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四·本草下 (5)
卷第四·本草下 (5)
1. 桃核仁
味苦甘,平,無毒。主瘀血,血閉瘕邪氣,殺小蟲,止咳逆上氣,消心下堅,除猝暴擊血,破癥瘕,通月水,止痛,七月採取仁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苦中帶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體內瘀血、經血閉塞不通、腹部腫塊、邪氣入侵,也能殺滅體內小蟲,止咳、平息向上衝逆的氣,消除心下(胃脘部)的硬塊,去除突然發生的外傷瘀血,能破除體內腫塊,使經血暢通,並能止痛。在農曆七月採收桃核的仁,然後放在陰涼處風乾。
2. 桃花
殺諸惡鬼,令人好顏色。味苦,平,無毒。主除水氣,破石淋,利大小便,下三蟲,悅澤人面,三月三日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可以讓各種惡鬼被殺滅,使人容貌姣好。味道是苦的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去除體內水濕之氣,化解結石引起的排尿困難,使大小便通暢,驅除體內寄生蟲,並能使人容顏光潤。在農曆三月三日採摘,然後在陰涼處乾燥。
3. 桃梟
味苦,微溫。主殺百鬼精物。療中惡腹痛,殺精魅,五毒不祥。一名桃奴,一名梟景。是實著樹不落,實中者,正月採之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,性味微溫。主要功效是殺滅各種鬼怪精靈。可以治療突發性的腹痛,殺死精怪魅妖,以及驅除五種毒害不祥之物。它又名桃奴,也叫梟景。這種果實長在樹上不會掉落,果實成熟時,應該在正月採摘。
4. 桃毛
主下血瘕,寒熱積聚,無子,帶下諸疾,破堅閉,刮取毛用之。
白話文:
主要治療婦女下腹出血、腫塊,以及寒熱交替、積聚的病症,還有不孕、白帶等各種婦科疾病。能破除堅硬的結塊,刮取桃毛使用。
5. 桃蠹
殺鬼,辟邪惡不祥。食桃樹蟲也。
白話文:
可以殺鬼,驅除邪惡不祥的事物。這是指吃了桃樹上的蟲。
6. 莖白皮
味苦辛,無毒。除邪鬼,中惡,腹痛,去胃中熱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辛辣,沒有毒性。可以驅除邪氣鬼魅,治療突然發生的疾病(中惡),腹部疼痛,以及去除胃裡面的熱氣。
7. 葉
味苦,平,無毒。主除屍蟲出,瘡中蟲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驅除體內的寄生蟲,以及消除瘡瘍中的蟲。
8. 膠
煉之,主保中不飽,忍風寒。
白話文:
用膠來煉製,主要能夠幫助腸胃消化,改善吃不飽的狀況,並且增強身體抵禦風寒的能力。
9. 實
味酸,多食令人有熱,生太山川穀。
白話文:
味道酸,吃多了會讓人感到燥熱,生長在太山山川溪谷之中。
10. 李核仁
味苦,平,無毒。主僵仆躋,瘀血骨痛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跌倒損傷、瘀血和骨頭疼痛。
11. 根皮
大寒。主消渴,止心煩逆,奔氣。
白話文:
根皮,性味大寒,主要功效是治療消渴症(類似現代的糖尿病),能止息心中煩躁不安、以及氣往上衝的奔豚氣。
12. 實
味苦。除痼熱,調中。
白話文:
味道苦。可以消除頑固的熱症,調理脾胃。
13. 梨
味甘、微酸,寒。多食令人寒中,金瘡乳婦尤不可食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帶點微酸,屬性寒涼。吃多了會使體內虛寒,尤其是有外傷或正在哺乳的婦女更不應該食用。
14. 柰
味苦,寒。多食令人臚脹,病人尤甚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寒涼。吃多了會使人肚子脹,病人尤其會這樣。
15. 安石榴
味甘酸,無毒。主咽燥渴,損人肺,不可多食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帶酸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緩解喉嚨乾燥和口渴,但會損傷肺部,不可以吃太多。
16. 酸實殼
療下痢,止漏精。
白話文:
治療腹瀉,並且能止住遺精。
17. 東行根
療蛔蟲、寸白。
白話文:
治療蛔蟲和寸白蟲。
18. 菜部
三十七味
白話文:
菜部
共三十七種
這裡講的是蔬菜類,總共有三十七種。
19. 白瓜子
味甘,平,寒,無毒。主令人悅澤,好顏色,益氣不肌。久服輕身耐老,主除煩滿不樂。久服寒中。可作面脂,令面悅澤。一名水芝,一名白瓜(則絞切)子。生蒿高平澤,冬瓜仁也,八月採。
白話文:
白瓜子,味道甘甜,性平偏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人容光煥發,氣色變好,增強體力,使肌肉飽滿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還可以消除心中煩悶,令人心情愉悅。但長期服用可能會使體內產生寒氣。白瓜子可以製成護膚品,使臉色光澤潤滑。它又名水芝,也叫白瓜子(切碎後使用)。生長在低窪平坦的濕地,其實就是冬瓜的籽,在八月採收。
20. 白冬瓜
味甘,微寒。主除小腹水脹,利小便,止渴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稍微帶點寒性。主要功效是消除小腹因水液停滯造成的腫脹,幫助排泄小便,並能止渴。
21. 瓜蒂
味苦,寒,有毒。主大水,身面四肢浮腫,下水殺蠱毒,咳逆上氣,及食諸果,病在胸腹中,皆吐下之。去鼻中息肉,療黃疸。
白話文:
瓜蒂的味道苦,性寒,而且有毒。主要可以治療全身水腫,包括臉部、身體和四肢都腫脹的情況,可以幫助身體排出積水,還能殺死體內的蠱毒,對於咳嗽、氣喘、氣逆上衝等症狀,以及因為吃水果而引起的胸腹部不適,都能通過催吐或腹瀉的方式來排除。此外,還可以去除鼻腔內的息肉,並且治療黃疸。
22. 花
主心痛咳逆。生嵩高平澤。七月七日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主治心痛和咳嗽、氣逆上衝的症狀。這種藥材生長在嵩山高處或平坦的沼澤地帶。應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採收,然後在陰涼處晾乾。
23. 冬葵子
味甘,寒,無毒。主五臟六腑寒熱,羸瘦,五癃,利小便。療婦人乳難,內閉。久服堅骨,長肌肉,輕身延年。生少室山,十二月採之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臟六腑的寒熱疾病、身體虛弱消瘦、五種小便不通的症狀(五癃),以及能使小便順暢。還能治療婦女產後乳汁難下、以及體內閉塞不通的狀況。長期服用可以使骨骼強健、增長肌肉、使身體輕盈,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。這種藥材生長在少室山,在十二月採收。
24. 葵根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惡瘡,療淋,利小便。解蜀椒毒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惡性瘡瘍,也能治療小便淋瀝不暢,並有利尿的功效。還能解除蜀椒的毒性。
25. 葉
為百菜主,其心傷人。
白話文:
葉子是眾多蔬菜中最主要的一種,但它的中心部位卻會傷害人體。
26. 莧實
味甘,寒,大寒,無毒。主青盲白翳,明目除邪,利大小便,去寒熱,殺蛔蟲。久服益氣力,不飢輕身。一名馬莧,一名莫實。細莧亦同,生淮陽川澤及田中,葉如藍,十一月採。
白話文:
莧實,味道甘甜,性寒,甚至可說是極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青盲、白內障等眼疾,能使眼睛明亮,去除邪氣,並能促進大小便的排泄,去除體內的寒熱之氣,還能殺死蛔蟲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,使人不容易感到飢餓,身體也變得輕盈。莧實又名馬莧,也稱莫實。細莧的功效也相同。這種植物生長在淮陽地區的河流、沼澤以及田地裡,葉子像藍草,在十一月採收。
27. 苦菜
味苦,寒,無毒。主五臟邪氣,厭谷,胃痹腸澼,渴,熱中疾,惡瘡。久服安心益氣,聰察,少臥,輕身耐老,耐飢寒,高氣不老。一名荼苦,一名選,一名遊冬。生益州川穀山陵道旁,凌冬不死,三月三日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,厭食不吃穀物,胃部麻痺,腸道濕熱下痢,口渴,體內熱病,以及惡性瘡瘍。長期服用可以使人心神安定,增強體力,使人聰明敏銳,減少睡眠,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耐飢寒,使人精力充沛,不顯老態。又名荼苦、選、遊冬。生長在益州(今四川一帶)的山谷和道路旁,冬天不會枯死,在三月三日採摘,陰乾即可。
28. 薺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利肝氣,和中。其實主明目,目痛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疏理肝氣,調和脾胃。它的果實主要能使眼睛明亮,治療眼睛疼痛。
29. 蕪菁及蘆菔
味苦,溫,無毒。主利五臟,輕身益氣。可長食之。蕪菁子:主明目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能是使五臟功能順暢,使身體輕盈、增加元氣。可以長期食用。蕪菁的種子:主要功能是使眼睛明亮。
30. 萊菔根
味辛甘,溫,無毒。散服及炮煮服散食,大下氣,消穀,去痰澼,肥健人。生搗服,主消渴,試有大效。
白話文:
萊菔根的味道是辛辣帶點甘甜,屬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可以磨成粉末直接服用,或是炮製煮熟後食用,能大大地往下疏通氣機,幫助消化,消除痰液和積聚的穢濁之物,使人身體強壯。如果將新鮮的萊菔根搗碎取汁服用,特別能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,效果顯著。
31. 龍葵
味苦,寒,無毒。食之解勞少睡,去虛熱腫。其子:療丁腫,所在有之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吃了可以解除疲勞,減少睡意,去除虛熱引起的腫脹。它的果實:可以治療疔瘡腫痛,到處都有生長。
32. 菘
味甘,溫,無毒。主通利腸胃,除胸中煩,解酒渴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使腸胃暢通,排除胸中的煩悶,解除飲酒後的口渴。
33. 芥
味辛,溫,無毒。歸鼻,主除腎邪氣,利九竅,明耳目,安中。久食溫中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歸屬於鼻部,主要功效是去除腎臟的邪氣,使九竅通暢,使耳朵和眼睛清晰明亮,安定腸胃。長期食用可以溫暖腸胃。
34. 苜蓿
味苦,平,無毒。主安中,利人,可久食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作用是調理腸胃,對人有益處,可以長期食用。
35. 荏子
味辛,溫,無毒。主咳逆下氣,溫中,補體。葉:主調中,去臭氣。九月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咳嗽氣逆,使氣下行,溫暖中焦,有補養身體的作用。它的葉子:主要可以調理中焦,去除臭氣。在九月採摘,於陰涼處使其乾燥。
36. 蓼實
味辛,溫,無毒。主明目,溫中,耐風寒,下水氣,面目浮腫,癰瘍。葉:歸於舌,除大小腸邪氣,利中益志。馬蓼:去腸中蛭蟲,輕身。生雷澤川澤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質溫熱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,溫暖脾胃,增強抵抗風寒的能力,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濕,治療面部浮腫、癰瘡腫痛等症狀。蓼葉:可以讓舌頭恢復正常味覺,去除大小腸中的邪氣,使腸胃通暢,增強意志力。馬蓼:可以驅除腸道中的水蛭蟲,使身體輕盈。多生長在雷澤和水澤等潮濕地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