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十六·針灸上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六·針灸上 (9)

1. 婦人第二

法四十五首

絕子,灸然谷五十壯,穴在內踝前直下一寸。

胞門閉塞絕子,灸關元三十壯報之。

妊胎不成,若墮胎腹痛,漏胞見赤,灸胞門五十壯,關元左邊二寸是也。右邊名子戶。

又灸氣門穴,在關元旁三寸,各五十壯(《千金》云百壯。)

子臟閉塞不受精,灸胞門五十壯。

絕嗣不生,漏下赤白,灸泉門十壯三報之。穴在橫骨當陰上際。石門穴在氣海下一寸,針入一分,留三呼,得氣即瀉,主婦人氣痛堅硬,產後惡露不止。遂成結塊,崩中斷緒,日灸二七至一百止。

關元在石門下一寸,主斷緒產道冷,針入八分留三呼,瀉五吸。灸亦佳,但不及針,日灸一百止。

崩中帶下,因產惡露不止。中極穴在關元下一寸,婦人斷緒最要穴,四度針即有子。若未有,更針入八分,留十呼,得氣即瀉。灸亦佳,但不及針,日灸三七至三百止。

白崩中,灸少腹橫紋,當臍下孔直下一百壯。

又灸內踝上三寸,左右各一百壯。

帶下,灸間使三十壯。又淋、小便赤、尿道痛、臍下結塊如覆杯,或因食得或因產得,惡露不下,遂為疝瘕。或因月事不調,血結成塊,皆針之如上。

婦人遺尿,不知時出,灸橫骨,當陰門七壯。

妊不成,數墮落,灸玉泉五十壯,三報之(中極是)。

灸夾丹田兩邊相去各一寸名四滿,主月水不利,賁血上下並無子。灸三十壯,丹田在臍下二寸。

婦人胞落㿗,灸臍中二百壯。

水泄痢,灸氣海百壯,三報之。

胞落㿗,灸身交五十壯,三報之,是臍下橫紋中。

又灸背脊當臍五十壯。

又灸玉泉五十壯,三報之。

又灸龍門二十壯,三報之,是陰中上外標。

胞下垂注陰下脫。灸夾玉泉三寸,隨年壯。三報之。

陰冷腫痛,灸歸來三十壯,三報之,夾玉泉兩旁五寸。

婦人無乳法

初針兩手小指外側近爪甲深一分,兩手腋門深三分,兩手天井深六分。若欲試之,先針一指即知之,神驗不傳。

婦人逆產足出,針足太陰入三分,足入乃出針,穴在內踝後白肉際陷骨宛宛中。

橫產手出,針太衝入三分,急補百息,去足指奇一寸。

胞衣不出,針足太陽入四寸,在外踝下後一寸宛宛中。

又針足陽蹺入三分,在足外踝下白肉際。

產後脈絕不還,針合谷入三分,急補之,又主胎上搶心。

心(一作陰)中懊憹痛,針湧泉入三分。

心中懊憹痛,針勞宮入五分,補之。

產後出汗不止,針太衝,急補之。

產難、月水不禁、橫生胎動,皆針三陰交。

胞衣不出,或腹中積聚,皆針胞門入一寸,先補後瀉,去關元左二寸。

又針章門入一寸四分。

子死腹中及難產,皆針胞門。

胎動及崩中下痢,賁氣上逆,針丹田入一寸四分,在臍下二寸。

凡難產,針兩肩井一寸,瀉之,須臾即生也。

胞漏下血不禁,灸關元兩旁相去三寸,百壯。

白話文:

婦人第二

治療不孕的方法:

  • 艾灸然谷穴五十壯,這個穴位在腳踝內側前方直下一寸的地方。

子宮閉塞導致不孕:

  • 艾灸關元穴三十壯。

懷孕後胎兒不穩,或流產腹痛,陰道出血:

  • 艾灸胞門穴五十壯,這個穴位在關元穴左邊二寸的地方。右邊的穴位叫做子戶。
  • 再艾灸氣門穴,這個穴位在關元穴旁邊三寸的地方,左右各灸五十壯(有的書上說灸一百壯)。

子宮閉塞不接受精子:

  • 艾灸胞門穴五十壯。

不孕不育,有陰道出血或白帶:

  • 艾灸泉門穴十壯,重複三次。這個穴位在橫骨,也就是陰毛上方邊緣。
  • 石門穴在氣海穴下一寸的地方,針刺入一分深,留針幾秒鐘,等到氣感就洩針。這個穴位主要治療婦女氣痛,腹部堅硬,產後惡露不止,導致血塊積聚、崩漏不止。每天艾灸十四至一百壯。

關元穴在石門穴下一寸的地方:

  • 這個穴位主要治療產道寒冷,導致胎兒不保。針刺入八分深,留針幾秒鐘,洩針幾秒鐘。艾灸也可以,但效果不如針刺,每天艾灸一百壯。

崩漏、白帶,因生產導致惡露不止:

  • 中極穴在關元穴下一寸的地方,是治療婦女不孕的重要穴位。針刺四次就有可能懷孕。如果沒有懷孕,再針刺入八分深,留針幾秒鐘,有氣感就洩針。艾灸也可以,但效果不如針刺,每天艾灸二十一至三百壯。

白色崩漏:

  • 艾灸小腹橫紋,在肚臍下方直下,灸一百壯。
  • 再艾灸腳踝內側上方三寸的地方,左右各灸一百壯。

白帶:

  • 艾灸間使穴三十壯。
  • 又,小便淋漓、小便赤黃、尿道疼痛、肚臍下方有像覆蓋的杯子一樣的硬塊,可能是因為飲食或生產導致惡露不下,進而形成疝氣或腫塊。也可能是因為月經不調,血瘀成塊,都可以用上述方法針刺。

婦女尿失禁,無法控制排尿:

  • 艾灸橫骨,也就是陰門上方,灸七壯。

懷孕困難,屢次流產:

  • 艾灸玉泉穴五十壯,重複三次(這裡的玉泉穴指的就是中極穴)。

艾灸夾丹田兩邊,各相距一寸的地方,叫做四滿穴:

  • 主要治療月經不順,經血上湧或下流,以及不孕。灸三十壯。丹田穴在肚臍下方二寸的地方。

婦女子宮下垂:

  • 艾灸肚臍二百壯。

腹瀉:

  • 艾灸氣海穴一百壯,重複三次。

子宮下垂:

  • 艾灸身交穴五十壯,重複三次,這個穴位在肚臍下方橫紋的中間。
  • 再艾灸背部正對肚臍的位置五十壯。
  • 再艾灸玉泉穴五十壯,重複三次。
  • 再艾灸龍門穴二十壯,重複三次,這個穴位在陰道上方外邊的邊緣。

子宮下垂,陰道脫出:

  • 艾灸夾玉泉穴三寸的位置,按照年齡決定艾灸的壯數,重複三次。

陰部發冷腫痛:

  • 艾灸歸來穴三十壯,重複三次,這個穴位在夾玉泉穴兩旁五寸的地方。

婦女產後無奶水的治療方法:

  • 先針刺兩手小指外側靠近指甲的位置一分深,再針刺兩手腋門三分深,最後針刺兩手天井穴六分深。如果想測試效果,可以先針刺一根手指,效果明顯,這個方法很靈驗,不輕易傳授。

胎兒橫位,足先出來:

  • 針刺足太陰經的穴位三分深,等腳退回去再拔針,這個穴位在腳踝內側後方白肉邊緣的凹陷處。

胎兒橫位,手先出來:

  • 針刺太衝穴三分深,快速補針一百次,這個穴位在腳大拇指後一寸的地方。

胎盤不下:

  • 針刺足太陽經的穴位四分深,在腳踝外側下方後一寸的凹陷處。
  • 再針刺足陽蹺經的穴位三分深,在腳踝外側下方白肉邊緣的地方。

產後脈搏微弱:

  • 針刺合谷穴三分深,快速補針,這個方法也主治胎兒上頂心臟的狀況。

心中煩悶疼痛:

  • 針刺湧泉穴三分深。

心中煩悶疼痛:

  • 針刺勞宮穴五分深,補針。

產後出汗不止:

  • 針刺太衝穴,快速補針。

難產、月經失調、胎兒橫位:

  • 都針刺三陰交穴。

胎盤不下,或腹部有積聚:

  • 都針刺胞門穴一寸深,先補後瀉,這個穴位在關元穴左邊二寸的地方。
  • 再針刺章門穴一寸四分深。

胎兒死在腹中或難產:

  • 都針刺胞門穴。

胎動不安、崩漏下痢、氣向上逆:

  • 針刺丹田穴一寸四分深,在肚臍下方二寸的地方。

凡是難產:

  • 針刺兩肩井穴一寸深,瀉針,很快就可以順利生產。

子宮出血不止:

  • 艾灸關元穴兩旁相距三寸的地方,灸一百壯。

婦女陰部疼痛牽引到心下、小腹絞痛:

  • 艾灸膝蓋外側上方一寸的凹陷處。

婦女陰道出血、腹瀉、赤白帶下、漏血:

  • 艾灸足太陰經的穴位五十壯,在腳踝內側上方三寸的地方,灸一百壯,主要治療腹中寒冷。

婦女陰道出血、赤白帶下、月經不調:

  • 艾灸交義穴,在腳踝內側上方五寸的地方。

婦女陰道出血、漏下赤白:

  • 艾灸營池穴三十壯,這個穴位在腳踝內側前後兩側的脈搏上,也叫做陰陽穴。

婦女陰道出血、赤白帶下、四肢酸軟無力:

  • 艾灸漏陰穴三十壯,這個穴位在腳踝內側下方五分處的輕微跳動的脈搏上。

婦女陰道出血、赤白帶下、腹瀉:

  • 艾灸陰陽穴,按照年齡決定艾灸的壯數,重複三次,這個穴位在腳大拇指下方彎曲處的表皮與內側白肉邊緣交界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