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9)

1. 秦艽(膠字)

味苦、辛,平、微溫,無毒。主寒熱邪氣,寒濕風痹,肢節痛,下水,利小便,療風無問久新,通身攣急。生飛烏山谷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(菖蒲為之使。)

陶隱居云:飛烏或是地名,今出甘松、龍洞、蠶陵,長大黃白色為佳。根皆作羅文相交,中多銜土,用之熟破除去。方家多作秦膠字,與獨活療風常用,道家不須爾。唐本注云:今出涇州、鄜州、歧州者良。本作札,或作糾,作膠。正作艽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秦艽,解米脂,人食谷不充悅,畏牛乳。

白話文:

菖蒲味苦辛,性平微溫,無毒。它可以治療寒熱邪氣、寒濕風痺、肢節疼痛、水腫、小便不利,以及久病新病的風症,還能舒緩全身攣急。菖蒲生長在飛烏山谷,每年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備用。菖蒲的最佳搭配藥物是菖蒲。

陶隱居說:飛烏可能是一個地名,現在菖蒲產於甘松、龍洞、蠶陵等地,其中根部呈白色者品質最佳。菖蒲根部呈交錯的網狀結構,中間常有泥土,使用時需先將泥土去除。醫家常將菖蒲寫成「秦膠」字,與獨活一起治療風症。道家則不需如此。唐本注釋中記載,現在涇州、鄜州、歧州出產的菖蒲品質較佳。菖蒲的寫法有札、糾、膠等,但正確寫法應為「艽」。臣禹錫等根據《藥性論》記載,秦艽可以解米脂,若人食用谷物後不消化,或對牛乳過敏,都可以用秦艽來治療。

點服之,利大小便。瘥五種黃病,解酒毒,去頭風。蕭炳云:《本經》名秦瓜,世人以療酒黃、黃疸大效。日華子云:味苦,冷。主傳屍,骨蒸,治疳及時氣。又名秦瓜,羅紋者佳。

圖經曰:秦艽,生飛烏山谷,今河陝州軍多有之。根土黃色,而相交糾,長一尺以來,粗細不等。枝稈高五、六寸,葉婆娑連莖梗,俱青色,如萵苣葉。六月中開花,紫色,似葛花,當月結子。每於春秋採根,陰乾。《正元廣利方》療黃,心煩熱,口乾,皮肉皆黃。以秦艽十二分,牛乳一大升,同煮,取七合去滓,分溫再服,瘥。

白話文:

服用秦艽,可以利尿通便,治療五種黃疸病,解酒毒,去除頭風。古籍記載,秦艽又名秦瓜,治療酒黃、黃疸效果显著。其味苦性寒,可治傳尸、骨蒸,以及疳積和時氣病。羅紋的秦艽品質較佳。

秦艽生長在高山谷地,如今河陝州軍等地都有出產。根部土黃色,相互交纏,長度可達一尺,粗細不一。莖稈高五、六寸,葉子婆娑連生於莖梗上,呈現青色,類似萵苣葉。六月中旬開花,紫色,像葛花,當月結果。通常在春秋季節採挖根部,陰乾保存。古方記載,可用秦艽治療黃疸,伴隨心煩熱、口乾、皮膚發黃等症狀。將十二分秦艽與一大升牛乳一起煮沸,取七合去渣,分溫服下,可使病情好轉。

此方出於許仁則。又崔元亮《集驗方》:凡發背疑似者,須便服秦艽牛乳煎,當得快利三、五行,即瘥。法並同此。又治黃方,用秦艽一大兩細銼,作兩貼子,以上好酒一升,每貼半升,酒絞,取汁,去滓,空腹分兩服。或利便止,就中好酒人易治。凡黃有數種:傷酒曰酒黃;夜食誤餐鼠糞亦作黃;因勞發黃,多痰涕,目有赤脈,日益憔悴,或面赤,噁心者是。元亮用之,及治人皆得力極效。

秦艽須用新好羅紋者。

雷公云:凡使,秦並艽,須於腳文處認取:左文列為秦,即治疾。艽,即髮腳氣。凡用秦,先以布拭上黃肉毛盡,然後用還元湯浸一宿,至明出,日乾用。聖惠方:治傷寒,心神熱躁,口乾煩渴。秦艽一兩,去苗細銼,以牛乳一大盞,煎至六分,去滓,不計時候,分溫二服。

白話文:

許仁則的方子,還有崔元亮在《集驗方》中記載:凡是疑似發背的人,要立刻服用秦艽牛乳煎,就能迅速排泄三焦五行之氣,病症就會痊癒。方法和這個相同。另外治療黃疸,可以用秦艽一大兩,細細切碎,分成兩貼,用上好酒一升,每貼用半升酒浸泡,絞汁去渣,空腹分兩次服用。如果能排便,酒量好的人更容易治癒。黃疸分好幾種:喝酒過量引起的叫酒黃;晚上吃東西誤食老鼠糞便也會導致黃疸;因勞累引起的黃疸,常伴有痰多、眼有血絲、日漸消瘦,或臉紅、噁心等症狀。元亮用這個方法治療,以及人們用這個方法治療都非常有效。

秦艽一定要用新鮮、品質好的、帶有羅紋的。

雷公說:凡是使用秦艽,一定要從根部辨認:左邊有紋路的叫秦艽,用它治療疾病;右邊有紋路的叫秦,用它治療腳氣。使用秦艽時,要先用布擦去上面黃色的肉和毛,然後用還元湯浸泡一夜,第二天取出,晒乾備用。聖惠方中記載:治療傷寒,心神煩躁、口乾舌燥,可以用秦艽一兩,去掉根部,細細切碎,用牛乳一大杯煎煮至六分,去渣,不限時間分兩次溫服。

又方:治小便難,腹滿悶,不急療之殺人。用秦艽一兩去苗,以水一大盞,煎取七分,去滓,每於食後,分為二服。孫真人治黃疸,皮膚、眼睛如金色,小便赤。取秦艽五兩,牛乳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納芒硝一兩,服。

白話文:

另有一方:治療小便困難、腹部脹滿悶痛,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危及生命。取秦艽一两去掉根部,用一大杯水煎煮,取七分药汁,去渣,每次饭后服用,分两次喝完。孙真人治疗黄疸,皮肤、眼睛呈金黄色,小便发红。取秦艽五两,牛奶三升,煮至一升,去渣,加入芒硝一两,服用。

2. 百合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邪氣腹脹,心痛,利大小便,補中益氣,除浮腫臚脹,痞滿,寒熱,通身疼痛,及乳難,喉痹,止涕淚。一名重箱,一名摩羅,一名中逢花,一名強瞿。生荊州川穀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。根如胡蒜,數十片相累。人亦蒸煮食之,乃言初是蚯蚓相纏結變作之。俗人皆呼為強仇,仇即瞿也,聲之訛爾。亦堪服食。唐本注云:此藥有二種:一種細葉,花紅白色。一種葉大莖長,根粗花白,宜入藥用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百合,使,有小毒。

主百邪鬼魅,涕泣不止,除心下急滿痛,治腳氣,熱咳逆。吳氏云:百合一名重邁,一名中庭。生冤朐及荊山。日華子云:白百合,安心定膽,益志,養五臟,治癲邪、啼泣、狂叫、驚悸,殺蠱毒,氣㶸、乳癰、發背及諸瘡腫,並治產後血狂運。又云紅百合,涼,無毒。治瘡腫及療驚邪。

白話文:

甘味,性平,無毒。主要治療邪氣導致的腹脹、心痛,促進大小便排泄,補益中氣,消除浮腫、腹部脹滿、痞塊、寒熱、全身疼痛,以及乳房腫痛、喉嚨阻塞、止住涕淚。別名重箱、摩羅、中逢花、強瞿。生長在荊州川穀地帶。二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

據陶隱居記載,這種植物在許多地方都有生長。根部像胡蒜,由數十片鱗莖層層疊疊組成。人們也會將其蒸煮食用,傳說它是蚯蚓互相纏繞變成的。民間通常稱其為強仇,仇就是瞿,只是發音訛傳而已。這種植物也可食用。唐代本草注中提到,此藥有兩種:一種葉子細小,花朵呈紅白色;另一種葉子寬大,莖稈較長,根部粗壯,花朵呈白色,適合入藥使用。

臣禹錫等人根據藥性論記載,百合味甘,性寒,略帶小毒。主治百邪鬼魅、涕泣不止、心下急迫飽脹疼痛、腳氣、熱咳逆。吳氏認為,百合又名重邁、中庭,生長在冤朐和荊山。日華子記載,白百合具有安心定膽、益智、養護五臟的功能,可治療癲癇、啼哭不止、狂叫、驚悸、蠱毒、氣鬱、乳癰、發背及各種瘡腫,以及產後血狂。另外,紅百合性涼,無毒,可治療瘡腫及治療驚邪。

此是紅花者,名連珠。

圖經曰:百合,生荊州川穀,今近道處處有之。春生苗,高數尺。稈粗如箭,四面有葉如雞距,又似柳葉,青色,葉近莖微紫,莖端碧白。四、五月開紅、白花,如石榴觜而大。根如胡蒜,重疊生二、三十瓣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人亦蒸食之,甚益氣。又有一種,花黃有黑斑,細葉,葉間有黑子,不堪入藥。

徐鍇《歲時廣記》:二月種百合法,宜雞糞。或云百合是蚯蚓所化,而反好雞糞,理不可知也。又百合作面最益人,取根曝乾搗細篩,食之如法。

白話文:

紅花又名連珠。百合生長在荊州的川穀地帶,現在各地都有。春天發芽,長到幾尺高,莖粗如箭,四面長著像雞爪一樣的葉子,也像柳葉,顏色青綠,靠近莖的地方略帶紫色,莖頂端呈碧白色。四月、五月開紅白花,像石榴花,但更大。根部像胡蒜,重疊生長著二三十瓣。二月、八月採收根部,曬乾。人們也用它來蒸食,非常滋補氣血。還有一種百合,花是黃色的,有黑色斑點,葉子細小,葉子之間有黑點,不能入藥。

徐鍇在《歲時廣記》中記載,二月種植百合,適合用雞糞。有人說百合是蚯蚓變成的,卻偏偏喜歡雞糞,道理不明。百合做成的面食最益人,將根部曬乾,搗碎過篩,按照方法食用。

張仲景治百合病,有百合知母湯、百合滑石代赭湯、百合雞子湯、百合地黃湯。凡四方,病名百合,而用百合治之,不識其義。

食療云:平。主心急黃。蒸過蜜和食之,作粉尤佳。紅花者名山丹,不甚良。聖惠方:治肺臟壅熱煩悶。新百合四兩,蜜半盞,和蒸令軟,時時含一棗大,咽津。又方:治傷寒,腹中滿痛。用百合一兩,炒令黃色,搗為散,不計時候,粥飲調下二錢服。孫真人食忌:治陰毒傷寒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在治療百合病時,使用了百合知母湯、百合滑石代赭湯、百合雞子湯、百合地黃湯等四種方劑。雖然這四種方劑都以「百合」命名,並用百合來治療,但實際上並非單純地因為其名稱或藥性而使用百合。

根據食療記載,百合性平,主治心急黃症。可以蒸過後加入蜂蜜食用,或磨成粉服用,效果更佳。紅色的百合稱為山丹,藥效不如白色百合。聖惠方中記載,百合可以治療肺臟壅熱煩悶。將四兩的新鮮百合與半盞蜂蜜混合蒸軟,每次含一小塊,咽下唾液即可。另外,聖惠方中還記載,百合可以治療傷寒,腹中滿痛。將一兩百合炒至黃色,搗碎成散劑,不分時辰,用粥調服二錢即可。孫真人食忌中記載,百合可以治療陰毒傷寒。

煮百合濃汁,服一升良。勝金方:治耳聾疼痛。以干百合為末,溫水調下二錢匕,食後服。

衍義曰:百合,張仲景用治傷寒壞後百合病,須此也。莖高三尺許,葉如大柳葉,四向攢枝而上。其顛即有淡黃白花,四垂向下覆,長蕊。花心有檀色,每一枝顛,須五、六花。子紫色,圓如梧子,生於枝、葉間。每葉一子,不在花中,此又異也。根即百合,其色白,其形如松子殼。四向攢生,中間出苗。

白話文:

將百合煮成濃汁,每次服用一升,可以治療金屬過盛引起的耳聾疼痛。另外,也可以將乾百合研磨成粉末,用溫水調和後,每次服用二錢匕,飯後服用,同樣可以治療耳聾疼痛。百合是古代醫學家張仲景用來治療傷寒後遺症的藥材,其莖高約三尺,葉片像柳葉,枝條向上生長。花朵呈淡黃白色,向下垂掛,花蕊長,花心為檀色,每枝有五、六朵花。果實呈紫色,圓形,像梧桐子一樣,長在枝葉之間,每個葉片上長一個果實,不在花朵中,這點很特別。百合的根部即為藥材,顏色潔白,形狀像松子殼,四面生長,從根部中央長出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