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十一·小兒 (1)
卷第十一·小兒 (1)
1. 鼻病第四
法七首
鼻中壅塞。針手太陽入三分,在小指外側後一寸白肉際宛宛中。
囟一穴,主鼻塞不聞香氣,日灸二七至七百壯,初灸時痛,五十壯已去不痛,七百壯還痛即止,至四百壯漸覺鼻輕。
治鼻中息肉,灸上星二百壯,入髮際一寸。
又夾上星相去三寸各百壯。
衄時癢,便灸足大指節橫理三毛中十壯,劇者百壯,衄不止灸之,並主陰卵腫。
鼻衄不止,灸湧泉二穴百壯。
灸鼻二孔與柱七壯,主鼻涕出不止。
白話文:
鼻病治療方法七種
鼻塞不通:針刺手太陽經穴位,針入約0.3公分,位置在小指外側後方約3公分處,皮膚與肌肉交界處的凹陷處。
囟門穴(頭頂前方的凹陷處)這個穴位,可以治療鼻塞聞不到氣味,每天用艾灸灸140到700壯。剛開始灸的時候會痛,灸到約50壯之後就不痛了,灸到700壯時又開始痛就停止。灸到400壯左右,會感覺鼻子比較暢通。
治療鼻息肉,艾灸上星穴(前髮際正中直上約3公分處)200壯。
另外,在上星穴左右約9公分處,各灸100壯。
鼻子出血時覺得癢,就灸腳大拇指關節橫紋中間的三根細毛處10壯,嚴重者灸100壯。如果出血不止,就灸這個穴位,這個穴位也可以治療陰囊腫大。
鼻出血不止,灸湧泉穴(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)兩邊各100壯。
艾灸兩個鼻孔及鼻柱各7壯,可以治療鼻涕流不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