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·本草上 (22)
卷第二·本草上 (22)
1. 白芷
味辛,溫,無毒。主女子漏下赤白,血閉,陰腫,寒熱風頭,侵目淚出。長肌膚,潤澤,可作面脂。療風邪,久渴,吐嘔,兩脅滿,風痛頭眩,目癢,可作膏藥面脂,潤顏色。一名芳香,一名白茝,一名䖀,一名莞,一名苻離,一名澤芬。葉名蒚麻,可作浴湯。生河東川穀下澤,二月八月採根,曝乾。
白話文:
白芷,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婦女的赤白帶下、閉經、陰部腫痛、寒熱引起的頭風,以及眼睛受風邪侵襲而流淚的症狀。它能使肌肉生長,皮膚潤澤,可以製作成面脂使用。還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、長久的口渴、嘔吐、兩脅脹滿、風痛引起的頭暈、眼睛發癢等,可以製成膏藥或面脂,用來潤澤膚色。它的別名有芳香、白茝、䖀、莞、苻離、澤芬。葉子叫做蒚麻,可以用來泡澡。白芷生長在河東地區的河流山谷低窪潮濕處,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使用。
2. 杜蘅
味辛苦,溫,無毒。主風寒咳逆,香人衣體。生山谷,三月三日採根,熟洗,曝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苦澀,藥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因風寒引起的咳嗽、氣逆上衝,可以使人的衣物和身體散發香氣。生長在山谷中,在農曆三月初三採挖根部,洗淨後曬乾。
3. 紫草
味苦,寒,無毒。主心腹邪氣,五疸,補中益氣,利九竅,通水道。療腹腫脹滿痛。以合膏,療小兒瘡及面齄。一名紫丹,一名紫芙。生碭山山谷及楚地,三月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紫草,味道苦澀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心腹的邪氣,各種黃疸病,能補養中氣、增強體力,疏通九竅,使小便暢通。也能治療腹部腫脹、脹滿疼痛。將其調製成藥膏,可以治療小兒瘡和臉上的痤瘡。又名紫丹,又名紫芙。生長在碭山的山谷和楚地,三月採挖根部,在陰涼處晾乾。
4. 紫菀
味苦辛,溫,無毒。主咳逆上氣,胸中寒熱結氣,去蠱毒,痿蹶,安五臟。療咳唾膿血,止喘悸,五勞體虛,補不足,小兒驚癇。一名紫蒨,一名青苑。生房陵山谷及真定、邯鄲,二月三月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紫菀,味道苦且辛辣,屬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氣逆、呼吸急促,胸腔中因寒熱引起的氣結,能去除蠱毒,治療肢體痿軟無力,使五臟安穩。還能治療咳嗽吐膿血,平止喘促心悸,改善因五勞造成的身體虛弱,補益身體不足,以及治療小兒驚風癲癇。它又被稱為紫蒨或青苑。生長在房陵山谷以及真定、邯鄲一帶,在二、三月採挖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
5. 白蘚
味苦鹹,寒,無毒。主頭風,黃疸,咳逆淋瀝,女子陰中腫痛,濕痹死肌,不可屈伸、起止、行步。療四肢不安,時行腹中大熱飲水,欲走,大呼,小兒驚癇,婦人產後余痛。生上谷川谷及冤句,四月五月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白蘚,味道苦鹹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頭部風痛、黃疸病、咳嗽氣逆、小便淋漓不暢、女子陰道腫痛、濕痹引起的肌肉壞死,導致肢體不能彎曲伸展、起立停止、正常行走。還能治療四肢不適,流行性發熱導致腹部發熱,想跑動,大聲呼叫,以及小兒驚厥癲癇,婦女產後腹部疼痛。這種藥材生長在上谷、川谷以及冤句一帶,在四、五月採挖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
6. 白薇
味苦鹹,平,大寒,無毒。主暴中風,身熱肢滿,忽忽不知人,狂惑邪氣,寒熱痠疼,溫瘧洗洗,發作有時。療傷中淋露,下水氣,利陰氣,益精。一名白幕,一名薇草,一是春草,一名骨美。久服利人,生平原川穀,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白薇,味道苦鹹,性平,但藥性偏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突然中風,導致身體發熱、四肢腫脹,意識模糊、胡言亂語、精神錯亂等邪氣侵擾的病症,也可用於治療寒熱交替、身體痠痛、反覆發作的瘧疾。還能治療因外傷引起的淋症,排除體內水氣,疏通陰經之氣,補益精氣。別名又叫白幕、薇草,是春季生長的草本植物,也叫骨美。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。生長在平原或河谷地區,在農曆三月三日採挖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