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7)

1. 芍藥

味苦、酸,平、微寒,有小毒。主邪氣腹痛,除血痹,破堅積,寒熱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氣,通順血脈,緩中,散惡血,逐賊血,去水氣,利膀胱、大小腸,消癰腫,時行寒熱,中惡,腹痛、腰痛。一名白木,一名余容,一名犁食,一名解倉,一名鋋。生中嶽川穀及丘陵。

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(須丸為之使。臣禹錫等謹按別本作雷丸,惡石斛、芒硝,畏硝石、鱉甲、小薊,反藜蘆。)

白話文:

白芷味苦酸,性平微寒,略帶小毒。它能治療邪氣引起的腹痛,消除血脈痺痛,化解堅硬積塊,緩解寒熱疝氣和瘕病,止痛,促進排尿,增強體力,暢通血脈,緩解胃部不適,清除惡血,驅逐病邪,去除水腫,利尿通便,消散腫毒,治療流行性感冒、中暑、腹痛和腰痛。白芷別名白木、余容、犁食、解倉、鋋,生長在中岳山川谷地和丘陵地帶。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後即可入藥。白芷配伍須丸效果更佳。需要注意的是,白芷忌諱石斛和芒硝,畏懼硝石、鱉甲和小薊,與藜蘆相克。

陶隱居云:今出白山、蔣山、茅山最好,白而長大。余處亦有而多赤,赤者小利,俗方以止痛,乃不減當歸。道家亦服食之,又煮石用之。今按別本注云:此有兩種:赤者利小便下氣。白者止痛散血。其花亦有紅、白二色。臣禹錫等謹按吳氏云:芍藥,神農:苦。桐君:甘,無毒。

歧伯:咸。季氏:小寒。雷公:酸。藥性論云:芍藥,臣。能治肺邪氣,腹中㽲痛,血氣積聚,通宣臟腑擁氣,治邪痛敗血,主時疾骨熱,強五臟,補腎氣,治心腹堅脹,婦人血閉不通,消瘀血,能蝕膿。日華子云:治風補勞,主女人一切病,併產前後諸疾,通月水,退熱除煩,益氣,天行熱疾,瘟瘴驚狂,婦人血暈,及腸風瀉血,痔瘻,發背瘡疥,頭痛,明目,目赤胬肉。赤色者多補氣,白者治血,此便芍藥花根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認為產自白山、蔣山、茅山的白芍藥最好,白且長大。其他地方也有,但多為紅色,紅色芍藥藥效較小,民間用於止痛,效果不比當歸差。道家也服用芍藥,還用它來煮石。另有記載稱芍藥有兩種,紅色者利小便下氣,白色者止痛散血。芍藥花也有紅白兩種顏色。古籍記載芍藥性味苦、甘,無毒,也有人認為其性鹹、小寒、酸。芍藥能治肺邪氣、腹痛、血氣積聚,通宣臟腑擁氣,治邪痛敗血,主時疾骨熱,強五臟,補腎氣,治心腹堅脹,婦人血閉不通,消瘀血,能蝕膿。另外,芍藥還能治風補勞,主治婦女各種疾病,包括產前後諸疾,通月水,退熱除煩,益氣,天行熱疾,瘟瘴驚狂,婦人血暈,及腸風瀉血,痔瘻,發背瘡疥,頭痛,明目,目赤胬肉。其中,紅色芍藥多補氣,白色芍藥治血,這些功效都源於芍藥花根。

海、鹽、杭、越俱好。

圖經曰:芍藥,生中嶽川穀及丘陵,今處處有之,淮南者勝。春生紅芽作叢,莖上三枝五葉,似牡丹而狹長,高一、二尺。夏開花,有紅、白、紫數種,子似牡丹子而小。秋時採根,根亦有赤白二色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芍藥有二種:有草芍藥、木芍藥。木者花大而色深,俗呼為牡丹,非也。

又云:牛亨問曰:將離相別,贈以芍藥,何也?答曰:芍藥一名何離,故相贈。猶相招召,贈以文無,文無一名當歸;欲忘人之憂,則贈以丹棘,丹棘一免忘憂,使忘憂也;欲蠲人之忿,則贈以青裳,青裳一名合歡,贈之使忘忿也。張仲景治傷寒,湯多用芍藥,以其主寒熱,利小便故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醫書記載,海邊、鹽地、杭州、越南等地都適合種植芍藥。

芍藥生長在中嶽的山谷和丘陵地帶,現在各地都有,但淮南的品質最好。春天長出紅色的嫩芽,莖上長出三枝五葉,形狀像牡丹但更細長,高度在一到兩尺。夏天開花,有紅色、白色、紫色等多種顏色,果實像牡丹的果實但更小。秋天採收根部,根部也有赤色和白色兩種。崔豹在《古今注》中說,芍藥有兩種:草芍藥和木芍藥。木芍藥的花朵較大,顏色較深,民間俗稱牡丹,但實際上不是。

書中還記載,有人問牛亨:「離別時贈送芍藥有什麼含義?」牛亨回答說:「芍藥又名何離,所以贈送它象徵著互相招喚。贈送文無,文無又名當歸,意為希望對方忘卻憂愁;贈送丹棘,丹棘又名忘憂,意為希望對方忘記憂慮;贈送青裳,青裳又名合歡,意為希望對方忘記忿怒。」張仲景在治療傷寒的藥方中,常用芍藥,因為芍藥具有治療寒熱、利尿的功效。

古人亦有單服食者。安期生服煉法云:芍藥二種:一者金芍藥;二者木芍藥。救病用金芍藥,色白多脂肉;木芍藥色紫,瘦多脈。若取,審看勿令差錯。若欲服餌,採得淨刮去皮,以東流水煮百沸,出陰乾。停三日,又於木甑內蒸之,上覆以淨黃土,一日夜熟,出陰乾,搗末。

以麥飲或酒服三錢匕,日三。滿三百日,可以登嶺。絕谷不飢。《正元廣利方》治婦女赤白下,年月深久不瘥者,取白芍藥三大兩,並乾薑半大兩,細銼,熬令黃,搗下篩,空肚和飲汁服二錢匕,日再,佳。又金創血不止而痛者,亦單搗白芍藥末,敷上即止,良驗。

白話文:

古人也有單獨服用藥物的習慣。安期生在煉藥方法中記載:芍藥有兩種,一種是金芍藥,一種是木芍藥。治病要用金芍藥,顏色白,富含脂肪和肉質;木芍藥顏色紫,瘦弱,脈絡多。如果要採集,要仔細辨認,不要弄錯。若要服用,採集後要清洗乾淨,刮去外皮,用東流水煮沸一百次,取出陰乾。放置三天,再用木甑蒸,上面覆蓋乾淨的黃土,蒸煮一天一夜,取出陰乾,研磨成粉末。

用麥飲或酒服用三錢匕,每天三次。持續三百天,就可以登山,斷食不餓。 《正元廣利方》記載治療婦女赤白帶下,經年累月不癒者,取白芍藥三大兩,乾薑半大兩,切碎,熬至黃色,研磨過篩,空腹用飲汁調服二錢匕,每天兩次,效果良好。另外,金創出血不止且疼痛者,也可以單獨將白芍藥研磨成粉,敷在傷口上,即可止血,效果顯著。

唐本注:益好血。雷公云:凡採得後,於日中曬乾,以竹刀刮上粗皮並頭土了,銼之,將蜜水拌蒸,從巳至未,曬乾用之。經驗後方:治風毒,骨髓疼痛。芍藥二分,虎骨一兩,炙為末,夾絹袋盛,酒三升漬五日,每服三合,日三服。博濟方:治五淋。赤芍藥一兩,檳榔一個,麵裹煨為末,每服一錢匕,水一盞,煎七分,空心服。

廣利方:治金瘡血不止,痛。白芍藥一兩,熬令黃,杵令細為散。酒或米飲下二錢並得,初三服,漸加。初虞世:治咯血衄血。白芍藥一兩,犀角末一分,為末。新水服一錢匕,血止為限。別說云:謹按《本經》:芍藥生丘陵川穀,今世所用者,多是人家種植。欲其花葉肥大,必加糞壤,每歲八、九月取其根分削,因利以為藥,遂曝乾貨賣,今淮南真陽尤多。藥家見其肥大,而不知香味絕不佳,故人藥不可責其效。

白話文:

唐代醫書記載,芍藥能補血。雷公說,採集芍藥後,要在太陽下曬乾,用竹刀刮去粗皮和泥土,再切碎,用蜂蜜水拌勻蒸熟,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曬乾備用。經驗方中,用芍藥和虎骨治療風毒引起的骨髓疼痛。博濟方中,用赤芍藥和檳榔治療各種尿道疾病。廣利方中,用白芍藥治療刀傷出血不止、疼痛。初虞世方中,用白芍藥和犀角治療咯血、鼻出血。古書記載,芍藥生長在丘陵和溪谷,現在市面上大多是人工種植的。為了讓花葉肥大,人們會施肥,每年八、九月採挖根部,削去外皮,曬乾出售。淮南真陽地區尤為多產。藥商只看重芍藥的肥大,卻不知其香味已不如野生,因此效果也大不如前。

今考,用宜依《本經》所說,川穀丘陵有生者為勝爾。

衍義曰:芍藥,全用根,其品亦多,須用花紅而單葉,山中者為佳。花葉多即根虛。然其根多赤色,其味澀苦,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。余如《經》。然血虛寒人,禁此一物。古人有言曰:減芍藥以避中寒。誠不可忽。

白話文:

現在要考究芍藥的使用,應該依照《本經》的記載,生長於川穀丘陵的芍藥品質最佳。

芍藥只用根部,品種很多,應該選用花朵紅色且單葉的,生長在山上的品質最好。花葉繁多的芍藥,根部就虛弱。芍藥根多為紅色,味道澀苦,如果有白色粗肥的根,更好。其他用法和《本經》記載相同。但血虛寒的人,不能服用芍藥。古人說:「減芍藥以避中寒」,這一點不可輕忽。

2. 蠡(音禮)實

味甘,平、溫,無毒。主皮膚寒熱,胃中熱氣,風寒濕痹,堅筋骨,令人嗜食,止心煩滿,利大小便,長肌膚肥大。久服輕身。

花、葉,去白蟲,療喉痹,多服令人溏泄。一名荔實,一名劇草,一名三堅,一名豕首。生河東川穀。五月採實,陰乾。

陶隱居云:方藥不復用,俗無識者。天名精亦名豕首也。唐本注云:此即馬藺子也。《月令》云:荔挺出。鄭注云:荔,馬薤也。《說文》云:荔,似蒲根,可為刷。《通俗文》一名馬藺。《本經》一名荔實子。療金瘡血內流,癰腫等病,有效。臣禹錫等謹按蜀經云:蠡實,寒。

白話文:

荔枝味甘,性平溫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寒熱、胃熱、風寒濕痹,能強筋骨、增進食慾、止心煩滿、利大小便,使肌膚豐滿肥大。長期服用可輕身。荔枝花葉可去白蟲,治喉痹,但過量服用會引起腹瀉。荔枝又名荔實、劇草、三堅、豕首,生長在河東川穀,五月採收果實,陰乾保存。

陶隱居指出,現今醫方不再使用荔枝,民間也無人認識它。天名精也叫做豕首。唐本注釋說,荔枝就是馬藺子。《月令》中記載:「荔挺出。」鄭玄注釋說:「荔,馬薤也。」《說文》中記載:「荔,似蒲根,可為刷。」《通俗文》中稱之為馬藺。《本經》中稱之為荔實子,用於治療金瘡血流不止、癰腫等疾病,效果顯著。臣禹錫等根據蜀經記載,荔枝性寒。

日華子云:馬藺,治婦人血氣煩悶,產後血運並經脈不止,崩中,帶下,消一切瘡癤腫毒,止鼻洪吐血,通小腸,消酒毒,治黃病,敷蛇蟲咬,殺蕈毒。亦可蔬菜食,莖、葉同用。

圖經曰:蠡實,馬藺子也,北人音訛,呼為馬楝子。生河東川穀,今陝西諸郡及鼎、澧州亦有之,近京尤多。葉似薤而長厚,三月開紫碧花,五月結實作角子。如麻大而赤色有稜,根細長,通黃色,人取以為刷。三月採花,五月採實,並陰乾用。謹按《顏氏家訓》云:《月令》曰荔挺出。

鄭康成云:荔挺,馬薤也。《易統驗玄圖》云:荔挺不出,則國多少災。《說文》云:荔似蒲而小,根可為刷。《廣雅》云:馬薤,荔也。蔡邕、高誘皆云:荔以挺出,然則鄭以荔挺為名,誤矣。此物河北平澤率生之,江東頗多,種於階庭,但呼為旱蒲,故不誠馬薤。講禮者,乃以為馬莧,且馬莧亦名豚耳,俗曰馬齒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《日華子》記載:馬藺能治療婦女血氣煩悶、產後血運不暢、經脈不止、崩漏、帶下,也能消解各種瘡癤腫毒,止鼻出血,通暢小腸,解酒毒,治療黃疸病,敷治蛇蟲咬傷,殺滅蕈毒。馬藺的莖和葉都可以食用。

《圖經》記載:蠡實是馬藺的種子,北方人發音訛誤,稱之為馬楝子。馬藺生長在河東川谷,現在陝西各郡以及鼎州、澧州也有,京城附近尤為常見。馬藺的葉子像薤,但更長更厚,三月開紫碧色的花,五月結果,果實呈角狀,如麻子般大小,呈紅色,有棱角,根細長,呈黃色,人們用它做刷子。三月採花,五月採果,都需陰乾備用。《顏氏家訓》引用《月令》記載「荔挺出」,認為荔挺就是馬藺。

鄭康成認為荔挺是馬薤。而《易統驗玄圖》則認為荔挺不長出,國家就會多災多難。《說文》記載,荔似蒲草而小,根可以做刷子。《廣雅》記載,馬薤就是荔。蔡邕和高誘都認為荔挺是指植物挺立而出,所以鄭康成把荔挺當作名稱,是錯誤的。這種植物在河北平原和沼澤地常見,江東地區也很多,人們種植在庭院裡,稱之為旱蒲,所以它並不是真正的馬薤。講究禮儀的人,把它當作馬莧,馬莧又稱豚耳,民間俗稱「馬齒」。

其花、實皆入藥。《列仙傳》:寇先生者,宋人也,好種荔,食其葩實焉。今山人亦單服其實,去大溫,益下,甚有奇效。崔元亮治喉痹腫痛,取荔花、皮、根,共十二分,以水一升,煮取六合,去滓含之,細細嚥汁,瘥止。

外臺秘要:治睡死者。杵蠡實根一握,水絞取汁,稍稍咽之,口噤灌之。又方:治喉痹,咽喉喘息不通,須臾欲絕,神驗。以根、葉二兩,水一升半,煮取一盞,去滓,細細吃,立通。

千金方:治中蠱下血如雞肝出,其餘四臟悉壞,唯心未毀,或鼻破待死。取馬藺根末,水服方寸匕,隨吐則出,極神。此苗似葛蔓綠紫,生子似橘子。肘後方:治面及鼻病酒齇。以馬藺子用六月六日面熬令黃,各等分為末,空心米飲服方寸匕。如無六月六日面,用常面或牛骨灰等分亦得。

白話文:

荔枝的花和果實都能入藥。古人記載,宋代有一位寇先生,喜歡種植荔枝,並食用其花和果實。如今山區的人也單獨服用荔枝果實,能溫和去除寒氣,滋養下焦,效果奇佳。崔元亮治療喉嚨腫痛,就用荔枝的花、皮、根,按照比例加入水中煮沸,去渣後含在口中慢慢吞服,就能緩解症狀。

古代醫書記載,荔枝根能治昏迷不醒。將荔枝根搗碎取汁,慢慢吞服,或是灌入昏迷者的口中。另一個方子則用荔枝根和葉治療喉嚨腫痛、呼吸困難,效果顯著。

另一個藥方是用馬藺根治療食物中毒導致的出血和臟器損傷,甚至鼻孔出血瀕死。將馬藺根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能有效地將毒素排出體外。馬藺的植株像葛藤,顏色呈綠紫色,果實像橘子。

還有用馬藺果實治療面部和鼻子疾病的方子,將馬藺果實與六月六日的麵粉一起熬製成黃色粉末,空腹服用即可。若沒有六月六日的麵粉,也可以用普通的麵粉或牛骨灰代替。

又方:治水痢白病。以馬藺子、乾薑、黃連各等分為散,熟煮湯,取一合許,和二方寸匕,入腹即斷。冷熱皆治,常用神效。不得輕之。忌豬肉、冷水。

衍義曰:蠡實,陶隱居云:方藥不復用,俗無識者。《本經》諸家所注不相應,若果是馬藺,則日華子不當更言亦可為蔬菜食。蓋馬藺,其葉馬、牛皆不食,為才出土葉已硬,況又無味,豈可更堪人食也。今不敢以蠡實為馬藺子,更俟博識者。

白話文:

這方子是用來治療水瀉(腹瀉)伴隨白便的疾病。將馬藺子、乾薑、黃連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開水煮沸,取一小碗,加入兩指寬的藥粉,服下即可止瀉。無論寒熱引起的腹瀉,此方皆有效,常用效果顯著,不可輕視。忌食豬肉和生冷食物。

至於方中所提到的「蠡實」,陶隱居說此藥方現在已經不使用了,一般人也不認識。而《本經》中各家註釋也不一致,如果真是馬藺,那麼日華子就不該說馬藺可以當蔬菜食用。因為馬藺的葉子馬牛都不吃,因為剛長出來的葉子就很硬,而且無味,怎麼可能適合人吃呢?現在不敢確定「蠡實」就是馬藺子,需要等待博學之人來辨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