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十八·針灸下 (2)
卷第二十八·針灸下 (2)
1. 脫肛第七
四十法
灸尾翠骨七壯,立愈。主脫肛,神良。
又,灸臍中,隨年壯。
灸癭法:
灸風池,俠項兩邊兩穴耳上髮際百壯。又大惟百壯,大椎兩邊相去各一寸半,小垂下各三十壯。又,頸沖在兩伸手直向前,令臂著頭對鼻所住處,一各臂臑,灸隨年壯。凡五處,共九穴,又垂兩手兩腋上紋頭,各灸三百壯,針亦良。
灸癭,肩髃左右廂宛宛中,男左十八壯,右十七壯,女右十八壯,左十七壯。再三,以瘥止。
癭,上氣短氣,灸肺俞一百壯。
癭,上氣胸滿,灸雲門五十壯。
癭,惡氣,灸胸堂百壯。
又,灸天府五十壯。
又,灸大椎,橫三間寸灸之。
又,灸衝陽,隨年壯,在肘外屈橫紋外頭(據此是曲池穴,衝陽在足趺上五寸)。
癭,灸天瞿三百壯,橫三間寸灸之。
癭氣面腫,灸通天五十壯。
癭,灸中封,隨年壯。
灸㿗卵法:
以蒲橫度口如橫折之一倍增之,以布著少腹橫理,令度中央上當臍勿令偏僻,灸度頭及中央,合二處隨年壯,好自養,勿勞動作役、大言大怒大笑。
又,牽陰頭正上行,灸頭所極牽向左右髀直,下行皆仿此,隨年壯。
又,灸足厥陰,在右灸左,在左灸右,各三壯。厥陰在足大指本節間。男㿗有腸㿗、卵㿗、氣㿗、水㿗四種,腸㿗、卵㿗難瘥,氣㿗,水㿗針灸易瘥。卵偏大入腹,灸三陰交,隨年壯,在內踝上八寸。
又,肩井、肩臂接處,灸隨年壯。
又,灸關元百壯。
又,灸手小指端七壯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。
㿗卵偏大,炙玉泉百壯報之。
又,灸泉陰百壯三報之,在橫骨邊三寸。
凡㿗病,陰卒腫者,令並足合兩拇指爪甲相併,以一艾炷兩爪端方角上七壯。
陰腫欲潰困,灸足大拇指本節橫紋中五壯。
又,灸足太陽五十壯報之。
又,灸足太陰五十壯,在內踝上一夫。
又,灸大敦,在足大指三毛中,隨年壯。
又,灸足大指內側去端一寸白肉際,隨年壯,甚驗。若雙㿗,灸兩處。
又,橫骨兩邊二七壯,俠莖灸之。
又,足大指下理中十壯,隨腫邊灸之,神驗。
小兒㿗,先時將兒至碓頭咒之曰:坐汝令兒某甲陰囊㿗,故灸汝三七二十一。灸訖,便牽兒令雀頭向下,著囊縫當陰頭灸縫上七壯,即消,已用有驗,艾炷如蝟簪頭大。
凡男㿗,當騎碓軸以莖中置軸上,齊陰莖頭前灸軸木上,隨年壯,即愈。
卵腫如瓜,入腹欲死,灸足大指下橫紋中,隨年壯。
灸汁法:
多汗寒熱,灸玉枕五十壯,針入三分。
多汗瘧病,灸譩譆五十壯。
盜汗,寒熱惡寒,灸肺俞隨年壯,針入五分。
又,灸陰都各一百壯,針入八分補之,穴在俠胃管相去三寸。
多汗,四肢不舉,少力,灸橫紋五十壯,在俠臍相去七寸。
又,灸長平五十壯,在俠臍相去五寸,不針。
白話文:
脫肛第七
治療脫肛的方法
在尾椎骨的末端(尾翠骨)灸七壯,可以立即治好脫肛,效果非常好。
另外,在肚臍中心灸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治療癭瘤(俗稱大脖子)的方法
灸風池穴(位於後腦髮際兩側),以及在脖子兩側的髮際上各兩穴,灸一百壯。再灸大椎穴(在頸椎第七節下方),也是灸一百壯,大椎穴兩側各一寸半的地方各灸三十壯。另外,頸沖穴,當兩手向前伸直,手臂貼近頭部,鼻子對到的地方,每個手臂(臑)各灸相對的年紀壯數。總共五個地方,九個穴位。還有,兩手自然下垂,在兩腋下的紋路末端,各灸三百壯,針刺也有療效。
治療癭瘤,在肩髃穴(位於肩膀外側),左右兩邊宛宛的地方,男性左邊灸十八壯,右邊十七壯;女性右邊灸十八壯,左邊十七壯。反覆幾次,直到痊癒為止。
癭瘤導致呼吸困難,喘氣短促,灸肺俞穴(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點五寸處)一百壯。
癭瘤導致呼吸困難,胸悶,灸雲門穴(位於鎖骨外端下方,胸大肌上方凹陷處)五十壯。
癭瘤導致呼吸時有不好的氣味,灸胸堂穴(位於胸骨上窩正中)一百壯。
另外,灸天府穴(位於手臂內側,腋前橫紋下三寸)五十壯。
另外,灸大椎穴,在橫向上三寸的地方灸。
另外,灸衝陽穴(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,但此處描述的衝陽穴位置應為曲池穴,在肘部橫紋外側端),(真正的衝陽穴在足背高點上)。
癭瘤,灸天瞿穴(橫向上三寸的地方灸),灸三百壯。
癭瘤導致臉部腫脹,灸通天穴(位於頭頂,前髮際正中直上四寸,旁開一點五寸處)五十壯。
癭瘤,灸中封穴(位於小腿內側,內踝前一寸)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治療疝氣(陰囊腫大)的方法
用蒲草橫量嘴巴的寬度,再將長度加倍,用布貼在下腹部,橫向對齊,使布的中心對準肚臍,不要偏移。在布的兩端以及中心位置,共三個地方灸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好好休養,不要勞累,不要做劇烈運動、大聲說話、大怒、大笑。
另外,牽引陰莖頭向上,在牽引的最高點灸,再將牽引方向朝向左右大腿直直向下,都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另外,灸足厥陰經(肝經)的穴位,右邊有病灸左邊,左邊有病灸右邊,各灸三壯。厥陰經穴位在大腳趾的根部關節間。男性的疝氣有腸疝、卵疝、氣疝、水疝四種,腸疝和卵疝較難治癒,氣疝和水疝用針灸容易治好。卵疝導致陰囊腫大且偏向一側,並可能縮入腹部,灸三陰交穴(位於內踝上八寸)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另外,灸肩井穴(位於肩膀最高處),在肩膀與手臂連接的地方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另外,灸關元穴(位於肚臍下方三寸)一百壯。
另外,灸手小指的指尖七壯,左邊有病灸右邊,右邊有病灸左邊。
陰囊腫大且偏向一側,灸玉泉穴(位於舌下繫帶正中),灸一百壯。
另外,灸泉陰穴(位於橫骨邊三寸),灸一百壯,反覆三次。
凡是疝氣病,陰部突然腫脹,讓病人雙腳併攏,兩個大拇指指甲互相併靠,用一炷艾在兩個指甲前端的角落上灸七壯。
陰部腫脹且有潰爛的跡象,灸大腳趾根部橫紋中間五壯。
另外,灸足太陽經的穴位(膀胱經)五十壯。
另外,灸足太陰經的穴位(脾經)五十壯,穴位在內踝上一寸的地方。
另外,灸大敦穴(位於大腳趾的三毛中,指甲根部)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另外,灸大腳趾內側,距離指尖一寸的白肉交界處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是雙側疝氣,就兩邊都灸。
另外,在橫骨的兩邊,各灸七壯,在陰莖兩側灸。
另外,在大腳趾下方紋路的中心位置灸十壯,依照腫脹的部位灸,效果非常好。
小兒疝氣,先帶小孩到碓頭(舂米用的器具)邊,對著碓頭說:「坐著,我讓某甲(小孩的名字)陰囊疝氣痊癒,所以要灸你三七二十一壯。」灸完後,將小孩的陰莖朝下,在陰囊的縫合處,對準陰莖頭的縫合處灸七壯,這樣就能消腫。已經有人用過此方法,效果很好,艾柱如蝟簪的頭一般大。
凡是男性疝氣,應該騎在碓軸上,將陰莖放在碓軸上,在陰莖頭的前方,灸碓軸木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,即可痊癒。
陰囊腫大如瓜,並且有縮入腹部的跡象,危急時,灸大腳趾下方橫紋中心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。
治療多汗症的方法
多汗,且有寒熱症狀,灸玉枕穴(位於後腦部,後髮際直上二寸五分,旁開一寸三分處)五十壯,針刺入三分。
多汗,且有瘧疾病症,灸譩譆穴(位於頸部後方,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)五十壯。
盜汗,且有寒熱症狀,怕冷,灸肺俞穴(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點五寸處),依照年紀灸相對的壯數,針刺入五分。
另外,灸陰都穴(位於肚臍兩側三寸),各灸一百壯,針刺入八分,用補法,穴位在胃管旁邊三寸的地方。
多汗,四肢無力,沒力氣,灸橫紋穴(位於肚臍兩側七寸),五十壯。
另外,灸長平穴(位於肚臍兩側五寸),五十壯,不針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