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八·婦人四 (1)
卷第八·婦人四 (1)
1. 崩中第一
方三十六首
白話文:
方三十六首
- 生地黃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茯苓、澤瀉、牡丹皮、丹皮
- 六味地黃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牡丹皮、澤瀉、茯苓
- 知柏地黃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知母、澤瀉、茯苓
- 龜齡集: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
- 滋陰降火湯:生地黃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、知母
- 八味地黃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茯苓、澤瀉、牡丹皮、丹皮、知母
- 杞菊地黃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枸杞、菊花、澤瀉、茯苓
- 涼膈散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知母、牡丹皮、丹皮
- 養陰清肺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麥門冬、百合
- 清胃散: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、知母
- 左歸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
- 右歸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
- 補中益氣湯:黃耆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升麻
- 四物湯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黃
- 十全大補湯:黃耆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升麻、熟地黃、枸杞
- 歸脾湯:黃耆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升麻、熟地黃、白芍
- 參苓白朮散:黨參、茯苓、白術、甘草
- 六君子湯:黃耆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半夏、陳皮
- 二陳湯:半夏、茯苓、幹薑、甘草
- 保和丸: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
- 安神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健脾丸: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牡丹皮、丹皮
- 益氣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固腎丸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活血化瘀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清熱解毒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化痰止咳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利水消腫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養血活血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補氣養血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理氣活血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溫陽補腎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補陽益氣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補益脾腎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補血益氣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- 補氣血湯: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茯苓、丹皮、牡丹皮
治婦人五崩,身體羸瘦,咳逆煩滿少氣,心下痛,面上生瘡,腰大痛不可俯仰,陰中腫如有瘡之狀,毛中癢,時痛,與子臟相通,小便不利,常頭眩,頸項急痛,手足熱,氣逆沖急,心煩不得臥,腹中急痛,食不下,吞酢噫苦,腸鳴漏下赤白黃黑汁大臭如膠汙衣狀,熱即下赤,寒即下白,多飲即下黑,多食即下黃,多藥即下青,喜怒心中常恐,一身不可動搖,大惡風寒。
白話文:
治療女性月經崩漏,身體虛弱消瘦,咳嗽嘔逆氣喘胸悶,心窩疼痛,臉上長瘡,腰部劇痛,無法彎腰或仰頭,陰部腫脹疼痛,毛發處發癢疼痛,與子宮相通,小便不利,經常頭痛眩暈,頸部疼痛僵硬,手腳發熱,氣逆上衝急迫,心煩意亂不能入睡,腹部疼痛劇烈,進食困難,吞嚥時打嗝發酸發苦,腸鳴泄瀉出紅白黃黑等污穢液體,氣味很大,像膠水一樣弄髒衣服。天氣熱時泄出紅色液體,天氣冷時泄出白色液體,喝水過多時泄出黑色液體,吃東西過多時泄出黃色液體,服藥過多時泄出青色液體。情緒激動時總覺得害怕,全身無法動彈,特別怕風寒。
2. 鱉甲散方
鱉甲(炙),乾薑(各三分),芎藭,雲母,代赭(各一兩),烏賊魚骨,龍骨,伏龍肝,白堊,蝟皮(炙,各一分),生鯉魚頭,桂心,白朮(各半兩),白殭蠶(半分)
白話文:
龜甲(烤製),乾薑(各 3 分),川芎,雲母,赭石(各 1 兩),烏賊魚骨,龍骨,伏龍肝,白石膏,刺蝟皮(烤製,各 1 分),活鯉魚頭,桂心,白朮(各半兩),白僵蠶(半兩)
上一十四味,搗篩為散,以淳酒納少蜜。服方寸匕,日三夜二服。久病者十日瘥,新病者五日瘥。若頭風小腹急,加芎藭、桂心各一兩,佳,忌生冷豬雞魚肉。
白話文:
將以上 14 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米酒和少許蜂蜜調和。每次服用方寸匕(約 3 克)的藥量,每天服用三次,晚上兩次。長期患病者服用 10 天見效,新發病者服用 5 天見效。如果伴有頭痛和下腹絞痛,可以加入芎藭和桂心,各 1 兩。效果非常好,但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,如豬肉、雞肉和魚肉。
治婦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,腐臭不可近,令人面黑無顏色,皮骨相連,月經失度,往來無常,小腹弦急,或苦絞痛,上至於心,兩脅腫脹,令人倚坐,氣息乏少,食不生肌膚,腰背疼痛,痛連兩腳,不能久立,但欲得臥,神驗。
白話文:
治療女性崩漏,排出紅色、白色、青色或黑色的液體,腐臭難聞,令人面色蒼白,皮包骨頭,月經失調,時多時少,小腹緊繃疼痛,或劇烈絞痛,痛感上達心臟,兩側肋骨腫脹,使人必須倚靠而坐,呼吸困難,飲食無法滋養身體,腰背疼痛,痛楚延伸至雙腿,無法久站,只想躺在牀上,效果顯著。
3. 大慎火草散方
慎火草,白石脂,鱉甲(炙),黃連,細辛,石斛,芎藭,乾薑,芍藥,當歸,熟艾,牡蠣(熬),禹餘糧(各二兩),桂心(一兩),薔薇根皮,乾地黃(各四兩)
白話文:
慎火草、白石脂、鱉甲(炙烤過的)、黃連、細辛、石斛、川芎、乾薑、芍藥、當歸、熟艾、牡蠣(熬煮過的)、禹餘糧(各二両),肉桂心(一両),薔薇根皮、乾地黃(各四両)
上一十六味,搗篩為散。空腹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,稍增至二匕。若寒多加附子及椒,用椒當汗,去目閉口者;熱多加知母黃芩,加石斛兩倍;白多加乾薑白石脂;赤多(一方云青黑)加桂心、代赭各二兩。
白話文:
以上十六味藥材研磨成粉。空腹時用酒送服方寸匕,每天三次,逐漸增加至二匕。如果寒証較多,可以增加附子、辣椒,用辣椒發汗,去除閉眼閉口的症狀;熱証較多,可以增加知母、黃芩,把石斛的用量增加為兩倍;白色分泌物較多,可以增加乾薑、白石脂;紅色分泌物較多(另一種說法是青黑色),可以增加桂心、代赭各二兩。
治婦人崩中及痢,一日夜數十起,大命欲死,多取諸根煎丸,得入腹即活。若諸根難悉得者,第一取薔薇根,令多多乃合之。遇有酒以酒服,無酒飲服。其種種根當得二斛為佳。
白話文:
用於治療女性崩漏和痢疾。如果一天夜裡發作數十次,危及生命,可以收集各種草藥煎成藥丸,服下後就能救命。如果難以收集齊全各種草藥,最重要的是採集玫瑰根,越多越好,然後將其混合在一起。如果有酒可以配酒服用,沒有酒可以配水服用。各種草藥的總量最好達到兩斛(約120斤左右)。
4. 薔薇煎方
薔薇根,柿根,菝葜,懸鉤根(各一斛)
白話文:
1 桶薔薇根 1 桶柿根 1 桶菝葜根 1 桶懸鉤根
上四味,皆銼,合著釜中,以水淹使上餘四五寸,水煮使三分減一,去滓。無大釜,稍煮如初法,都畢會汁煎如飴,可為丸如梧桐子大。服十丸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把上面四味藥物都切碎,放在鍋裡,加入水淹沒藥物四五寸,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熬煮,熬到水量減少三分之一,過濾掉藥渣。如果沒有大鍋,那就分次熬煮。所有藥汁都熬好後,混合在一起,煎熬成糖漿狀,可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 10 粒,每天服用三次。
5. 伏龍肝湯
治婦人崩中去赤白,或如豆汁,伏龍肝湯方:
白話文:
治療婦女崩中,排出紅色或白色液體,或像豆汁一樣的病症,伏龍肝湯方劑:
伏龍肝(如彈丸大,七枚),赤石脂,桂心,艾,甘草(炙,各二兩),生地黃(切,四升)生薑(二兩)
上七味,㕮咀,以水一斗煮取三升。分四服,日三夜一服。
白話文:
伏龍肝(像彈珠般大小,七枚),赤石脂,桂心,艾,甘草(炙過,各兩兩),生地黃(切片,四升),生薑(兩兩)。
以上七味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一斗水煮成三升藥汁。分成四份,每天服用三次,晚上服用一次。
6. 熟艾湯
治婦人崩中,血出不息,逆氣虛煩,熟艾湯方:
白話文:
熟艾湯方:
治療婦女崩漏,血出不止,胸悶煩躁。
配方:
- 熟艾葉(搗碎)6錢
- 人參(切片)3錢
- 當歸(切片)3錢
- 白芍(切片)3錢
- 川芎(切片)2錢
- 甘草(炙)2錢
- 生薑(切片)3片
- 大棗(去核)5枚
用法:
將上述藥材放入鍋中,加水煎煮取汁,溫熱服用。
熟艾(一升),蟹爪(一升),淡竹茹(一把),伏龍肝(半斤),蒲黃(二兩),當歸(一兩),乾地黃,芍藥,桂心,阿膠,茯苓(各二兩),甘草(五寸,炙)
白話文:
- 熟艾(500 克)
- 蟹爪草(500 克)
- 竹茹(一把)
- 伏龍肝(250 克)
- 蒲黃(100 克)
- 當歸(50 克)
- 熟地黃(100 克)
- 芍藥(100 克)
- 桂心(100 克)
- 阿膠(100 克)
- 茯苓(100 克)
- 甘草(15 公分,炙)
上一十二味,㕮咀,以水一斗九升煮艾,取一斗,去滓納藥,煮取四升,納膠令烊盡,一服一升,一日令盡,羸人以意消息之,可減五六合。
白話文:
前述十二種藥材,粉碎後,用一斗九升水煮艾草,取一斗水,去除雜質,放入藥材,煮取四升水,加入膠質攪拌融合,一次服一升,一天之內服完,體力虛弱的人可酌量減藥,最多減五六合(約一升)。
7. 地榆湯
治婦人崩中漏血不絕,地榆湯方:
白話文:
地榆湯治婦人崩中漏血不絕
藥方:
- 地榆
- 阿膠
- 枸杞子
- 桑椹子
- 麥冬
- 甘草
- 熟地黃
- 山藥
- 澤蘭
- 當歸
- 川芎
- 白芍藥
- 黃芪
用法:
將以上藥材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
功效:
補腎固經,止崩漏。
地榆根,柏葉(各八兩),蟹爪,竹茹(各一升),漏蘆(三兩),茯苓(一兩),蒲黃(三合)伏龍肝(半斤),乾薑,芍藥,當歸,桂心,甘草(炙,各二兩)
上一十三味,㕮咀,以水一斗五升煮地榆根,減三升,納諸藥,更煮取四升。分服,日三夜一服。
白話文:
地榆根、柏葉(各400克) 蟹爪、竹茹(各500毫升) 漏蘆(150克) 茯苓(50克) 蒲黃(15克) 伏龍肝(250克) 乾薑、芍藥、當歸、桂心、甘草(先烤過,各100克)
上十三味,研成粗末,以水一斗五升煮地榆根,減少三升,加入所有藥物,再煮取四升。分服,一日三次,夜間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