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四·本草下 (1)
卷第四·本草下 (1)
1. 蠡魚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濕痹,面目浮腫,下大水,療五痔,有瘡者不可食,令人瘢白。一名銅魚。生九江池澤,取無時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濕痹症(關節肌肉痠痛麻木),以及面部和眼睛浮腫、小便不利、下肢水腫等症狀。還能治療痔瘡,但身上有傷口的人不可以食用,吃了會讓傷疤變白。又名銅魚。生長在九江的池塘湖泊中,隨時都可以捕撈。
2. 鮑魚
味辛,臭,溫,無毒。主墜墮,腿蹶,踠折瘀血,血痹在四肢不散者,女子崩中血不止,勿令中咸。
白話文:
鮑魚味道辛辣,帶有腥臭味,性質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跌打損傷、腿腳麻痺、扭傷瘀血,以及血液凝滯在四肢無法散開的症狀;對於婦女血崩不止的情況也有療效,但要注意不要讓它接觸到鹽分。
3. 鮧魚
味甘,無毒,主百病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,主要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
4. 鱔魚
味甘,大溫,無毒。主補中,益血,療沈唇。五月五日取頭骨燒之。止痢。
白話文:
鱔魚,味道甘甜,屬性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補養脾胃,增加血液,治療嘴唇下垂。在端午節那天取鱔魚的頭骨燒成灰,可以止痢。
5. 鯽魚
主諸瘡,燒以醬汁和塗之,或取豬脂煎用。又主腸癰。頭灰:主小兒頭瘡,口瘡,重舌,目翳。一名鮒魚。合蒪作羹,主胃弱,不下食;作膾。主久赤白痢。
白話文:
鯽魚主要可以治療各種瘡腫,將它燒烤後,用醬汁調和塗抹患處,或者用豬油煎煮後使用。也能治療腸癰。將鯽魚頭燒成灰,可以治療小兒頭瘡、口瘡、重舌(舌下腫脹)、眼睛翳障。鯽魚又名鮒魚。與蒪菜一起煮成羹湯,可以治療胃弱、食慾不振;做成魚膾食用,可以治療久治不癒的赤痢、白痢。
6. 伏翼
味鹹,平,無毒。主目瞑癢痛,療淋,利水道,明目,夜視有精光。久服,令人喜樂,媚好,無憂。一名蝙蝠。生太山川穀,及人家屋間,立夏後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眼睛昏花、發癢疼痛,也能治療小便淋瀝不盡的病症,並能通利小便、使眼睛明亮,在夜晚時視力會變得有如精光一般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人感到喜悅快樂、容貌美好、沒有憂愁。它的別名叫做蝙蝠。生長在泰山等地的山川溪谷,以及人們的屋簷下,在立夏之後採集,陰乾後使用。
7. 天鼠屎
味辛,寒,無毒。主面癰腫,皮膚洗洗時痛,腹中血氣,破寒熱積聚,除驚悸,去面黑皯。一名鼠法,一名石肝。生合浦山谷,十月十二月取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臉上的癰腫,皮膚發癢時的疼痛,以及腹中的血氣問題。能破除寒熱形成的積塊,消除驚悸,去除臉上的黑斑。它又名鼠法,也叫石肝。生長在合浦山谷,在十月和十二月採集。
8. 蝟皮
味苦,平,無毒。主五痔,陰蝕,下血赤白五色,血汁不止,陰腫痛引腰背。酒煮殺之。又療腹痛疝積,亦燒為灰,酒服之。生楚山川穀田野,取無時,勿使中濕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種痔瘡、陰部潰爛、排出紅、白、黃、黑、青五種顏色的血,或血水流不止,以及陰部腫脹疼痛牽引到腰背。用酒煮過可以殺死(蟲)。又可以治療腹痛、疝氣積聚,也可以將其燒成灰,用酒服用。生長在楚地山川、溪谷、田野,採集沒有時間限制,不要讓它受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