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四 (18)
卷第四 (18)
1. 金屑
蔡州出瓜子金,雲南山出顆塊金,在山石間採之。黔南、遂府、吉州水中併產麩金。又《嶺表錄異》云:廣州含洭縣有金池,彼中居人忽有養鵝、鴨,常於屎中見麩金片,遂多養收屎淘之,日得一兩或半兩,因而致富矣。淮南子:陽燧見日,然而為火。許慎注云:陽燧金也。
取金盃無緣者,熟磨令熱,日中時日下以艾承氣,則燃得火也。太清服煉靈砂法:金所稟於中宮陰已之魄,性本剛,服之傷損肌。寶藏論:凡金有二十件:雄黃金、雌黃金、曾青金、硫黃金、土中金、生鐵金、熟鐵金、生銅金、石金、砂子金、土碌砂子金、金母砂子金、白錫金,黑鉛金、硃砂金,以上十五件,唯只有還丹金、水中金、瓜子金、青麩金、草砂金等五件是真金,餘外並皆是假。丹房鏡源:楚金出漢江五溪,或如瓜子形,雜眾金,帶青色。
若天生牙,亦曰黃牙。若制水銀,硃砂成器為利術,不堪食,內有金氣毒也。青霞子《金液還丹論》:金未增年。又,黃金,破冷除風。
衍義曰:金屑,不曰金,而更加屑字者,是已經磨屑可用之義,如玉漿之義同。二《經》不解屑為未盡,蓋須烹煉,煅屑為箔,方可研屑入藥。陶隱居云:凡用銀屑,以水銀和成泥,若非煅屑成箔,焉能以水銀和成泥也?獨不言金屑,亦其缺也。生金有毒,至於殺人,仍為難解。
有中其毒者,唯鷓鴣肉可解,若不經煅屑,則不可用。顆塊金即穴山,或至百十尺,見伴金石,其石褐色,一頭如火燒黑之狀,此定見金也。其金色深赤黃。麩金即在江沙水中,淘汰而得,其色淺黃。此等皆是生金也,得之皆當銷煉。麩金耗折少,塊金耗折多。入藥當用塊金,色既深,則金氣足,余更防罨製成及點化者;如此,焉得更有造化之氣也。
若本朝張永德,字抱一,幷州人,五代為潞帥,淳化二年改幷州。初寓睢陽,有書生鄰居臥病,永德療之獲愈。生一日就永德求汞五兩,即置鼎中,煮成中金。永德懇求藥法,生曰:君當貴,吾不吝此,慮損君福。煅工畢昇言:祥符年,嘗在禁中為方士王捷煅金,以鐵為金,凡百餘兩為一餅,輻解為八段,謂之鴉嘴金。初自治中出,色尚黑。
由是言之,如此之類,乃是水銀及鐵,用藥製成,非造化所成,功治焉得不差殊?如惠民局合紫雪用金,蓋假其自然金氣爾。然惡錫。又東南方金色深,西南方金色淡,土地所宜也,入藥故不如色深者。然得余甘子則體柔,亦相感爾。
白話文:
蔡州出產像瓜子一樣的金子,雲南山區出產成顆粒狀或塊狀的金子,它們是在山石之間採集到的。黔南、遂府和吉州的水中也同時產出像麥麩一樣的金子。另外,《嶺表錄異》記載:廣州含洭縣有個金池,那裡的居民養鵝、鴨,常常在牠們的糞便中發現麥麩狀的金片,於是很多人就養殖家禽並收集糞便來淘金,每天可以得到一兩或半兩的金子,因此變得富有。《淮南子》說:用陽燧(一種凹面鏡)對著太陽,就可以點燃火。許慎註解說:陽燧是用金屬製成的。
取一個沒有邊緣的金杯,磨熱之後,在太陽底下用艾草去承接熱氣,就能點燃火。太清派的煉製靈砂的方法說:金吸收了中宮陰氣的魄力,本身性質剛強,服用會損傷肌肉。寶藏論提到:金總共有二十種,包括雄黃金、雌黃金、曾青金、硫磺金、土中金、生鐵金、熟鐵金、生銅金、石金、砂子金、土碌砂子金、金母砂子金、白錫金、黑鉛金、硃砂金,以上十五種都是假的,只有還丹金、水中金、瓜子金、青麩金、草砂金這五種才是真正的金。丹房鏡源說:楚地的金出自漢江五溪,形狀像瓜子,混雜在各種金屬中,帶有青色。
如果天生牙齒就叫做黃牙。用來煉製水銀和硃砂來製作器具是為了牟利,不能食用,因為其中有金屬的毒氣。青霞子在《金液還丹論》中提到:金不能使人長壽。另外,黃金可以驅除寒冷和風邪。
《衍義》說:金屑,不直接稱作金,而加上「屑」字,表示已經磨成粉末可以使用,就像玉漿的含義一樣。二《經》沒有解釋「屑」是還沒用完的意思,而是必須經過烹煉,把金屑鍛造成金箔,才能研磨成粉末入藥。陶弘景說:凡是用銀屑,要用水銀和成泥,如果沒有鍛造成金箔,怎麼能用水銀和成泥呢?他獨獨沒有提到金屑,也是他的一個疏漏。生金有毒,甚至會導致死亡,仍然是難以理解的。
如果有人中了金毒,只有吃鷓鴣肉才能解毒,如果沒有經過鍛造磨粉,就不能使用。顆塊金是在山洞裡發現的,有的深達數十或數百尺,會和伴生的石頭在一起,這種石頭是褐色的,一端像被火燒黑的樣子,這就肯定會有金。這種金的顏色是深紅色帶黃色。麩金是在江河的沙水中淘洗出來的,顏色是淺黃色。這些都是生金,得到之後都應當熔煉。麩金的損耗較少,塊金的損耗較多。入藥應該使用塊金,因為顏色深,金氣就充足。還要提防被人用其他方法製作或點化而成的人造金;如果是這樣,又怎麼能有天然的造化之氣呢?
本朝的張永德,字抱一,是并州人,五代時曾擔任潞州節度使,淳化二年被改為并州。他最初住在睢陽,有個書生鄰居生病,張永德治好了他。有一天,書生向張永德要了五兩水銀,然後放在鼎中煮成了金子。張永德懇求他傳授煉金的方法,書生說:你將來會富貴,我不會吝嗇這個方法,只是擔心會損害你的福氣。鐵匠畢昇說:祥符年間,他曾經在宮中為方士王捷煉金,用鐵煉成金,大約一百多兩做成一個餅,再將餅分割成八塊,稱之為「鴉嘴金」。最初是從皇宮中取出,顏色還是黑色的。
由此看來,像這樣煉製的所謂金,其實是用水銀和鐵用藥物煉製而成的,不是天地造化的產物,那麼它的功效自然會有所不同。例如惠民局在製作紫雪的時候會用到金,只是為了利用天然金的氣而已。另外,金討厭錫。東南方的金顏色深,西南方的金顏色淡,這是因為各地土地的關係,所以入藥不如顏色深的。然而,如果得到余甘子,金的質地就會變軟,這也是一種相互感應的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