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十一·小兒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·小兒 (1)

1. 養小兒第一

合八十九條,方二十首,灸法二首,論一首

白話文:

共收錄八十九條醫案,二十個方劑,兩個灸法,一篇論述。

凡兒在胎,一月胚,二月胎,三月有血脈,四月形體成,五月能動,六月諸骨具,七月毛髮生,八月臟腑具,九月谷入胃,十月百神備,則生矣。生後六十日瞳子成,能咳笑應和人,百五十日任脈成,能自反覆;百八十日髖骨成,能獨坐。二百一十日掌骨成,能扶伏;三百日髕骨成,能立;三百六十日膝臏成,能行也。若不能依期者,必有不平之處。

白話文:

胎兒在母親肚子裡的發育過程:

  • 第一個月:形成胚胎
  • 第二個月:形成胎兒
  • 第三個:開始有血脈
  • 第四個月:身體成形
  • 第五個月:胎兒會動
  • 第六個月:骨骼發育完成
  • 第七個月:長出毛髮
  • 第八個月:五臟六腑發育完成
  • 第九個月:開始進食羊水
  • 第十個月:五官發育完全,準備出生

出生後:

  • 60 天:瞳孔形成,可以咳嗽、笑、回應別人
  • 150 天:任脈形成,可以自己翻身
  • 180 天:髖骨形成,可以獨自坐著
  • 210 天:掌骨形成,可以趴著移動
  • 300 天:髕骨形成,可以站立
  • 360 天:膝蓋骨形成,可以走路

如果發育過程不符合這些時間表,可能存在問題。

兒初生落地,口中有血,即當去之。不去者,兒若吞之,成痞病死。

治兒生落地不作聲法:取暖水一盆灌浴之,須臾即作聲。

白話文:

嬰兒剛出生落地,嘴巴裡如果有血,就要立刻清除。不清除的話,嬰兒如果吞下去,就會形成痞病而死亡。

治療嬰兒出生落地後不發出聲音的方法:取一盆溫水,將嬰兒浸泡在裡面,一會兒就會發出聲音。

小兒始生,即當舉之。舉之遲晚,則令中寒,腹中雷鳴,先浴之,然後乃斷臍。斷臍當令長至足趺,短則中寒,令腹中不調。當下痢,若先斷臍後浴之,則令臍中水,中水則發腹痛。若臍中水及中冷,則腹絞痛,天糺啼呼,面目青黑。此是中水之過。當炙粉絮以熨之,不時治護臍,至腫者,當隨輕重,重者便灸之,乃可至八九十壯。

白話文:

當嬰兒出生後,應及時將其抱起。如果抱起太遲,會導致受寒,出現腹中雷鳴。先用溫水給嬰兒洗澡,然後再剪斷臍帶。剪斷臍帶時,應該讓臍帶的長度達到腳踝。如果太短,會受寒,導致腹中不適。當嬰兒腹瀉時,如果先剪斷臍帶再洗澡,會導致臍中進水。臍中進水會引起腹痛。如果臍中進水且受寒,則會導致腹痛絞絞,嬰兒哭鬧不安,臉色青黑。這是臍中進水引起的。應使用燒熱的棉絮熨燙臍帶,並經常護理臍帶。如果臍帶腫脹,應根據腫脹程度採取措施。腫脹嚴重時,應進行艾灸,每次艾灸的壯數可以達到八九十次。

輕者,臍不大腫,但出汁,時時啼呼者,但搗當歸末粉敷之。炙粉絮日日熨之,至百日乃愈,以啼呼止為候。若兒尿清者,冷也。與臍中水同。

白話文:

比較輕微的臍疝氣,臍部沒有明顯腫脹,只是滲出液體,孩子時不時哭鬧的,可以用當歸末粉敷在臍部。用艾灸過的絲綿每天熨燙臍部,大約一百天就能痊癒,以孩子的啼呼停止為痊癒的標誌。如果孩子的尿液是清澈的,說明是受寒引起的。治療方法和臍水中寒的治療方法相同。

凡初生斷兒臍,當令長六寸。臍長則傷肌,臍短則傷臟,不以時斷臍。若臍汁不盡者,即自生寒,令兒風臍也。

裹臍法:

白話文:

凡是初生的嬰兒斷臍,應該令臍帶長度為六寸。臍帶過長會損傷肌肉,臍帶過短會損傷內臟,不按時斷臍也不行。如果臍帶的汁液沒有排盡,就會自身產生寒邪,導致嬰兒出現臍風(臍部化膿)。

裹臍法:

椎治帛,令柔軟,方四寸。新綿厚半寸,與帛等合之。調其緩急,急則令兒吐哯。兒生二十日,乃解視臍。若十許日,兒怒啼似衣中有刺者,此或臍燥,還刺其腹,當解之易衣,更裹臍時,當閉戶下帳,燃火左右,令帳中溫暖,換衣亦然,仍以溫粉粉之,此謂冬之時寒也。若臍不愈,燒絳帛末作灰粉之。

白話文:

用軟帛製作一個方形墊子,邊長四寸。用新的棉花鋪上半寸厚,和帛墊一起用。調整鬆緊度,如果太緊就讓孩子吐氣發聲。孩子出生後二十天,可以解開肚臍的包紮。如果十幾天後,孩子哭鬧得像衣服裡有刺一樣,可能是肚臍乾燥,會刺痛腹部,應解開包紮並換衣服。換衣服時,要關閉門窗,左右點燃火,使帳篷內溫暖,換衣服也要這樣做。仍用溫熱的痱子粉塗抹,這是因為冬天比較寒冷。如果肚臍沒有好轉,可以將絳色的帛燒成灰燼並塗抹。

若過一月,臍有汁不愈。燒蝦蟆灰治末粉臍中,日三四度。若臍未愈,乳兒太飽,令兒風臍也。

兒新生,不可令衣過厚熱,令兒傷皮膚肌肉,血脈發雜瘡及黃。

白話文:

如果過了一個月,肚臍仍然有滲液未癒合。把蟾蜍燒成灰,搗成粉末,每天三四次敷在肚臍上。如果肚臍還未癒合,可能是寶寶吃得太飽,導致風寒進入肚臍。

新生兒不能穿蓋太厚熱。過度保暖會損傷嬰兒的皮膚和肌肉,導致血脈不通暢,引發濕疹或黃疸等疾病。

凡小兒始生,肌膚未成,不可暖衣。暖衣則令筋骨緩弱,宜時見風日。若不見風日,則令肌膚脆軟,便易中傷。皆當以故絮衣之,勿用新綿也。天和暖無風之時,令母將兒於日中嬉戲,數令見風日,則血凝氣剛,肌肉牢密,堪耐風寒,不致疾病。若常藏在幃帳中,重衣溫暖,譬猶陰地之草,不見風日,軟脆不堪當風寒也。

白話文:

小兒剛出生時,皮膚尚未發育完全,不適合穿得太暖和。暖和的衣物會讓他們的筋骨鬆軟無力,應該適時讓他們接觸風和陽光。

如果不見風日,會導致皮膚脆弱柔軟,容易受傷。因此,應該用舊棉絮做成的衣物給他們穿,不要用新的棉花。

天氣晴朗無風時,讓母親帶著孩子在日照下玩耍,經常讓他們接觸風和陽光,這樣可以使他們的血液凝固,氣血強健,肌肉緻密,可以抵禦風寒,不容易生病。

如果經常把孩子藏在帳幔中,穿著過暖,就像陰暗地裡的草一樣,不見風日,軟弱脆弱,經不起風寒。

兒生十日始得哺,如棗核大,二十日倍之,五十日如彈丸大,百日如棗大。若乳汁少,不從此法。當用意少少增之。若三十日乃哺者,令兒無疾。兒若早哺之及多者,令兒頭面身體喜生瘡,瘥而復發,亦令兒尪弱難食。

白話文:

嬰兒出生後十天才開始餵奶,奶量如棗核般大小;二十天後加倍;五十天後像彈珠這麼大;一百天後像棗子般大小。如果乳汁較少,不依照此法餵養,應逐漸少量增加。如果三十天才開始餵奶,能讓孩子不生病。嬰兒如果過早餵奶或餵得過多,容易導致頭臉和身體長滿瘡,而且會反覆發作,也會讓嬰兒虛弱、難以進食。

小兒生滿三十日乃當哺之。若早哺之,兒不勝穀氣,令兒病,則多肉耗。三十日後,雖哺勿多。若不嗜食,勿強與。強與不消,覆成疾病。哺乳不進者,腹中皆有痰澼也。當以四物紫丸微下之。節哺乳數日,便自愈也。

小兒寒熱,亦皆當爾,要當下之,然後乃瘥。

白話文:

當嬰兒出生滿 30 天後才應餵養。如果提早餵養,嬰兒無法承受食物,會導致疾病和肌肉萎縮。滿 30 天後,即使餵養,也不要過多。如果嬰兒不喜歡吃,不要強迫餵食。強迫餵食會引起消化不良,進而形成疾病。如果嬰兒拒絕哺乳,可能是肚子裡有黏痰。應使用四物紫丸略微通便。停止哺乳幾天,就能逐漸恢復健康。

小孩的寒證和熱證,都應當這樣治療,務必要立即治療,才能痊癒。

凡乳母乳兒,當先以手極挼散其熱,勿令乳汁奔出。令兒咽輒奪其乳,令得息息已復乳之。如是十反五反,視兒飢飽節度。知一日之中,幾乳而足,以為常。又常捉去宿乳。

白話文:

餵奶前,先用手揉搓乳房,分散熱氣,不要讓乳汁大量噴出。讓寶寶吮吸一下,馬上拿開,讓寶寶休息一會兒後再餵,如此反覆十到五次,根據寶寶的飢餓程度調整餵奶節奏。觀察寶寶一天需要喝多少奶才足夠,並以此為標準。另外,也要經常擠出前一天晚上的剩奶。

兒若臥,乳母當臂枕之,令乳與兒頭平乃乳之。如此,令兒不噎。母欲寐,則奪其乳。恐填口鼻,又不知飢飽也。

白話文:

當嬰兒要睡覺時,哺乳的母親應該用手臂當作枕頭,讓乳頭和嬰兒的頭部保持水平,然後再餵奶。這樣可以防止嬰兒噎到。如果母親想要睡覺,就應該把乳房移開。因為如果乳房堵塞了嬰兒的口鼻,嬰兒就無法呼吸了,而且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否飢餓或吃飽。

兒生有胎寒,則當腹病。痛者偃啼,時時吐哯,或腹中如雞子黃者,按之如水聲便沒。沒已復出。此無所苦爾。宜早服當歸丸、黃耆散即愈。(當歸丸方見《千金方》中黃耆散方,本闕。)

白話文:

如果孩子天生體質虛寒,就會容易腹痛。腹痛時孩子會哭鬧不止,有時會嘔吐,或者肚子裡有像雞蛋黃一樣的東西,按壓時感覺像水聲,壓下去後又會出現。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。建議及時服用當歸丸、黃耆散,很快就能 بهبود。

凡乳兒不欲大飽,飽則令吐。凡候兒吐者,是乳太飽也,當以空乳乳之即消。夏若不去熱乳,令兒嘔逆;冬若不去寒乳,令兒咳痢。母新房,以乳兒,令兒羸瘦,交脛不能行。

白話文:

對於年幼的孩子,不要讓他們吃得太飽,如果吃太飽,就讓他們吐出來。如果看到孩子嘔吐,那是因為喝奶太飽了,應該用空的乳房讓他們吸吮,這樣就能解決。夏天,如果沒有去除熱奶,會讓孩子嘔吐;冬天,如果沒有去除寒奶,會讓孩子咳嗽腹瀉。產婦產後不久給孩子餵奶,會讓孩子瘦弱,腿部交叉無法行走。

母患熱以乳兒,令兒發黃,不能食。

母怒以乳兒,令兒喜驚,發氣疝。又令兒上氣癲狂。母新吐下,以乳兒,令兒虛羸。

母醉以乳兒,令兒身熱腹滿。

凡小兒不能哺乳,當服紫丸下之。

凡浴小兒湯,極須令冷熱調和,冷熱失所,令兒驚,亦致五臟疾。

凡兒冬不可久浴,浴久則傷寒;夏不可久浴,浴久則傷熱。

凡兒又不當數浴,背冷則令發癇。若不浴,又令兒毛落。

白話文:

母患熱以乳兒,令兒發黃,不能食。 母親患上熱病而餵哺嬰兒,導致嬰兒發黃,無法進食。

母怒以乳兒,令兒喜驚,發氣疝。又令兒上氣癲狂。 母親生氣時餵哺嬰兒,導致嬰兒驚嚇,容易發生疝氣和癲狂。

母新吐下,以乳兒,令兒虛羸。 母親剛吐瀉過後餵哺嬰兒,導致嬰兒體虛體弱。

母醉以乳兒,令兒身熱腹滿。 母親醉酒後餵哺嬰兒,導致嬰兒發熱腹脹。

凡小兒不能哺乳,當服紫丸下之。 凡是嬰兒不能正常哺乳,應服用紫丸瀉下。

凡浴小兒湯,極須令冷熱調和,冷熱失所,令兒驚,亦致五臟疾。 為嬰兒洗澡的水,必須冷熱適宜,過冷或過熱都會導致嬰兒驚嚇,甚至傷害五臟。

凡兒冬不可久浴,浴久則傷寒;夏不可久浴,浴久則傷熱。 冬天不能讓嬰兒洗澡太久,以免受寒;夏天也不能讓嬰兒洗澡太久,以免中暑。

凡兒又不當數浴,背冷則令發癇。若不浴,又令兒毛落。 嬰兒不宜頻繁洗澡,背部受冷容易引起抽搐;如果不洗澡,則容易導致頭髮脫落。

小兒生輒死。治之法,當候視兒口中懸壅前上齶上有赤胞者,以指摘取,決令潰,以少綿拭去,勿令血入咽。入咽殺兒,急急慎之。

白話文:

嬰兒剛出生就死亡,治療的方法是要觀察嬰兒口腔上顎前端是否有紅色的水泡,用小指輕輕按破,用小棉花擦乾淨,不要讓血流入咽喉。血流入咽喉會導致嬰兒死亡,一定要趕緊小心處理。

凡兒生三十二日一變;六十四日再變,變且蒸;九十六日三變;百二十八日四變,變且蒸;百六十日五變;百九十二日六變,變且蒸。二百二十四日七變;二百五十六日八變,變且蒸;二百八十八日九變;三百二十日十變,變且蒸。積三百二十日小蒸畢後,六十四日大蒸。蒸後六十四日,復大蒸。蒸後百二十八日,復大蒸。積五百七十六日,大小蒸畢。

凡變者上氣,蒸者體熱。凡蒸平者五日而衰。遠者十日而衰。先變蒸五日。後五日為十日之中,熱乃除爾。

白話文:

每32天嬰兒會發生一次變化;64天再次變化,並出汗;96天第三次變化;128天第四次變化,並出汗;160天第五次變化;192天第六次變化,並出汗;224天第七次變化;256天第八次變化,並出汗;288天第九次變化;320天第十次變化,並出汗。累計320天,小出汗結束後,64天有大出汗。大出汗後64天,再次有大出汗。大出汗後128天,再次有大出汗。累計576天,大小出汗全部結束。

凡是出現脈象變化的是邪氣上沖;凡是發熱的是邪氣壅滯於體內。凡是熱勢持續平穩的,五日後會消退;邪氣較深的,十日後會消退。先出現脈象變化,然後再發熱,間隔五日;熱勢維持五日,在十日後就會消退。

兒生三十二日一變,二十九日先期而熱,便治之如法。至三十六七日蒸乃畢爾。恐不解了,故重說之。審計變蒸之日,當其時有熱微驚,不得灸刺也,得服藥及變且蒸之時,不欲驚動。勿令旁多人。兒變蒸時,或早或晚不如法者,多兒變蒸時壯熱不欲食,食輒吐哯。若有寒加之,即寒熱交爭,腹腰夭糺啼不止,熨之當愈也。

凡小兒身熱、脈亂、汗出者,蒸之候也。

兒變蒸時,目白者重,赤黑者微,變蒸畢,目精明矣。

白話文:

嬰兒出生後 32 天會有一次轉變,29 天時會先發燒,此時應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。到了 36-37 天時,轉變才會結束。擔心有人不懂,因此特別再說明一次。在轉變發燒的日子裡,孩子可能會出現輕微發燒和抽搐,這時不適合針灸或刺血,只能服用藥物並在轉變和發燒時蒸。此時不希望孩子受到驚嚇,也不要讓太多人在旁圍觀。孩子轉變發燒時間可能早晚不同,不一定要符合規律。許多孩子在轉變發燒時會發高燒,食慾不振,吃了東西就會吐出來。如果此時受寒,就會寒熱交錯,肚子和腰部絞痛,哭個不停。這時用熱敷就可以讓孩子好起來。

凡是小兒身熱、脈搏紊亂、出汗者,是蒸病候症。

小兒蒸病時,眼白顏色變重,眼珠顏色變微紅或發黑,蒸病痊癒時,眼睛會恢復明亮。

兒上唇頭小白疱起,如死魚目珠子者,蒸候也。初變蒸時有熱者,服黑散發汗;熱不止服紫丸。熱瘥便止,勿復與丸。自當有餘熱。變蒸盡,乃除爾。

兒身壯熱而耳冷,髖亦冷者,即是蒸候,慎勿治之。兒身熱髖耳亦熱者,病也,乃須治之。

白話文:

小孩嘴脣上長了白色的小水泡,就像死魚的眼睛珠子一樣,這是蒸熱症。

一開始發病時有發熱症狀,服用黑散發汗;發熱不退時服用紫丸。

發熱症狀好轉後就停止服用紫丸,因為還會有餘熱。

等蒸熱症完全消除後,才能痊癒。

兒童身體發熱而耳朵冰冷,臀部也冰冷的,這是身體蒸發水分的現象,不要治療。兒童身體發熱而臀部和耳朵也發熱的,纔是生病,需要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