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五·婦人一 (3)
卷第五·婦人一 (3)
1. 生地黃丸
主婦人臍下結堅,大如杯升,月經不通,發熱往來,下痢羸瘦,此為氣瘕也。若生肉症不可瘥,未生症者可療方。
白話文:
一位婦女在肚臍下方長了一個堅硬的腫塊,大小像一個碗或一個升(古代容量單位),月經不通,發燒反覆,腹瀉消瘦。這是一種氣滯血瘀造成的疾病。如果已經長出肉瘤,則無法治癒;如果還沒有長出肉瘤,可以使用下述方法治療。
生地黃(三十斤,搗絞取汁),乾漆(一斤,熬,搗節為末)
白話文:
生地黃:30斤,搗碎絞取汁液。 乾漆:1斤,熬煮後搗成粉末。
上二味,相和微火煎,令可丸藥成丸,如梧桐子,食後以酒服五丸。(《千金》云)服三丸,《集驗方》至七八丸止。
白話文:
把上面這兩種藥材,用小火煎煮,熬到可以搓成丸藥,大小像梧桐子。服用兩丸。《千金方》說服用三丸,《集驗一方》說服用七到八丸都可以。
2. 遼東都尉所上丸
主臍下堅癖,無所不療。
白話文:
臍下堅癖,包治百病。
恆山,巴豆(去心皮,熬),大黃(各一分),天雄(二枚,大者炮),雚蘆(一兩半,一方二兩),乾薑,人參,苦參,丹參,沙參,玄參,細辛,白薇(各三分),龍膽,牡蒙(各一兩),芍藥,附子(炮去皮),狼牙,牛膝,茯苓(各五分)
白話文:
恆山 方
材料:
- 恆山(適量)
- 巴豆(去皮熬製)
- 大黃(等分)
- 天雄(大顆的兩枚,炮製過)
- 雚蘆(一兩半,另一方為二兩)
- 乾薑
- 人參
- 苦參
- 丹參
- 沙參
- 玄參
- 細辛
- 白薇(各等分)
- 龍膽
- 牡蒙(各一兩)
- 芍藥
- 附子(炮製去皮)
- 狼牙
- 牛膝
- 茯苓(各五分)
上二十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丸。宿勿食,酒服五丸,日三。主大羸瘦而黃,月水不調,當十五日服之,下長蟲,或下種種病出。二十五日腹中所苦悉愈,肌膚充盛,五十日萬病除矣,斷緒者,皆有子也。
白話文:
將上面列出的二十種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。晚上不要吃東西,第二天早晨空腹服用五顆藥丸,每天三次。此藥方主治身材消瘦、面色發黃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可在新月的第十五天服用,可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,或排出各種病症。服用後二十五天,腹中的不適會完全好轉,皮膚也會變得豐滿有光澤。堅持服用五十天,各種疾病都能痊癒。若有斷絕經絡的情況,服用此方也會有生育的可能。
3. 五京丸
主婦人腹中積聚,九痛七害,久寒腰中冷引小腹,害食苦下,或熱痢,得冷便下方:
白話文:
繁體中文:
婦人口腹積聚,九痛七害,久寒腰中冷引小腹,害食苦下,或熱痢,得冷便下方。
婦女腹中積聚成塊,出現種種疼痛,長期受寒導致腰部寒冷,寒氣引發小腹疼痛。吃東西時感到苦味而拉肚子,有時出現熱性痢疾。只要接觸到冷的東西,就會腹瀉。
乾薑(三兩),黃芩(一兩),吳茱萸(一升),附子(炮去皮),狼毒,當歸,牡蠣(各二兩,熬)
白話文:
乾薑(150克),黃芩(50克),吳茱萸(600克),附子(炮製去皮),狼毒,當歸,牡蠣(各100克,煎熬)
上七味搗篩為末,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酒日服五丸,加至十丸。此出京氏五君,故名五京丸。久患冷困,當服之。
白話文:
將以上七味藥材搗碎成粉,加入蜂蜜揉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樹子。每天用酒送服五粒,逐漸增加到十粒。這個方劑出自京氏五君,因此稱為五京丸。長久受寒氣困擾者,可以服用此藥。
4. 雞鳴紫丸
主婦人腹中癥瘕積聚。
白話文:
古代文字:
肝氣鬱結,疏泄失職,邪氣乘虛內停,飲食不節,勞逸不當,損傷脾胃,氣鬱血滯,積聚成癥。
由於肝氣鬱結,疏通功能失常,邪氣趁機進入體內,加上飲食不節制、勞逸不當,損傷了脾胃,導致氣血鬱滯,最終積聚成腹中腫塊。
大黃(二兩),前胡,人參(各四兩),皂莢(炙去皮子),藜蘆,巴豆,(去皮心熬),礜石(煉),烏喙(炮去皮,各半兩),代赭(五分),阿膠(一兩半,炙),桂心(一分),杏仁(去皮尖,熬),乾薑,甘草(各三分)
白話文:
大黃(80 克),前胡、人參(各 160 克),皁莢(去皮後炒過的),藜蘆、巴豆(去皮、去心,煎熬過的),礜石(提煉過的),烏喙(炒去皮後的),各 20 克,代赭(2.5 克),阿膠(60 克,炒過的),桂心(4 克),杏仁(去皮尖後,煎熬過的),乾薑、甘草(各 12 克)
上一十四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丸。雞鳴時飲服一丸,如梧桐子,日益一丸,至五丸止,仍從一丸起。下白者風也,赤者癥瘕也,青者疝也,黃者心腹病也,如白泔爛腐者水也。
白話文:
前面十四種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和成丸子。在雞啼的時候,服用一粒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天增加一粒,直到五粒為止,然後再從一粒開始服用。拉出白色的東西是風疾,拉出紅色的東西是癥瘕,拉出青色的東西是疝氣,拉出黃色的東西是心腹疼痛,如果是白色像洗米水那樣的東西,則是水症。
5. 炭皮丸
主婦人憂恚,心下支滿,膈氣腹熱,月經不利,血氣上搶心,欲嘔不可眠,懈怠不勤方:
白話文:
古代文字:
主婦人憂恚,心下支滿,膈氣腹熱,月經不利,血氣上搶心,欲嘔不可眠,懈怠不勤方:
專治已婚婦女鬱悶傷懷,導致心口脹滿,胸悶腹熱,月經不順,血氣上湧至心臟,噁心想吐,失眠不能安睡,精神疲倦懶散的方劑:
炭皮,芎藭(各一分),桂心,乾薑,乾漆(熬),白朮(各一分半),蜀椒(汗),黃芩,芍藥,土瓜根,大黃(炙令煙出),虻蟲(各半兩,去翅足,熬)
上一十二味,搗篩為末,煉蜜為丸如梧桐子。飲服五丸,日三,不知稍增之。
白話文:
炭皮、川芎(各 6 克),桂心、乾薑、熬乾漆、白術(各 9 克),花椒(炒製),黃芩、芍藥、土瓜根、炙大黃(炒至冒煙),虻蟲(各 3 克,去翅足,炒製)
上十二味藥材,搗碎成細粉,加入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丸,一天服用三次,可以逐量增加服用量,但切勿服用過多。
6. 七氣丸
主婦人勞氣、食氣、胸滿氣、吐逆大下氣,其病短氣,胸脅滿,氣結痛,小便赤黃,頭重方:
白話文:
婦人勞氣、食氣、胸滿氣、吐逆大下氣,其病短氣,胸脅滿,氣結痛,小便赤黃,頭重方。
婦女過度勞累,或是飲食不當,導致胸中氣體鬱結,嘔吐和腹瀉嚴重,症狀包括:呼吸急促、胸脅部脹滿、氣結疼痛、小便赤黃、頭重如綁。
葶藶子(熬),半夏(各一兩,洗),大黃,玄參,人參,苦參,麥門冬(去心),黃芩,乾薑,芎藭,遠志(去心,各一兩半),硝石(一兩),瞿麥(一兩半)
白話文:
- 葶藶子(熬過)
- 半夏(一兩,清洗過)
- 大黃、玄參、人參、苦參、麥門冬(去心)
- 黃芩、乾薑、芎藭、遠志(去心)
- 硝石
- 瞿麥(一兩半)
上一十三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丸如梧桐子。以酒服六丸,日一服,亦理嘔逆,破積聚。
白話文:
以上十三種中藥,搗碎篩成粉末,用煉過的蜂蜜調和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用酒服用六粒,每天服用一次,也能解決嘔吐反胃,化解因積食導致的腹脹積滯。
7. 半夏湯
主婦人胸滿心下堅,咽中貼貼,如有炙腐,咽之不下,吐之不出方:
白話文:
主治婦女胸中滿脹,心下堅硬,咽喉中感覺堵塞,好像有灼熱的腐肉,咽不下去,也吐不出來。
半夏(一升,洗),生薑(五兩),茯苓,厚朴(各四兩)
上四味,㕮咀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》有蘇葉二兩)
白話文:
半夏(一升,先洗過),生薑(五兩),茯苓,厚朴(各四兩)
將四種藥材(上藥四味)搗碎(㕮咀),加入六升水,煮沸後熬成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