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9)
卷第九 (9)
1. 紅藍花
味辛,溫,無毒。主產後血暈口噤,腹內惡血不盡絞痛,胎死腹中,並酒煮服。亦主蠱毒下血。堪作燕脂。其苗生搗碎,敷遊腫。其子吞數顆,主天行瘡子不出。其燕脂,主小兒聤耳,滴耳中。生梁、漢及西域。一名黃藍。《博物志》云:黃藍,張騫所得。今倉魏地亦種之。(今附)
圖經曰:紅藍花,即紅花也。生梁、漢及西域,今處處有之。人家場圃所種,冬而布子於熟地,至春生苗,夏乃有花。下作梂匯,多刺,花蕊出梂上。圃人承露採之,採已復出,至盡而罷。梂中結實,白顆如小豆大。其花曝乾,以染真紅及作燕脂。主產後血病為勝,其實亦同,葉頗似藍,故有藍名,又名黃藍。
白話文:
紅花味道辛辣,性溫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暈、口噤、腹內惡血不盡絞痛、胎死腹中,可以用酒煮後服用。也能治療蠱毒下血。可以製成燕脂。紅花苗搗碎後,可以敷治遊腫。紅花子吞服幾顆,可以治療天行瘡子不出。紅花製成的燕脂,可以治療小兒聤耳,滴入耳中。紅花生長於梁、漢及西域,又名黃藍。《博物志》記載:黃藍是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。現在倉魏地區也種植紅花。
《圖經》記載:紅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紅花。它生長於梁、漢及西域,現在各地都有。人們在田間地頭種植紅花,冬天將種子埋在熟地中,春天長出苗,夏天開花。紅花的花托上有許多刺,花蕊從花托上長出來。農民在露水未乾時採摘紅花,採完後又會長出新的花,直到全部開完為止。花托中結出果實,白色的果實像小豆一樣大小。紅花晒乾後,可以染成鮮紅色,也可以製成燕脂。紅花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病,效果很好,它的果實也有同樣的功效。紅花的葉子很像藍草,因此得名「藍」,又叫「黃藍」。
《博物志》云:張騫所得也。張仲景治六十二種風,兼腹內血氣刺痛。用紅花一大兩,分為四分,以酒一大升,煎強半,頓服之。不止,再服。又一方:用紅藍子一升搗碎,以無灰酒一大升八合,拌了曝令乾,重搗篩,蜜丸如桐子大,空腹酒下四十丸。《正元廣利方》治女子中風,血熱煩渴者。
以紅藍子五大合,微熬搗碎,旦日取半大匙,以水一升,煎取七合,去滓,細細嚥之。又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治喉痹,壅塞不通者。取紅藍花搗,絞取汁一小升服之,以瘥為度。如冬月無濕花,可浸乾者濃絞取汁,如前服之,極驗。但咽喉塞服之皆瘥。亦療婦人產運絕者。
白話文:
《博物志》記載,紅花是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。張仲景用紅花治療六十二種風症,以及腹內血氣刺痛。方法是用紅花一大兩,分成四份,以酒一大升,煎煮至剩一半,一次服用。若未見效,可再服用一次。另一個方子是用紅藍子一升搗碎,以無灰酒一大升八合拌勻,曬乾後再搗碎過篩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蜜丸,空腹用酒送服四十丸。《正元廣利方》用紅藍子治療女子中風,血熱煩渴。方法是用紅藍子五大合,微熬後搗碎,隔天取半匙,以水一升煎煮至七合,去渣,慢慢吞服。崔元亮在《海上方》中記載,用紅藍花治療喉痹,壅塞不通。方法是用紅藍花搗碎,擠出汁液一小升服用,直到病癒為止。若冬天沒有新鮮花,可以用乾花浸泡後濃縮汁液,依照前述方法服用,效果極佳。無論是咽喉塞不通或婦女產後血崩,都可用紅藍花治療。
唐本注云:治口噤不語,血結,產後諸疾,堪染紅。外臺秘要:治一切腫方:以紅花熟爛搗取汁服之,不過再三服便瘥。服之多少,量腫大小而進之。簡要濟眾:產後血暈,心悶氣絕。紅花一兩,搗為末,分作兩服,酒二中盞,煎取一盞並服。如口噤,斡開灌之。《子母秘錄》同。
產寶:療產後中風,煩渴。紅花子五合,微熬研碎,以一匙水一升,煎取七合,徐徐呷之。近效方:治血暈絕不識人,煩悶者。紅花三兩,新者佳。無灰酒半升,童子小便半升,煮取一大盞,去滓,候冷,頓服之,新汲水煮之亦良。
白話文:
唐本注云:
治療口噤不語、血結、產後諸疾,紅花都可使用。
外臺秘要:
治療各種腫瘤的方子:將紅花煮熟爛透,搗碎取汁服用,一般服用兩三次就會痊癒。服用多少,需根據腫瘤的大小而定。
簡要濟眾:
產後血暈,心悶氣絕,可用紅花一兩,搗成粉末,分兩次服用,每次用酒兩杯,煎煮成一杯,一同服用。如果患者口噤,可以用工具撬開嘴巴灌藥。《子母秘錄》的記載相同。
產寶:
治療產後中風,煩渴。紅花五分,微熬研碎,用一匙水一升,煎煮成七分,慢慢服用。
近效方:
治療血暈昏迷不認人,煩悶者。紅花三兩,新採摘的最好。用無灰酒半升,童子尿半升,煮成一大杯,去渣,待涼後一次喝下。用新汲取的井水煮紅花效果也很好。
2. 牡丹
味辛、苦,寒、微寒,無毒。主寒熱,中風瘛(音契)瘲(音縱),痙、驚癇邪氣,除症堅,瘀血留舍腸胃,安五臟,療癰瘡,除時氣,頭痛,客熱,五勞,勞氣,頭、腰痛,風噤。癲疾。一名鹿韭,一名鼠姑。生巴郡山谷及漢中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陰乾。(畏菟絲子。)
陶隱居云:今東間亦有。色赤者為好,用之去心。按:鼠婦亦名鼠姑,而此又同,殆非其類,恐字誤。唐本注云:牡丹,生漢中。劍南所出者苗似羊桃,夏生白花,秋實圓綠,冬實赤色,凌冬不凋。根似芍藥,肉白皮丹。出江、劍南,土人謂之牡丹,亦名百兩金,京下謂之吳牡丹者,是真也。
白話文:
這種草藥的味道辛辣苦澀,性寒微寒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寒熱、中風、痙攣、驚癇、邪氣,並能除掉堅硬的腫塊,疏通瘀血,安五臟,療治癰瘡,抵禦時氣,緩解頭痛、客熱、五勞、勞氣、頭腰痛、風寒引起的發熱無汗、癲癇等症狀。它還有其他名字,叫做鹿韭和鼠姑。生長在巴郡山谷和漢中地區。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陰乾保存。忌與菟絲子同用。
陶隱居說,現在東部地區也有這種草藥。紅色者品質較好,使用時要去除心部。根據記載,鼠婦也叫鼠姑,但這兩種植物很可能不是同類,可能是文字錯誤。唐代的註解說,牡丹生長在漢中,劍南地區的牡丹苗像羊桃,夏天開花呈白色,秋天果實呈圓形綠色,冬天果實呈紅色,冬季不凋謝。根部像芍藥,肉質白皮丹紅。產於江、劍南地區,當地人稱之為牡丹,也叫百兩金,京城地區則稱之為吳牡丹,這才是真正的牡丹。
今俗用者異於此,別有臊氣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:牡丹,能治冷氣,散諸痛,治女子經脈不通,血瀝腰疼。蕭炳云:今出合州者佳。白者補,赤者利。出和州、宣州者並良。日華子云:除邪氣,悅色,通關腠血脈,排膿,通月經,消撲損瘀血,續筋骨,除風痹,落胎下胞,產後一切女人冷熱血氣。此便是牡丹花根。
巴、蜀、渝、合州者上,海鹽者次。服忌蒜。
圖經曰:牡丹,生巴郡山谷及漢中,今丹、延、青、越、滁、和州山中皆有之。花有黃、紫、紅、白數色,此當是山牡丹。其莖便枯燥,黑白色,二月於梗上生苗葉,三月開花。其花、葉與人家所種者相似,但花只五、六葉耳。五月結子黑色,如雞頭子大。根黃白色,可五、七寸長,如筆管大。
白話文:
現在市面上流通的牡丹根,跟古籍記載的有所不同,帶有一股腥臊味。根據《藥性論》記載,牡丹能治療寒氣、散除各種疼痛,还能治疗女子经脉不通、血崩腰痛等病症。萧炳说,产自合州的牡丹品质最佳,白色补益,红色通便。产自和州、宣州的牡丹也很好。日华子说,牡丹能驱除邪气,使面色红润,疏通关窍腠理和血脉,排脓,通经,消散跌打瘀血,接续筋骨,除风痹,堕胎下胞,产后治疗女性各种寒热血气病症。
巴州、蜀州、渝州、合州产的牡丹品质最佳,海盐产的次之。服用牡丹忌食蒜。
《图经》记载:牡丹生长在巴郡山谷和汉中,现在丹州、延州、青州、越州、滁州、和州等地山区也有分布。牡丹花有黄、紫、红、白等多种颜色。这些应该是山牡丹。它的茎干枯燥,呈黑白色,二月在梗上长出新芽,三月开花。花和叶子跟人们种植的牡丹相似,但花瓣只有五、六片。五月结黑色果实,像鸡头一样大。根呈黄白色,长五、七寸,粗如笔管。
二月、八月採,銅刀劈去骨,陰乾用。此花一名木芍藥。近世人多貴重。圃人慾其花詭異,皆秋冬移接,培以壤土,至春盛開,其狀百變。故其根性殊失本真,藥中不可用此品,絕無力也。牡丹主血,乃去瘀滯。《正元廣利方》:療因傷損血瘀不散者,取牡丹皮八分,合虻蟲二十一枚,熬過同搗篩,每旦溫酒和散方寸匕服,血當化為水下。
雷公云:凡使,採得後日干,用銅刀劈破去骨了,細銼如大豆許,用清酒拌蒸,從巳至未,出,日乾用,外臺秘要:治蠱毒方:取牡丹根搗為末,服一錢匕,日三服,良。肘後方:下部生瘡已決洞者。服牡丹方寸匕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二月和八月採收,使用銅刀將植物的骨質部分劈開,然後陰乾後使用。這種花朵又名木芍藥,現代人對它非常珍視。園丁為了讓它的花朵異常,會在秋冬之季進行嫁接,並用壤土培育,到了春天,花朵會盛開,其形狀變化多端。因此,這種植物的根部失去了原本的真實性質,藥物中不應使用這種品種,因為它沒有力量。
牡丹主調理血液,可以去除瘀滯。《正元廣利方》中提到,對於因受傷導致血液瘀滯不散的情況,取牡丹皮八分,加上虻蟲二十一枚,熬煮後一同研磨篩選,每天早晨用溫酒調和服用,血液會化為水排出。
雷公說:使用時,採收後要曬乾一天,然後使用銅刀劈開去除骨質,研磨成大約像大豆一樣的細粉,用清酒拌和蒸煮,從巳時到未時,取出後曬乾使用。《外臺祕要》中的解毒方:取牡丹根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一天三次,效果良好。《肘後方》中提到,對於下部生長的瘡口已經開洞的情況,服用牡丹方寸匕,一天三次。
衍義曰:牡丹,用其根上皮。花亦有緋者,如西洛潛溪緋是也。今禁苑又有深碧色者。唯山中單葉花紅者為佳,家椑子次之。若移枝接者不堪用,為其花葉既多發,奪根之氣也。何以知之?今千葉牡丹,初春留花稍多,來年花枝並葉便瘦。多是開不成。市人或以枝梗皮售於人,其乖殊甚。
白話文:
牡丹用的是根上的皮,花也有紅色,像是西洛潛溪的緋牡丹。現在宮廷裡還有深碧色的牡丹。不過山裡生長的單葉紅花牡丹最好,家裡種的次之。如果用枝條嫁接的牡丹就不好用了,因為它花葉繁茂,會奪取根部的營養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現在的重瓣牡丹,春天如果留的花太多,第二年的花枝和葉子就會變得瘦弱,很多都開不了花。市場上有些人用枝條和莖皮賣給人,這就非常不妥了。
3. 京三稜
味苦,平,無毒。主老癖癥瘕結塊。俗傳昔人患症癖死,遺言令開腹取之。得病塊乾硬如石,紋理有五色,人謂異物,竊取削成刀柄,後因以刀刈三稜,柄消成水,乃知此可療症癖也。黃色體重,狀若鯽魚而小。又有黑三稜,狀似烏梅而稍大,有須相連蔓延,體輕。為療體並同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味甘、澀,涼。治婦人血脈不調,心腹痛,落胎,消惡血,補勞,通月經治氣脹,消撲損瘀血,產後腹痛,血暈並宿血不下。
圖經曰:京三稜,舊不著所出地土,今河陝、江、淮、荊襄間皆有之。春生苗,高三、四尺,似茭蒲葉皆三稜。五、六月開花,似莎草,黃紫色。霜降後採根,削去皮、須,黃色,微苦,以如小鯽魚狀體重者佳。多生淺水旁,或陂澤中。其根初生成塊,如附子大,或有扁者。
白話文:
三稜味苦,性平,無毒。主治老人脾胃虛弱、腹部腫塊等症。相傳古代有人患症癖而死,遺言要剖腹取出病塊。病塊乾燥堅硬如石,紋理有五種顏色,人們認為是異物,偷偷地取走並削成刀柄。後來用這把刀去砍三稜,刀柄卻溶化成水,才明白三稜可以治療症癖。三稜呈黃色,體重,形狀像小鯽魚。另外還有一種黑色三稜,形狀像烏梅,但略大,有須相連蔓延,體輕。療效與黃三稜相同。
日華子記載:三稜味甘、澀,性涼。治婦女血脈不通、心腹疼痛、流產、消散惡血、補虛勞、通經、治療氣脹、消散跌打瘀血、產後腹痛、血暈以及瘀血不消。
圖經記載:京三稜,過去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河陝、江淮、荊襄一帶都有。春天長出苗,高三、四尺,葉子像茭白,都是三稜形。五、六月開花,像莎草,黃紫色。霜降後採收根部,削去皮和須,呈黃色,微苦,體重、形狀像小鯽魚的最好。多生長在淺水邊或池塘中。其根最初形成塊狀,如附子大小,有的扁平。
旁生一根,又成塊,亦出苗,其不出苗,只生細根者,謂之雞爪三稜。又不生細根者,謂之黑三稜,大小不常,其色黑,去皮即白,河中府又有石三稜,根黃白色,形如釵股,葉綠色,如蒲,苗高及尺,葉上亦有三稜,四月開花,白色,如紅蓼花。五月採根。亦消積氣。下品別有草三稜條,云生蜀地,即雞瓜三稜也。
其實一類,故附見於此。一說,三稜生荊楚,字當作荊,以著其地。《本經》作京,非也。今世都不復有。三稜所用皆淮南紅蒲根也。泰州尤多,舉世皆用之。雖太醫不以為謬。蓋流習既久,用根者不識其苗,採藥者莫究其用,因緣差失,不復更辨。今三稜,荊襄、江淮水澤之間皆有。
白話文:
旁邊長出一根,又形成塊狀,也會長出苗,如果沒有長出苗,只長出細根的,稱為雞爪三稜。如果連細根都不長,稱為黑三稜,大小不固定,顏色是黑色的,去皮就變成白色。河中府還有石三稜,根是黃白色,形狀像髮簪,葉子是綠色的,像蒲草,苗長到一尺高,葉子上也有三稜,四月開花,花是白色的,像紅蓼花。五月採收根部,也可以消積氣。下品中還有草三稜條,據說生長在蜀地,就是雞瓜三稜。
其實它們都是同一類,所以就附在這裡一起記載。有人說三稜生長在荊楚,字應該寫成「荊」,用來標明它的產地。《本經》寫成「京」,是錯誤的。現在世上已經沒有了。目前所用的三稜都是淮南紅蒲根。泰州產量最多,全世界都用它。雖然太醫不認為這是錯誤,但因為流傳已久,用藥的人不認識它的苗,採藥的人也不了解它的用途,由於種種原因,就沒有再辨別。現在三稜,在荊襄、江淮水澤之間都有生長。
葉如莎草,極長,莖三稜如削,大如人指,高五、六尺,莖端開花。大體皆如莎草而大,生水際及淺水中。苗下即魁,其旁有根橫貫,一根則連數魁,魁上發苗。採時斷其苗及橫根,形扁長如鯽魚者,三稜也。根末將盡,一魁未發苗,小圓如烏梅者,黑三稜也。又根之端鉤屈如爪者,為雞爪三稜。
皆皮黑肌白而至輕。三者本一物,但力有剛柔,各適其用。因其形為名,如烏頭、烏喙,雲母、雲華之類,本非兩物也。今人乃妄以鳧茨、香附子為之。又本草謂京三稜,形如鯽魚,黑三稜如烏梅而輕。今紅蒲根至堅,重刻削而成,莫如形體。又葉扁莖圓,不復有三稜處,不知何緣名三稜也。
白話文:
三稜草的葉子像莎草一樣又長又細,莖是三角形的,像削出來的一樣,粗細如同人的手指,高度約五到六尺,莖頂開花。整體來說,三稜草跟莎草很像,只是更大。它生長在水邊和淺水中。靠近根部的部分叫做魁,魁的旁邊有橫向生長的根,一條根可以連接好幾個魁,魁上會長出新的植株。採集三稜草時,要連同植株和橫根一起採下。形狀扁平細長,像鯽魚一樣的,就是三稜。根末端將要枯萎,一個魁還沒長出新植株,圓圓的像烏梅一樣的,就是黑三稜。而根末端彎曲像爪子一樣的,叫做雞爪三稜。
三種三稜草的皮都是黑色的,肉是白色的,而且很輕。其實它們都是同一種植物,只是藥效有所不同,所以各自有不同的用途。因為外形而取的名字,就像烏頭、烏喙、雲母、雲華一樣,本質上都是同一種東西。現在有些人錯誤地把鳧茨和香附子當成三稜。古代醫書說京三稜的形狀像鯽魚,黑三稜像烏梅,而且很輕。現在市面上賣的紅蒲根很硬,需要用刀刻削成形狀,完全不像三稜。而且紅蒲的葉子扁平,莖是圓的,根本沒有三角形的樣子,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叫做三稜。
今三稜皆獨旁引二根,無直下根。其形大體多亦如鯽魚。
陳藏器云:《本經》無傳三稜,總有三、四種,但取根似烏梅,有須相連蔓如綖,作漆色,蜀人織為器。一名䔷者是也。外臺秘要:治癥瘕及主鼓脹滿。以三稜草切一石,水五石,煮一石,去滓更煎,取三斗汁,銅器中重釜煎如稠糖,出納密器中,旦服一匕,酒一盞服之,日二,每服恆令酒氣相續。又方:下乳汁。
取京三稜三個,以水二碗,煎取一碗,洗奶,取汁為度,極妙。子母秘錄治小兒氣癖。取三稜汁作羹粥,以米麵為之,與奶母食,每日取一棗大,與小兒吃亦得,作粥與癇熱食之。治小兒十歲以下及新生百日無問癇熱無辜、痃癖等,皆理之,秘妙不可具言,大效。
白話文:
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三稜,都是單獨生長,只有兩根側枝,沒有直直往下長的根。整體外形大多像鯽魚。
古籍記載,《本經》沒有記載三稜,但實際上存在三、四種,其中一種根部像烏梅,有鬚根連成一片像網狀,顏色像漆,蜀地人用它編織成器皿,叫做䔷。醫書記載,三稜可以治療婦科疾病和腹脹。可以將三稜草切成碎末,用水煮成濃縮汁,每日服用,可以治癒多種疾病。另外,還有用三稜汁來治療乳汁不通和兒童氣喘等疾病的方法,十分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