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一·藥錄纂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一·藥錄纂要 (3)

1. 藥出州土第三

論曰:按本草所出郡縣皆是古名,今之學者卒尋而難曉,自聖唐開闢,四海無外,州縣名目,事事惟新,所以須甄明即因土地名號後之學者容易即知,其出藥土地,凡一百三十三州,合五百一十九種,其餘州土皆有不堪進御,故不繁錄耳。

白話文:

根據考證,本草書籍所記載的藥材產地都是古地名,現在的學者很難理解。自從唐朝開疆闢土,天下統一,州縣的名稱和制度都煥然一新,所以必須釐清並依照現今的土地名稱標示,這樣後來的學者就能容易知道。本書記錄了出產藥材的土地,總共有一百三十三個州,合計五百一十九種藥材。至於其他州所產的藥材,因為品質不佳,不值得進貢朝廷,所以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。

2. 關內道

雍州:柏子仁、茯苓。華州:覆盆子、杜蘅、茵芋、木防己、黃精、白朮、柏白皮、茯苓、茯神、天門冬、薯蕷、王不留行、款冬花、牛膝、細辛、鱉甲、丹參、鬼臼、白芷、白蘞、狼牙、水蛭、松花、鱉頭、桑螵蛸、松子、松蘿、兔肝、遠志、澤瀉、五味子、菝葜、桔梗、玄參、沙參、續斷、山茱萸、萆薢、白薇、通草、小草、石南、石葦、龜頭、麥門冬。同州:寒水石、斑蝥、麻黃、䗪蟲、麻黃根、蕪荑、蒲黃、麻黃。

岐州:鬼督郵、樗雞、獐骨、獐髓、及己、藜蘆、秦艽、甘草。寧州:菴䕡子、芫青、萹蓄、菴䕡花、荊子、虻蟲。鄜州:芍藥、䕡茹、黃芩、秦艽。原州:狼牙、蓯蓉、黃耆、楓柳皮、白藥。延州:蕪荑。涇州:澤瀉、防風、秦艽、黃芩。靈州:代赭、野豬黃、蓯蓉、貆脂。

鹽州:青鹽。

白話文:

雍州:柏子仁、茯苓。 華州:覆盆子、杜蘅、茵芋、木防己、黃精、白朮、柏樹白色的樹皮、茯苓、茯神、天門冬、山藥、王不留行、款冬花、牛膝、細辛、鱉甲、丹參、鬼臼、白芷、白蘞、狼牙、水蛭、松花、鱉頭、桑螵蛸、松子、松蘿、兔肝、遠志、澤瀉、五味子、菝葜、桔梗、玄參、沙參、續斷、山茱萸、萆薢、白薇、通草、小草、石南、石葦、龜頭、麥門冬。 同州:寒水石、斑蝥、麻黃、䗪蟲、麻黃根、蕪荑、蒲黃、麻黃。

岐州:鬼督郵、樗雞、獐骨、獐髓、及己、藜蘆、秦艽、甘草。 寧州:菴䕡子、芫青、萹蓄、菴䕡花、荊子、虻蟲。 鄜州:芍藥、䕡茹、黃芩、秦艽。 原州:狼牙、蓯蓉、黃耆、楓樹皮、白藥。 延州:蕪荑。 涇州:澤瀉、防風、秦艽、黃芩。 靈州:代赭石、野豬黃、蓯蓉、貆的脂肪。

鹽州:青鹽。

3. 河南道

洛州:秦椒、黃魚膽、黃石脂。谷州:半夏、桔梗。鄭州:秦椒。陝州:栝蔞、柏子仁。汝州:鹿角、鹿茸。許州:鹿茸。虢州:茯苓、茯神、桔梗、桑上寄生、細辛、栝蔞、白石英。豫州:吳茱萸、鹿茸。齊州:阿膠、榮婆藥、防風。萊州:牡蠣、䕡茹、海藻、馬刀、七孔決明、文蛤、牛黃、海蛤、烏賊魚。

兗州:防風、羊石、仙靈脾、雲母、紫石英、桃花石。密州:海蛤、牛黃。泗州:麋脂、麋角。徐州:桑上寄生。淄州:防風。沂州:紫石英。

白話文:

洛州出產:秦椒、黃魚膽、黃石脂。 谷州出產:半夏、桔梗。 鄭州出產:秦椒。 陝州出產:栝蔞、柏子仁。 汝州出產:鹿角、鹿茸。 許州出產:鹿茸。 虢州出產:茯苓、茯神、桔梗、桑上寄生、細辛、栝蔞、白石英。 豫州出產:吳茱萸、鹿茸。 齊州出產:阿膠、榮婆藥、防風。 萊州出產:牡蠣、䕡茹、海藻、馬刀、七孔決明、文蛤、牛黃、海蛤、烏賊魚。

兗州出產:防風、羊石、仙靈脾、雲母、紫石英、桃花石。 密州出產:海蛤、牛黃。 泗州出產:麋脂、麋角。 徐州出產:桑上寄生。 淄州出產:防風。 沂州出產:紫石英。

4. 河東道

蒲州:龍骨、紫參、蒲黃、五味子、石膽、龍角、龍齒。絳州:防風。隰州:當歸、大黃。汾州:石龍芮、石膏。潞州:赤石脂、不灰木、人參、白石脂。澤州:人參、禹餘糧、防風、白石英。幷州:白菀、鬼督郵、白龍骨、柏子仁、礬石、礜石、甘草。晉州:白堊、紫參。代州:柏子仁。蔚州:松子。慈州:白石脂。

白話文:

蒲州:出產龍骨、紫參、蒲黃、五味子、石膽、龍角、龍齒。

絳州:出產防風。

隰州:出產當歸、大黃。

汾州:出產石龍芮、石膏。

潞州:出產赤石脂、不灰木、人參、白石脂。

澤州:出產人參、禹餘糧、防風、白石英。

并州:出產白菀、鬼督郵、白龍骨、柏子仁、礬石、礜石、甘草。

晉州:出產白堊、紫參。

代州:出產柏子仁。

蔚州:出產松子。

慈州:出產白石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