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14)

1. 敗醬

味苦、咸,平、微寒,無毒。主暴熱火瘡赤氣,疥瘙,疽痔,馬鞍熱氣,除癰腫,浮腫,結熱,風痹不足,產後疾痛。一名鹿腸,一名鹿首,一名馬草,一名澤敗。生江夏川穀。八月採根,曝乾。

陶隱居云:出近道,葉似豨薟,根形似茈胡,氣如敗豆醬,故以為名。唐本注云:此藥不出近道,多生崗嶺間。葉似水莨及薇銜,叢生,花黃根紫,作陳醬色,其葉殊不似豨薟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鹿醬,臣,敗醬是也。味辛、苦,微寒。治毒風𤸷痹,主破多年凝血,能化膿為水及產後諸病,止腹痛,余疹煩渴。

日華子云:味酸。治赤眼障膜,胬肉,聤耳,血氣心腹痛,破癥結,產前後諸疾,催生落胞,血暈,排膿,補瘻,鼻洪,吐血,赤白帶下,瘡痍疥癬,丹毒。又名酸益。七、八、十月採。

圖經曰:敗醬,生江夏川穀,今江東亦有之,多生崗嶺間。葉似水莨及薇銜,叢生,花黃根紫色,似柴胡,作陳敗豆醬氣,故以為名。八月採根,曝乾用。張仲景治腹癰,腹有膿者。薏苡仁附子敗醬湯:薏苡仁十分,附子二分,敗醬五分,三物搗為末,取方寸匕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頓服之。小便當下,愈。

雷公云:凡使,收得後便粗杵,入甘草葉相拌對蒸,從巳至未,出,焙乾,去甘草葉,取用。楊氏產乳:治蠼螋尿繞腰者。煎敗醬汁塗之,瘥。

白話文:

敗醬味苦鹹,性平微寒,無毒。主治暴熱引起的瘡瘍、皮膚紅腫熱痛、疥瘡瘙癢、疽腫、痔瘡、馬鞍部熱毒、癰腫、浮腫、內熱、風濕痹痛不足,以及產後疼痛。它還有別名,如鹿腸、鹿首、馬草、澤敗等,生長在江夏的溪谷間。農曆八月採收其根,曬乾備用。

陶弘景記載:敗醬生長在近郊,葉子像豨薟,根像茈胡,氣味像腐敗的豆醬,因此得名。唐代的本草注則說:此藥並非只生長在近郊,山嶺間也很多。葉子像水莨和薇菜,叢生,花黃根紫,顏色像陳舊的豆醬,葉子與豨薟並不相似。 藥性論中記載:鹿醬即敗醬,味辛苦微寒,能治療毒風引起的痹症,能破除多年積聚的瘀血,能使膿腫化為膿水,並能治療產後諸病、止腹痛、以及其他疹子引起的煩渴。

日華子記載:敗醬味酸,能治療赤眼障翳、胬肉、耳聾、血氣引起的胸腹疼痛,能破除癥結,治療產前產後諸疾,催生、排出胎盤、血暈、排膿、治療廔管、鼻出血、吐血、赤白帶下、瘡瘍疥癬、丹毒等。又名酸益。七、八、十月採收。

圖經記載:敗醬生長在江夏的溪谷,現在江東也有,多生長在山嶺間。葉子像水莨和薇菜,叢生,花黃根紫,形似柴胡,氣味像陳腐的豆醬,因此得名。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使用。張仲景用它治療腹癰,腹部有膿腫的病人,使用薏苡仁附子敗醬湯:薏苡仁十分,附子二分,敗醬五分,三種藥物研磨成末,取一匙,加水二升,煎成一升,一次服下,小便就會暢通,病就好了。

雷公記載:使用敗醬時,採收後要粗略搗碎,與甘草葉拌在一起蒸,從巳時到未時(上午十點到下午二點),取出曬乾,除去甘草葉後再使用。楊氏的產後乳汁方:治療蠼螋尿(一種皮膚病)繞腰的,用敗醬煎汁塗抹,可以痊癒。

2. 白蘚

味苦、咸,寒,無毒。主頭風,黃疸,咳逆,淋瀝,女子陰中腫痛,濕痹死肌,不可屈伸,起止行步,療四肢不安,時行腹中大熱飲水,欲走大呼,小兒驚癇,婦人產後余痛。生上谷川谷及冤句。四月、五月採根,陰乾。(惡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萆薢。)
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,以蜀中者為良。俗呼為白羊蘚(音仙),氣息正似羊膻,或名白膻。

唐本注云:此藥葉似茱萸,苗高尺余,根皮白而心實,花紫白色。根宜二月採。若四月、五月採,便虛惡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白蘚皮,臣。治一切熱毒風,惡風,風瘡疥癬赤爛,眉發脫脆,皮肌急,壯熱惡寒,主解熱黃、酒黃、急黃、谷黃、勞黃等良。日華子云:通關節,利九竅及血脈,並一切風痹,筋骨弱乏,通小腸水氣,天行時疾,頭痛眼疼。根皮良。

花功用同上,亦可作菜食。又名金雀兒椒。

圖經曰:白蘚,生上谷川谷及冤句,今河中、江寧府、滁州、潤州亦有之。苗高尺余,莖青,葉稍白如槐,亦似茱萸。四月開花淡紫色,似小蜀葵。根似蔓菁,皮黃白而心實。四月、五月採根,陰乾用。又云:宜二月採,差晚則虛惡也。其氣息都似羊膻,故俗呼為白羊鮮,又名地羊膻,又名金爵兒椒。

其苗,山人以為菜茹。葛洪治鼠瘻已有口,膿血出者,白蘚皮煮汁服一升,當吐鼠子乃愈。李《兵部手集方》:療肺嗽,有白蘚皮湯方,甚妙。

白話文:

白蘚味苦鹹,性寒,無毒。主治頭痛、黃疸、咳嗽逆氣、小便淋瀝、婦女陰部腫痛、濕痺導致肌肉僵硬不能屈伸、行動不便、四肢不寧、腹部劇熱口渴想走動並大喊大叫、小兒驚癇、產後餘痛等症狀。生長在上谷川谷及冤句等地。農曆四月、五月採收根部,陰乾保存。(忌與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萆薢同用。)

陶弘景說:白蘚在各地都有,但蜀地的品質最佳。民間稱之為白羊蘚,氣味像羊膻,也有人稱它為白膻。

唐代本草注釋說:白蘚的葉子像茱萸,植株高約一尺多,根皮白色而內部實心,花是紫白色。根部宜在二月採收,如果在四月、五月採收,藥效就會虛弱。 禹錫等人在《藥性論》中記載:白蘚皮可以治療各種熱毒風症、怕風、風瘡疥癬引起的皮膚紅腫潰爛、眉毛頭髮脫落變脆、皮膚緊繃、壯熱惡寒等症狀,尤其能治療各種黃疸(解熱黃、酒黃、急黃、谷黃、勞黃)。日華子則說:白蘚能通利關節、九竅及血脈,治療各種風痺、筋骨虛弱、小腸水腫、流行性疾病、頭痛眼痛等,根皮的藥效最佳。

白蘚的花與根具有相同的功效,也可當蔬菜食用。它還有金雀兒椒的別名。

圖經記載:白蘚生長在上谷川谷及冤句等地,現在河中、江寧府、滁州、潤州等地也有。植株高約一尺多,莖青綠色,葉子略白,像槐樹葉,也像茱萸葉。四月開花,花色淡紫,像小型蜀葵。根部像蔓菁,皮呈黃白色而內部實心。四月、五月採收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也有人說宜在二月採收,太晚採收則藥效虛弱。它的氣味都像羊膻,所以民間稱它為白羊鮮,也叫地羊膻、金爵兒椒。

白蘚的莖葉,山民會拿來當蔬菜食用。葛洪的著作中記載,用白蘚皮煮汁服用一升,可以治療鼠瘻(一種皮膚病),將膿血及鼠糞排出而痊癒。李氏《兵部手集方》中也有用白蘚皮治療肺病的方劑,效果甚佳。

3. 酸漿

味酸,平、寒,無毒。主熱煩滿,定志益氣,利水道,產難吞其實立產。一名醋漿。生荊楚川澤及人家田園中。五月採,陰乾。陶隱居云:處處人家多有。葉亦可食,子作房,房中有子,如梅李大,皆黃赤色。小兒食之能除熱,亦主黃病,多效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根如菹芹,白色,絕苦。

搗其汁治黃病,多效。爾雅云:葴,寒漿。注:今酸漿草,江東人呼曰苦葴。

圖經曰:酸漿,生荊楚川澤及人家田園中,今處處有之。苗似水茄而小,葉亦可食。實作房如囊,囊中有子,如梅李大,皆赤黃色。小兒食之尤有益。可除熱。根似菹芹,色白,絕苦。搗其汁飲之治黃病,多效。五月採,陰乾。《爾雅》所謂葴(音針),寒漿。郭璞注云:今酸漿草,江東人呼為苦葴是也。今醫方稀用。

千金方:治婦人赤白帶下。三葉酸草陰乾為末。空心酒下三錢匕。靈苑方:治卒患諸淋,遺瀝不止,小便赤澀疼痛。三葉酸漿草,人家園林亭檻中,著地開黃花,味酸者是。取嫩者淨洗,研絞自然汁一合,酒一合,攪湯暖,令空心服之,立通。

衍義曰:酸漿,今天下皆有之。苗如天茄子,開小白花,結青殼。熟則深紅,殼中子大如櫻,亦紅色。櫻中腹有細子,如落蘇之子,食之有青草氣。此即苦耽也。今《圖經》又立苦耽條,顯然重複。《本經》無苦耽。

白話文:

酸漿

酸漿味酸,性平偏寒,無毒。能治療熱煩悶,安定心神,益氣,利尿,產婦難產時吞服其果實能幫助順利生產。也叫做醋漿。它生長在荊楚地區的沼澤和人們的田園中,處處可見。五月採收,陰乾。其葉可食用,果實包在囊狀的果殼裡,果實大小如梅李,顏色為黃赤色。兒童食用能去除暑熱,也能治療黃疸,療效顯著。據《蜀本草》記載,酸漿的根莖像菹芹,顏色潔白,味道極苦,搗碎取汁能治療黃疸,療效很好。《爾雅》記載:葴(音針),就是酸漿。注釋說:現在的酸漿草,江東人稱之為苦葴。

《圖經》記載:酸漿生長在荊楚地區的沼澤和人們的田園中,現在各地都有。植株類似水茄但較小,葉子可食用。果實包在囊狀的果殼裡,果實大小如梅李,顏色為赤黃色。兒童食用尤其有益,可以去除暑熱。根莖像菹芹,顏色潔白,味道極苦。搗碎取汁飲用能治療黃疸,療效顯著。五月採收,陰乾。《爾雅》中所說的葴(音針),就是酸漿。郭璞注釋說:現在的酸漿草,江東人稱之為苦葴。現今醫方較少使用。

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婦女赤白帶下,可用三葉酸草陰乾研磨成粉末,空腹用酒送服三錢。 《靈苑方》記載:治療突然發作的各種淋證,小便點滴不盡,小便赤澀疼痛,可用人家園林亭榭中生長的,著地開黃花,味道酸的嫩酸漿草。取其嫩葉洗淨,研磨絞汁一合,加入酒一合,溫熱後空腹服用,能立即通利小便。

另有記載:酸漿,現在天下各地都有。植株像天茄子,開小白花,結青色的果殼。成熟後變成深紅色,殼中果實大小如櫻桃,也是紅色的。櫻桃狀果實中間有細小的種子,像落蘇的種子,食用時略帶青草氣味。這就是苦耽。現在《圖經》又單獨列出苦耽這一條,顯然重複。《本經》中沒有記載苦耽。

4. 紫參

味苦、辛,寒、微寒,無毒。主心腹積聚,寒熱邪氣,通九竅,利大小便,療腸胃大熱,唾血,衄血,腸中聚血,癰腫,諸瘡,止渴,益精。一名牡蒙,一名眾戎,一名童腸,一名馬行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。三月採根,火炙使紫色。(畏辛夷。)

陶隱居云:今方家皆呼為牡蒙,用之亦少。唐本注云:紫參,葉似羊蹄,紫花青穗,皮紫黑,肉紅白,肉淺皮深,所在有之。牡蒙,葉似及己而大,根長尺余,皮肉亦紫色,根苗並不相似。雖一名牡蒙,乃王孫也。紫參,京下見用者是,出蒲州也。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:牡蒙,神農、黃帝:苦。

季氏:小寒。生河西或商山。圓聚生,根黃赤有紋,皮黑中紫。五月華紫赤,實黑大如豆。藥性論云:紫參,使,味苦。能散瘀血,主心腹堅脹,治婦人血閉不通。

圖經曰:紫參,生河西及冤句山谷,今河中解、晉、齊及淮、蜀州郡皆有之。苗長一、二尺,根淡紫色如地黃狀,莖青而細,葉亦青似槐葉,亦有似羊蹄者。五月開花,白色似蔥花,亦有紅紫而似水葒者。根皮紫黑,肉紅白色,肉淺而皮深。三月採根,火炙令紫色。又云:六月採,曬乾用。

張仲景治痢,紫參湯主之。紫參半斤,甘草二兩。以水五升煎紫參,取二升納甘草煎取半升,分溫三服。

白話文:

紫參味甘辛,性寒涼,無毒。能治療心腹脹痛、寒熱邪氣,通暢九竅,促進大小便排泄,治療腸胃熱盛、吐血、鼻出血、腸道積血、癰腫、瘡瘍,止渴,滋補腎精。它還有牡蒙、眾戎、童腸、馬行等別名,生長在河西地區和冤句山谷。三月採挖根部,用火烤炙使其變成紫色。(忌與辛夷同用)

古籍記載,現在多稱其為牡蒙,使用較少。紫參的葉子像羊蹄,開紫花,穗青色,根皮紫黑色,肉質紅白,內裡淺色,外皮深色,各地都有。牡蒙的葉子像及己草但更大,根長約一尺,皮肉都是紫色,根苗和紫參並不相似。雖然同名牡蒙,但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目前京師地區使用的是產自蒲州的紫參。

另有記載:牡蒙味苦,性微寒,生長在河西或商山,根莖圓形聚集生長,根呈黃赤色並有紋理,外皮黑色帶紫色。五月開花,花紫紅色,果實黑色,大小如豆。紫參味苦,能散瘀血,主治心腹堅硬脹痛,治療婦女血閉不通。

據圖經記載,紫參生長在河西和冤句山谷,如今河中、解州、晉州、齊州以及淮州、蜀州等地都有。植株高一至二尺,根呈淡紫色,形似地黃;莖青細,葉子青綠,形似槐葉,也有像羊蹄的。五月開花,花白色,形似蔥花,也有紅紫色像水葒的。根皮紫黑,肉質紅白,內裡淺色,外皮深色。三月採挖根部,用火烤炙使其變成紫色。也有記載說六月採挖,曬乾後使用。

張仲景治療痢疾的紫參湯,就是用紫參半斤,甘草二兩,用水五升煎煮紫參,取二升藥液,再加入甘草煎煮至半升,分三次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