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三·本草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·本草中 (4)

1. 青葙子

味苦,微寒,無毒。主邪氣,皮膚中熱,風瘙身癢,殺三蟲,惡瘡疥蝨,痔蝕,下部䘌瘡。子:名草決明,療唇口青。一名草蒿,一名萎蒿。生平谷道旁,三月採莖葉陰乾,五月六月採子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質稍微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身體內的邪氣、皮膚中的熱、風邪引起的皮膚搔癢,能殺滅體內寄生蟲,以及各種惡性瘡瘍、疥癬、蝨子,還有痔瘡潰爛、下部陰囊濕疹等疾病。它的種子又被稱為草決明,可以治療嘴唇發青的狀況。青葙子又名草蒿或萎蒿。生長在平坦道路旁邊,三月採收莖葉陰乾,五、六月採收種子。

2. 牙子

味苦酸,寒,有毒。主邪氣熱氣,疥瘙惡瘍瘡痔,去白蟲。一名狼牙,一名狼齒,一名狼子,一名犬牙。生淮南川穀及冤句,八月採根,曝乾。中濕腐爛生衣者,殺人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酸,屬性寒涼,有毒。主要治療邪氣和熱氣引起的疾病,像是疥瘡、搔癢、惡性潰瘍、瘡、痔瘡等,也能去除體內的寄生蟲。它還有別名叫狼牙、狼齒、狼子、犬牙。生長在淮南的河谷和冤句一帶,八月採集根部,曬乾。如果因為潮濕而腐爛長出白膜,食用會致命。

3. 白蘞

味苦甘,平,微寒,無毒。主癰腫疽瘡,散結氣,止痛,除熱,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,下赤白,殺火毒。一名菟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崑崙。生衡山山谷,二月八月採根,曝乾。

白話文:

白蘞,味道苦中帶甘,性平,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癰腫、毒瘡等皮膚疾病,能夠消散體內結塊的氣滯,止痛,消除熱氣,治療眼睛發紅,以及小兒驚風、瘧疾等疾病。對於婦女陰部腫痛、赤白帶下等病症也有療效,並能殺滅火毒。它又名菟核、白草、白根、崑崙。生長於衡山山谷,於二月和八月採集其根部,曬乾後使用。

4. 白芨

味苦辛,平,微寒,無毒。主癰腫,惡瘡敗疽,傷陰死肌,胃中邪氣,賊風鬼擊,痱緩不收。除白癬疥蟲。一名甘根,一名連芨草。生北山川穀又冤句及越山。

白話文:

白芨,味道苦澀辛辣,藥性平和,稍微偏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癰腫、惡性瘡瘍潰爛、陰部損傷導致肌肉壞死、胃裡的不良之氣、像被賊風或鬼怪侵襲的疾病、皮膚病久不癒合。還可以去除白癬和疥蟲。它有一個別名叫甘根,又名連芨草。生長在北方的山川溪谷,也產於冤句和越山一帶。

5. 蛇含

味苦,微寒,無毒。主驚癇,寒熱邪氣,除熱,金瘡疽痔,鼠瘻,惡瘡頭瘍。療心腹邪氣,腹痛,濕痹,養胎,利小兒。一名蛇銜。生益州山谷,八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帶點寒性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驚風、癲癇,以及寒熱引起的邪氣,可以清除熱氣,治療外傷、瘡瘍、痔瘡、瘻管、惡性腫瘡、頭部潰瘍。還能治療心腹的邪氣、腹痛、濕痹,有安胎的作用,對小兒也有益處。又名蛇銜。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中,八月採收,在陰涼處陰乾。

6. 草蒿

味苦,寒,無毒。主疥瘙痂癢惡瘡,殺蝨,留熱在骨節間,明目。一名青蒿,一名方潰。生華陰川澤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疥瘡、搔癢、皮膚結痂、惡性瘡瘍,可以殺死蝨子。能清除停留在骨節之間的熱邪,並且有明目的功效。它又名青蒿,也叫方潰。生長在華山以北的河流湖泊邊。

7. 雚菌

味鹹甘,平,微溫,有小毒。主心痛,溫中,去長蟲、白癬、蟯蟲、蛇螫毒、癥瘕諸蟲,疽蝸,去蛔蟲、寸白,惡瘡。一名雚蘆,生東海池澤及渤海章武,八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味道鹹中帶甘,性平,稍微溫熱,帶有輕微毒性。主要治療心痛,能溫暖身體中部,去除體內的寄生蟲,例如長蟲、白癬、蟯蟲等,也能解蛇咬的毒。對於腹部腫塊(癥瘕)、各種蟲類引起的疾病、皮膚化膿(疽)、蝸牛引起的疾病,都有療效。還可以驅除蛔蟲和寸白蟲,治療惡性瘡瘍。又名雚蘆,生長在東海的池澤或渤海的章武一帶,於農曆八月採收,陰乾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