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十四·瘡癰下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四·瘡癰下 (8)

1. 代指第九

方六首

治代指遞腫方:

以毛雜黃土作泥,泥指上令厚五分,納煻灰中令熱,可忍之,泥干即易之,不過數反,即瘥。

又方:

單煮地榆作湯漬之,半日便愈。

治代指方:

麻沸湯納指其中,即愈。

又方:先刺去膿,炙鮓魚皮令溫,以纏指周匝,痛止愈。

治指疼欲脫方:

取豬脂和薑末稍令熱,納指甲中,食頃即瘥。

治指掣痛方:

取醬清和蜜任多少,溫塗之,即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代指腫脹的藥方:

用毛髮和黃土混合做成泥,塗在手指上,厚度約五分(約1.5公分),然後將手指埋入熱的草木灰中,溫度以能忍受為度。等泥土乾了就換新的,重複幾次,就會痊癒。

又一藥方:

單獨用水煮地榆,用煮好的湯浸泡患處,半天就能好。

治療代指的藥方:

將手指浸泡在滾燙的開水中,就會痊癒。

又一藥方:

先用針刺破患處,把膿液排出,再將烤熱的醃魚皮包在手指周圍,疼痛就會停止並痊癒。

治療手指疼痛好像要脫落的藥方:

取豬油和薑末混合,稍微加熱,塗在指甲縫中,過一會兒就會痊癒。

治療手指抽痛的藥方:

取醬油清和蜂蜜,不拘量多少,加熱後塗抹患處,就會痊癒。

2. 濕熱瘡第十

方三十四首

治濕熱諸惡瘡方:

狼牙(五兩),芍藥(五兩),大黃(三兩),白芷(五兩),黃柏(五兩),丹參(五兩)

上六味,切,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以洗之,日三度。

治濕熱瘡多汁粉散方:

芎藭,大黃,白蘞,芍藥,黃連,槐皮,龍骨(各一兩)

上七味,搗篩為散,以粉瘡上,日三度。

又洗之方:

茵芋(三兩),石楠(三兩),莽草(三兩),蛇床子(二兩),躑躅(二兩),礬石(二兩)

上六味,切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洗瘡,日再。

治惡瘡三年不瘥方:

巴豆(去皮),甘草

上二味,等分細下為散,先別煮甘草湯洗瘡訖,以藥敷之,先從四面起向中心,日三夜一。

治惡瘡似火爛洗湯方:

取白馬矢曝乾,以水和煮十沸,絞取汁洗之,極佳。

治惡瘡十年不瘥,似癩者方:

蛇脫皮(一枚)

上一味,燒之,末下篩,以豬脂和敷之,良。

又方:

苦瓠

上一味,㕮咀,煮取汁洗瘡,日三度,洗煎以洗癬甚良,須先以泔清洗瘡也。

治諸惡瘡烏頭膏方:

烏頭,雄黃,雌黃,芎藭,升麻(各半兩),亂髮(如雞子大一枚),松脂(如雞子大一枚)防己(三分),黃連(半兩)

上一十三味,切,以豬膏三升急煎,令亂髮消盡,去滓,停小冷,以真珠二錢匕投中攪令相得,以敷之。凡用膏,皆令先溫酢泔清洗瘡,拭乾乃敷之,訖,以赤石脂黃連散粉之。此治諸惡瘡皆瘥。

白話文:

治療濕熱引起的各種惡瘡的藥方:

狼牙、芍藥、大黃、白芷、黃柏、丹參各五兩,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,加入四升水煮至剩下一升半,用來清洗患處,一天三次。

治療濕熱瘡,滲出液體較多時使用的散劑藥方:

芎藭、大黃、白蘞、芍藥、黃連、槐皮、龍骨各一兩,將以上七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,灑在瘡面上,一天三次。

另一個清洗患處的藥方:

茵芋、石楠、莽草各三兩,蛇床子、躑躅、礬石各二兩,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,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五升,用來清洗瘡面,一天兩次。

治療三年不癒的惡瘡的藥方:

巴豆(去皮)、甘草,將以上兩種藥材等分磨成細末,先另外煮甘草湯清洗瘡面,然後將藥粉敷在瘡上,從瘡的四周開始向中心塗抹,一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
治療瘡像火燒爛一樣的洗滌藥方:

取乾燥的白馬糞,加水煮沸十次,絞汁後用來清洗瘡面,效果極佳。

治療十年不癒,像癩瘡一樣的惡瘡的藥方:

蛇蛻(一張),將蛇蛻燒成灰,磨成粉末過篩,用豬油調和後敷在瘡面上,效果很好。

另一個藥方:

苦瓠,將苦瓠切碎,煮汁用來清洗瘡面,一天三次。用這個藥汁清洗癬也很有效,但必須先用淘米水清洗瘡面。

治療各種惡瘡的烏頭膏藥方:

烏頭、雄黃、雌黃、芎藭、升麻各半兩,亂髮(約雞蛋大小一團),松脂(約雞蛋大小一團),防己三分,黃連半兩,將以上十三種藥材切碎,加入三升豬油用大火煎煮,直到亂髮完全融化,去除藥渣,稍微冷卻後,加入珍珠二錢攪拌均勻,敷在瘡面上。凡是使用膏藥,都要先用溫熱的醋淘米水清洗瘡面,擦乾後再敷藥,敷完藥後,再用赤石脂黃連散塗在上面。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惡瘡。

3. 梔子湯

主表裡俱熱,三焦熱實,身體生瘡,或發即大小便不利方:

芒硝(二兩),大黃(四兩),梔子仁(七枚,擘),黃芩(三兩),知母(二兩),甘草(二兩,炙)

上六味,㕮咀,以水五升,煮減半,下大黃,煮取一升八合,絞去滓,納芒硝分為三服。

又方:

礬石(燒),蠟,松脂,亂髮

上四味,各半兩,豬脂四兩,煎之令發焦,納礬石令消,納松脂,次納蠟,去滓。先刮洗瘡以塗之,日再三,不痛,久瘡時愈,新瘡遲愈,癢瘡頭禿皆即愈生髮,此膏勝飛黃膏及諸名藥。

治諸瘡久不瘥,並療六畜方:

棗膏(三斤)

上一味,以水三斗,煮取一斗五升,數洗,取瘥為度。

治身瘡及頭瘡不止方:

以菖蒲末敷之,日三夜一。

治濕熱瘡惡瘡洗湯方:

槐子(二升),蛇床子(一兩),黃連(五兩),當歸,芍藥,黃柏(各三兩)

上六味,切,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,去滓以洗瘡,日三度。

治濕熱瘡方:

生地榆(二斤)

上一味,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五升,以洗瘡日三度。

白話文:

梔子湯

主要治療身體內外都有熱,三焦(上、中、下三個部位)熱盛且實在,導致身上長瘡,或是發作時會大小便不順暢的狀況。藥方如下:

芒硝(二兩),大黃(四兩),梔子仁(七枚,剝開),黃芩(三兩),知母(二兩),甘草(二兩,烤過)

以上六味藥材,切碎,用水五升煮到剩下原來的一半,再放入大黃,煮到剩下一升八合,濾掉藥渣,加入芒硝,分成三次服用。

另一個藥方:

明礬(燒過),蜂蠟,松脂,亂髮

以上四味藥材,各半兩,加上豬油四兩,用火煎到焦黃,放入明礬使其融化,再放入松脂,接著放入蜂蠟,濾掉藥渣。先刮洗瘡口後塗上藥膏,每天塗抹兩三次,不痛的話,舊瘡會比較快好,新瘡好得比較慢,如果是癢的瘡或是頭上的禿瘡,塗了都會很快好,並且長出頭髮,這個藥膏比飛黃膏和其他有名的藥膏還要好。

治療各種瘡很久都沒好的狀況,也適用於治療牲畜的疾病:

棗膏(三斤)

以上一味藥材,用水三斗煮到剩下一斗五升,用煮好的水多次清洗患處,直到痊癒為止。

治療身上和頭上的瘡一直不好:

用菖蒲粉敷在患處,每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
治療濕熱引起的瘡和惡瘡的洗藥方:

槐樹果實(二升),蛇床子(一兩),黃連(五兩),當歸,芍藥,黃柏(各三兩)

以上六味藥材,切碎,用水三斗煮到剩下一斗五升,濾掉藥渣,用煮好的水清洗患處,每天三次。

治療濕熱引起的瘡:

生地榆(二斤)

以上一味藥材,用水三斗煮到剩下一斗五升,用煮好的水清洗患處,每天三次。

4. 烏膏

主種種諸瘡治不愈方:

水銀(一兩),黃連(一兩),經墨(半兩)

上三味,末之,以不中水豬脂和敷之,不過三四度,愈,神效。欲多任人,惟不治金瘡,其藥惟須熟研。

惡瘡黃水出流方:

燒故鞍屜氈灰,和臘月豬脂封塗。

又方:

藜蘆,巴豆

上二味,等分,燒灰,和臘月豬脂封塗。

又方:

松脂(灰),薰陸香(各五分),生地黃汁(五合),白羊脂(二分),石鹽(半兩),亂髮灰(半兩)

上六味,以豬脂一升,煎取五合,納地黃汁煎成膏,去滓,貼之,日再,瘥止。

治惡瘡瘑瘡方:

杏仁(去皮),巴豆(各二兩,去皮),藜蘆,黃連(各一兩),水銀(一錢許)

上五味,以青羊脂和研水銀令滅,先以鹽湯洗之,去上痂,敷瘡日二。

時氣病後得風,生瘡疼癢,搔之黃汁出方:

皂莢(炙),烏頭,礬石(各三兩),黃連(一升),牡蠣(四兩),藜蘆,桂心(各一兩六銖)

上七味,切,以水一斗,煮取七升,去滓,先搔瘡令血出,溫洗瘡,緩浸良久,佳。

卒患發熱瘡方:

取炭長二尺者二枚,燒令赤,置地中,以水二升灌之,取地上汁洗瘡,即瘥。

瘡中惡肉出方:

取烏梅二七顆燒作灰,敷瘡中,其瘡中惡肉乃盡矣。

治惡瘡方:

取白芨煮汁洗瘡訖,敷膏。膏用桑東向枝作末,以臘月豬膏和敷之,亦主狗瘡,初大痛,一宿即愈。

瘡初患似癤,後破無痂,疼痛難忍,名曰豬喙瘡方:

燒豬鼻作灰敷之,瘥。

反花瘡方:

煎柳葉為煎,塗之瘥。

又方:燒馬齒草灰敷之。

又方:燒鹽末灰敷之。

又方:以蜘蛛幕裹之。

白話文:

烏膏

治療各種瘡瘍久治不癒的配方:

水銀(一兩)、黃連(一兩)、墨(半兩)。

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不接觸過水的豬油混合後敷在患處,敷三四次就能痊癒,效果神奇。可以自行增加藥量,但這個藥方不適用於金屬外傷。藥材務必研磨得很細。

治療惡瘡流出黃水的配方:

將舊的馬鞍墊或毛氈燒成灰,與臘月豬油混合後塗在患處。

另一個配方:

藜蘆、巴豆,將以上兩味藥材等分,燒成灰,與臘月豬油混合後塗在患處。

又一個配方:

松脂灰、薰陸香(各五分),生地黃汁(五合),白羊油(二分),石鹽(半兩),亂髮灰(半兩)。

將以上六味藥材,用豬油一升煎煮至剩下五合,再加入地黃汁煎煮成膏狀,去除藥渣,貼在患處,一天兩次,直到痊癒。

治療惡瘡和瘑瘡的配方:

杏仁(去皮)、巴豆(去皮,各二兩)、藜蘆、黃連(各一兩)、水銀(少許)。

將以上五味藥材,用青羊油混合研磨水銀,先用鹽水清洗患處,去除表面的痂皮,然後敷藥,一天兩次。

治療時氣病後受風,生瘡疼痛搔癢,抓破後流黃水的配方:

皂莢(炙烤過)、烏頭、礬石(各三兩)、黃連(一升)、牡蠣(四兩)、藜蘆、桂心(各一兩六銖)。

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,用水一斗煮至剩下七升,去除藥渣,先將瘡抓破使其出血,然後用溫熱的藥汁清洗瘡口,浸泡一會兒,效果很好。

治療突然發熱生瘡的配方:

取兩塊長二尺的木炭,燒至通紅,放在地上,用兩升水澆在上面,取地上的水汁清洗瘡口,就能痊癒。

治療瘡口長出惡肉的配方:

取烏梅十四個(二七顆)燒成灰,敷在瘡口,瘡中的惡肉就會去除。

治療惡瘡的配方:

取白芨煮汁清洗瘡口後,敷上藥膏。藥膏用向東的桑樹枝磨成粉末,用臘月豬油混合後塗敷,也能治療狗咬瘡,剛開始很痛,但一宿就能痊癒。

治療初期像癤子,破裂後沒有痂,疼痛難忍的瘡,俗稱豬喙瘡的配方:

將豬鼻子燒成灰後敷在患處,就能痊癒。

治療反花瘡的配方:

煎煮柳葉後,用藥汁塗抹患處即可痊癒。

另一個配方:

將馬齒莧燒成灰後敷在患處。

又一個配方:

將鹽末燒成灰後敷在患處。

又一個配方:

用蜘蛛網包裹患處。