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十六·針灸上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六·針灸上 (6)

1. 手厥陰心主經八穴第二十三

中衝在手中指之端,去爪甲如韭葉陷中。

勞宮在掌中央動脈。

內關在掌後,去腕二寸。

大陵在掌後兩筋間陷中。

間使在掌後三寸,兩筋間陷中。

郄門去腕五寸。

曲澤在肘後內廉下陷中,屈肘得之。

天泉在曲腋下,去臂二寸,舉腋取之。

白話文:

中衝穴位於手中指的指尖,距離指甲像韭菜葉一樣寬度的凹陷處。

勞宮穴位於手掌中央,動脈跳動的地方。

內關穴位於手掌背後,距離手腕兩寸的地方。

大陵穴位於手掌背後,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
間使穴位於手掌背後,距離手腕三寸,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
郄門穴距離手腕五寸的地方。

曲澤穴位於手肘內側,彎曲手肘時,在肘橫紋內側下方的凹陷處。

天泉穴位於腋窩下方,距離手臂兩寸的地方,抬起腋窩後取穴。

2. 手少陽三焦經十七穴第二十四

關衝在手小指次指之端,去爪甲角如韭葉。

腋門在手小指次指間陷中。

中渚在手小指次指後,本節後間陷中。

陽池在手表腕上陷中。

外關在腕後二寸陷中。

支溝在腕後三寸兩骨間陷中(一云在陽池上一寸)。

會宗腕後三寸空中。

三陽絡在臂上大交脈,支溝上一寸。不刺。

四瀆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。

天井在肘外大骨後一寸、兩筋間陷中,屈肘得之。

清冷泉在肘上三寸,伸肘舉臂取之。

消濼在肩下臂,外開腋斜肘分下行。

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。

臑俞夾肩窌後大骨下甲上廉陷中。

肩外俞在肩甲上廉,去脊三寸陷中。

肩中俞在肩甲內廉,去脊二寸陷中。

曲垣在肩中央曲甲陷中,按之應手痛。

白話文:

關衝穴位於手小指靠近無名指那一側的指甲根角旁,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寬度的地方。

液門穴位於手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的指縫凹陷處。

中渚穴位於手小指和無名指的根部關節後方,兩骨之間凹陷的地方。

陽池穴位於手腕背面橫紋的凹陷處。

外關穴位於手腕背面橫紋往上兩寸的凹陷處。

支溝穴位於手腕背面橫紋往上三寸,兩骨之間的凹陷處(另一種說法是位於陽池穴往上一寸)。

會宗穴位於手腕背面橫紋往上三寸的空隙處。

三陽絡穴位於手臂上,是大的血管交會的地方,在支溝穴往上一寸處。這個穴位不適合針刺。

四瀆穴位於手肘前方五寸,靠近外側邊緣的凹陷處。

天井穴位於手肘外側骨頭後方一寸,在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,彎曲手肘時可以摸到。

清冷淵穴位於手肘上方三寸,伸直手肘並舉起手臂時可以取穴。

消濼穴位於肩膀下方的手臂,位置在外側,從腋下斜向下走向手肘方向。

天宗穴位於肩胛骨後方,大骨下方凹陷的地方。

臑俞穴位於夾在肩胛骨後方,大骨下方邊緣上方的凹陷處。

肩外俞穴位於肩胛骨上方邊緣,距離脊椎三寸的凹陷處。

肩中俞穴位於肩胛骨內側邊緣,距離脊椎兩寸的凹陷處。

曲垣穴位於肩膀中央,肩胛骨凹陷的地方,按壓時會有疼痛感。

3. 足太陰脾經十二穴第二十五

隱白在足大指端內側,去爪甲角如韭葉。

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。

太白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。

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。

商丘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。

三陰交在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。

漏谷在足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。

地機在膝下五寸。

陰陵泉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,伸足得之。

血海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。

箕門在魚腹上越筋間,動應手陰市內。(一云在陰股內起脈間。)

氣衝在陰股內動脈。(此穴已見上腹第三行中。)

白話文:

隱白穴在腳大拇指末端內側,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子寬的地方。

大都穴在腳大拇指的根部關節後面凹陷處。

太白穴在腳內側,腳掌骨頭下方凹陷處。

公孫穴在腳大拇指根部關節後一寸的地方。

商丘穴在腳內踝骨下方稍微偏前一點的凹陷處。

三陰交穴在腳內踝骨上方三寸,骨頭下方凹陷處。

漏谷穴在腳內踝骨上方六寸,骨頭下方凹陷處。

地機穴在膝蓋下方五寸的地方。

陰陵泉穴在膝蓋下方內側,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,伸直腳的時候比較容易找到。

血海穴在膝蓋骨上方內側邊緣,肌肉交界處往上兩寸的地方。

箕門穴在大腿內側,跨過大腿肌肉之間的縫隙,摸起來有脈搏跳動的地方,靠近陰市穴內側。(另一種說法是在大腿內側,沿著動脈走向之間。)

氣衝穴在大腿內側的動脈搏動處。(這個穴位在之前的上腹部第三行的文章中已經提過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