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16)

1. 白薇

味苦、咸,平、大寒,無毒。主暴中風,身熱肢滿,忽忽不知人,狂惑邪氣,寒熱痠疼,溫瘧洗洗,發作有時,療傷中淋露,下水氣,利陰氣,益精。一名白幕,一名薇草,一名春草,一名骨美。久服利人。生平原川穀。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(惡黃耆、大黃、大戟、乾薑、乾漆、山茱萸、大棗。)
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。根狀似牛膝而短小爾。方家用,多療驚邪,風狂,疰病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白薇,臣。能治忽忽睡不知人,百邪鬼魅。

白話文:

白薇

味道苦鹹,性平寒,無毒。主要功效為治療中風昏迷、發燒、四肢腫脹、神志不清、狂躁、邪氣入侵、寒熱交替、酸痛、溫瘧發作有規律、傷口淋漓不愈、水腫、利陰氣、益精。

別名:白幕、薇草、春草、骨美。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。生長在山川谷地。農曆三月三日採挖根部,陰乾。

**禁忌:**忌與黃耆、大黃、大戟、乾薑、乾漆、山茱萸、大棗同用。

**陶隱居說:**白薇在靠近道路的地方,到處都有。根部形狀像牛膝,但較短小。藥方中多用於治療驚厥、風狂、疰病。

**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**白薇能治療昏昏沉沉、不知人事、百邪鬼魅等症狀。

圖經曰:白薇,生平原川穀,今陝西諸郡及滁、舒、潤、遼州亦有之。莖、葉俱青,頗類柳葉。六、七月開紅花,八月結實。根黃白色,類牛膝而短小。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用。今云八月採。

雷公云:凡採得後,用糯米泔汁浸一宿。至明取出去髭了,於槐砧上細銼蒸,從巳至申,出用。

白話文:

《圖經》記載:白薇生長於原野山谷,如今陝西各郡以及滁州、舒州、潤州、遼州等地也都有。莖葉皆為青色,外形頗像柳葉。六月、七月開紅色花朵,八月結果。根呈黃白色,形狀類似牛膝但較短小。農曆三月三日採挖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現在也有說法是八月採挖。

雷公說:採挖白薇後,要用糯米泔水浸泡一夜。等到第二天早上,取出洗去毛刺,放在槐木砧板上細碎切片,用蒸籠蒸煮,從巳時(上午九點到十一點)蒸至申時(下午一點到三點),取出即可使用。

2. 菝(蒲八切)葜(棄八切)

味甘,平、溫,無毒。主腰背寒痛,風痹,益血氣,止小便利。生山野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陶隱居云:此有三種,大略根、苗並相類。菝葜莖紫,短小,多細刺,小減萆薢而色深,人用作飲。唐本注云:陶云三種相類,非也。萆薢有刺者,葉粗相類,根不相類。萆薢細長而白,菝葜根作塊結,黃赤色,殊非狗脊之流也。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治時疾瘟瘴。葉治風腫,止痛,撲損,惡瘡。以鹽塗敷,佳。又名金剛根,又名王瓜草。

白話文:

萆薢味甘,性平溫,無毒。可以治療腰背寒痛、風痺,補充血氣,止瀉。它生長在山野,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即可使用。

據陶隱居記載,萆薢有三種,根和苗大致相似。其中莖為紫色的,矮小且有很多細刺,比萆薢小,顏色更深,人們用它來泡茶喝。唐本注中提到,陶隱居說三種相似是不正確的。萆薢有刺的,葉子粗糙相似,但根部不同。萆薢根細長呈白色,而菝葜根則呈塊狀,黃赤色,跟狗脊完全不同。

根據日華子記載,萆薢可以治療時疾瘟瘴。葉子可以治療風腫,止痛,治跌打損傷和惡瘡。用鹽塗抹敷用效果更好。萆薢又名金剛根,也叫王瓜草。

圖經曰:菝葜,舊不載所出州土,但云生山野,今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。苗莖成蔓,長二、三尺,有刺。其葉如冬青、烏藥葉,又似菱葉差大。秋生黃花,結黑子。櫻桃許大。其根作塊,赤黃色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用。江浙間人呼為金剛根。浸赤汁以煮粉食,云啖之可以闢瘴。

其葉以鹽搗,敷風腫惡瘡等,俗用有效。田舍貧家亦取以釀酒,以風毒腳弱,痹滿上氣,殊佳。

白話文:

《圖經》記載:菝葜,過去沒有記載產地,只說生長在山野,如今京城附近和江浙各州郡都有。它的莖蔓生長,長度在二、三尺,有刺。葉子像冬青、烏藥葉,也像菱葉,但比菱葉略大。秋季開黃花,結黑色果實,大小如櫻桃。根部呈塊狀,顏色赤黃。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備用。江浙地區的人稱之為金剛根。用赤汁浸泡後煮成粉食用,據說可以避瘴氣。

它的葉子用鹽搗碎,可以敷治風腫、惡瘡等,民間常用,效果不錯。農村貧困人家也用它來釀酒,治療風毒腳弱、痺滿上氣,效果甚佳。

3. 大青

味苦,大寒,無毒。主療時氣頭痛,大熱口瘡。三、四月採莖,陰乾。

陶隱居云:療傷寒方多用此,《本經》又無。今出東境及近道。長尺許,紫莖。除時行熱毒為良。唐本注云:大青用葉兼莖,不獨用莖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大青,臣,味甘。能去大熱,治溫疫,寒熱。日華子云:治熱毒風,心煩悶渴疾,口乾,小兒身熱疾,風疹,天行熱疾及金石藥毒,兼塗罯腫毒。

圖經曰:大青,舊不載所出州土,今江東州郡及荊南,眉、蜀、濠、淄諸州皆有之。春生青紫莖似石竹,苗、葉、花紅紫色似馬蓼,亦似芫花。根黃。三月、四月採莖、葉,陰乾用。古方:治傷寒,黃汗,黃疸等有大青湯,又治傷寒頭身強,腰脊痛。葛根湯亦用大青。大抵時疾藥多用之。

白話文:

大青的藥性及應用

味苦,性寒,無毒。 主要治療時疫引起的頭痛,以及因熱氣上火引起的口瘡。在每年三、四月採收莖部,陰乾備用。

陶隱居說:治療傷寒的藥方中常使用大青,但《本經》中卻沒有記載。現在大青主要產自東邊的邊境地區以及靠近道路的地方,長約一尺,莖為紫色。大青對於治療時行熱毒效果顯著。唐本注釋說:大青除了莖部之外,葉子也一起使用,並非只用莖部。臣禹錫等人根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大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以用於治療溫疫、寒熱等疾病。日華子說:大青可以治療熱毒風、心煩悶渴、口乾、小兒發熱、風疹、天行熱疾以及金石藥物中毒等,同時也可以外敷於腫毒。

《圖經》記載:大青,古籍中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江東各州郡以及荊南、眉州、蜀州、濠州、淄州等地都有出產。春季生長,莖部呈青紫色,類似石竹,苗、葉、花呈紅紫色,與馬蓼、芫花相似,根部為黃色。在三月、四月採收莖葉,陰乾備用。古方中,治療傷寒、黃汗、黃疸等疾病,常用大青湯。另外,治療傷寒導致頭身發熱、腰脊疼痛,葛根湯中也使用了大青。總之,大青在治療時疫疾病中應用廣泛。

4. 女萎

味辛,溫。主風寒洒洒,霍亂泄痢,腸鳴遊氣上下無常,驚癇寒熱百病,出汗。李氏本草云:止下,消食。

唐本注云:其葉似白蘞,蔓生,花白,子細。荊、襄之間名為女萎,亦名蔓楚。止痢有效。用苗不用根,與萎蕤全別。今太常謬以為白頭翁者是也。(唐本先附)

圖經文具萎蕤條下。

雷公云:凡採得,陰乾,去頭並白蕊,於槐砧上銼,拌豆淋酒蒸。從巳至未出,曬令乾用。

白話文:

味道辛辣,性溫。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發冷發熱、霍亂引起的腹瀉、腸鳴氣上下不定的症狀,以及驚癇、寒熱等百病,並能促進排汗。李氏本草記載:它可以止瀉,消食。

唐代的本草注釋說:它的葉子類似白蘞,蔓生,花白色,果實細小。在荊州和襄陽一帶稱之為女萎,也叫蔓楚。它對止痢有療效。使用時只用它的莖葉,不用根部,與萎蕤完全不同。現在太常寺錯誤地把它當成白頭翁,這是錯誤的。

圖經記載,萎蕤的相關內容如下:

雷公說:採收之後,陰乾,去除頭部和白色花蕊,在槐木砧板上切碎,拌上豆淋酒蒸熟。從巳時到未時取出,曬乾即可使用。

5. 石香葇

味辛,香,溫,無毒。主調中溫胃,止霍亂吐瀉,心腹脹滿,臍腹痛,腸鳴。一名石蘇。生蜀郡陵、榮、資、簡州及南中諸處,在山岩石縫中生。二月、八月採。苗、莖、花、實俱用。(今附。)

衍義曰:石香葇,處處有之,不必山岩石縫中,但山中臨水附崖處或有之。九月、十月尚有花。

二十二種陳藏器余

白話文:

石香薷味道辛辣,香氣濃郁,性溫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溫中和胃,止霍亂吐瀉,緩解心腹脹滿、臍腹疼痛、腸鳴等症狀。又名石蘇。生長在蜀郡陵、榮、資、簡州及南中各地山區岩石縫隙中。二月和八月採收,苗、莖、花、實都可入藥。(現今也有其他記載)

衍義:石香薷各地都有,不一定要生長在山區岩石縫隙中,山中臨水附崖處也可能生長。九月、十月仍然有花。

以上是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對石香薷的記載。

6. 兜納香

味甘,溫,無毒。去惡氣,溫中,除暴冷。《廣志》云:生剽國。《魏略》曰:大秦國出兜納香。

海藥謹按《廣志》云:生西海諸山。味辛,平,無毒。主惡瘡腫瘻,止痛生肌,併入膏用。燒之能闢遠近惡氣。帶之夜行,壯膽安神。與茅香、柳枝合為湯浴小兒,則易長。

白話文:

甘味,性溫,無毒。能去除惡氣,溫暖中焦,驅散寒邪。《廣志》記載:產於剽國。《魏略》記載:大秦國出產兜納香。

海藥,據《廣志》記載,生長在西海諸山。味辛,性平,無毒。主治惡瘡腫瘻,止痛生肌,可加入膏藥使用。焚燒後能驅散遠近的惡氣。夜間佩戴,可壯膽安神。與茅香、柳枝一起煮水為小兒洗澡,可促進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