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四 (27)
卷第四 (27)
1. 鐵粉
味鹹,平,無毒。主安心神,堅骨髓,除百病,變白,潤肌膚,令人不老體健能食,久服令人身重肥黑,合諸藥各有所主。其造作粉,飛煉有法,文多不載。人多取雜鐵作屑飛之,令體重,真鋼則不爾。其針砂,市人錯鍒鐵為屑,和砂飛為粉賣之,飛煉家亦莫辨也。(取鋼鐵為粉勝之。今附)
圖經文具鐵條下。
白話文:
鐵粉味鹹性平,無毒。能安定心神,強健骨髓,治療百病,使面色白淨,肌膚潤澤,讓人延年益壽、身體健康、食欲良好。長期服用會使人體重增加,皮膚變得黝黑。鐵粉能與各種藥材配合使用,各有其功效。製作鐵粉的方法很多,但篇幅有限,在此不贅述。很多人用普通鐵屑煉製,服用後會使人體重增加,但如果用真鋼煉製則不會如此。市面上有些針砂,是用劣質鐵屑與砂石混合後煉製而成的,連煉製鐵粉的行家也難以分辨真偽。(用鋼鐵煉製的鐵粉效果更好。此為補充說明) 圖書典籍記載鐵粉的製作方法與鐵條相關。
2. 鐵落
味辛、甘,平,無毒。主風熱,惡瘡瘍疽,瘡痂疥,氣在皮膚中,除胸膈中熱氣,食不下,止煩,去黑子。一名鐵液。可以染皂。生牧羊平澤及祊城或析城。採無時。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鐵液,治心驚邪,一切毒蛇蟲及蠶、漆咬瘡,腸風痔瘻,脫肛,時疾熱狂,並染鬢髮。今注:解在鐵精條。
圖經文具鐵條下。
白話文:
鐵落味辛甘,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風熱、惡性瘡瘍腫毒、瘡痂疥癬、氣滯皮膚等症狀,並能消除胸膈熱氣、食慾不振、煩躁,去除黑斑。鐵落又名鐵液,可用於染皂。生長在牧羊平澤、祊城或析城等地,全年皆可採集。
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鐵液能治療心悸、驚恐、各種毒蛇蟲咬傷及蠶、漆中毒,腸風、痔漏、脫肛、以及急性熱病神志狂躁等症狀,還可染髮。詳細的解說,請參考「鐵精」條。
(圖經記載:鐵落的相關內容在鐵條的圖譜下。)
3. 鋼鐵
味甘,無毒。主金瘡,煩滿熱中,胸膈氣塞,食不化。一名跳鐵。今注:解在錢精條。
圖經文具鐵條。
白話文:
鋼鐵味甘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金瘡(刀傷)、腹部脹滿煩熱、胸膈氣悶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也叫做跳鐵。詳見錢精條的解說。圖經記載,其藥材形狀像鐵條。
4. 鐵
主堅肌耐痛。
臣禹錫等謹按詳定本草云:作熟鐵。日華子云:鐵,味辛,平,有毒。畏磁石、灰、炭等,能制石亭脂毒。今註解在鐵精條。
圖經曰:鐵,《本經》云:鐵落出牧羊平澤及祊城或析城,諸鐵不著所出州郡,亦當同處耳。今江南、西蜀有爐冶處皆有之。鐵落者,煅家燒鐵赤沸,砧上打落細皮屑,俗呼為鐵花是也。初煉去礦,用以鑄䥱器物者,為生鐵。再三銷拍,可以作鍱者,為鑐鐵,亦謂之熟鐵。以生柔相雜和,用以作刀劍鋒刃者,為鋼鐵。
煅灶中飛出如塵,紫色而輕虛,可以瑩磨銅者,為鐵精。作針家磨鑢細末,謂之針砂。取諸鐵於器中,水浸之,經久色青沫出,可以染皂者為鐵漿。以鐵拍作段片,置醋糟中,積久衣生刮取之,為鐵華粉。入火飛煉者,為鐵粉。作鐵華粉自有法,文多不載。諸鐵無正入丸散者,唯煮汁用之,華粉則研治極細,合和諸藥。
又馬銜、秤錘、車轄及杵、鋸等,皆燒以淬酒用之,刀斧刃磨水作藥使,並俗用有效,故載之。
別說云:謹按鐵漿即是以生鐵漬水服餌者。日取飲,旋添新水。日久鐵上生黃膏,則力愈勝,令人肌體輕健。唐太妃所服者,乃此也。若以染皂者為漿,其酸苦臭澀安可近,況為服食也。
白話文:
鐵的主要功效是強化肌肉,耐受疼痛。
古代典籍記載,鐵分為熟鐵和生鐵。鐵味辛,性平,有毒,忌與磁石、灰、炭等同用,但能解石亭脂的毒。詳細解說在鐵精的條目中。
鐵的產地,《本經》記載於牧羊平澤及祊城或析城等地,其他產地則沒有明確記載,各地所產鐵應該性質相同。現在江南、西蜀等有冶鐵爐的地方都出產鐵。鐵落指的是鐵匠在鍛造時,燒紅鐵後敲打下來的細小鐵屑,俗稱鐵花。初次煉製去除礦渣,用來鑄造器物的鐵,稱為生鐵。經過反覆燒煉捶打的鐵,可以鍛造的,稱為熟鐵或熟鐵。將生鐵和熟鐵混合,用來製作刀劍刃口的,稱為鋼鐵。
在冶煉過程中,從爐中飛出來的紫色輕盈粉末,可用於拋光銅器,稱為鐵精。針匠磨針時產生的細末,稱為針砂。將鐵器浸泡在水中,時間久了會產生青色的泡沫,可用來染藍黑色,稱為鐵漿。將鐵片放入醋糟中,久而久之會生出鐵鏽,刮下來的稱為鐵華粉。經過火煉的鐵華粉,則稱為鐵粉。鐵華粉的製作方法很多,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。各種鐵製品一般不直接入藥丸或散劑,通常是煮汁服用,鐵華粉則需研磨得非常細緻,再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。
此外,馬銜、秤錘、車軸、杵、鋸等物品,燒紅後淬入酒中使用;刀、斧的刃磨後用水沖洗,也可用作藥物。這些都是民間常用的有效方法,因此也一併記載。
另有記載說:鐵漿是用生鐵浸泡在水中服用。每天取飲,不斷添加新的清水。時間久了,鐵器表面會產生黃色的油膏,藥力就會更強,使人身體輕便健康。唐朝太妃服用的就是這種方法。但如果用來染色的鐵漿,其酸苦臭澀難以入口,更不能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