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十·傷寒下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·傷寒下 (1)

1. 太陰病狀第一

八證,方二首

太陰之為病,腹滿吐,食不下,下之益甚,時腹自痛,胸下堅結,太陰病,脈浮,可發其汗。

太陰中風,四肢煩疼,陽微陰澀而長,為欲愈。

太陰病,欲解時,從亥盡醜。

自利不渴者,屬太陰,其臟有寒故也,當溫之,宜四逆輩。

白話文:

八證

太陰之證 腹脹吐水,不能進食,瀉下後更甚,時常腹痛,胸下有堅硬結塊,太陰經病症,脈象浮大,可令其發汗。

太陰中風 四肢痠疼,陽氣微弱,陰氣滯澀而延長,預示將要痊癒。

太陰病解 太陰病症將要解除時,從亥時末到醜時初。

腹瀉不渴 這屬於太陰經病症,是臟腑受寒所致,應當溫補,宜用四逆湯之類的方劑。

方二首

理中湯

  • 黨參六錢
  • 白朮三錢
  • 炙甘草三錢
  • 乾薑二錢
  • 細辛一錢

四逆湯

  • 炙甘草二錢
  • 乾薑二錢
  • 人參三錢
  • 附子三錢(炮製)

傷寒脈浮而緩,手足溫,是為系在太陰,太陰當發黃;小便自利,利者不能發黃,至七八日,雖煩,暴利十餘行,必自止,所以自止者,脾家實,腐穢當去故也。

白話文:

當傷寒脈象浮緩,手腳溫暖時,表示病邪停留於太陰經脈。太陰經脈發病時,通常會出現黃疸。如果病人小便通暢,這個通暢的原因是身體虛弱,不足以導致黃疸。到了第七、八天左右,即使病人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,小便也突然增多十幾次,這種情況自然就會好轉。之所以會好轉,是因為脾臟功能強,體內腐敗之物得到排出。

本太陽病,醫反下之,因腹滿時痛,為屬太陰,桂枝加芍藥湯主之。其實痛,加大黃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**原文:**本太陽病,醫反下之,因腹滿時痛,為屬太陰,桂枝加芍藥湯主之。其實痛,加大黃湯主之。方:

原本是太陽病,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療法,導致腹脹疼痛。由於腹痛與太陰有關,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。如果疼痛劇烈,則需要加入大黃湯。

處方:

桂枝(三兩),芍藥(六兩),生薑(三兩,切),甘草(二兩,炙),大棗(十二枚,擘)

白話文:

桂枝:3 兩 芍藥:6 兩 生薑:3 兩(切片) 甘草:2 兩(經過烘焙) 大棗:12 枚(剝開)

上五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
大黃湯方:

大黃(二兩)

上,於前方中加此大黃二兩即是。

人無陽證,脈弱,其人續自便利,設當行大黃芍藥者,減之,其人胃氣弱,易動故也。

白話文:

加入大黃湯方:

大黃(四錢)

上述,於前述湯方中加入此大黃四錢即可。

若病人沒有陽性體徵,脈象虛弱,又持續腹瀉,服用大黃芍藥者,應減量,因為這種人的胃氣虛弱,容易受影響。

2. 少陰病狀第二

四十五證,方一十六首

少陰之為病,脈微細,但欲寐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

**症狀:**脈搏細微,經常想睡覺。

**對應方劑:**十六首(未提供)

少陰病,欲吐而不煩,但欲寐,五六日自利而渴者,屬少陰,虛故引水自救。小便白者,少陰病形悉具,其人小便白者,下焦虛寒不能制溲,故白也。夫病其脈陰陽俱緊,而反汗出,為陽,屬少陰,法當咽痛而復吐利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,想吐但沒有發熱,只想睡覺,五六天後自然腹瀉,口渴的,屬於少陰病。之所以腹瀉口渴,是因為身體虛弱,所以引水來自我拯救。小便發白是少陰病的典型症狀,小便發白,說明下焦虛寒,不能控制小便,所以變白。如果病人脈搏陰陽俱緊,反而出汗,屬於陽症,與少陰病相關,應當出現咽喉疼痛,並繼續嘔吐和腹瀉。

少陰病,咳而下利,譫語,是為被火氣劫故也,小便必難,為強責少陰汗也。

少陰病,脈細沉數,病在裡,不可發其汗。

少陰病,脈微不可發其汗,無陽故也;陽已虛,尺中弱澀者,復不可下之。

少陰病,脈緊者,至七八日,下利,其脈暴微,手足反溫,其脈緊反去,此為欲解,雖煩,下利必自愈。

少陰病,下利,若利止,惡寒而蜷,手足溫者,可治。

少陰病,惡寒而蜷,時自煩,欲去其衣被,可治。

少陰中風,其脈陽微陰浮,為欲愈。

少陰病,欲解時,從子盡寅。

少陰病,八九日,而一身手足盡熱,熱在膀胱,必便血。

少陰病,其人吐利,手足不逆,反發熱,不死,脈不足者,灸其少陰七壯。

少陰病,但厥無汗,強發之必動血,未知從何道出,或從口鼻目出,是為下厥上竭,為難治。

少陰病,惡寒,蜷而利,手足逆者,不治。

少陰病,下利止而眩,時時自冒者死。

少陰病,其人吐利,躁逆者死。

少陰病,四逆惡寒而蜷,其脈不至,其人不煩而躁者,死。

少陰病六七日,其息高者,死。

少陰病,脈微細沉,但欲臥,汗出不煩,自欲吐,至五六日,自利,復煩躁不得臥寐者,死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

咳而下利,譫語 這表示已經被火氣劫走了,一定會小便困難,因為人強行出少陰的汗導致。

少陰病,脈細沉數,病在裡,不可發其汗 脈象細小沉穩且快速,病在身體內部,不可催發出汗。

少陰病,脈微不可發其汗,無陽故也;陽已虛,尺中弱澀者,復不可下之 脈象微弱不可催發出汗,是因為身體沒有陽氣;陽氣已經虛弱,尺脈中段虛弱澀滯的人,也不可下瀉。

少陰病,脈緊者,至七八日,下利,其脈暴微,手足反溫,其脈緊反去,此為欲解,雖煩,下利必自愈 脈象緊實的人,到了七八天就會下利,脈象突然轉為微弱,手足反而溫暖,脈象緊實又突然消失,這是氣血將要疏通的徵兆,雖然煩躁,但下利一定會自動痊癒。

少陰病,下利,若利止,惡寒而蜷,手足溫者,可治 少陰病下利,如果利止後畏寒而身體蜷曲,手足溫暖,是可以治癒的。

少陰病,惡寒而蜷,時自煩,欲去其衣被,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身體蜷曲,時常自己煩躁,想要脫掉衣被,是可以治癒的。

少陰中風,其脈陽微陰浮,為欲愈 少陰病中風,脈象陽氣微弱陰氣浮越,表示即將痊癒。

少陰病,欲解時,從子盡寅 少陰病欲要疏通的時候,從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之間。

少陰病,八九日,而一身手足盡熱,熱在膀胱,必便血 少陰病八九天後,全身手足都發熱,熱氣在膀胱,一定會便血。

少陰病,其人吐利,手足不逆,反發熱,不死,脈不足者,灸其少陰七壯 少陰病的人吐瀉,手足沒有逆證,反而發熱,不會死,但脈象虛弱的人,用灸法灸少陰穴七次。

少陰病,但厥無汗,強發之必動血,未知從何道出,或從口鼻目出,是為下厥上竭,為難治 少陰病只有厥冷沒有汗,強行發汗會動血,不知道血會從哪裡出來,或者從口鼻眼中出來,這是下部厥冷上部虛竭,難以治癒。

少陰病,惡寒,蜷而利,手足逆者,不治 少陰病惡寒,身體蜷曲且下利,手足逆冷的人,無法治癒。

少陰病,下利止而眩,時時自冒者死 少陰病下利停止後出現眩暈,時常自己蒙頭的人,會死亡。

少陰病,其人吐利,躁逆者死 少陰病的人吐瀉,並且躁動逆亂的人,會死亡。

少陰病,四逆惡寒而蜷,其脈不至,其人不煩而躁者,死 少陰病出現四肢逆冷畏寒且身體蜷曲的徵象,脈象消失,人不煩躁但躁動的人,會死亡。

少陰病六七日,其息高者,死 少陰病六七天後,呼吸氣息高亢的人,會死亡。

少陰病,脈微細沉,但欲臥,汗出不煩,自欲吐,至五六日,自利,復煩躁不得臥寐者,死 少陰病脈象微弱細小沉穩,只想躺著,出汗卻不煩躁,自發想嘔吐,五六天後,自然下利,又煩躁不安無法躺下睡覺的人,會死亡。

少陰病,始得之,反發熱,脈反沉者,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在少陰病的初期,如果再次發熱,脈搏卻反而沉伏,應使用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。

方劑:

  • 麻黃 9 克
  • 細辛 6 克
  • 附子(炮) 12 克

麻黃(二兩,去節),細辛(二兩),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)

白話文:

麻黃(30克,去掉節),細辛(30克),附子(1個,炮製過,去掉皮,切成8片)

上三味,以水二斗,先煮麻黃,減一升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

白話文:

取水兩鬥,先煎煮麻黃,煎到剩下五升,去除上面浮沫,再放入其他藥物,繼續煎煮,取汁液三升,去掉藥渣,溫服一升。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,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,以二三日無證,故微發汗。方;

白話文:

少陰症,發病二三天,用麻黃、附子、甘草組成的湯藥微微發汗,因為二三天沒有徵兆(出汗),所以微微發汗。方劑如下:

麻黃(二兩,去節),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),甘草(二兩,炙)

上三味,以水七升,先煮麻黃一二沸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二升半,去滓,溫服八合。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以上,心中煩,不得臥者,黃連阿膠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麻黃(兩○○公克,去節) 附子(一枚,炮製去皮切八片) 甘草(兩○○公克,炙)

以上三味藥材,以七升水,先煮麻黃一兩次,去除浮沫,放入其他藥材,煮取二升半,去除渣滓,溫熱服用八合。

少陰病症,得病兩三日以上,心中煩躁,無法安睡者,使用黃連阿膠湯主治。方劑如下:

黃連(四兩),黃芩(一兩),芍藥(二兩),雞子黃(二枚),阿膠(三挺)

白話文:

黃連(160 克),黃芩(40 克),芍藥(80 克),蛋黃(2 個),阿膠(12 塊)

上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味,取二升,去滓,納膠烊盡,納雞子黃,攪令相得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先用六升水煮當歸、人參、白芍這三味藥,煮到剩兩升,把藥渣去除後,加入溶解的阿膠和雞蛋黃,攪拌均勻。加熱後服用七合(約140毫升),一天服用三次。

少陰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中惡寒者,當灸之,附子湯主之。

少陰病,身體痛,手足寒,骨節痛,脈沉者,附子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少陰病,症狀發作一兩天,口氣平和,但背部發冷,應艾灸治療,附子湯為主要藥方。

少陰病,身體疼痛,手腳冰冷,骨節疼痛,脈象沉細,應服用附子湯治療。藥方如下:

附子(二枚,炮,去皮,破八片),茯苓(三兩),人參(二兩),白朮(四兩),芍藥(三兩)

白話文:

附子(兩枚,炮製後去皮,切成八片)、茯苓(三兩)、人參(兩兩)、白朮(四兩)、芍藥(三兩)
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
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,桃花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,下痢帶有膿血,此由「桃花湯」主治。 材料中五味藥材,用八升水煮沸,減至三升,去渣,再分成三份,溫熱服用。

少陰病,二三日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,下利不止,而便膿血者,以桃花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少陰病,過了二到四天,腹痛、小便、拉肚子不停,而且大便中帶著膿血者,可用桃花湯治療。處方:

赤石脂(一斤,一半肉,一半末),乾薑(一兩),粳米(一升)

白話文:

  • 赤石脂(半斤肉、半斤粉)
  • 乾薑(50 克)
  • 粳米(500 克)

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熟湯成,去滓,溫取七合,納赤石脂末一方寸匕,一服止,余勿服。

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者,可刺。

少陰病,吐利,手足逆,煩躁欲死者,茱萸湯主之。(方見陽明門)

少陰病,下利,咽痛,胸滿,心煩,豬膚湯主之。方:

豬膚(一斤)

上一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納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和令相得,溫分六服。

白話文:

第一條: 古代文字: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熟湯成,去滓,溫取七合,納赤石脂末一方寸匕,一服止,餘勿服。 白話文:取三味藥,加入水七升煮沸,直到米煮熟成湯。過濾去除雜質,溫熱後取七合(約280毫升)。加入一寸匕(約3克)赤石脂粉。服用一劑後症狀即止,剩餘的不要再服用了。

第二條: 古代文字: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者,可刺。 白話文:少陰病,伴有膿血便瀉的,可以針刺治療。

第三條: 古代文字:少陰病,吐利,手足逆,煩躁欲死者,茱萸湯主之。(方見陽明門) 白話文:少陰病,伴有嘔吐、腹瀉,手足冰冷,心煩躁動,將要死亡的,主治方劑為茱萸湯。(方劑詳細內容見陽明門)

第四條: 古代文字:少陰病,下利,咽痛,胸滿,心煩,豬膚湯主之。方:

豬膚(一斤) 上一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納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和令相得,溫分六服。

白話文:少陰病,伴有腹瀉,咽喉疼痛,胸中滿悶,心煩的,主治方劑為豬膚湯。方劑:豬膚一斤。用上一味藥,加水一斗煮沸,取五升藥液。過濾去除雜質,加入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(約10克)。煮至香濃,攪拌均勻。溫熱後分六次服用。

少陰病二三日,咽痛者,可與甘草湯;不瘥,可與桔梗湯。方:

白話文:

少陰病發作兩三天,出現咽喉疼痛,可以用甘草湯治療。如果治療效果不佳,可以使用桔梗湯。

甘草

上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溫服七合,日再服。

桔梗湯方

桔梗(一大枚),甘草(二兩)
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少陰病,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,苦酒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第一個藥方,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半,去掉渣滓,溫服七勺,每天服用兩次。

桔梗湯方:

桔梗(一大枚),甘草(二兩)

以上兩味藥,用三升水煮成一升,去掉渣滓,分溫兩次服用。

少陽病,咽喉受傷,生了瘡,不能說話,不出聲,用苦酒湯治療。藥方:

雞子(一枚,去黃,納好上苦酒於殼中),半夏(洗,破如棗核十四枚)

白話文:

雞蛋(一枚,去掉蛋黃,蛋殼中裝入優質苦酒)半夏(洗淨,每個都破成像棗核大小,共 14 枚)

上二味,納半夏著苦酒中,以雞子殼置刀環中,安火上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瘥,更作三劑愈。

白話文:

上面兩味藥材,把半夏放進黃酒中,用雞蛋殼放在刀環(煎藥的鐵環)中,放在火上煮沸三次,去掉渣滓,少量含服。如果沒有治癒,再用這種方法做三劑就一定能治癒。

少陰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湯主之。方:

半夏(洗),桂枝,甘草(炙)

白話文:

少陽病,喉嚨疼痛,可以用半夏散及湯來治療。配方如下:

半夏(洗過)、桂枝、甘草(炙過)

上三味,等分,各異搗,合治之,白飲和,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煎七沸,納散兩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令小冷,少少含咽之,半夏有毒,不當散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三種藥材,等量配好,各自分別搗碎,混合均勻,用溫水調和,每次服用一湯匙,一天服用三次。如果你不能直接服用藥粉,可以用一升水煎煮七次,加入兩湯匙藥粉,再煮三次,然後離火稍涼,少量含服即可。半夏有毒,不建議直接服用藥粉。

少陰病,下利,白通湯主之。方:

附子(一枚,生去皮,破八片),乾薑(一兩),蔥白(四莖)
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少陰病,伴隨腹瀉,可用「白通湯」治療。

藥方:

附子(一顆,生用,去皮,破成八片)、乾薑(一兩)、蔥白(四根)

以上三味藥材,加入三升水,煮沸後取一升藥液,去渣,分兩次溫熱服用。

少陰病,下利脈微,服白通湯,利不止,厥逆無脈,干煩者,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在少陰類型的疾病中,如果出現持續腹瀉、脈搏微弱的情況,服用白通湯治療後腹瀉不止,並且出現了手腳冰冷的厥逆現象,脈象難以觸摸,同時感到心煩,則可以使用白通湯加上豬膽汁來進行治療。處方如下:

豬膽汁(一合),人尿(五合)

上二味,納前湯中,和令相得,溫分再服,若無膽,亦可用服湯,脈暴出者死,微續者生。

白話文:

豬膽汁(一杯),人尿(五杯)

將以上兩味藥,放入前述的湯藥中,均勻調和後,溫熱再分兩次服用。若無豬膽汁,也可以用前述湯藥服用。如果脈絡暴出,預示著死亡;如果脈絡微續,預示著生還。

少陰病,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而利,此為有水氣,其人或咳,或小便不利,或下利,或嘔,玄武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少陰病,症狀持續二、三日不癒,至四、五日,腹痛,小便不暢,四肢沉重疼痛並關節不利,這是因為體內有水氣,患者可能咳嗽、小便不暢、腹瀉或嘔吐,可以用玄武湯治療。方劑如下:

茯苓,芍藥,生薑(各三兩,切),白朮(二兩),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)

白話文:

茯苓、芍藥、生薑(各三兩,切碎),白朮(兩兩),附子(一枚,經過炮製後去皮,切成八片)

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七合,咳者加五味子半升,細辛一兩,乾薑一兩。小便自利者,去茯苓。下利者,去芍藥,加乾薑二兩。嘔者,去附子,加生薑,足前為半斤。利不止便膿血者,宜桃花湯。

白話文:

把這些藥材(上五味)放入八碗水裡煮,熬成三碗,去掉渣滓,溫熱後服半碗(約七合)。

如果咳嗽,加入半碗五味子、一兩細辛、一兩乾薑。

如果小便自動排出,去掉茯苓。

如果腹瀉,去掉芍藥,加入兩兩乾薑。

如果嘔吐,去掉附子,加入生薑,足前為半斤。

如果腹瀉不止,並排出膿血,則宜喝桃花湯。

少陰病,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手足厥逆,脈微欲絕,身反惡寒,其人面赤,或腹痛,或乾嘔,或咽痛,或下利止而脈不出,通脈四逆湯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,大便溏稀清澈,表示體內寒氣較重,體表卻有發熱的現象,手足冰冷發麻,脈搏微弱幾乎摸不到,身體卻反覆發冷,病人面色發紅,可能會伴有腹痛、乾嘔、咽喉痛等症狀。如果出現大便停止,脈搏卻摸不到的情況,可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。方劑如下:

甘草(二兩,炙),附子(大者一枚,生,去皮,破八片),乾薑(三兩,強人可四兩)

白話文:

甘草(兩兩,經炙烤) 附子(較大的一枚,生用,剝去外皮,切成八片) 乾薑(三兩,體格強健者可用四兩)

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溫再服。其脈即出者愈,面赤者,加蔥白九莖;腹痛者,去蔥加芍藥二兩。嘔者,加生薑二兩。咽痛者,去芍藥加桔梗一兩。利止脈不出者,去桔梗加人參二兩,病皆與方相應者,乃加減服之。

白話文:

上述三種藥材,用水三升煮沸,取一升二合。去除藥渣,溫熱後分兩次服用。若脈搏出現,表示病情好轉;若臉色泛紅,則加入蔥白九根;若腹痛,則去除蔥白,加入芍藥二兩。若有嘔吐,則加入生薑二兩。若有咽痛,則去除芍藥,加入桔梗一兩。若腹瀉已止但脈搏未出,則去除桔梗,加入人參二兩。如果症狀與藥方對應,則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材服用。

少陰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瀉利下重,四逆散主之。方: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身體陽氣虛衰,四肢冰冷,可能會出現咳嗽、心悸、小便不利、腹痛、腹瀉或便意頻繁等症狀。此時可以使用四逆散治療。

四逆散的方劑:

甘草(炙),枳實(炙),柴胡,芍藥(各十分)

白話文:

甘草(炙用),枳實(炙用),柴胡,芍藥(各取十分)

上四味,搗為散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咳者,加五味子、乾薑各五分,兼主利。悸者,加桂枝五分;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五分;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;瀉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取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匕,納湯中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以上四味藥,搗碎成粉末,用白開水送服,每次方寸匕(約一茶匙),一天三次。

如果咳嗽,可以加入五味子、乾薑,各五分,用於治療。

如果心悸,可以加入桂枝五分。

如果小便不利,可以加入茯苓五分。

如果腹中疼痛,可以加入炮附子一枚。

如果瀉利下重,先用五升水煮薤白三升,取三升水,除去渣滓,放入藥粉三方寸匕,加入湯中,煮沸至剩一升半,分兩次溫服。

少陰病,下利六七日,咳而嘔渴,心煩不得眠,豬苓湯主之。(方見陽明門。)

白話文:

得了少陰病,拉肚子已經六七天,咳嗽、嘔吐、口渴,心神煩躁,睡不著覺,可以用豬苓湯來治療。(具體方劑請參閱陽明病的條目。)

少陰病,得之二三日,口燥咽乾,急下之,宜承氣湯

少陰病,利清水色,青者,心下必痛,口乾燥者,可下之,宜承氣湯(一云大柴胡。)

少陰病六七日,腹滿不大便者,急下之,宜承氣湯。(方見承氣湯中)

少陰病,其脈沉者,當溫之,宜四逆湯

白話文:

少陰病,發病二三天,口乾舌燥,急忙瀉下,適合用承氣湯。

少陰病,腹瀉清水便,面青,心窩肯定會疼痛,口乾時,可以瀉下,適合用承氣湯。(有人說用大柴胡。)

少陰病六七天,腹部脹滿但未排便時,急忙瀉下,適合用承氣湯。(具體方劑參照承氣湯)

少陰病,脈象沉細,應該溫補,適合用四逆湯。

少陰病,其人飲食入則吐,心中溫溫欲吐,復不能吐,始得之,手足寒,脈弦遲,此胸中實,不可下也,當遂吐之。若膈上有寒飲,乾嘔者,不可吐,當溫之,宜四逆湯。(方見陽明門。)

白話文:

少陰病症,患者進食後會嘔吐。胸中心中溫暖,想嘔吐但又吐不出來。發病初期,手腳冰冷,脈搏細弱而緩慢。這是胸中實熱導致的,不能用瀉下法。應該催吐出來。如果是由於膈上寒飲導致的乾嘔,不適合催吐,應該溫暖治療,可以使用四逆湯治療。(具體方劑請參閱陽明病症的章節。)

少陰病,下利,脈微澀者,即嘔汗者,必數更衣,反少,當溫其上,灸之。(一云灸厥陰五十壯。)

白話文:

陰虛的病,腹瀉,脈搏細小且遲緩的人,同時會嘔吐出汗,必須多次更衣,卻仍然感到寒冷,應該溫暖上半身,並且施灸。(另有一種說法,在厥陰經施灸五十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