蓽茇短小呈黑色,味道不佳。舶來品味道辛溫。還主治老年人體寒心痛、水瀉、虛痢、嘔逆、胃酸,以及產後泄瀉,與阿魏合用效果更好,也能增進食慾。與訶子、人參、桂心、乾薑同用,治療臟腑虛寒、腸鳴泄瀉,療效顯著。陳藏器說:蒟醬,蘇頌注:蓽茇叢生,果實細小,味道辛辣,比蒟醬更烈。

蓽茇溫中下氣,補益腰腳,去除腥味,幫助消化,消除胃寒,治療陰疝、痃癖。根名蓽茇沒,主治五勞七傷、陰部汗腫。此已載於《拾遺》。原產波斯國,胡人將其帶來,用作調味品。唐代注釋:今人用它來調味。雷公說:使用蓽茇前,需先除去雜質,用米醋浸泡一夜,焙乾,再用刀刮去皮上的粗糙部分,使其乾淨後再使用,以免損傷肺部,讓人上氣不暢。《聖惠方》記載:用於治療寒邪引起的痰飲、噁心。

用法:取蓽茇一兩,搗成細末,飯前用少量清粥調服半錢。經驗方:治療偏頭痛效果極佳。將蓽茇研末,讓患者含溫水在口中,左側頭痛則用左側鼻孔吸氣,右側頭痛則用右側鼻孔吸氣,效果顯著。

《衍義》記載:蓽茇能驅除腸胃中的寒氣,治療嘔吐、心腹脹痛。但服用過多會耗散真氣,導致腸胃虛弱、下墜。

3. 蒟(音矩)醬

味辛,溫,無毒。主下氣溫中,破痰積。生巴蜀。

唐本注云:《蜀都賦》所謂流味於番禺者。蔓生,葉似王瓜而厚大,味辛香,實似桑椹,皮黑肉白。西戎亦時將來,細而辛烈。或謂二種。交州、愛州人云:蒟醬,人家多種,蔓生。子長大,謂苗為浮留藤。取葉合檳榔食之,辛而香也。又有蓽茇,叢生,子細,味辛,烈於蒟醬。此當信也。今注渝、瀘等州出焉。(唐本先附)

圖經曰:蒟(音矩)醬,生巴蜀,今夔川、嶺南皆有之。昔漢武使唐蒙曉諭南越,南越食蒙以蒟醬,蒙問所從來,答曰:西北牂牁江廣數里,出番禺城下。武帝感之,於是開牂牁、越嶲也。劉淵林注《蜀都賦》云:蒟醬,緣木而生。其子如桑椹。熟時正青,長二、三寸。以蜜藏而食之,辛香。

溫調五臟。今云蔓生,葉似王瓜而厚大,實皮黑肉白,其苗為浮留藤。取葉合檳榔食之,辛而香也。兩說大同小異,然則淵林所云乃蜀種。如此今說是海南所傳耳。今唯貴蓽茇而不尚蒟醬,故鮮有用者。

海藥云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波斯國文,實狀若桑椹,紫褐色者為上,黑者是老不堪。黔中亦有,形狀相似,滋味一般。主咳逆上氣,心腹蟲痛,胃弱虛瀉,霍亂吐逆,解酒食味。近多黑色,少見褐色者也。雷公云:凡使,採得後以刀刮上粗皮便搗,用生薑自然汁拌之,蒸一日了,出,日乾。

每修事五兩,用生薑汁五兩,蒸乾為度。食療溫。散結氣,治心腹中冷氣。亦名土蓽茇。嶺南蓽茇,尤治胃氣疾。巴蜀有之。齊民要術,子下氣消穀。

白話文:

蒟醬味辛辣溫和,無毒。具有行氣溫中、消散痰積的功效,產於巴蜀地區。

據唐代注釋記載,《蜀都賦》中提到的流傳到番禺的美味就是指蒟醬。它是一種蔓生植物,葉子像王瓜但更大更厚,味道辛香,果實像桑葚,果皮黑色,果肉白色。西戎地區也偶爾會進貢,這種蒟醬比較細小,辛辣味更強烈,有人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交州、愛州的人說:蒟醬在當地普遍種植,蔓生,果實很大,其藤蔓稱為浮留藤。將其葉子與檳榔一起食用,味道辛香。還有一種叫做蓽茇的植物,叢生,果實細小,味道辛辣,比蒟醬更強烈。這種說法比較可信,現在渝州、瀘州等地都有出產。

圖經中記載:蒟醬生長於巴蜀,現在夔州、川州、嶺南地區也有。漢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,南越人用蒟醬款待唐蒙,唐蒙詢問其來源,南越人回答說:來自西北的牂牁江,江面寬闊數里,流經番禺城下。武帝因此而開闢了牂牁道和越嶲道。劉淵林在《蜀都賦》注釋中說:蒟醬攀附樹木生長,果實像桑葚,成熟時呈青色,長二三寸。用蜂蜜醃製後食用,味道辛香,能溫調五臟。現在的記載說它是蔓生植物,葉子像王瓜但更大更厚,果實皮黑肉白,其藤蔓稱為浮留藤。將其葉子與檳榔一起食用,味道辛香。兩種說法大體相同,但劉淵林所描述的可能是蜀地所產的蒟醬,而現在所說的可能是海南流傳過來的。現在人們更重視蓽茇,而不太重視蒟醬,因此很少使用。

海藥本草中記載:根據《廣州記》記載,波斯國的蒟醬,果實形狀像桑葚,紫褐色的最好,黑色的已經老了,品質不好。黔中地區也有,形狀和味道都相似。它可以治療咳嗽氣逆、上氣、心腹蟲痛、胃弱虛瀉、霍亂吐逆,以及解酒食之毒。現在多見黑色,少見褐色。雷公(古代醫家)說:使用蒟醬時,採摘後用刀刮去粗皮,然後搗碎,用生薑汁拌勻,蒸一天,取出曬乾。

每次用五兩蒟醬,加五兩生薑汁,蒸至乾燥為度。食用後能溫和調理身體,散結氣,治療心腹冷氣。蒟醬也叫土蓽茇。嶺南的蓽茇,尤其善於治療胃病。巴蜀地區也有出產。根據《齊民要術》記載,蒟醬可以行氣消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