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序

回本書目錄

1.

原夫神醫秘術,至賾參於道樞。寶餌凝靈,宏功浹於真畛。知關籥玄牡,駐歷之效已深。轡策天機,全生之德為大。稽炎農於紀籙,資太一而返營魂。鏡軒後於遺編,事歧伯而宣藥力,故能嘗味之績,郁騰天壤,診體之教,播在神寰。醫道由是濫觴,時義肇基於此。亦有志其大者,高密問紫文之術;先其遠者,伯陽流玉冊之經;擬斯壽於乾坤,豈伊難老。

白話文:

真正的神醫祕術,精妙無比,源自於大道。神奇的藥物凝結著靈氣,它的功用深及人體的真氣所及之處。懂得樞紐玄妙,養生延壽的效果十分顯著。掌握天地運行的規律,為人養生長壽的功德是最大的。追溯炎農的記載,利用天帝的力量來恢復人的元氣。研究軒轅氏留下的著作,遵照岐伯的教導來發揚藥物的功效,所以才能品嘗藥物的功效,名氣傳遍天下,醫學的教導,流傳於神州大地。醫道由此而廣泛流傳,時代的意義由此奠定。也有人志向遠大,像高密氏詢問「紫文」的養生術;有人著眼長遠,像伯陽先生傳授「玉冊經」的養生方法;他們希望人生長壽如同天地一樣,歲月難以使他們衰老。

儔厥齡於龜鶴,詎可蠲疴。茲乃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謂也。若其業濟含靈,命懸茲乎,則有越人徹視於腑臟,秦和動達於膏肓,仲景候色而驗眉,元化刳腸而湔胃,斯皆方軌疊跡,思韞入神之妙;極變探幽,精超絕代之巧。晉宋方技既其無繼,齊梁醫術曾何足云。若夫醫道之為言,實惟意也。

白話文:

即使能與烏龜和仙鶴齊壽,也不可能根除疾病。這纔是養生的正道,用此道理來控制自身。至於那些濟世救人的醫生,他們的生命懸掛在患者身上,越人是透視腑臟的高手,秦和能直達膏肓,仲景能看面色診斷,元化能剖開腸胃清洗。這些都是前人的典範,他們思考深奧,醫術出神入化。他們窮盡變化,探索疾病根源,技術精湛絕頂。晉宋時期的醫術後繼無人,齊梁時期的醫術根本不值一提。真正的醫道,其關鍵在於心意。

固以神存心手之際,意析毫芒之裡。當其情之所得,口不能言;數之所在,言不能諭。然則三部九候,乃經絡之樞機。氣少神余,亦針刺之鈞軸。況乎良醫則貴察聲色,神工則深究萌芽。心考錙銖,安假懸衡之驗,敏同機駭,曾無掛發之淹。非天下之至精,其孰能與於此。是故先王鏤之於玉板,往聖藏之以金匱,豈不以營疊至道括囊真頤者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心手之間充滿了神氣,意念深入細微之中。當內心有所體悟時,無法用言語表達;當數脈有所感應時,也無法用言語說明。但是,三部九候是經絡的樞紐。氣血不足精神旺盛,也是針灸的關鍵。更何況,高明的醫生注重觀察聲音和麪色,神乎其技的醫生能深入探究疾病的萌芽。用心考量絲毫精微,憑藉精確的驗證,反應敏捷如機,從來不會有絲毫延誤。如果不是精益求精之人,誰能做到如此地步。所以,先王把這些道理刻在玉板之上,聖賢則將它們珍藏於金匱之中,難道不是為了積累至高之理,涵養真誠之意的緣故嗎?

余幼智蔑聞,老成無已。才非公幹,夙嬰沉疾。德異士安,早纏尪瘵。所以志學之歲,馳百金而徇經方。耄及之年,竟三餘而勤藥餌。酌華公之錄帙,異術同窺。采葛生之玉函,奇方畢綜。每以為生者兩儀之大德,人者五行之秀氣。氣化則人育,伊人稟氣而存。德合則生成,是生曰德而立。

白話文:

從小我的智慧就不出色,長大後也無所建樹。我的才能平庸,自幼就纏繞著嚴重的疾病。我的德行達不到聖者的標準,早就遭受了病痛的折磨。因此,在我求學的時候,花費了百金來學習各種醫方。到了年紀衰老時,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刻苦地服用藥物。參考華佗的醫學著作,學習各種不同的醫療技術。蒐集葛洪的醫書,收集了各種奇特的藥方。我一直認為,生機是天地間最大的恩德,而人則是五行精華所形成。氣化就會孕育出人,人因稟受天地之氣而活著。德性相合就會生成萬物,這樣的生成叫做「德立」。

既知生不再於我,人處物為靈,可幸蘊靈心闕頤我性源者。由檢押神秘,幽求今古,撰方一部,號曰千金,可以濟物攝生,可以窮微儘性。猶恐岱山臨目,必昧秋毫之端;雷霆在耳;或遺玉石之響。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,共成一家之學。譬輗𨊧之相濟,運轉無涯。等羽翼之交飛,摶搖不測。

白話文:

現在知道了養生不在於我,人與萬物生靈相處,得幸蘊含靈氣的心靈滿足了我的性情根源。於是我檢查隱藏的奧妙,探求古今,撰寫了一部醫書,名為「千金方」,可以濟世養生,可以探究精微,發揮天性。但我仍擔心就像泰山近在眼前,卻會忽略細微的毫毛;雷霆在耳邊隆隆作響,卻會遺漏玉佩的清脆聲音。因此又撰寫了三十卷的「方翼」,共同組成一個學派。就像車輪和車軸相互配合,運行無窮無盡;就像羽毛和翅膀交替飛舞,翱翔難以測度。

矧夫易道深矣,孔宣系十翼之辭;玄文奧矣,陸績增玄翼之說。或沿斯義,述此方名矣。貽厥子孫,永為家訓。雖未能譬言中庶,比潤上池,亦足以慕遠測深,稽門叩鍵者哉。倘經目於君子,庶知余之所志焉。

白話文:

況且《易經》的道理深奧,孔子傳授了《十翼》的文字;《道德經》玄妙難懂,陸績增補了《玄翼》的解說。有人沿襲這些義理,撰述了這個藥方的名字。傳給子孫,永遠作為家訓。雖然不能像漢中庶那樣擅長比喻,也不能像潤上池那樣精通經史,但足以仰慕深遠的道理,叩問智慧之門啊。如果這篇文章有幸被君子看到,那他們就能知道我的志向所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