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十九·雜病中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九·雜病中 (5)

1. 雜療第八

用術法

薑黃生蜀中者真,土蕃詐中國人云:療萬病一個一段價,買之不可得,後人知是薑黃更不改將入來。凡薑黃不得嚼,嚼之損齒,療一切腫,初覺刮取末,和水塗之數度瘥;難產刮取一個作末,和水服之即生,酒亦得;產後腹中不淨,刮取末,水和服之愈。

馬胞轉剖取末筒吹半大豆許,耳鼻中即通,此藥末,滿月孕婦勿令見,好落娠,慎之。

貯薑黃法

以袋盛置白米大小麥中,袋中著少許米,懸乾燥處,勿令雞、犬、女人見之。

造麋鹿二角膠法

二月九月為上時,取新角連臺骨者上,細銼,大盆中浸一宿,即淘汰使極淨,待澄,去下惡濁汁,取上清水,還浸一宿,又淘汰如前,澄法下惡濁,取汁浸三宿,澄取清水並所漬骨角,微微火煮,大率角屑一石,水三石,去角澄取清汁,煎水盡至五升許,出貯銅器中,湯上煎之三日三夜如糖,出置盤上待凝,以竹刀割為薄片,於淨布上曝乾成也,其煮角者更細銼之,加水一倍,煮成至三、四升,納銅器中重湯煎如前法。

服法:

炙膠使極黃沸,搗篩為散,每膠一斤,末,以大附子二兩炮。又一法取惟大者,去皮細切,炙令黃,勝炮,旦空腹酒服方寸匕,日再,稍稍加至二匕,不可過二匕,補五臟六腑,虛羸瘦極,陳者為上。

殺烏三建法:

烏頭,二月採,天雄、附子、側子,並八月採。春宜早,秋宜晚,採得淨去鬚毛,其莖留二分,先以大木桶納酢泔三斛,酒糟七升攪之,經三日後用次法,一如次第,遂至法畢。

上以粟米一升,淨淘,搗作粉,以烏頭安桶中厚三寸,布令平,即摻米粉令遍,復加烏頭如前法,又加米粉如次第,遂至滿桶,去口三寸即止,然後取糟汁去桶中一畔下,又沒烏頭二寸,以物蓋之,九月即八、九日,若十月即經十日,候桶中汁上頭衣作紫色遍,即出烏頭以刀刮截看里許,白黃脈斷即熟,且看衣紫色即熟,不須致疑,即取白茅曝一日得蔫即得,不得太乾。

於廠屋底乾地上布茅厚五寸,漉出烏頭令乾,以布茅上,勿令相重,其上令布茅厚五寸,四邊閉塞,以茅令密,經再宿三日從一邊卻茅看之,若衣勻斑斑然即好,若著白斑,又更覆一宿,以衣足為限,即徐徐去上茅,更經一宿,安徐取於廠下,薄上布,勿令相重,經二十一日後捻出,日中曝之,三日即成也。

又法

烏頭(四月收),天雄,附子,側子(八月收)

上,先煎水作生熟湯,治附子如前方法,內著湯中,密封勿瀉,經半日出,取自灰裛,數易灰使干,日曝之,其米粥及糟曲等法,並不及此法。

服鹽藥法:(無藥州土,則須服之,大益)

成州鹽官第一,次綿州封井,次鹽州富因井,次益州貴平井。

上四井,鹽可服之。

上法服,先以大豆許鹽置口中,勿咽之,須臾津液滿口,令近齒以方寸匕鹽納口中,和津液一時咽之,日一服。

白話文:

雜療第八

真正的薑黃產自四川一帶,但土蕃人欺騙中原人說:這種藥能治百病,價格非常高昂,想買也買不到,後來人們知道這其實是薑黃,但仍舊不改其用法。薑黃不可以咀嚼,咀嚼會損壞牙齒。治療各種腫痛,剛開始感到疼痛時,刮取薑黃粉末,用水調勻塗抹患處,塗幾次就會好。難產時,刮取一塊薑黃磨成粉,用水或酒服用即可生產;產後腹中不潔淨,刮取薑黃粉末,用水調服即可痊癒。

將馬的胎盤剖開,取出裡面的粉末,用竹筒吹入少量(約半顆大豆大小)到耳朵或鼻子裡,即可暢通。這種藥粉,懷孕滿月的婦女不要讓她們看到,容易導致流產,要謹慎小心。

薑黃的儲存方法

用布袋裝好薑黃,放入大米或小麥中,袋子裡放少量米,懸掛在乾燥的地方,不要讓雞、狗、女人看到。

製作麋鹿角膠的方法

二月和九月是製作鹿角膠的最佳時節,取用帶有頭骨的新鮮鹿角是最好的。將鹿角仔細挫成細屑,放在大盆中浸泡一整夜,然後將水倒掉,把鹿角屑清洗乾淨,等待沉澱。去除下面的渾濁液體,留下上面的清水,再將鹿角屑浸泡一整夜,再次像之前一樣清洗和沉澱。倒掉下面的渾濁液體,留下清水。將清水和浸泡過的骨角一起,用微火煮。大約一石鹿角屑,用三石水。去掉鹿角,將水澄清,取其清澈的汁液,煎煮至剩五升左右,取出放入銅製器皿中,隔水蒸煮三天三夜,直到像麥芽糖一樣。取出放在盤子上等待凝固,用竹刀切成薄片,放在乾淨的布上曬乾即可。煮過鹿角的湯汁,將剩下的鹿角再挫碎,加入一倍的水,煮到剩三、四升,放入銅器中,再用隔水蒸的方式煎煮,方法如前。

服用方法

將鹿角膠烤到非常黃且沸騰的程度,搗碎篩成粉末。每一斤鹿角膠末,加入炮製過的大附子二兩。另一種方法是選用大的鹿角膠,去皮切成細片,烤到黃色,比炮製更好。每天早晨空腹用酒送服一勺(方寸匕),一天兩次,可以慢慢增加到兩勺,但不能超過兩勺。可以補益五臟六腑,對於虛弱消瘦的人來說,存放時間較長的鹿角膠最好。

炮製烏頭的方法

烏頭在二月採摘,天雄、附子、側子都在八月採摘。春天宜早採,秋天宜晚採。採摘時去除鬚毛,保留二分長的莖。先將三大木桶裝滿醋泔水,再倒入七升酒糟攪拌,三天后按以下方法炮製,直至完成。

先將一升粟米淘洗乾淨,搗成粉末。將烏頭放入桶中,鋪三寸厚,鋪平後,撒上米粉,使之均勻。再放入烏頭,方法和之前一樣,再加米粉,依此類推,直到裝滿桶,距離桶口三寸即可停止。然後取糟汁從桶的一邊倒入,使烏頭被淹沒二寸,用東西蓋好。九月時,經過八、九天,如果是在十月,則經過十天,觀察桶中汁液表面是否長出紫色衣膜,如果長滿,就取出烏頭,用刀刮開查看內部,如果白黃脈絡斷裂,就表示熟了。看到紫色衣膜長滿,就表示熟透了,無需懷疑。取出烏頭,用白茅草曬一天,等到有些蔫軟即可,不要太乾燥。

在廠房的陰涼乾燥地面上鋪五寸厚的茅草,取出烏頭,放在茅草上晾乾,不要讓烏頭相互重疊,上面再鋪五寸厚的茅草,四邊封閉,茅草要鋪密實。經過兩夜三天,從一邊揭開茅草查看,如果烏頭表面呈現均勻的斑紋,就表示好了。如果出現白色斑點,就再覆蓋一宿,以衣膜足夠為限。然後慢慢去掉上面的茅草,再經過一宿,從陰涼處取出烏頭,薄薄地鋪在布上,不要讓烏頭相互重疊,經過二十一天後,用手捻一捻,在太陽下曝曬三天即可完成。

又一種方法

烏頭(四月採收),天雄、附子、側子(八月採收)

先煎水,製成生熟湯,像之前的方法一樣處理附子,放入湯中,密封不讓湯汁洩出,經過半天後取出,用草木灰覆蓋,多次更換灰,使其乾燥,然後在太陽下曝曬。米粥和酒糟等方法,都不如這種方法。

服用鹽的方法(如果當地沒有藥用土壤,則必須服用,大有益處)

成州鹽官的鹽最好,其次是綿州封井的鹽,再次是鹽州富因井的鹽,最後是益州貴平井的鹽。

以上四個地方產的鹽都可以服用。

服用方法:先將一粒大豆大小的鹽放入嘴裡,不要吞咽,等一會兒,口中津液充滿,然後讓鹽靠近牙齒,再用方寸匕取鹽放入嘴中,和津液一起吞下,每天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