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6)
卷第八 (6)
1. 麻黃
味苦,溫、微溫,無毒。主中風傷寒頭痛,溫瘧,發表出汗,去邪熱氣,止咳逆上氣,除寒熱,破症堅積聚,五臟邪氣緩急,風脅痛,字乳余疾,止好唾,通腠理,疏傷寒頭疼,解肌,泄邪惡氣,消赤黑斑毒。不可多服,令人虛。一名卑相,一名龍沙,一名卑鹽。生晉地及河東。立秋採莖,陰乾令青。(厚朴為之使,惡辛夷、石葦。)
陶隱居云:今出青州、彭城、滎陽、中牟者為勝,色青而多沫。蜀中亦有,不好。用之折除節,節止汗故也。先煮一、兩沸,去上沫,沫令人煩。其根亦止汗,夏月雜粉用之。俗用療傷寒,解肌第一。唐本注云:鄭州鹿臺及關中沙苑河旁沙洲上太多。其青、徐者,今不復用。
同州沙苑最多也。今注今用中牟者為勝,開封府歲貢焉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麻黃,君,味甘,平。能治身上毒風𤸷痹,皮肉不仁,主壯熱,解肌發汗,溫瘧,治溫疫。根、節能止汗。方曰:並故竹扇杵末撲之。又,牡蠣粉、粟粉並根等分末,生絹袋盛,盜汗出即撲,手摩之。
段成式酉陽雜俎云:麻黃,莖端開花,花小而黃,蔟生。子如覆盆子,可食。日華子云:通九竅,調血脈,開毛孔皮膚,逐風,破症癖積聚,逐五臟邪氣,退熱,御山嵐瘴氣。
圖經曰:麻黃,生晉地及河東,今近京多有之,以滎陽、中牟者為勝。苗春生,至夏五月則長及一尺以來。梢上有黃花,結實如百合瓣而小,又似皂莢子,味甜,微有麻黃氣,外紅皮,里仁子黑。根紫赤色。俗說有雌雄二種:雌者於三月、四月內開花,六月內結子。雄者無花,不結子。
至立秋後,收採其莖,陰乾令青。張仲景治傷寒,有麻黃湯及大、小青龍湯,皆用麻黃。治肺痿上氣,有射干麻黃湯、厚朴麻黃湯,皆大方也。古方湯用麻黃,皆先煮去沫,然後納諸藥。今用丸散者,皆不然也。《必效方》治天行一、二日者,麻黃一大兩去節,以水四升煮去沫,取二升去滓,著米一匙及豉為稀粥,取強一升,先作熟湯浴淋頭百餘碗,然後服粥,厚覆取汗,於夜最佳。
《千金方》:療傷寒,雪煎以麻黃十斤去節,杏仁四升去兩仁、尖、皮熬,大黃一斤十三兩金色者,先以雪水五碩四斗,漬麻黃於東向灶釜中,三宿後納大黃攪令調,以桑薪煮之,得二碩汁,去滓,復納釜中,又搗杏仁納汁中,復煮之,可餘六、七斗,絞去滓,置銅器中。更以雪水三斗合煎,令得二斗四升,藥成,丸如彈子。
有病者,以沸白湯五合,研一丸入湯中,適寒溫服之,立汗出;若不愈者,復服一丸,封藥勿令泄也。
雷公云:凡使,去節並沫,若不盡,服之令人悶。用夾刀剪去節並頭,槐砧上用銅刀細銼,煎三、四十沸,竹片掠去上沫盡,漉出,曬乾用之。傷寒類要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云:黃疸病,以麻黃醇酒湯主之。麻黃一把去節,綿裹,以美酒五升,煮取半升,去滓,頓服。又治傷寒表熱發疸,宜汗之則愈,冬月用酒,春宜用水煮之良。
子母秘錄治產後腹痛及血下不盡。麻黃去節杵末,酒服方寸匕,一日二、三服,血下盡即止。澤蘭湯服亦妙。
衍義曰:麻黃,出鄭州者佳,剪去節,半兩,以蜜一匙匕同炒,良久,以水半升煎,俟沸,去上沫,再煎,去三分之一,不用滓。病瘡疱倒黶黑者,乘熱盡服之,避風,伺其瘡復出。一法用無灰酒煎。但小兒不能飲酒者難服,然其效更速。以此知此藥入表也。
白話文:
麻黃味苦,性溫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中風、傷寒、頭痛、溫瘧,具有發汗解表、去除邪熱、止咳平喘、除寒熱、消散癥瘕積聚、緩解五臟邪氣、治療風脅痛、乳癰後遺症、止流涎、疏通經絡、治療傷寒頭痛、解肌、消除邪惡之氣、消散赤黑斑毒等功效。但不可服用過量,以免導致身體虛弱。麻黃又名卑相、龍沙、卑鹽,主要產於晉地及河東地區。應在立秋時採收莖部,陰乾使其保持青綠色。(厚朴是麻黃的配伍藥物,忌與辛夷、石葦同用。)
最好的麻黃產自青州、彭城、滎陽、中牟等地,顏色青綠且泡沫豐富。蜀地也產麻黃,但品質較差。使用麻黃時需去除節部,因為節部具有止汗的功效。先將麻黃煮沸一兩次,去除上層泡沫,因為泡沫會令人煩躁。麻黃根也具有止汗功效,夏季可將其研成粉末使用。民間常用麻黃治療傷寒,其解肌功效最佳。鄭州鹿臺及關中沙苑河旁沙洲上麻黃產量豐富,青徐地區產的麻黃現已不再使用。同州沙苑的麻黃產量最多,目前以中牟產的麻黃品質最佳,開封府每年向朝廷進貢。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麻黃味甘,性平,能治療全身毒風引起的痺證、皮膚感覺遲鈍,主治壯熱,具有解肌發汗、治療溫瘧、溫疫的功效。麻黃的根和節能止汗,治療盜汗可用其研末外敷。
據《酉陽雜俎》記載:麻黃莖端開花,花朵細小呈黃色,簇生。果實形似覆盆子,可以食用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麻黃能通九竅,調和氣血,疏通毛孔皮膚,祛風,消散癥瘕積聚,驅除五臟邪氣,退熱,預防山嵐瘴氣。
《圖經本草》記載:麻黃產於晉地及河東,如今京畿地區也有種植,以滎陽、中牟所產的品質最佳。麻黃春天發芽,到夏天的五月就能長到一尺左右。莖梢有黃色小花,結實像百合的鱗瓣,但更小,也像皂莢子,味道甘甜,略帶麻黃氣味,外皮紅色,內仁黑色。根呈紫紅色。民間傳說麻黃有雌雄兩種:雌株在三月四月開花,六月結果;雄株無花不結果。
立秋後採收莖部,陰乾使其保持青綠色。張仲景在治療傷寒的過程中,使用了麻黃湯、大小青龍湯,都用到了麻黃。治療肺痿上氣,有射干麻黃湯、厚朴麻黃湯等經典方劑。古代方劑使用麻黃時,通常先煮沸去除泡沫,然後再加入其他藥物。現代丸散劑則不必如此。《必效方》中治療天行病一兩日者,用麻黃一大兩(去節),加水四升煮沸去除泡沫,取二升藥汁去渣,再加入一匙米和豉煮成稀粥,取一升服用,先用熱粥淋浴頭部一百餘碗,然後服用粥,蓋上被子取汗,夜間效果最佳。
《千金方》中治療傷寒的方法是:用雪水煎煮麻黃十斤(去節)、杏仁四升(去兩端尖及皮)、大黃一斤十三兩(金色者)。先用雪水五斗四升浸泡麻黃於朝東的灶釜中三宿,然後加入大黃攪拌均勻,用桑木柴煎煮,取二斗藥汁去渣,再放入釜中,搗碎杏仁加入藥汁中繼續煎煮,得到六七斗藥汁,過濾去渣,放入銅器中。再用雪水三斗合煎,得到二斗四升藥液,製成彈丸大小的藥丸。服用時,用沸水五合,研碎一丸藥放入水中,調和溫度後服用,很快就能出汗;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再服用一丸,服藥後要蓋好被子,避免藥效散失。
雷公指出:使用麻黃時,必須去除節部和泡沫,否則會令人胸悶。應使用夾刀剪去節部和頭部,在槐木砧板上用銅刀細細銼碎,煎煮三四十沸,用竹片去除上層泡沫,過濾後曬乾備用。傷寒類要方張仲景《傷寒論》記載:治療黃疸病,可用麻黃醇酒湯。取麻黃一把(去節),用棉布包裹,加美酒五升煎煮至半升,去渣,一次服用。治療傷寒表熱發黃疸,宜發汗,冬月用酒煎,春天用水煎效果更好。
《子母秘錄》中治療產後腹痛及出血不止的方法是:將麻黃去節搗碎,用酒送服,每次方寸匕,一日服用二三次,出血停止後即可停止服用。配合澤蘭湯服用效果更佳。
《衍義》記載:鄭州產的麻黃品質最佳。剪去節部,取半兩麻黃,加一匙蜜糖炒至色變,加水半升煎煮沸騰,去除上層泡沫,再煎煮至三分之一,不用藥渣。治療瘡瘍潰爛,顏色焦黑者,趁熱服用,避風,等待瘡瘍重新長出。還可用無灰酒煎煮。但小兒不能飲酒,服用較為困難,但療效更快。由此可見,此藥具有發汗解表之功效。
2. 通草
味辛、甘,平,無毒。主去惡蟲,除脾胃寒熱,通利九竅、血脈關節,令人不忘,療脾疸,常欲眠,心煩,噦出音聲,療耳聾,散癰腫、諸結不消,及金瘡惡瘡,鼠瘻,踒折,齆(音甕)鼻息肉,墮胎,去三蟲。一名附支,一名丁翁。生石城山谷及山陽。正月採枝,陰乾。
陶隱居云:今出近道。繞樹藤生,汁白。莖有細孔,兩頭皆通。含一頭吹之,則氣出彼頭者良。或云即葍(音福)藤莖。唐本注云:此物大者徑三寸,每節有二、三枝,枝頭有五葉。其子長三、四寸,核黑穰白,食之甘美。南人謂為燕𧄏(芳服切),或名烏𧄏今言葍藤,葍、𧄏聲相近爾。
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木通,臣,微寒,一名王翁萬年。主治五淋,利小便,開關格,治人多睡,主水腫浮大,除煩熱。用根治項下瘤癭。孟詵云:燕𧄏子,平。厚腸胃,令人能食,下三焦,除惡氣。和子食之更好。江北人多不識,江南人多食。又,續五臟斷絕氣,使語聲足氣,通十二經脈。
其莖名通草,食之通利諸經脈擁不通之氣,北人但識通草,不委子之功。其皮不堪食。陳士良云:燕𧄏子,寒,無毒。主胃口熱閉,反胃不下食,除三焦客熱。此是木通,實名桴棪子,莖名木通。主理風熱淋疾,小便數急疼,小腹虛滿。宜煎湯並蔥食之,有效,野生。
日華子云:木通,安心除煩,止渴退熱,治健忘,明耳目,治鼻寒,通小腸,下水,破積聚血塊,排膿,治瘡癤,止痛,催生下胞,女人血閉,月候不勻,天行時疾,頭痛目眩,贏劣,乳結及下乳。子名𧄏子,七、八月採。陳藏器云:通脫木,無毒。花上粉,主諸蟲瘡,野雞病,取粉納瘡中。
生山側,葉似蓖麻,心中有瓤,輕白可愛。女工取以飾物。《爾雅》云:離南,活脫也。一本云:藥草,生江南,主蟲病,今俗亦名通草。
圖經曰:通草,生石城山谷及山陽,今澤、潞、漢中、江淮、湖南州郡亦有之。生作藤蔓,大如指,其莖稈大者徑三寸。每節有二、三枝,枝頭出五葉,頗類石葦,又似芍藥,三葉相對。夏秋開紫花,亦有白花者。結實如小木瓜,核黑瓤白,食之甘美。南人謂之燕𧄏,亦云烏𧄏,正月、二月採枝,陰乾用。
或以為葡萄苗,非也。今人謂之木通,而俗間所謂通草,乃通脫木也。此木生山側,葉如蓖麻,心空中有瓤,輕白可愛,女工取以飾物。《爾雅》云:離南,活莌(音脫)。釋云:離南,草也。一名活莌。《山海經》又名寇脫,生江南,高丈許,大葉似荷而肥,莖中有瓤正白者是也。
又名倚商,主蠱毒。其花上粉,主諸蟲瘻惡瘡痔疾,取粉納瘡中。《正元廣利方》療瘰癧,及李絳兵部療胸伏氣攻胃咽不散方中,並用之。今京師園圃間亦有種蒔者。又按:張氏《燕吳行役記》:揚州大儀甘泉東院兩廊前有通草,其形如椿,少葉,子垂梢際,如苦楝。與今所說殊別,不知是木通邪?通脫邪?或別是一種也。
古方所用通草,皆今之木通,通脫稀有使者。近世醫家多用利小便。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,兼解諸藥毒。
陳藏器云:本功外,子味甘,利大小便,宣通去煩熱,食之令人心寬,止渴下氣,江東人呼為畜葍子,江西人呼為拿子,如算袋,穰黃子黑,食之當去其皮。蘇云色白、乃猴葍也。海藥云:謹按《徐表南州記》云:生廣州山谷。味溫,平。主諸瘻瘡,喉嚨痛及喉痹,並宜煎服之,磨亦得急即含之。
食療云:煮飲之,通婦人血氣。濃煎三、五盞即便通。又除寒熱不通之氣,消鼠瘻,金瘡,踒折,煮汁釀酒妙。
白話文:
通草
通草味辛甘,性平,無毒。主治去除體內寄生蟲,消除脾胃寒熱,疏通九竅、血脈和關節,增強記憶力,治療黃疸、嗜睡、心煩、呃逆、耳聾,消散癰腫及各種腫塊,以及金瘡、惡瘡、鼠瘻、跌打損傷、鼻息肉,幫助墮胎,去除三種體內寄生蟲。通草又名附支、丁翁,生長在石城山谷及山陽。正月採集枝條,陰乾備用。
古籍記載,現今通草產地遍佈各地。它攀援於樹木上生長,汁液呈白色,莖上有細孔,兩端皆相通,將其中一端吹氣,則氣體會從另一端排出者為佳品。有人認為它就是葍藤的莖。古書記載,通草莖粗者可達三寸,每節生出二三枝,枝端有五片葉子。果實長三到四寸,核為黑色,果肉潔白,味道甘美,南方人稱之為燕𧄏或烏𧄏,與葍藤發音相近。
古籍《藥性論》記載:木通味辛,性微寒,又名王翁萬年。主治五種淋症,利尿,疏通經絡,治療嗜睡,治療水腫,消除煩熱。其根可治療頸部腫瘤。古籍記載:燕𧄏子性平,可以滋養腸胃,增進食慾,通利三焦,去除惡氣。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效果更佳。江北地區的人大多不認識,江南地區的人卻常食用。它還能續接五臟受損之氣,使聲音洪亮,氣息充盈,通利十二經脈。
通草的莖稱為通草,食用後可以疏通經脈中淤滯之氣。北方人只認識通草,而不了解其果實的功效。通草的皮不可食用。古籍記載:燕𧄏子性寒,無毒,主治胃熱閉塞、嘔吐不能進食,去除三焦的鬱熱。木通的果實名為桴棪子,莖名木通,主治風熱淋症,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小腹脹滿。宜煎湯加蔥一起食用,效果更佳,野生者為佳。
古籍記載:木通可以安心除煩,止渴退熱,治療健忘,明目,治療鼻塞,通利小腸,利尿,消散積聚的血塊,排出膿液,治療瘡癤,止痛,催生,治療女性血瘀、月經不調、流行性感冒、頭痛目眩、消瘦、乳腺阻塞及下奶困難。其果實名為𧄏子,七、八月採收。古籍記載:通脫木無毒,其花上的粉末可以治療各種蟲瘡及家禽疾病,將粉末敷於患處即可。
通草生長在山坡,葉子像蓖麻,莖內有白色輕盈的髓心,十分可愛,婦女常採集其髓心製作飾品。《爾雅》記載:離南,即活脫的意思。另一種說法是:通草為藥草,生長在江南,主治蟲病,今俗亦名通草。
古籍記載:通草生長在石城山谷及山陽,現今澤州、潞州、漢中、江淮、湖南等地也有分佈。它生長為藤蔓狀,粗如手指,粗大的莖可達三寸。每節生出二三枝,枝端長出五片葉子,形似石葦或芍藥,三葉相對。夏秋開花,花色紫或白。果實像小型木瓜,核黑瓤白,味道甘美,南方人稱之為燕𧄏或烏𧄏,正月、二月採集枝條,陰乾備用。
有人誤認為它是葡萄苗,實則不然。現在人們稱之為木通,而民間所稱的通草,實際上是通脫木。通脫木生長在山坡,葉子像蓖麻,莖內有輕盈潔白的髓心,十分可愛,婦女常採集其髓心製作飾品。《爾雅》記載:離南,即活脫的意思。古籍記載:其名寇脫,生長在江南,高約一丈,大葉似荷葉而肥厚,莖內髓心潔白者為上品。
它又名倚商,主治蠱毒。其花上的粉末可以治療各種蟲瘻、惡瘡和痔瘡,將粉末敷於患處即可。《正元廣利方》中記載用於治療瘰癧,以及其他古方中也用於治療胸腹脹滿、氣滯不通。如今京師的園圃中也有種植。古籍記載:揚州某處有通草,形狀像椿樹,葉子較少,果實懸掛在枝梢,形似苦楝,與現今所說的通草有所不同,不知是木通還是通脫木,或是其他種類。
古代方劑中所用的通草,皆為今之木通,通脫木則少見。近代醫家多用於利尿。南方人常將其用蜜煎熬後作果食,味道甘美,並且可以解毒。
古籍記載:除了上述功效外,通草果實味甘,可以利尿通便,宣通經脈,去除煩熱,食用後可以令人心寬舒暢,止渴,降氣。江東人稱之為畜葍子,江西人稱之為拿子,形似算盤珠,果肉黃色,種子黑色,食用時應去除果皮。果肉顏色潔白者,則為猴葍。古籍記載:通草生長在廣州山谷,味溫,性平。主治各種瘻瘡、喉嚨痛及喉痹,宜煎服或研磨後含服。
古籍記載:煮沸飲用,可以疏通婦女血氣,濃煎三到五杯即可見效。此外,它還可以去除寒熱不通之氣,消散鼠瘻、金瘡,治療跌打損傷,將其煮汁釀酒亦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